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海风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雾霾下的阳光

    &nbs




第971章 洋人间的纠葛
    之所以橡胶树没有像土豆、玉米一样,被西方人引进到世界各地,其实还是因为西方人没有发现这东西的用途。

    其实早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橡胶制品到存在,只是因为天然橡胶遇热而软,遇冷而硬的特性,让欧洲人一时半会儿没有发现它的大用途,故而也就让它继续在原生地待着了。

    若不是葡萄牙人当初听了李天养的询问,记在了心头,又有荷兰人异军突起搭上洪门的关系,说不得他们也未必会有心为洪门寻找这些异域植物。

    葡萄牙人对于收集这些异域植物,有着天然得优势,谁让他们现在的国王同样是西班牙国王,而西班牙又掌握了马尼拉到阿卡普尔科的远洋航线,几乎在一年半到两年时间里会往来一次,因此只要葡萄牙商人有心,总能通过西班牙人的渠道为洪门找到这橡胶树种子。

    随同这份大礼一起来的,还有葡萄牙总督带来的问候,以及他们拐弯抹角打听洪门在澳门外海布置舰队的缘由。

    对此,李天养一边不客气地接过葡萄牙人送来的礼物,一边则对这葡萄牙使者进行敲打,严厉措辞中表明大明朝对于葡萄牙舰队到来的不满。

    葡萄牙使者灰溜溜地回去了,其远洋舰队在远远与洪门对峙了一番,评估了洪门“杨帆式”战舰的实力以后,也很快离去了。

    葡萄牙人本质上是商人,哪怕此刻他们远东舰队有着不逊色于当初荷兰仁舰队的数量,可是他们同样不愿意在此时此刻于土著洪门大战一场,这必然会是两败俱伤得一场大战,对于他们葡萄牙人来说得不偿失。

    葡萄牙人虎头蛇尾的行动,让李天养他们摸不着头脑,但是却并不妨碍李天养因此窥视到葡萄牙人色厉内荏的本质。

    不过,李天养对于人家大老远送来这么一份大礼的行为,甚是感激,看着手中大如鸽卵,表面布满灰褐色图案的橡胶树种,李天养的心神开始放空,幻想着不远的未来,自己团队因为这不起眼的小东西所带来的改变。

    只是李天养不清楚的是,因为他都防范之举,反倒为荷兰人消弭了一场大战。

    此时富庶的远东海域,一直被三个国家控制着繁荣航线,一个西班牙、一个葡萄牙、还有一个则是荷兰人。

    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在吕宋群岛上和南美阿卡普尔科中,而荷兰人人则掌控了爪哇和倭国,只有葡萄牙人仅仅控制了西洋人在大明朝唯一的港口澳门,垄断了大明朝的贸易。

    可是随着我国渐渐归于统一,新上位的德川幕府在海上政策的趋向更类似与大明朝初期--闭关锁国,这带来的后果便是西方人,特别是荷兰人不得不被逼撤离倭国,寻求其他贸易途径。

    但是倭国却又是荷兰人贸易当中最有利益价值的航线,相比欧洲与东南亚之间的香料贸易,倭国与大明朝的生丝贸易不但在利润上有着毫不逊色的价值,而且为期时间短,风险,很快便能让西方人所获颇丰。

    荷兰人失去了倭国的贸易渠道,那么他就只能想办法打开庞大的大明朝海贸渠道,李天养没有穿越过来的那个时代,荷兰人正是同过占领了大元岛,在大元岛上建立据点作为中转站,打开了被葡萄牙人把持的大明朝贸易之门



第972章 种植
    李天养无心之中消弭了一场两个西方国家的海战还不自知,此时他正在考虑将这橡胶树的种子种在什么地方呢!

    葡萄牙人不知道李天养是从何得知这橡胶树的,也不知道李天养拿这看起来似乎用处不大的橡胶树有什么用,但是既然李天养对于这橡胶树有兴趣,恰好自己又知道这东西,葡萄牙人也不好送礼得时候就送一两颗种子吧!

    反正这橡胶树种子在美洲当地人手里业并无大用,除了这树木被砍伐得汁液收集起来还有些奇特之处以外,其他方面葡萄牙人也着实想不到有什么特意之处。

    故而,这葡萄牙人托西班牙商人,花很小的代价从美洲土著人手中换取到了一大麻袋的橡胶树种子,保守估计得有数千上万颗。

    随同这橡胶树种子一起送给李天养的,自然还有葡萄牙人自觉橡胶树上有些奇特到汁液凝固体,也就是李天养曾拿在手里把玩过的米黄色的软球体,共计整整四个大箱子装在一起,连同这一麻袋的橡胶树种子,粗粗看起来似乎葡萄牙人这礼送得很厚,可实际上花费了葡萄牙人多少银钱,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不过有些东西表面价值在低廉,但若是落在急需要它们的人手里,那也是千金不惜的宝物,一如在葡萄牙人看来不值一文的橡胶树种子,在李天养心中,恐怕价值并不下于葡萄牙人送给他西洋火炮的铸造方式。

    笨港是没有机会种植大片的橡胶树了,因为被笨港联盟团团包围住得笨港,想要再往外扩张的话,就只能是一片飞地了,很不利于笨港管理。

    而且,此时洪门团队刚刚决意开发大安港,招募的人手也都陆续就位了,李天养他们也没有更多精力再次投入到一个新地盘的开发当中。

    大安港自然更不用说,招募了那么多的人手过去,加上本身沿海一带建立起来的牧场,让大安港正朝着一个畜牧业与农业并重的基地,正好可以在产粮供给团队到同时,分润一批粮食来喂养牛马牲畜,加快它们成长的速度。

    至于鸡笼港,那更是不用说了,在鸡笼镇的背后,就是高耸入云的雪山山脉,就连夏日炎炎都无法融化山脉当中最高几座山峰上的积雪,可想而知这片山脉的开发困难度之高了。

    当然,李天养也不是不知道山岭地带同样可以种植开垦,可是大元岛上那么多的平原地带李不去开垦,洪门又怎么会去费力不讨好地早早去利用梯田技术区开荒笨港以西的山脉地带,那可真是费时费力啊!

    仅有一部分可以利用起来的平原丘陵地带,勤劳的鸡笼港乡亲们早就开垦出来了,成为了鸡笼镇的粮食来源之一,维持越来越庞大的鸡笼镇镇民们的日常所需都还有些勉强,更别说将所余不多的土地用来种植橡胶树了。

    大元岛东岸的大兴港是个不错的选择,刚刚经历过一次联盟扫荡,使得该地如今安全得很,方圆数十里绝不会有陌生土著敢踏足,若是去砍伐林木来种植橡胶的话,应该不会出现太大危险。

    唯一有些疑虑的是,大安港是当初荷兰人开辟出来的临时落脚点,后来与洪门和谈之后落入到洪门手中,李天养也并没有花大力气去打理,也就是派了一队洪门战士驻扎在那里,维持那里城堡的秩序。

    &



第973章 橡胶制品
    种植的事情既然下定了决心,李天养便往静浦港再追加了一千土著俘虏人手去帮忙以后,就全权甩手丢给静浦港中到负责人吴超了,由他去打理这一切。

    而随同橡胶树种一起呗作为礼物送给李天养的三箱子天然橡胶,则被李天养转手交给了成才他们的研发院,由他们提前做些研究。

    李天养把这天然橡胶放在自己的官邸中,有事无事地时候就拿出来把玩,一来自然是对其有着诸多行去了期许,二来则是对于这天然橡胶的特性感到有些诧异。

    诧异的原因在于,李天养发现这天然橡胶似乎在性能上于其在后世所使用过的橡胶制品有着极大差异。

    比如在常温较高的情况下,这些橡胶球除了在弹性和伸缩性上与李天养所知的一样以外,却很容易发软、发黏,进而粘黏在一起,若是由其为原料生产出来的制品的话,恐怕无法使用太久。

    仅仅是这一个缺点,却完全掩盖了它的其他几个优点,怪不得善于发现并利用新鲜事物的西方人会对这些东西不屑一顾呢!

    不过既然后世能够利用这些橡胶原料生产出各种成片品出来,那么李天养深信只要自己能够坚持,未必也不能找出改变这些缺点的办法来。

    而且,现在这天然橡胶也并不是不能使用了,此时鸡笼港正好进入冬季阴雨时节,最是潮湿不过了,李天养每每出门去外面兜转一圈,除非是穿皮靴,否则布鞋的话必然会湿透,脚上难得利爽。

    更别说洪门得普通人家子弟,没有李天养这样的条件,虽然洪门团队还算富有,可也不敢花上动辄一块多银元一双的皮靴来穿在脚下,而且这皮靴还不能经常沾水,否则容易腐蚀。

    将天然橡胶球交给成才之前,李天养先找人拿出小部分橡胶球来,按照鞋样制式,做成模子搞了几双胶鞋出来,再在里面铺垫鞋垫等物,穿在出去那叫一个清爽利落啊!

    当然,这么好的东西,李天养自然也没有忘记给自己的家人搞上几双,反正这是葡萄牙人送给自己的礼物,不能完全算作公产,自己近水楼台先得月,方便一下自己的亲人,也并不算违规吧!

    可惜的是,这米黄色的橡胶鞋,鞋底还是太柔软了些,就算铺垫上了硬一些的鞋垫,走在路上被凸起的石头之类硌着,依然让脚底生疼,还有这款式,那就更别说了,就算是一个普通人来看,都只有两个字:爆丑!

    好在李天养也不在意这些,他更在意的是这橡胶的性能功用,是否能够防水,以及能够使用多久。

    这边李天养正在试穿他的新鞋,那边对这天然橡胶充满了兴趣的成才他们,则很快就试验出来这橡胶的不少特性出来。

    比如这橡胶在温差极大的情况下,出现的两种对比度较大的特性,使得它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上,出现了不可避免的短板,再比如它都延伸性、弹性,都是成才他们眼中极好的试验材料。

    研发人员都是那个样子,越是新奇古怪的东西,越是能够激起大家对于这个东西的兴趣,也越发想要弄清楚这个东西的原理,以及利用它的特性研制出各种各样更加新奇的制物出来。

    除此之外,成才他们则开始研究如何改进天然橡胶发黏、发软的缺陷,使之更适合在日常使用,能够使用更长都寿命等等。

    不过研发这种事情,是一个漫长而充满艰辛的事情,特别是在古代这种连化学基本原理



第974章 新研发
    唯一可惜的是,硫化橡胶都技术因为李天养一个词语的提议,有了飞跃式的发展,然而就凭静浦港中刚刚才栽种下去,还不知道能不能成活,成活之后又适不适应大元岛气候的橡胶树种,再到提供天然橡胶这个原材料,似乎是一个极为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除非,李天养向葡萄牙人手中采购天然橡胶,或是自己建立船队前往西班牙人所控制的美洲阿卡普尔科地带。

    从葡萄牙人手中采购天然橡胶不是一个明智到选择,因为李天养还不希望橡胶制品过早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因为它都作用看起来不大,但实际上却是用途广泛。

    光是李天养所能想到的,制作防雨用具,不仅仅局限于防水靴上,还有防雨衣、防雨斗篷,而且还能利用起隔绝雨水的功能反其道而行,作为洪门将士日常行军的火药等防潮物的保管、饮水用具等等!

    同时这硫化橡胶出来印入李天养眼中的第一眼,李天养所想到的是,就是厚实农村做弹弓,从货车轮胎上割下来的弹弓弦子,再一连想就想到了轮胎。

    充气轮胎的优点是什么,大概不用李天养赘述什么了,这个时代虽然还没有与充气内胎相配套的轮胎外胎技术,但是用橡胶的弹性依然能够有效解决日常马车颠簸所带来的木质滚轮的不耐用性,以及马车乘坐的舒适性。

    当然,还少不了的就是日常大家所用的松紧带,对于这个时代如厕需要解开腰带,还要避免腰带出现接死扣等等问题,在松紧带面前都将一去不复返了。

    这便是李天养这个门外汉能想到后世使用橡胶的诸多方式,更别说以后研发院还会有各种大开脑洞的使用方式。

    因此冒似用途简单的橡胶,若是能够多保密一段时间,让西方人晚知道这橡胶的用途,李天养怎么想都觉得是赚的,一如现在在洪门用途广泛的水泥配方,直到现在依然是葡萄牙人、荷兰人还是偶而来鸡笼港交易的英国人等,都想要花大代价从洪门手中获得的强力产品,可是都被李天养给当场拒绝了。

    那么就剩下一条路了,便是重新开辟一条东进太平洋,直达美洲阿卡普尔科港口的航线出来。

    以现在洪门团队的航海能力,远洋贸易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大明朝中上千料、甚至两千料到货船,在近海地带贸易是没有太大问题,这些年由何勇、孙聚勇几人负责往来吕宋马尼拉航线、倭国航线和新开没多久的朝鲜航线,为洪门团队经济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每年创造的利润在数十万两银钱。

    福船在近海贸易时的优点不少,比如它风帆为硬帆,操作便捷,不需要太多的水手,仓储部分也很大,货运量大带来了更多的利润。

    但是它都缺点也不少,因为它采用东方海船“v”型结构,在深海贸易当中稳定性较差,而且不能批量装备大火力火炮作为防御武器,其遭受海贼等反抗能力自然也就差了。

    又因为东方硬帆设计,在风力利用上也比西式海船还要差上一筹,体现在海船性能上就是整体航速不快,更容易被以机动性著称的海贼追击,也不容易躲避速度奇快的大海风暴等中心区域。



第975章 年底总结
    崇祯元年就这么过去了,对于洪门团队来说,这一年是休养生息的一年,也是厚积薄发的一年。

    “杨帆式”战船在这一年里,总共制造了五艘,有着刻度更准的工艺技术支持,在别的造船厂只能开工建造一艘海船的时候,笨港造船厂却能同时建造两到三艘,并且进度更快更准。

    加上洪门全副武装的十八艘战船,以及另外四艘还未装备火炮的海船一起,洪门现在有了二十七艘“杨帆式”主力战舰。

    铸炮厂的速度也同样很快,现在铸炮厂一个月能够生产十二三门各种制式火炮,一年下来就能生产出一百多门各式火炮,可以满足差不多三艘主力战舰的列装。

    火枪制造局的进度有些慢,那是因为要重新选址建造水坝,进而修建齿轮传动系统来建造这个时代的钻孔机,意义不可谓不大,为此研发院直到现在也有十几名对于齿轮传动系统和机械系统有研发经验的成员,在日以继夜地修正改进这第一代的钻孔机。

    而火枪制造局的师傅们也没有闲着,继续熟悉和改进着燧发枪的工艺,在鸡笼山驻地旁的厂房里,进行着种种打造,并生产出了上千合格的燧发枪出来。

    至于齐心堂这边,三条远洋航线得开通和经营,让洪门收入每年数以十万计,特别是与倭国的贸易当中,生丝和丝绸贸易甚至超过了南洋那边的贸易。

    最让李天养感到兴奋得是,当初与萨摩蕃倭人之间的契约,因为牵扯到了江户德川幕府将军,加上李天养自己大明福建水师提督的官职,在正在闭关锁国的倭国贸易上占尽了大便宜,几乎垄断了倭国差不多1/3点生丝丝绸贸易,换来一船又一船的白银。

    而崇祯七年时夺取自自杀身亡的魏忠贤所贪腐的银钱,直到现在也还有差不多三十余万两的结余,加上洪门齐心堂、洪堂两个部分的收益,一下子整个洪门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宽松太多了,这也是崇祯元年洪门一下子制造了百多门火炮、五艘“杨帆式”战船的底气。

    齐心堂的分号,也因为洪门财政的宽松,一下子由原本只覆盖福建至浙江、广东一带,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整个江浙、两广一带,并朝着安徽、两湖方向布局。

    而且,姗姗来迟的朝廷旨意,让李天养那未满周岁的儿子得了一个锦衣卫百户的余荫,李天养本人也因为之前朱一冯巡抚上奏上去的奏折而多有封赏,只是在官职上并未有太大变动。

    朝中明眼之人自然清楚,这是崇祯皇帝对于李天养这个曾经打着阉党标签的武官信任有加的意思,对于正着力清洗朝堂当中阉党余孽的崇祯帝来说,其他人就不会不开眼地将李天养给拉拔进阉党行列了。

    李天养之前对于崇祯帝所做的铺垫,就只换来这点东西,似乎很不值得,但是仔细想想,却也合乎常理。

    李天养能爬上如今的位置,终归还是跟阉党脱离不了关系,以崇祯皇帝睚眦必报的性格,加上对于阉党的痛恨之心来说,能对李天养网开一面,还加荫其子,已经算是崇祯皇帝给予李天养最大的回报了。
1...195196197198199...3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