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血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tx程志
西北的秋冬异常干燥,大非川植被茂密,寻常时常,都要小心防火。然而这场人为的大火,一发不可收拾。
在顷刻间变成了火海,烟火熏腾腾而上,从白天烧到夜晚,两百里之外都能清楚望见!烈焰如龙,一里又一里地蔓延过去,由于这场大火太过厉害,稍微靠近一点就觉得全身都要被烤干了一般。
吐蕃骑兵刚刚开始还有力气奔跑,然而大非川上的大火,很形成了局部的空气对流,也就是所谓的龙卷风,将三万余名吐蕃骑兵,全部笼罩其中。
这场大火,烧了三天两夜,整个大非川草原变成了一片灰烬,第四天背嵬军纵马踏入灰烬海洋时,许多地方竟然积了数丈的灰烬之墙,风吹过灰墙坍塌,随着大风飘满了整个西海。
就连原本湛蓝色的西海,已经被漂上一层烟灰。有一些灰烬下面还藏着暗火,烫伤了不少马蹄。草灰倒是很好的肥料,来年这个草原或许会长得更加肥美,然而此刻,方圆百里却在剧烈的火焰之后成了一个死寂的世界。
背嵬军将士在刘统与寻相的率领下,纵马进入这个大非川。这一场大火,真正烧死的吐蕃人,其实并不算太多,大约仅占三分之一左右,大部分不是自相踩踏,当然最多的还是被浓烟熏死的。
刘统来到一处并没有被火烧到的地方,吐蕃人眼看逃不掉,就疯狂的割草,他们割出一大片空地,这里就成了大非川唯一未着火的地方,人皆贪生,未能逃出去,一时又尚未死的吐蕃士兵都本能地朝这个无火之处涌来,一个足球场大小的范围内,足足聚集了上万人,,可是他们避开了火灾,却没能避开烟熏,火势烧到极点,浓烟一熏,便将数百人齐齐熏死在这里。
死在这里的人大部分身上没有一点伤口,甚至连衣服也没怎么破损,然而层层密密,上万具尸体犹如叠罗汉般堆在一处,却叫看见的人不寒而栗。
哪怕这些吐蕃人身上还有甲胄,还有刀枪,可能身上还有一些钱财,然而刘统也好,寻相也罢,都不想打扰这些在这里沉睡的吐蕃人。
东本增仁和东普穷达昂率领数千吐蕃骑兵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们也顾不得凉州城了,急忙返回。在经过这个巨大的死尸尸山时,他们再也没有任何心思,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赶紧逃回去。
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骨感了。他们的撤退之路注定不会顺利,迎接的却是背嵬军的狙杀。当然这个狙杀并不是用狙击枪狙杀,而是像麻雀战一样,东一点,西一点,专挑吐蕃人的斥侯或落单的人下手。
背嵬军与吐蕃人的战斗,伤亡却不大。经过半个月的战斗,吐蕃人伤亡不过六七百人,然而对于东本增仁与东普穷达昂麾下的部曲,造成的打击,特别是心理上的打击,却非常大,搞得吐蕃人不敢外出去侦察了。
达昂与增仁二人一合计,赶紧退回苏毗。
不过,这个撤退之路自然不会太平。背嵬军绝对不会让他们顺利回去,每天晚上,他们都会面临着背嵬军层出不穷的打击,像什么设陷井、在平地上挖出碗口粗的陷马坑,还有狩猎式的各式机关,每时每刻,吐蕃人都在流血。
达昂与增仁麾下所部经那录驿(兴海大河坝)、再到暖泉(温泉)、烈谟海(喀拉海)、过海(玛多黄河沿),越紫山(巴颜喀拉山),渡牦牛河(通天河)时两个麾下不足三千兵马。
五万余人马出征,到现在却不足三千人,更何况要命的是,他们至今连唐人的面都没有见到。
现在吐蕃军上下,都快魔怔了。
就在吐蕃人淌水着冰冷的河水过河的时候,突然达昂高声尖叫起来。
达昂一边失声尖叫:“快跑!”
他一边手忙脚乱的向远处跑去。
只听轰隆隆一阵阵轰响,远处雪上的积雪,如千军万马,呼啸而下。
在雪原上行军,冬天最要命的是最好不要弄出大动静,因为这会引起雪崩。其实并不是达昂与增仁他们倒霉,而是这场雪崩,其实也像大非川的大火一样,都是人为的。
刘统发现经过陈应提炼的火油,一经点燃,非常容易发出爆炸,如同惊雷一般。为此,他就让最后的六百斤火油,埋伏在唐古拉山的雪山上。为了制造这场雪崩,刘统也是大废脑筋。
他让人将牛皮围成一个牛皮屋,里面埋上火油,上面放着一根细线系着的火把。细线上系着一根粗香。当点燃的香,燃烧到细线位置的时候,细线被香火烧断,然后上面的火把从空中落下,点燃六百斤密封的火油。
火油爆炸后,形成了一个宽达十数里的小雪崩。然而十数里的雪崩足以把达昂与增仁麾下惨部全部活埋。
吐蕃人与雪崩赛跑。事实上他们的速度,无论如何也赶不上雪崩的速度,于是,一个又一个吐蕃人被积雪掩埋。
……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茹綝臧古麾下五万吐蕃军队全军覆没的消息还没有让陈应接到,然而陈应却先一步接到慕容伏允率领十万吐谷浑(连百姓也算上)加上西域各族联军,共二十万大军围攻高昌城的消息。
“他的目的,不是高昌城!”陈应冷哼了一声,说道:“他的真正目的是金满县!”
“这……”苏定方听到这话,心中更
第一零九章先走一步我在地狱里等你
第一零九章先走一步我在地狱里等你
金满城,早在西汉时期是车师国故地。东汉时期戊己校尉耿恭在领兵大败车师与匈奴联军(公元七四)年,将此地纳入东汉版图。
这里背靠大漠,南依天山,土地肥沃。西域气候干旱,尤其少雨。然而金满城却是离外,这里河流密集,而且夏季雨量非常充沛。(2015年曾发过山洪水,淹了好多村镇)特别是陈应一口气在金满城开垦七十五万亩粮田,并且开设铁矿,打造农具,毅然把金满城变成了兴旺的城市。
慕容伏允潜伏在北塔山的时候,对于金满的关注可不小。他派出大量的细作,侦察金满城的情报。他知道陈应打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这里有粮,有铁,还有人口,简直就是为他立国准备的。慕容伏允已经做好了打算,只要在金满立国,打败陈应,他就派出人向唐朝投降。
慕容伏允非常了解中原王朝的尿性,他们只图名义上的臣服,根本就不会在意谁称孤道寡。只要姿态放低,李唐朝廷肯定同意他内附,不仅可以享受金满这个膏腴之地,还可以从李唐朝廷骗来大量钱财和贵重物资。
“父汗,石漆河(既精河)到了!”慕容伏允的儿子慕容顺打断了慕容伏允的沉思。这个青年面色苍白,体型消瘦,一逼被酒色掏空了身体的样子,为人尖酸刻薄,简直就是傲到骨子里了。他用马鞭往西面一指,笑着说:“到了石漆河,离金满城也不远了。”
吐谷浑汗国国相尼洛周嘿嘿直笑,说:“汗王,听说金满富得流油,美女如云,勇士们赶了这么久的路也辛苦了,到金满城去乐一乐不过份吧”
大将徒悉礼赞同道:“就是!人人都说金满富裕,民夫也能顿顿大鱼大鱼,兄弟们马不停蹄的赶了这么长时间的路,也应该打打牙祭了!”
慕容伏允自然明白这帮家伙的心思,说白了就是管不住裤裆里的玩意儿,蠢蠢欲动了。
他麾下那几个大将,比干、具海、曷北悉、何嵯苏、拔也末、谒达等等,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要么贪财,要么好事,要么嗜杀,当然,他自己更不是什么好东西,既贪财又好色还嗜杀,上梁不正下梁歪嘛。
慕容伏允事实上就是一个作死的典型,他一方面在隋朝的时候招惹隋朝,结果被杨广派出左骁卫大将军宇文述按在地上一顿摩擦。他率领残部南投奔吐蕃,后来大业末年,天下大乱,慕容伏允趁机复国。
可是他好了伤疤就忘了疼,在李道宗出镇凉州总管的时候,时常劫掠甘凉地区,先后十一个州遭受他的洗劫。李渊早就对他不满了,只是李渊一时腾不出手来收拾他,现在倒好,他招惹陈应。
不过没有把金满城拿到手中,也没有将一百多万石粮食控制在手中,他心中非常没有底。慕容伏允沉吟道:“不可节外生枝!”
慕容顺听到这话心中可不爽了,他埋怨道:“父汗,你一心为国孩儿是能理解的,但是兄弟们都赶了多天的路了,人困马乏的,歇息一下并不过份吧”
尼洛周微微一笑道:“汗王,咱们的粮草可不多了,不如就地筹措一些粮草吧”
慕容伏允觉得也有道理,便让大军停下来歇息一天,等一等落在后面的人马,第二天养足了精神,便杀气腾腾的直奔金满城而去。
一队队的骑兵得到了慕容伏允的许可,纵马朝着四面八方而去。
西域之地就是典型的地广人稀。以若羌县为例,它的县境面积,其实和河南省的面积差不多大,当时河南人口上亿,但是若羌县只有十三万人多一点!一队骑兵远远的望见远处又一处村寨。
看样子面积还不小就纵马朝着这个寨子急驰而去。
不多时,就来到这个寨子的大门口。
虽然是一个寨子,居然是用石头垒成的外墙,这个时代没有水泥,为了灌上石头之间的缝隙,居然用了沥青。刺鼻的沥青味,让这队吐谷浑军队多少有点不适应。
一名吐谷浑督帅上前吼道:“我们吐谷浑汗王驾到,你们寨子给我们上缴三千袋粮食,一千只羊……”
不等这名吐谷浑督帅说完,寨里出现一名老农模样的人探出脑袋问道:“你们就是成心要祸害我们的是吧”
督帅破口大骂:“老东西,竟敢出言不逊我看你是嫌命长了!”
老农冲身边的青年吼道:“发信号,快发信号!”
当初,陈应的命令抵达西域的时候,西域各族各村各寨的百姓还有点且信且疑。这个寨子别看面积大,其实还真没有多少人。男女老少加在一起,不足二百人,其中成年人仅有四五十名。
看到吐谷浑人上来就要三千袋粮食一千只羊,这可是要将这个寨子赶尽杀绝啊,就算突厥人的牛腿税也没有这么狠。
那名青年拿起弓箭朝着空中射出。
“咻……”
这是一只响箭,响箭飞在空中,发出刺耳的啸叫声。
不一会儿,寨子里的男女老幼全部拿着兵刃冲到了寨墙上。
“狗东西,敬酒不吃吃罚酒!”督帅一看这个情况,勃然大怒:“杀进去,杀鸡儆猴,看看以后谁还敢阻挡我们汗王的军队!”
然而不等这些吐谷浑军队动手,这个寨子里率先响起了箭雨的破空声。
被射了一脸的吐谷浑军队急忙躲开,只是箭来得太急,他们有数人中箭。
就在督帅准备整军进攻的时候,突然发现远处数里外另外一个寨子响起了滚滚狼烟。
狼烟连绵不绝,一道接着一道,仿佛无穷无尽。大队的百姓,骑着马,成群结队的朝着这边涌来。
西域民风彪悍,无论是汉人还是西域各族人,他们大都会骑马,大都可以挽弓射箭,更何况陈应在离开西域的时候,还派人对他们进行了简单的训练,这些百姓多少都接受过一点训练,虽然手忙脚乱,但还是自觉的排成骑兵队,齐齐开进间还真有点军队的味道了。
万马奔腾,声势非常骇人,等他们跑近一点了,慕容伏允、尼洛周、比干、具海、曷北悉、何嵯苏、拔也末、谒达等人惊骇的看到这些百姓,基本上人手一具强弩或者一张复合弓,腰间佩着一口横刀,有些家伙手里握着长矛和盾牌,一看就是从突厥军队中缴获的旧货,不过,虽然是旧货,杀人可不含糊。
这个情景让慕容伏允等人一阵心惊肉跳:“全民皆兵!”
别看慕容伏允号称二十万大军,这里面有多少人究竟能打,有多少人马是凑数的,也只有慕容伏允自己最清楚。
第一一零章花儿沟之血肉磨坊
第一一零章花儿沟之血肉磨坊
要说陈应给西域人灌了什么**汤,答案其实非常简单。
那就是利益。
肥沃的田地,成了每个人的私有财产。
正所谓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现在慕容伏允要抢他们的粮食和财产,他们不拼命才是怪事。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
站在历史巨人肩膀的陈应就是善谋与实干结合。当陈应还没有真正赴任只是充任西州道行军兵马大元帅的时候,也没有成为西域大都护的时候,他就开始布局西域。
有兵无民,不是驻军,而是征军,自然无法戍守长久。一个地方有胡无汉,长久来说,能不生异心吗部落本身必要自己推举豪杰作为首领,就算派遣官员去统治,派去的官员也难立足。
陈应发展河西走廊事实上是大唐与西域联系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河西走廊宽者不数百里,狭窄之处不过十数里。在吐蕃这个国家没有消灭之前,河西走廊很容易被吐蕃人切断。事实上在唐朝,安西四镇先后四次被毁坏,四次复立。
河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这个环节由于气候的原因,根本就没有办法加强。整个河西两千余里的狭长地带,可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就那么多,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太广袤,一旦吐蕃人倾力攻其一击一点,很容易中断河西,这些事情一环扣一环,但只要第一环败坏掉,接下来的连锁反应就会来得很快,所建立的基业,都有可能很快就全线垮塌!
陈应率先考虑了这些问题,历经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沉沦,朝廷无暇兼顾西域,西域汉民即使不被杀光,估计大都胡化。此时的西域,纵然有汉人,然而汉人力量太弱,这不利于陈应立足西域,为此他就将吕梁山区纵横多年的土匪、强盗,给一股脑的强行迁徙到了西域。
陈应始终相信一个道理,岂有民弱而国强如果全民都逞现病态,国家的强大,其实就是垒在沙滩上的沙雕,只需要轻轻一碰,就会轰然倒塌。国与民事实上是相辅相成的,民强自然国强,民富自然国富。
虽然一口气迁徙了五万余人口,然而陈应却没有将这些土匪、强盗送到敌人的刀口人屠戮。这些吕梁山区的悍匪们,自然不是中原懦夫的百姓可以相比,他们这些人不仅敢拿刀子砍子,而且经过训练,也熟悉战阵之道。
这些土匪强盗来到西域,执行的其实都劳役,他们有的五年,有的十年,罪大恶极的还有十五年或二十年。平时与村民一起劳作,晚上则回到拉了铁丝网的劳改场去吃饭睡觉,虽说能吃饱饭,没有人虐待他们,每个星期都能和家人团聚,但是呆在那地方毕竟不是什么很有面子的事情,现在他们最渴望的就是立个功,然后减刑,尽快走出劳改营和家人一起在西域开始全新的生活。
他们原本都是没有土地的苦哈哈,可是来到西域之后才发现,西域完全是一块宝地,说句夸张的话,就算拿一根筷子插在地上也会生根发芽。关键是西域实在太大,平均在中原,成丁才能分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
这个口分田可不是永业田,也是就说一个成年壮丁,在十八岁和五十岁之间才能获得租种。可是西域却没有这一项。陈应给他们的政策是,只要开垦的田地,官制负责造册。有能奈,开垦五百亩也是你自己的。
这些犯了罪的百姓们快了高兴的疯了,虽然说西域冬天寒冷,可是有火墙和火炕,他们冬天只要不出屋,倒也冻不着。关键是这地,是他们生身立命之本。
不过在这个时候,他们因为是罪犯,只有劳动吃饱之权,却没有财产之权,但是陈应的命令却说得非常明白,帮助官府杀叛军,不仅可以获得一百亩永业田的赏赐,还可以获得减刑,一颗胡儿首级可以减五年,两颗减十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