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血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tx程志
他一脚将账薄踢到李睿脚下,盯着这个老头,一字字的说:“这钱,本王不要了,你们留着买棺材好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变了脸色,李睿道:“你……你想干什么”
李元吉并没有用强,也没有砍几个人立威,而是淡淡的向着侍从道:“去收拾一下,本王这就回长安,你们不横吗留着脾气跟吐蕃人横吧,本王这就回长安,这凉州,谁他娘的要就要,谁他娘的要守就守!”
话说到这个份上,众人这才大惊失色。
李元吉的胆量那可是大到没边。太原可是李渊的龙兴之地,然而李元吉说丢就丢了,而李渊当时只是罢免了李元吉半年的官爵。区区凉州,对于李渊来说,远远不如太原重要。
可是太原的士绅下场,那可是前车之鉴。当时太原城被刘武周麾下的乱兵攻入城内,大开杀戒,不少家族都家破人亡,很多女眷被乱兵侮辱,至于家财损失,根本就难以计算!
看着李元吉这下要开溜,众士绅慌了。
他们都是凉州城的豪族、大量的钱财和不动产的宅院、商铺,想搬也没有地方搬,一旦让吐蕃这帮穷鬼杀进凉州城,吐蕃人连一块布丝丝子也不会给他们留下。那样以来,地场的诸位,虽然可以也逃跑,可是他们的损失就会大得没边了。
众人开始在一旁嘀嘀咕咕,众人商议了半天。派出代表李睿向李元吉谈判。
“齐王殿下,虽然一万贯钱,五万石粮食有点少,可是我们各家都难,这样吧,我们各家都出一千石粮,合计十万七千石。三万贯钱。怎么样”
众士绅服软,李元吉反而不乐意了:“你们各家不是都困难吧,留着这些钱粮,都回
去好好过日子吧!”
说着,李元吉装作要走的样子冲侍从吩咐道:“快,愣着干嘛,赶紧的,把东西收拾一下,咱们现在就走……”
李睿又与众士绅商议一番,众人又再一次加码:“五万贯钱,十万石粮,不能再多了!”
“十万贯钱,二十万石粮!”李元吉冷冷的道:“你们别想着打发叫花子,要么一拍两散,要么拿钱,本王绝不食言,就算战死在凉州城,本王也绝不撤退!”
“八万石、十五万石粮!”
“十万贯,二十万石粮,要么拿钱出粮,要么本王现在趁着吐蕃人没有来,现在就走!”
众士绅非常无奈。
虽然在场的众人拥有一百多家,可是这些家族平均下来需要拿出一千多贯,加上两千石粮食,也
第一零一章郁闷的茹綝·臧古
第一零一章郁闷的茹綝臧古
武德四年七月二十日,第一例刨腹产手术比想象中的还要顺利,第十天,李秀宁成功拆线。
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抚摸着自己腹部的伤疤,李秀宁喃喃自语:“伤疤是勇士的勋章,我打了那么多次仗,伤口从没有这一次难看。”
何月儿拿着毛巾给李秀宁擦拭着身体,一边笑道:“公主殿下,您的身子越发越丰润了!”
“还是丰润点好啊!”李秀宁苦笑道:“陈郎说,孩子最好是吃自己母、乳,可是这个家伙实在太能吃了,我自己的女乃水,根本就不够他吃的,还是给他寻一个乳、娘吧!”
何月儿幽怨道:“也不知道驸马爷最近在做什么,虽然领军在外,不方便回来,可是总得来一封信吧”
李秀宁听到这话,脸上浮现一抹幽怨。
“可能是因为战事紧张吧!”李秀宁穿上衣服,来到屋里的婴儿床前。她的儿子如今正睡得正香,小嘴嘟嘟着,不时的冒出女乃泡泡。
李秀宁望着儿子,一脸满足。
就在这时,小家伙似乎感觉到了李秀宁的到来,闭着眼睛摸到了李秀宁的手,他的小手紧紧的抓着李秀宁的食指,非常用力。
李秀宁轻轻的笑道:“小家伙还真有力……”
何月儿轻轻压低声音道:“好奇怪啊,公主殿下,您看您和驸马都不胖,小公子倒非常富态!”
“富态好啊!”李秀宁微微蹙起眉头道:“陈郎出生的时候,侯莫陈氏已经没落了,如果真有办法,家翁也不会把陈郎一个人丢在长安!”
说到这里,李秀宁望着何月儿道:“据说陈郎当年是苏护的侍墨书童,因恶了苏护,被苏护所迫,不得不投军”
何月儿点点头道:“不错!”
“那苏护如今何在”李秀宁道:“他还活着吗”
“活着”
“活着”李秀宁脸上浮现温怒道:“他怎么不去死”
“如果让苏护死了,他才是真正的解脱!”何月儿道:“当初侯莫陈大夫出手,让人打碎了苏护全身的骨头,他如今只能躺在床上,他的妻子窦氏几乎每天当着苏护的面与其情郎欢好,据说苏护眼中都已经流出血泪……”
李秀宁闻言道:“原来如此,那就算了,就让他生不如死吧!”
说到这里,李秀宁望着何月儿问道:“近来有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大事”何月儿想了想道:“没有,除了冯盎入朝请臣之外,好像听闻隐隐有风声,说是吐蕃入侵凉州!”
“凉州”李秀宁心中一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有些日子了,各大家族都已经知晓此事!”何月儿道:“据说是吐蕃苏毗茹綝臧古率领十一个东岱共五万余人马进攻凉州!”
“不行,本宫要进宫!”李秀宁正准备抽出手指,可是儿子却死死的攥着她的手指。李秀宁无奈的叹了口气道:“算了,给太子稍个消息,我们兄妹有日子没见了,让他来清林里一趟!”
何月儿道:“奴婢遵命!”
……
吐蕃军队一路逃亡,事实上吐蕃与唐朝虽然没有交过手。可是他们与隋朝大军却大打出手过。当初隋朝杨广登基之初,慕容伏允率部入侵陇西,杨广大怒,他先派裴矩出使高昌国,拉拢他们以打击吐谷浑,裴矩返国后也向杨广建议要消灭吐谷浑才能控制西域。
隋军集中优势兵力,采用穷追不舍、四面合围的战法,数次大败吐谷浑,将其主力消灭殆尽,消除了吐谷浑对隋朝西北部的威胁。
当时吐蕃军队曾助吐谷浑抵搞抗隋军,不过被打得非常惨。
虽然在古浪镇吐蕃军队败退了,然而他们习惯了打不过就跑,所以在广阔的草原上,吐蕃军队败而不乱,除了丢下一些因伤跑不动的伤兵之外,就连跑废的战马,也全部杀死,将马尸上的肉和马皮剥掉,丢给唐军一堆马骨。
天色渐渐暗了,精疲力尽的越骑军将士暂时放弃了追击,收拢部队安营压寨,养精蓄锐,现在双方总算可以喘一口气了。
不过这只是暂时的,明天一早这些越骑军便会继续像狼群一样扑上来凶残地撕咬吐蕃军队,不停的给他们放血,让他们彻底崩溃。
凶悍的吐蕃军队,还真不怕越骑军。然而,最最要命的是,一旦越骑军露出败象,陈应麾下的钩镰枪骑兵马上就如墙推进,将吐蕃军队串成一堆堆肉串。
营地里到处都是一团团的篝火,身上的血迹还没洗干净的唐军将士围坐在火堆旁谈笑风生,用削尖的木棍穿着一条条从死马身上割下来的肉烤得滋滋冒油,烤得半生不熟便开始狼吞虎咽了。
&n
bsp; 得胜之师的气势跟打了败仗的完全是两码事,他们士气高昂,充满了自信,就算一座山挡在他们面前他们都能一脚踹翻!相信如果再让他们遇上吐蕃军队,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扑上去将其撕成碎片,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心生畏惧,望尘即退。对手还是那么狡猾、剽悍,并没有变,变的只是他们自己。
陈应、阿史那思摩、周青、苏定方、郭孝恪、罗士信等人围坐在火堆旁,火堆上架着一口小锅,锅里,大块马肉正咕嘟嘟的肉汁翻滚,再撒上一点盐巴,什么调料,自然不用想了,然而饿极了众人却感觉马肉比山珍海味还要好。
大家都饿狠了,罗士信随便找了一支断箭,拔掉箭镞,用箭杆插上一块马肉大吃大嚼。
郭孝恪直接拿着一把匕首,也插着一块马肉大啃起来。陈应不习惯马肉的土腥味
第一零二章大唐也是多事之秋
第一零二章大唐也是多事之秋
天空中下起了雨,吐蕃军将士被淋成了落汤鸡。这个时候,被山风一吹特别的冷。
不少吐蕃将士被冻得直嘴唇青紫,直打哆嗦。哪怕将自己的身体贴在马背上,也无济于事。渐渐的路面变成湿滑,泥泞,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很多将士坠落战马摔得鼻青脸肿,吐蕃人穷,东西比人命宝贵,可是现在很多人干脆连兵器盔甲都给扔掉了,即便是这样,还是走不快,咒骂声,抱怨声,此起彼伏,其狼狈惶恐,可谓到了极点,跟当一个月前纵横凉州时判若两人。
茹綝臧古对部下的抱怨声充耳不闻,只顾着骑着马,带着亲信赶路。他实在想不通,明明雪原对于中原人来说就是禁地,无论多么强壮的中原人,一旦来到雪原上,就像被抽调了灵魂,四肢无力,头晕脑胀。然而,此时据斥侯的观察,唐军将士非常没有无力的迹象,反而越来越生猛。
打又打不过,拖又拖不疲。
茹綝臧古开始有些后悔,吐谷浑人假冒唐人进攻吐蕃部落,这种事情他不是不知道,刚刚开始就知道。唐人绝对不会拥有吐谷浑人娴熟的骑术,更何况样貌可以骗人,吐谷浑人身上的那个羊膻味是不会骗人的。
唐人哪怕半年不洗澡,身上的味道远远没有吐谷浑人身上的重。其实,茹綝臧古只不过是为了抢些财物过冬。
然而这下倒好,好不容易打破一些唐人的村落和城镇,抢到将近十万石粮食,这些粮食倒没有浪费,全部吃进吐蕃人的肚子里。如今便宜没有占到,反而被打得满头是包,茹綝臧古已经有了撤回苏毗的心思。
就在这时,一名斥侯浑身湿漉漉的骑着战马飞驰而来,神色有些惊慌的叫:“尊敬茹,唐军官兵……官兵正在朝东弥进度极快!”
东弥,既古代东弥国,也称东弥部,范围大至在今青海金沙江上游通天河一带。
茹綝臧古苦笑:“我们的主力都在这,留守这些部落的也就一千几百老弱残兵,他们的进度自然快了!别管他们了,加快速度,早一日回到苏毗我们早一日安全!”
苏毗的海拔更高,早已超过四千米,在那个地区,即使是吐蕃人也会感觉气短,唐人一定在那里也会无力行动。
当然就算不敌也可以向其他茹请援。
吐蕃将士听到茹綝臧古命令要撤回苏毗,顿时不乐意了。虽然现在苦点累点,可是他们却在吐谷浑人的牧区转悠,哪怕西海再如何苦寒,比起雪原要强得太多了。
在雪原上的冬天,都会有无数个小部落消失,也会有新的部落出现。这些小部落只要没有攒够足够的燃料,寒冬会把他们冻成冰棍。
相对阵亡而言,吐蕃将士宁愿死在敌人手中,也不愿意被活活冻死。茹綝臧古可不会做什么思想工作,想不通或不愿意撤退的,上前就是一阵狠抽。
被打得皮开肉绽的吐蕃士兵们,只得忍气吞声,跟着大军继续前进。
茹綝臧古这一举动让吐蕃军人心惶惶,只觉得大难临头了,不断有人开小差,加入逃亡的行列。
吐蕃人军心开始溃散,事实上唐军也不好受。
经过一个多月的追逐,在古浪镇大败吐蕃人的热情早已退去,众将士也疲惫不堪。老天爷是公平,在淋湿吐蕃人的同时,也在淋湿唐军将士。
陈应骑在马背上,浑身冻得直打哆嗦。陈应看了看天色,雨势虽然不大,可是这种雨却下个没完,天知道会什么时候结束。
陈应望着疲惫不堪的将士下令道:“择一高地安营扎寨!”
众将士闻言,顿时发出一阵欢呼。
众将士挖沟渠挖沟渠,伐木搭帐篷的搭帐篷。
陈应换了一身干爽的衣服,随后罗士信与张士贵就到了中军大帐。这可不是陈应的四轮房车大帐,临时搭建的帐篷,帐篷里设简陋得很,中间是根给烟熏得发黑的木柱子,地面上也坑坑洼洼的,挨着柱子是张简陋的、缝隙差不多能塞进手指头的桌子,四张榆木条凳,角落里是放着几个火盆,火盆里的火烧着,使得帐篷里比外外要暖和许多。
罗士信将大氅解开,放在条凳上。坐下来,直接问陈应:“大都护,这吐蕃人都他娘的属兔子的,溜得太快,咱们怎么追都比他们差半天的路程!”
“那半天那多,昨天的时候,我们路过吐蕃人的营地,他们的火塘里的火还是热的,走后最多不会超过一个时辰!”张士贵道:“大都护,咱们都出现快三个月了,现在吐蕃人也退了,咱们是不是撤回西域”
陈应摇摇头道:“不行!”
罗士信和张士贵疑惑的望着陈应:“为什么”
“忘了咱们这一次来西海的目的吗”
“目的”
“看来,你们都忘了!”陈应伸手指了指西北方:“你们忘了高昌国还有慕容伏允吗”
二人这才恍然大悟。
陈应悠悠叹了口气道:“我还真小看了慕容伏允,他倒是能沉得住气!”
“大都护,这恐怕不是慕容伏允沉得住气,而是他别有所图!”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郭孝恪的声音。
陈应转而望着郭孝恪道:“此话怎讲”
“慕容伏允率领十万族人,从西海迁徙两千余里,穿越沙漠抵达木垒!”郭孝恪道:“这一路上他们肯定消耗光了族里积攒的粮食,现在不是他不动,而是他根本就动不起来,他没有辎重支撑他发动攻势,攻打
第一零三章九月烽火惊长安(一更)
第一零三章九月烽火惊长安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李世民的心志,无比坚韧。自从出任并州大总管以来,李世民就一门心思练新军,当然名字还是玄甲铁骑,编制依旧三万余人马。九月的太原依旧骄阳似火,大地似乎被烤得龟裂,秋老虎肆虐,让人提不出精神。
侯君集几十名教官正拿着一根拇指粗细的竹鞭,顶着烈日在一个个正在操练的方阵中不怀好意的转悠着,看到哪个动作不够规范的就是一鞭,挨了打的如果吃不住痛,哼出声来或者用手去揉,马上又会招来更重的一鞭。
数千名士兵,手拿着盾牌,一手握着长枪,顶着烈日站得笔挺,一动不动,任由汗水像断线的珠子一样从脸庞滑落。对于长枪兵来说,那十几斤重的盾牌纯属多余,但是李世民却感觉,有盾牌非常有必要。长枪兵是轻装骑兵的克星,一旦长枪兵结阵,哪怕再精锐的骑兵也只能拼着伤亡,与长枪兵换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