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海风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雾霾下的阳光

    女真人的铁骑可怕,实力惊人,可是当他们失去了战马,从骑兵转变成步兵之后,他们的实力同样会大减,大明朝的步兵便有了击败他们的可能。

    也因为如此,大明朝在今岁的十月初一,提拔了一位对于地雷制作技术和使用技术有所专研的人物李天成,另外开设一营新兵,专门研习如何利用地雷。

    之前李天养受限于己方实力的不足,在朝中根基不深的缘故,加上对于大明朝军械上面的关注不够,使得他门直到现在才知道了大明朝还有这么一个压箱底的利器存在。

    直到李天养的盟友南居益大人上任工部尚书一职之后,李天养才有渠道开始去接触大明朝关于军械制作方面的技术储备。

    或许有人说,大明朝此时的军械制作工艺已经跟西方欧洲人的技术有了一定差距,但是别忘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明朝的技术储备依然足够先进,至少比洪门研发院先进且丰富不少。

    能够从南居益部堂手里获得这份详尽的地雷技术,还多亏了之前李天养在地方上应援南居益部堂的纳捐奏章,并主动捐钱捐物以做策应,最终投桃报李之下,南部堂才会利用手中职权,给了李天养一份地雷的技术。

    南居益并非公私不分,他早就知道洪门手中拥有一种利器,能够通过手臂掷向远处爆炸,杀伤敌人。

    而且南居益也了解到,洪门麾下有了一批不需要用引火物来操作的火药枪,其原理恐怕便与己方的地雷有所雷同吧!

    故而,在南居益给予这份技术出来,交给李天养手里得时候,既算是还了李天养在之前事情上的人情,又能借此为接下来,从洪门手中淘些技术回来,打下基础。

    不比外人对于洪门的未知,曾经在福建担任巡抚数年的南居益,可是很清楚洪门能




59 划时代产物2
    ,

    似乎在响应着李天养的话语,当他的话音刚落的一瞬间,这辈命名为蒸汽机的物件儿突然再次喷发大量的蒸汽出来,将整个机器及其周边喷洒成一片雪白。

    蒸汽机的突然出现,是李天养始料不及的,他从没有想到过,这东西最终会因为自己的穿越,而首先落地在华夏大地上。

    依稀记得这蒸汽机的发明国家,应该是远在欧洲孤岛上的英国,而其发明出来的时间,应该也会比如今洪门笨港研发院所研发出来的蒸汽机,晚上百年吧!

    不过,很快李天养便将失神的表情给收了回来,然后拉着成才仔仔细细地盘问了一番,从这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制作工艺到它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等等,那是问得相当详细的。

    李天养唯一记得相当清楚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契机,正是省时省力的蒸汽机发明出来之时。

    有了蒸汽机,大量的人力便会从笨拙的劳动当真好解放出来,织布、纺棉、打造制式工具、拉车运货等等等等,那都可以由这个其貌不扬的大家伙来完成。

    但是李天养似乎高兴早了一点,就在他拉着成才询问的空挡,突然这个蒸汽机一声哐当巨响之后,大量水蒸气汹涌从顶上的泄气孔喷薄而出,然后那原本稳定运行着的齿轮和传动轴也渐渐放缓,直到停滞下来。

    “靠,这家伙又罢工了!”成才尴尬地抬起头,一边恨铁不成钢地瞪了眼前这个比他本人高出两三个身高的大家伙,一边不无沮丧地回答道:“这家伙还在实验阶段,动不动就会有各种纰漏出现,不过一般来说,让它这样持续运转一两个时辰,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哦!”李天养眼中多了两分失望之色,不过随即便又释然了。

    想想也对,像这种精密的机械产物,若真是一上来就能达到一个成熟的工业品地步,那可真是天方夜谭了。

    “那你们有把握多久能让它达到持续运转一天、两天,甚至更久呢”李天养若有所思地问道。

    “这个嘛,若是有足够得资金原料支持,凭我们现在积累下来的经验,应该不出三五个月,就能拿出一个可以持续运作的蒸汽机来!”成才本以为李天养会因为这个机器的突然失灵而对这个项目不感兴趣,哪成想此时李天养却依然一副意动的模样,他哪里还不明白其中关节,连忙做出保证。

    若是按照成才那个精益求精的性格,此时这个试验阶段的蒸汽机,其实他是不可能拿出来让李天养来查看的,可是谁让这个大家伙实在是太耗费银钱了,这两年研发院的经费,有大半都投入到了这里面。

    而今年的经费,在九月份就已经被成才他们这个项目给花销得差不多了,为了从李天养手里再讨要点经费过来继续研究,成才也只好将这个不成熟的大家伙给提前曝光,以博取李天养的兴趣。

    “好,没问题!”李天养此时是越看成才越喜欢,他这个小舅子,从来没有因为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为自己谋求点什么,也从来没有仗着他的地位去做什么不轨的行为,反倒是李天养自己和他的洪门团队,这些年享受了不知道多少由成才他们研究出来的新奇物件儿。

    “太好了,姐夫,这可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啊!”意图达成,成才当场拉着李天养的手,连番感谢道。

    本来预定只有两天的考察行程,因为这个蒸汽机的出现,被李天养推延了,一直在笨港研发院呆了一个星期左右才离开。

     



60 撒网
    ,

    蒸汽机的出现是个意外之喜,李天养自然是欢欣鼓舞,对其日夜关注,不过从京师传来一个消息,嚷李天养黯然。

    又一位历史名人去世了,以李天养那浅薄的历史知识,能够记住的这个时代名人屈指可数,前有后金努尔哈赤、毛文龙等人消逝在历史长河当中,如今袁崇焕督师也被崇祯皇帝给凌迟处死了。

    袁崇焕其人或许有诸多缺点,但是他在辽东的这几年,一直秉持了帝师孙承宗在辽东的布局,将后金人牢牢抵御在关外。

    而且,这些年随着宁锦防线一直往外修建坞堡,不声不响当中,已经为大明朝收回了不少的失地。

    更别说之前的宁远大捷,据说后金先王努尔哈赤就是自那次战役当中,被大明朝的红衣大炮给误伤,最终不治身亡的。

    就算这次的己巳之变,从军事角度上来说,袁崇焕的定计也并没有错,只是他太刚愎了,竟然没有顾及到当朝小皇帝的心思,让后金人钻了空子。

    李天养放下京师送来的快信,摇了摇头望向远方的天空,那里正有一团乌云盖顶而来,隐约还能看到几屡电闪雷鸣。

    来不及感慨万千,李天养自己手上的事情也很多,第一批谍战所培养出来的间谍人员已经可以出师了,正等着李天养安排他们的去向。

    说实话,这谍战所里能够教导大家都东西不算太多,很多都是李天养从后世那些谍战剧中看到的知识,比如外置物件儿信号、交接口信等等,以及这个时代所积攒下来的诸多间谍规矩等。

    首先被李天养安排出去的人,是要打入到流民暴动军队当中去的人员。

    这些成员基本上都有几个共通点,比如都精壮干练,性格看起来豪爽,且在洪门接受过军事教育,而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他们的来历,大多都是北方一带的流民,不过都是洪门早几年在北方招募的流民人家子弟。

    这些被派出去的成员,大多数家人都在洪门安居乐业,甚至就连自己也在大元岛上结婚生子,对洪门有了归属感,因此李天养对他们还是比较放心的。

    唯一担心的,却是这加入流民暴动军队之后,那便是要跟强大的大明朝对着干,稍不注意久可能会有生命威胁,那些就只能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随后被安排出去的,则是要加入到官府当中的成员,他们或是被李天养买通一地的官员,伪造了一份份路引等,随后被洪门花代价或送去京师参加武举,或是在福建周边府县当中某个吏员身份。

    洪门现在实力还不足以打通大明朝的关节,也就只有福建这边的关系较好,打通些关系也简单得多。

    而且,作为大本营在大元岛上的洪门团队,他们也需要下重心经营一下一道海峡相隔的福建,这样在即将到来的末世变幻莫测风云当中,他们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大元岛上的安全。

    至于剩下的人,大多是要被送往月港齐心堂,归于关居雄的领导,继续扩充洪门外卫的情报系统。

    于此同时,笨港学堂里那些精英学子们,也到了该去科举之路上见识一番的时候了。

    受到李天养的影响,以及自己天赋不足的缘故,张子懿这些年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到科举考场上走一遭。

    为了弥补他这一遗憾,他便将所有的



61 一艘海船引发的轰动
    ,

    崇祯三年腊月初三,在临近年关之际,李天养再次得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消息来源依然是从笨港那边发来的,只是其来源地并非李天养日思夜盼的研发院就按,而是从笨港造船厂发来的,“蛟龙式”海船的最后改进工作基本进入尾声了,其各项性能有了长足提升,足以跟李天养他们曾经见过的葡萄牙人、荷兰人等欧洲人的一级战列舰相匹敌。

    再打磨改造下去,这艘“蛟龙式”海船的整体性能也不会有太过巨大的提升,只能在日常使用时总结各项数据,然后再来慢慢找出它的缺点。

    “蛟龙式”海船的造船图纸也到此可以说正式定型了,其对于洪门来说,意义重大。

    “蛟龙式”海船的从零突破,意味着洪门自己拥有了足以跟西方人相匹敌的大型战船。

    或许现在“蛟龙式”海船在整体性能等方面稍逊西方人的战船,但是别忘了洪门是大明海域的地头蛇,在不需要长途跋涉去侵略其他国家的时候,“蛟龙式”海船足以保证洪门在大明海域的霸主地位。

    整艘完整配备的“蛟龙式”海船,共计设计了三十六磅以上火炮四十门,其中两门主炮达到了四十八磅;十八到二十四磅火炮四十门,在洪门自己多年改进的黑色颗粒火药的加持下,威力比西方人同磅位的火炮要强上一筹。

    这还是杨志他们充分考虑了第一艘“蛟龙式”海船并非作为战船,而是作为远洋贸易海船来使用的结果,若是以战船来搭配的话,这“蛟龙式”海船还能再搭载二十门以上的大威力火炮。

    当“蛟龙式”海船第一次遨游到鸡笼镇中的时候,整个鸡笼镇中的各方势力头目都为之震惊。

    不是没有见过比这艘“蛟龙式”海船更庞大的海船,大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制造方式虽然失传了,但是达到三千料往上的海船,在大明朝依然不算凤毛麟角。

    一艘两千料规模的西式海船出现在鸡笼镇,也不会让鸡笼镇中鱼龙混杂的各方势力变色,鸡笼镇作为对外开放的贸易埠头,荷兰人、英国人、甚至西班牙人等也会跑到鸡笼镇中采购洪门特有的物资,以及被葡萄牙人垄断的大明朝商品。

    但是当这艘西方战船上走下来的,是一张张平凡的东方面孔,其中打头的一人还是多有打交道的洪门孙聚勇时,这些各方势力在鸡笼镇的耳目就再也坐不住了。

    崭新还散发着新刷桐油和油漆气息的海船,只要不是眼瞎的人,但凡在海上厮混、有经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艘海船必然是刚刚下水不足两三月的。

    之前洪门一直有着源源不断的“杨帆式”战船被纳入到洪门舰队的体系当中,其所展现出来的实力,可以说是完爆周边其他诸国和团伙的舰队,仅有强大的西方人舰队可以匹敌。

    大家都还在猜测,这洪门到底是搭上了哪家洋人的关系,才能从他们手中采购到其他人所无法采购的西式海船。

    民间也曾传闻,说这是洪门自己建造出来的海船,否则的话,就算西方人愿意出售西式海船给洪门,可他们周师劳顿,又哪里能够在短时间里,为洪门筹集多达十余艘的海船出来。

    谁都不是傻子,海船的建造时间,动辄以年为单位,就算西方人



62 开拓之路
    ,

    “准备得怎么样了,水手们操控这艘海船已经熟练了吗”李天养在提督府衙门会面孙聚勇,询问起第一艘“蛟龙式”海船事宜。

    “兄弟们都是老手了,之前也有操作‘杨帆式’海船的经验,操作这艘海船其实没有花费大家太多的精力。”孙聚勇恭敬地回答道。

    “那好,给队员们放三天假,让他们回家去跟家人聚聚,然后你们就准备出发东进,去大弗朗机人的阿卡普尔科港口吧!”李天养点点头,一副重托的模样对孙聚勇说道:“你也辛苦了,此去阿卡普尔科路途艰辛,只有一个从吕宋请来的向导,人生地不熟的,一切就只能拜托你了!”

    “必不负提督大人所托!!”孙聚勇一脸坚毅,同时坚定地向李天养做着保证。

    这事早就已经做好的决定,早在“蛟龙式”海船建造之前,李天养他们就已经定计要打开大明朝与新大陆之间的航线,不让西班牙专美于前。

    当然最主要的,是洪门对于橡胶制品日益增大的需求量,光靠葡萄牙人每年出售给洪门的几千斤产品,根本无法满足洪门的消耗,因此李天养他们只能自己依然加入到远洋航行的队伍当中来。

    其中,李天养自然也有出于对美洲富庶的资源产生觊觎之心的缘由,现在正是大航海时代,大明朝中那些达官显贵们只在意祖宗法度,可是他李天养可没有这样的顾忌,不管是出于对日后退路的准备,还是如今继续加大力度发展大元岛,李天养他们都需要有足够的经济来源,支撑他们一直都没有停歇过的招募流民事宜。

    之前最大规模的两次招募工作之后,李天养他们虽然出于消化之前成果的原因,暂时放缓了流民招募工作,但是他们却一直没有停止过招募工作。

    到现在,每隔一两个月,还是会有一艘海船搭载着百余名流民从北方而来,被安置在洪门诸地当中。

    农民暴动带来的生活环境不安定,给洪门带来了极好的招募条件,虽然之前有御史上奏施行保甲法,可是真正施行到基层去,依然需要很长的时间,同时执行起来也有诸多困难。

    为了继续壮大洪门,开拓依旧有大半处于原始地带的大元岛丛林原野,李天养就需要抓住这个天赐良机,让自己团队在即将到来的末世当中,占据先机。

    三天的休闲时间很快过去了,虽然没有隆重地为孙聚勇他们送行,但是当孙聚勇他们准备充分,升帆东行之际依然有不少人或明目张胆观望,或暗地里偷偷摸摸审视。

    孙聚勇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李天养并没有跟往常一样隐瞒,而是大张旗鼓地对外进行宣传。

    现在大明朝海疆,随着李旦、颜思齐、郑芝龙这样的海枭渐渐落寞,整体出现一个平和安详的局面以后,越来越多的海客加入到开发海洋的局面当中来。

    后世历史当中,一年前往南洋的大明朝海船不过一两百艘次,而在李天养穿越而来,无形中改变的历史当中,仅去岁崇祯二年一年,前往南洋的海船规模就达到了将近五百余次,更别说还有琉球、倭国、朝鲜航线。

    李天养没有发现这样的变化,他同样没有想到这样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是循序渐进的,为大明朝带来了不小的变化。

    &nbs




63 出售海船之议
    ,

    前脚送走谍战所的成员们,后脚又送走孙聚勇他们这一行人,本以为接下来自己也能够轻省几分的李天养,没想到却迎来了更繁琐的人情往来。
1...202203204205206...3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