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血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tx程志
“安心……”陈应听到这话,这才想起,这个时侯不是后世,而且封建时代,讲究世袭,一日为主,终身为主,哪怕主人亡故,他们的子子孙孙也是陈应儿子的仆从,就像郭洛、周成栋、孙敬初、虞庆他们一样,他们的父辈,效忠侯莫陈氏,他们也会效忠侯莫陈氏,将来他们的子孙也同亲如此。
一个家族,只要有传承,那么就算真正开始崛起了。
罗士信喝得醉醺醺的来到陈应身边笑道:“陈兄弟,看样子咱们暂时没有回金满的打算了”
说着,罗士信指指疏勒河河畔,用泥土夯实而成的营墙,这是建造的一座永固式军营,一座永固式军营,可比普通的战营费力多了,一座战营,通常在一个半时辰或者两个时辰内可以建造完毕,可是一座永固式的军营,恐怕一个月未必可以建造得完。
陈应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划出地图,如今,陈应位于甘州境内,这个地点处于三角地带,距离大非川一千六百余里,距离伊吾一千八百余里,距离金满则两千七百余里,距离凉州则有六百余里。
陈应一边画着地图,一边解释道:“西域即将迎来一场可怕的腥风血雨,而我们这支军队就显得非常重要,一旦我们返回西域,吐蕃人势必会对凉州展开攻击,可是凉州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实力自保。当然更重要的是,西域的布局,还差点火侯!”
罗士信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事实上,他并不非常清楚陈应的布局。
打下来西域不难,因为西域各族都是一群墙头草,可是要想治理西域就非常困难,因为这些部族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桀骜不驯,不甘心被律法约束。如果不根治这些隐患,陈应根本就没有办法向西域继续进攻。
所以,陈应要借慕容伏允的手,将西域那些敌对势,一网打尽。只要消灭这些敌对势力,陈应才可能大胆的经营西域,将西域经营成为他西征的跳板。
只要是后世之人,绝对会发现西域其实是一块宝地。无论是农耕,还是自然资源,在后世新疆地区仅仅昌吉、伊犁、以及乌鲁木齐地区的粮食产量就突破一千万吨。
哪怕这个时代的粮食只有后世的五分之一,如果开垦后世沙漠化严重情况下的土地,陈应至少可以在西域一隅之地,收获至少三千万石粮食,供应五十万大军都绰绰有余。
率先感觉到腥风血雨到来的反而是西域各族百姓,以及在刀尖上跳舞的西域汉人。在西域汉人其实是少数民族,当然只是相对而言。这些对战争非常敏感的百姓,很快就嗅到了反常的味道。
段志感发布了命令,全军抢收粮食。于是,三万余河北新军全部加入了抢收粮食的行列之中。
西域的特点就是大,成片一望无际的粮田,这种景象在中原是不多见的。无数男女老幼一齐动手。将麦子割掉,然后直接放入一个庞大的木桶里。高大的木制滚筒装置通过一个奇怪的机械连接在一个转轴上面,两三匹驴子拉着转轴不停转动着,滚筒也随之转动着,内里传来一阵阵金属摩擦内壁的刮蹭声,木桶的转轴是一根关键部位包裹着铁页子的木棍,滚筒转动时这根轴并不随之转动。
这是从修里的畜力搅拌机发展出来的脱粒机。这样的以来,收割下来的粮食可以直接在田地里脱粒,不用像以往那样用石滚反复辗压,石滚反复辗压脱粒,效率太慢。就算是一匹马,一天不停,事实上也不过可以将一两千斤的粮食脱粒,可是采取脱粒机,三头牲口,一天可以脱粒上万斤。
对于劳动或许每一个民族耐力不一样,可是对于收获,哪一个民族都一样的卖力。
陈应给段志感下达的命令非常严厉,如果让一粒麦子留在田里,或者被吐谷浑人抢走,他就等肥地吧!
修路时使用的搅拌机经过改装,变成了粮食脱力机,反而段志感手里最不缺的就是战马或骡子、驴和牛,看着一片田地,一片田地被收割干净,段志感心中就松了口气。
除乎段志感的意料,吐谷浑人并没有捣乱,高昌国的余孽们也没有捣乱,这让段志感感觉非常意外。
整个西域正处在火山口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暴发出来。
不过,最先爆发出来的反而不是西域,而是河东。
李世民兵分三路,分别杀向长城之外。
然而出了长城之后,李世民就感觉不对劲了。他居然连一个突厥部落都没有看到,除了零星的突厥斥侯,根本就没有遇到敌人。
“无忌,你说突厥人怎么突然间消失了”李世民眼睛却一直盯着地图,眉头拧成个大疙瘩。
长孙无忌笑了笑,眼睛快要眯成一条缝:“我军锐气正盛,兵甲精利,这些都不是秘密,突厥人也不是蠢货,他们肯定不会正面迎敌的。”
侯君集道:“如果让我来指挥,肯定是将主力隐藏在也阴山的山区,等你们远道来攻,同时派出大批精锐游骑不断骚扰,疲惫你们,等到你们体力和补给都耗得差不多了再倾巢出动,将你们团团围住!”
李世民点点头,咂了咂嘴,道:“坚壁清野、游骑袭扰、以逸待劳,这些套路突厥人都熟得很,不知道多少名将就栽在了这三板斧上。”
就在这时,房玄龄沉默半晌,突然道:“你说得也不无道理,但是我觉得不会这么简单。我总有一种感觉,突厥人似乎早就知道我们要出塞征讨他们了,他们早有准备!”
长孙无忌吓了一跳,惊叫道:“玄龄,这玩笑可不能开,会死人的!”
杜如晦摇头道:“玄龄还真不是开玩笑,在前方隐藏着绝大的危机,如果我们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粉身碎骨!”
李世民回想出塞以来所遇到的种种情形,不得不承认房玄龄说得有道理。他恨得牙痒痒的,说:“是哪个王八蛋如此丧心病狂,竟向突厥人泄露这等机密老子劈了他!”
长孙无忌冷笑:“除了那一拨人,还能有谁”
李世民摇
摇头道:“无忌,话不可以乱说,无凭无据,说这话要担责任的。”
房玄龄道:“无忌说错了,不可能是他们。要知道这一仗不仅仅是我们秦王府,还有东宫四卫率,这四卫可是太子殿下的嫡系人马,我们玄甲铁骑就算打不过,还可以跑,四卫率大都是步卒,他们如果一旦被围,连跑的机会都没有。泄露这个情报,对于他们而言并没有好处。”
李世民皱起眉头:“那到底是谁呢”
房玄龄突然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却又摇摇头。
李世民看到房玄龄的神色,就猜测到他想到了什么。李世民追问道:“是谁”
房玄龄苦笑道:“秦王殿下最后的布局和部队调动,知道的人非常有限,即使秦将军、程将军他们也是在出兵前才知道的消息,可是如今突厥人撤退得非常干净,肯定是很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长孙无忌眼睛瞪得浑圆:“你
第一零七年火马烈焰大非川
第一零七章火马烈焰大非川
疏勒河开始出现冰渣子,九月的天气,在甘州已经极寒了。虽然没有温度计,看着河水开始出现冰渣子,陈应知道气温已经降至零度以下。
夜晚,疏勒河河面结上了薄薄的冰层,深深沉沉的反射着清冷的月光。陈应站在河边,张士贵一脸担忧的道:“大都护这里越来越冷,只怕将士们没办法承受了,如今营地得了风寒的士兵已经多达上千人……”
“不用担心,本大都护自有计较!”陈应望着远方,一脸淡然的道:“算算时间,他们应该到了!”
张士贵还以为陈应让人从西域运来羽绒被服,毕竟他们出来的时候是夏天,穿着单衣还会出汗,自然没有必要携带冬装。张士贵道:“咱们骁骑军将士还好说,还有一个羽绒服装和睡袋,可是越骑军的将士,他们……”
“他们都是我们大唐的军队,自然不会冻着他们!”陈应笑着道。
张士贵好奇的道:“整个西域养鸭子和鹅的人家不多,恐怕还不足以……也对,有羊皮可以给他们御寒,倒也可以将就。”
“不是羊皮,我给他们带来了一件好东西!”陈应笑着道。
事实上,这件事情是陈应交给高车王办理的。如今高车王给自己取了一外汉姓,名金满元。
虽然陈应想把西域改成中原一般无二的郡县,虽然也设立了庭州,连金满(今吉木萨尔破城子)轮台、莆类、交河四县。然而,朝廷并没有按照陈应的请求,委派官吏,事实上,李唐初立,而且还没有开设科举,官员数量不足,很多州县官员,大都是原本投降时的旧官复任。更别说偏远的西域了。来所谓的庭州担任刺史、几乎等于流发,反而直接同意让高车王金满元担任交河令。
金满元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他和高昌王是两个极端,他知道陈应可以决定他的生死荣辱,所以非常听话。陈应让他搜集白叠子的种子,他就不遗余力的收集,在去年冬天,他搜集了四百余斤棉花种子,陈应也没有舍得榨油,今年开春以后,金满元又高价从西域胡商手中购买了一千多斤。
摇身一变,成为大唐交河令的金满元,几乎是拿着鞭子让全县百姓种植棉花,强压之下,总算种植了一万余亩棉花。不过,由于种子不好,两万余亩棉花,收成大约也就三四十万斤。连后世的一成产量都没有。
这些棉花自然是弹完之后,加工成棉衣、棉裤或被褥,送到甘州。
算算时间,陈应感觉这个时候棉衣应该到了,可是陈应在河边等到子时,实在抗不住了,这才回去睡觉。
直到天快亮的时候,一个庞大的骆驼队抵达疏勒河畔唐军大营,金满元本是高车王,他们的高车数量不足,又征调了足足三千余头骆驼,用来运输这些棉花和各种补给物资。
看着补给物资到来,原本因为天气寒冷,冻得士气低落的将士们顿时欢呼起来。苏定方和郭孝恪一大早就围在辎重营,准备领用御寒物资。
终于可以不用受冻了,众将士等待着御寒衣物的发放。
然而,当一车车棉衣和一驮驮棉衣发下来的时候,众将士都傻眼了。
不是羽绒服,不是羽绒被。
不是羊皮袄,也不是羊皮袍子。
苏定方疑惑的道:“你们是不是送错了”
金满元亲自押送,他点点头道:“绝对错不了,这就是大都护让下官送来的物资!”
“就这没有羽绒服俺被忍了,羊皮袍子也没有,你想冻死我们吗”郭孝恪流着鼻涕吼道:“走,跟俺去找大都护评评礼!”
“不用找了,我已经来了!”陈应从骆驼上拿下一件棉衣,放在手中掂量了一下,感觉有些沉。
一看到陈应到来,金满元赶紧上前解释道:“大都护,按您的吩咐,棉衣、棉裤分为两种,分别是一斤半装和三斤装。棉被则是六斤装与十斤装。”
苏定方满腹怨言,一看是陈应吩咐的,他就不再说话了。
陈应望着苏定方气鼓鼓的样子道:“怎么你不满意”
苏定方点点头道:“我知道咱们的羽绒服肯定不足,毕竟多了三万多人,可是没有羽绒服,也应该有羊皮吧这算什么事”
“我告诉你们啊,别看这个东西在西域,他们都用来观赏,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东西!”陈应指着棉衣道:“这个东西不仅御寒,而且在棉衣外面披上甲胄,还扛揍!”
在后世的抗日神剧里,棉被浇上水可以挡子弹,事实上这是胡扯。有人专门做过试验,如果棉被要挡子弹,需要七层甚至以上。加上水的重量,根本就不是人可以扛动的。当然,挡子弹有点夸张,挡箭矢却不成问题,而且还可以挡刀子的劈砍。
只是有一定程度的防御能力,关键是棉花不像羽绒,难以获得。大规模养殖家禽,在这个缺乏卫生和医疗条件的时代,很容易引发瘟疫,陈应也认为散养的风险,可远比集中饲养要小很多。
可是棉花却不存在这个问题。
陈应望着苏定方笑道:“你试试吧,不试试怎么知道好不好呢”
苏定方道:“试试就试试!”
说着,他就脱下铠甲,脱下衣服。光着膀子穿上棉衣。不过,美中不足的是,陈应并没有把棉花纺成线织成棉布,造作这些衣服的面料,以细麻布为主。细麻布有点一好,有点粗燥。当然,对于苏定方来说,稍有不适,根本就不算什么。
苏定方穿上棉衣以后,感受寒风似乎一下子消失了。
他心里想着,就这东西居然也……可以
郭孝恪紧张的问道:“效果……怎么样”
苏定方没有回答。
对于一个从来没有穿过棉衣的人而言,棉衣确实是与众不同,首先它的重量要比羽绒自然要重,而且不透风。即使是一斤半装的棉衣,在零下三十度的寒风里,寒风一样吹不透(老程在新疆的时候,有过切身体会)。
浑身上下暖洋洋的,苏定方挥动的拳脚,试试会不会束缚着身体。结果影响是有,不过不大,不影响拿刀劈砍,也不影响马上动作。
在苏定方上下腾挪的时候,郭孝恪也把自己脱得赤条条的,反正都是大老爷们,谁也不会笑话谁。他穿上棉衣的瞬间,脸上浮现一抹怪异的神色。
御寒效果实在是太好了!
“很暖和!”郭孝恪笑着。
陈应又拿着一个帽子,递到郭孝恪的手里:“试试这个!”
这个帽子与大唐的普通帽子不同,四四方方,带着护耳和护脸,其实这就是后世非常有名的火车头帽子。
罗士信非常奇怪,这个东西居然比羽绒服还好
事实上,这只是罗士信的错觉。
哪怕陈应的羽绒服不够成熟,御寒效果也比棉衣要好。不过羽绒服有一个先天性的劣势,有一股异味无法除去,陈应试过高温蒸煮,不过效果不大。陈应毕竟不是在后世生产这种羽绒服的,所以不了解行业内幕。
况且,棉衣比羽绒的重量要重。
陈应望着苏定方道:“准备好,试试棉衣的第二项功能!”
“什么功能”
“扛揍啊!”
说着陈应用力一拳击向苏定方,然而,苏定方微丝不动。
罗士信一看笑道:“我来!”
“砰……”的一拳下去,苏定方倒飞一丈开外,半天没有爬起来。
罗士信歪着脑袋道:“不扛揍啊!”
陈应差点没有被自己的口水呛到,谁像你这么禽兽啊,力大无穷。恐怕放眼天下,比罗士信力大的人找不出二十个。
众骁骑军将士和众越
第一零八章犯我大唐虽远必诛
第一零八章犯我大唐虽远必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