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海风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雾霾下的阳光

    包括与洪门关系极好的吉仁堂、德福轩等商号在内,每天里都有各大海上商号的掌柜和主事人前来鸡笼镇拜会李天养,甚至还有东主亲自拜访的,让李天养推拒不得。

    这些人所为何求,李天养自然是心知肚明,既然李天养打定主意让“开拓者”号海船公之于众,那么他也能够想到,如此行事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别人也不是傻子,或许以前洪门组建“杨帆式”战舰舰队都时候,保密意识做得好,又有西方人很配合地做着模棱两可的态度,让大家多有怀疑洪门造船能力的同时,却也不敢断然认为洪门自己能够建造西式海船。

    但是随着这回“蛟龙式”海船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精明的大明海客们,若是再不能断定洪门已经掌握了西方海船的建造方式的话,那他们就太愚钝了些。

    李天养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已经打定了主意,准备对外出售“蛟龙式”、“杨帆式”海船的简化版本了。

    所谓简化版本,就是洪门人为地偷工减料,在武装护甲、风帆桅杆方面做出删减,让其性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又比大明朝海船的性能优越一筹。

    而且,若是有海商舍得下本钱重新改装,也能够达到洪门自己使用的“杨帆式”、“蛟龙式”海船的性能。

    李天养并不担心如此一来,会让他们还不容易掌握的西方造船技术被大明朝的能工巧匠们给破译,到时候他们就不再在洪门采购海船,而是自己在其他地方建造了。

    大明朝的工匠师傅们虽然聪明,但是他们整体有一个很致命的缺点,那便是他们建造海船的师傅们眼力和经验需求极高,同样的图纸很可能两个工头匠师把关建造的海船,规格可能相差三四尺,内里构造也有所不同。

    这是由大明朝匠人师傅对自己独门技艺敝帚自珍的缘故,还有大明朝那不够精密的尺寸测量体系所影响的。

    更不用说西方人建造海船的技艺,与东方海船建造工艺,有着很大的区别,不是东方的造船匠师们一时半会儿能够专研透彻的。

    李天养更不担心,会有其他团队,在获得了来自洪门得西式战船以后,转过头来威胁洪门如今在大明海疆上的霸主地位。

    强者恒强,当洪门掌握了独门的造船工艺之后,他们为别人建造一艘海船的同时,能够从别人的手里赚取到更多的财富和资源,从而为己方团队建造更多的战船,让别人只能跟着自己的脚步前行。

    更别说洪门还有另外一个别的团队所没有的优势,也是李天养短期内决然不会对外开放的杀手锏,那便是洪门已经步入规模化的炼钢厂和铸炮厂。

    如今大明朝的海战方式随着洪门的强势崛起,已经从之前的接弦肉搏交战,朝着火炮对轰的方式转变了。

    就算别的团队有办法能够纠结其一支坚固的西式海船舰队,但是他们却没有渠道来采购置办一批跟洪门舰队当中所装备的大威力火炮来。

    如此一来,就算西式海船比东方海船更加坚固一些、航行速度更快一些,但是在洪门船速同样迅捷,而火炮威力更猛的舰队面前,也就不过是多浪费几轮炮火罢了。

    &nb




64 拜会与采购
    ,

    “提督大人,那咱们可说定了,我们吉仁堂将订购两艘‘蛟龙式’海船,定金一万两我已经让人以粮食替代,在运送来鸡笼镇的路上了。”多年不见,徐海滨多了几分优荣之气,少了几分早年间的意气用事,如今面对李天养的时候如沐春风,如同一个关系极佳的友人一般与一旁的李天养交谈着。

    “好的,没问题!”李天养脸上同样带着友善的笑意,对方知情识趣地以粮食抵扣定金,分明是知道洪门如今对于粮食的需求量巨大,这才投其所好地送来粮食替代白银作为定金。

    实际成本在六千余两人工费用,仅有百余两花销在原材料置办上的“蛟龙式”海船,被李天养定价为三万五千两白银,对于旁人来说或许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对于远洋贸易的吉仁堂等大中型商号来说,却也不过是稍显有些昂贵的价格罢了。

    若是在大明朝沿海造船,加上实际原材料的采购费用的话,一艘海船的实际成本也超过了万两白银,加上造船坊主自己的利润,花销也差不多在一万有余,将近两万的样子。

    而这,还是一般两千料大福船的建造价格,面对性能更加出色一头,且最是适合远洋贸易的“蛟龙式”海船的话,三万五千两白银其实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徐海滨多年没有往来大元岛了,很多事情都是由自己手下的掌柜们与洪门打交道,而他一般都待在松江老家里主持大局。

    这次洪门突然亮相的“蛟龙式”海船,在吉仁堂驻鸡笼镇掌柜的飞鸽传书送回月港,然后又快马加鞭送到自己手中,徐海滨为了稳妥起见,亲自前来鸡笼镇拜访李天养,可以说是势在必得。

    松江徐氏自前首辅徐阶故去之后,他那些门生故吏们也在这些年里不是老死病走,就是告老还乡,能够给予徐氏帮助的越来越少了。

    自己家人又不争气,自徐阶之后家族当中虽然一直加大教育力度,可是在科举仕途上有所建树的人实在太少,至今为止仅有凤毛麟角地两三个在县令知府位置上打拼着对于家族的助益不大。

    因此,早些年徐老首辅为家族攒下的官场脉络随着时间消逝而越发浅薄了,这使得徐氏这几年在大明朝内陆的生意越发艰难,在地方上的威望和实力也在消退,不负当初的强势。

    如此一来,作为徐氏一族主支一脉的徐海滨也在开始为家族日后的发展而想着办法打破这个僵局,而他最终目标投向了茫茫大海之上。

    相比内陆的竞争激烈,远洋贸易因为其较高的风险,以及儒家文化对于蛮荒化外之地的轻视,反而在竞争上面并没有太大的冲突。

    加上海洋航线幅员辽阔,就算别人有心使坏,在背后下绊子,可是很多时候都是事倍功半的事情,让很多有着强大靠山的商号鞭长莫及,无法尽情施展手段,给予了诸多海客们的可乘之机,除非是像洪门这样在海上有着强大实力的帮派团伙。

    更别说远洋贸易高风险所带来的高回报,一趟来回所赚取的利润以倍计,让徐海滨更是不能放弃这一条赚钱门道,反而要加大在海上贸易上的投入和产出,来弥补家族这几年的损失。

    这次亲自来到鸡笼镇,找上李天养,就是想要想尽办分期说服李天养出售他们手中的西式海船给自己,加强自己在海上的运输、自保能力。

    事情出



65 各方势力的此起彼伏
    ,

    李天养如同姜太公钓鱼,让一个个自愿上钩的商号掌柜们主动找上门,来,并自己提高价码,只为了率先采购到洪门的海船。

    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李天养就口头答应了十艘“蛟龙式”海船的采购协议,而且无一例外的,那些前来采购海船的掌柜东主们,主动送上价格不菲的定金,生怕李天养会反悔。

    每艘“蛟龙式”海船的价格都不低于三万五千两,这是李天养对于几家与洪门关系较好、合作时间最长的商号的优惠。托福,吉仁堂之前虽与洪门有些龌蹉,但是徐海滨能屈能伸的性格,最终让他和他的吉仁堂因此占了点便利。

    而且,前来商议采购事宜的商号,几乎个个都是精明之人,在送礼和揣摩人心上都磨炼得出神入化了,给予洪门的定金,都是棉麻、粮食等洪门现今所需要的物资,而不是真金白银,很对李天养的胃口。

    甚至于李天养他们在这物资上面,还小赚了一笔,若是由他们自己去采购的话,因为大量扫货的缘故,必然会让市场这些物资价格陡升一节,同时需要的人力物力也是不小的开销,而不会像现在一样,只要静静坐在鸡笼港的码头闪婚,自然就有人送上平价物资来。

    得到物资、两室之后,洪门招募、安抚流民的两大缺口也有所缓解了,足以让齐三他们再松动一下被绑起来的手脚,多招募点人手回来。

    在欢天喜地接收来自各大商号的订单定金的同时,李天养也让万良他们赶紧再笨港造船厂边上,再多开几个船坞。

    还有金秋毕业、深入穷苦地区实践归来的洪门学子们,也优先被安置在了造船厂,让杨志手底下的工匠劳力突然大增。

    若是不扩大船坞的规模的话,凭现今笨港造船厂的造船规模,十艘海船的订单,恐怕需要五六年时间才能完成,这恐怕是那些商号不能接受得了的。

    同样,这也与李天养狠心割肉,将本该敝帚自珍的“蛟龙式”海船公之于众的目的相违背。

    李天养的打算,是希望趁着现在大家都看中了优秀的“蛟龙式”海船的机会,将价位抬高,为洪门捞一笔块钱,弥补洪门扩张带来的大消耗。

    故而,增加造船厂的规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洪门制造力不足的缺陷,让洪门能尽快将订单完成,拿到后面的尾金。

    “蛟龙式”海船的出现,不仅仅是打动了大明朝在海上卓有实力的海商集团,同时也让香山澳等大明沿海地带生活定居的西洋人大惊失色。

    西洋人早就知道洪门已经能够自己仿制西式海船了,可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洪门得能工巧匠们,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将西方人几百年来积累下来的造船工艺给吃透了,结合他们东方海船的优势,建造出堪比西方一级战列舰大小规模的仿西式海船来。

    葡萄牙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动手可是在犹豫再三之后,他们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葡萄牙人今非昔比了,虽然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巧取豪夺掌控了香山澳,可是实际上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当中,日子其实很不好过啊!

    西班牙与葡萄牙这两个难兄难弟,都是利比亚半岛上的邻居,之前葡萄牙一直受到西班牙的统治,但是在十二世纪中期的时候单方面决定脱离西班牙的掌控,虽然并没有得到西班牙国王的同意,可也没有做出其他太过激的行动,算是默认了葡萄牙人的独立。

    可是几十年前,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突然再次出兵,攻下葡萄牙,随后的岁月里,葡萄牙人就心不甘情不愿地成为了西班牙王国的一份子。

     



64 外卫建功
    ,

    西方人因为洪门突然展现出来的实力,开始比以往的时候更加注意洪门,对待洪门的态度也愈发得谨慎和客气。

    不管哪个地方的人都是很现实的,当他们展现出来的实力足够强大的事后,总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表示尊敬和信服。

    当然,随之而来的则是暗中对洪门的抵制态度,在海船优势上已经没有了,现在西方人自以为还能占有优势的,则是他们先进的铸炮能力。

    虽然己方已经能够自己制造火炮了,但是李天养依然还会从西方人手里采购大威力、先进的火炮,来补充洪门舰队庞大的炮火缺口。

    一来,这样可以掩人耳目,不让别人知道己方已经有实力制造堪比西方人的铸炮技术了,否则他们洪门将会成为众矢之的,被人围殴的可能性非常之高。

    二来也是希望能够尽快地武装自己的舰队,以面对未来的强敌,以及下一步他们想要对付目标。

    为此牺牲一点金钱,那也是能够接受的。

    洪门虽然已经奠定了他们东方海洋霸主的地位了,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说,至少此刻的洪门人,只是能够与己方平起平坐,还达不到威胁他们在远东的利益。

    而自崇祯四年初春开始,李天养他们向葡萄牙人、荷兰人提出的采购火炮意向,都不约而同地被他们给拒绝了,就连之前曾下好的订单,也被他们找各种理由给推拒了,实在推拒不了的,也把交付时间无限期地推延。

    其用意不言而喻,自然是不想再让洪门的实力有所扩张,若是他们的“蛟龙式”海船配备上全套的西方火炮的话,那么他们的实力就将足以威胁他们西方人的地位了,这是他们西方人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

    不过西方人又哪里知道,洪门早就已经摆脱了他们的掣肘,自己能够生产出与他们西方火炮相提并论的铸炮技术来。

    而且,洪门因为生产火炮的原材料,是这个时代难以批量生产的钢材,其性能可比他们西方人使用生铁、青铜等材料要强大不止一筹。

    特别是从石碌运送来的铁矿石,熔炼出来的生铁、钢材,不知道什么缘故,长时间使用下来,又有其他发现,那就是不大容易生锈,坚硬度似乎也更高一些。

    或许,这与石碌铁矿当中含有现今李天养他们所不知道的未知名其他金属成分有关,不过洪门倒也因祸得福,让洪门自己生产出来的火炮,在潜力上,远比西方人的武器更加深远。

    毕竟,相比西方人短时间里像洪门这样开挂学会批量熔铸精钢,倒是洪门自己通过钻研学习西方人的铸炮技术来提升自己的铸炮技术要来的更容易一些。

    李天养这边在闷声发着大财,那边福建却发生了一件规模较小的农民暴动。

    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福建山贼流寇之辈,聚集上千人,自长赖坑攻打瑞金县,把整个福建上下官场吓了个半死。

    洪门外卫其实早有察觉,福建这些年土地兼并非常严重,虽没有北方地带的严重天灾,但是给百姓们带来的伤害甚至更比天灾让百姓们难以忍受。

    因此,福建各地一直都有不少的山匪土寇一流生存在广阔荒野山村之间,这也是福建一带总是有人下海为寇,李天养他们剿不胜剿的缘由。

    不过多亏了李天养他们一直不遗余力地招募流民,让这场突然发起的暴动无疾而终,在没有李天养穿越而来的那个历史当中,这场暴动人数多达五六千人,规模更是宏大,福建官场甚至没能一举扑灭这场暴动。

    而现如今,人数不过千余人的暴动,对于福建山西两省倒也没



67 镇压
    ,

    早就已经蓄势待发的洪门鲸部一支千人规模的队伍,在十五艘战船的运载下,自漳州府下岸,直直地杀向近三百里外的瑞金县衙。

    整个行动进展堪称神速,当福建其他卫所的将士们刚刚整装完毕,走在前去剿匪的路途之上时,洪门鲸部将士,只花了四天左右的时间,就已经来到了被匪徒占据,正在大肆劫掠烧杀的瑞金县城当中。

    李天养的不作为,当地官府多年来的轻疏大意和他们那薄弱的军事力量,让暴起发动的农民军很轻松地就突破了瑞金县城的城门。

    最终受损罪厉害的,自然是当地最富裕的士绅地主阶层,随后被波及的才是当地的普通百姓们。

    其实这也是那些地主士绅们自己活该,作为整个大明朝土地兼并最严重的地方,这些贪婪的家伙们,差不多将整个府县能占据的土地,使用各种手段给占尽了。

    占尽也就罢了,这些人为了利益,租赁土地给百姓的时候,又强加了无数赋税和租金在他们头上,老百姓辛辛苦苦干一季,到头来落到自己手上的,都满足不了自己家人半年的开销。

    若是赶上个不称景的年月,伙食家中有人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地,那更是亏得连租金都交不出来,换做是谁,恐怕也不会再死心塌地地去在土里刨食了。

    正是因为他们,所以当地的山匪绿林团伙数不胜数,那些山匪土寇原本还不都是一群老实巴交的普通农民,转过头来就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绿林好汉,可以说都是被贪婪的地主士绅们各家逼得。

    故而当暴动的农民队伍掌权之时,第一个倒霉的,就是这些贪婪都罪魁祸首们,在仇恨和财富的指引下,平时备受欺辱迫害的老百姓们,释放出心中恶魔的时候,他们整个人都变成了魔鬼一样的存在。
1...203204205206207...3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