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血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tx程志

    但是背嵬军却不一样,他们的潜入是成功的,也没有被王世恽发觉。刘统他们四个时辰前,前他们遭遇了一群土匪,狠狠的打了一场……然后那帮土匪中最熟悉这一带情况的家伙成了他们的向导,土匪窝成了他们的基地。现在两个瘦得跟猴子似的的土匪正带着这帮大爷,在山林中奔走如飞。

    寻相因为在荥阳之战,正式被陈应升了一级,成为正五品上阶的定远将军,与刘统的明威将军只差一级。这个级别在整个唐国,还属于不入流级别,不过在陈应麾下,已经属于高级将领了,如果召开全军将领会议,寻相已经有了列席会议的资格。

    不过,寻相现在的干劲却实足。因为他与之前不一样了,他有家了,他不仅有家有室,还有了女儿,虽然大丫与二丫不是他的亲生女儿,可是他却待大丫与二丫为已出。这个年代,向来都是高门嫁女,低门娶媳,寻相也不例外。他现在对于唐国的爵位非常看重,这不仅仅关系着他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关键是有了爵位,他的两个女儿将来可以嫁入高门大户,不用受苦。

    如果他成了侯爵,大丫就是侯府女公子,虽然说世族门阀的门第太高,他高攀不起,不过寻常官吏倒是有了结亲议亲的资格,说不定可以成为什么县令夫人或者长史夫人。现在他还没有爵位,不过,再升一级勋官,他就可以获得大唐的开国侯爵,大丫和二丫也可以成为大唐开国侯府的女公子。特别是二丫,小小年纪居然敢杀人,这让寻相非常意外,他对二丫更加满意,将来过几年,他决定厚着脸皮找陈应走走后门,将二丫送到平阳公主门下历练几年,将来说不定可以成为封君或者有名有号的女将军。

    每每想到这里,寻相就恨不得背生双翅,马上飞到洛阳,将洛阳城拿下来。好不容易翻过了一座山,一条崎岖的小路出现在他们面前,断断续续的朝着山林深处延伸。寻相一脚踹在一个瘦猴的屁股上:“还有多久可以绕过巩县”

    那个土匪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指着这条小路说:“爷,快到




第二二二章新概念战争(四)
    第二二二章新概念战争(四)

    矿区,一个原本还算繁荣的矿区如今已经变成火海,上百具尸体杂乱的矿区的仓库前,矿区窝棚里不断传来妇女的哭喊声和惨叫声,还有郑军官兵的狂笑声,很多郑军在各个窝棚里窜来窜去,搜寻着财物,不断有人被杀死,整个矿区都变成了地狱。

    一名郑军将领模样的人狂笑道:“咱们这趟收获可不小啊!”

    矿区是王世充征兵最后的来源了,没有办法,能征调的百姓,都已经差不多征完了,现在甚至连三四十岁的女人,都征到军队中充当伙夫了。不过,在嵩山山区,因为高岭土的原因,这里散布着大大小小的流民矿区,这些矿工虽然贫穷,不过大体还在温饱线上,身子骨相对强壮一些。

    杀掉了一百余名敢与反抗的流民矿工,俘虏了其中四五百人,大部分都是青壮,只要稍加训练,他们就可以成为炮灰,用来吸引唐军的箭矢或床弩。

    一名校尉模样的人道:“这次征到五百八十余人,缴获大批粮食钱财,也算是立了一大功吧再加上这十几个娘们……哈哈哈……”

    这些郑军士兵用绳索将这些矿工的双手绑住,像串成葫芦一样,排成两队,缓缓开始前移。就在这时,一名官兵从一个地窖里扯着一个女子的头发,满脸狞笑道:“没有想到这里还有一条漏网之鱼……”

    女子其实也没有什么姿色,瘦成豆芽菜,要胸没胸,要屁股没有屁股:“啊……救命啊!”

    郑军官兵一脚将她踹倒,骂咧咧的说:“嚎什么嚎,赶紧走!等下了山,回到军营,大爷让你嚎个够!”

    那少女躺在地上,神情怨毒的瞪着这帮官兵,声音凄厉:“你们……你们这帮披着人皮的禽兽,对付我们这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却一个比一个厉害!你们不得好死,你们都不得好死!!!”

    官兵扬起巴掌抽在这名少女的脸上:“还挺泼辣啊,骂啊,接着骂啊,等会不怕干出屎,老子跟你姓……”

    李大麻子虎目欲裂,竭斯底里的吼道:“秀娘……放我的秀娘!”

    李大麻子举着凿子,向郑军官兵发起了进攻。原本还没有摸到郑军一箭之地的杨大壮,只得愤愤吼道:“反了,杀官兵!”

    郑军将领看到杨大壮等人从草丛出钻了出来狞笑道:“盾兵上前,抓活的!”

    矿工没有什么像样的武器,以锤子、榔头、撬棍、铁棍、柴刀或斧头为主,郑军士兵反应也非常快,盾牌举着盾牌,并成一排,向这些矿工压缩而去。

    没有训练的矿工根本就不是正规军队的对手,矿工开采矿山的时候虽然会配合,可是在这个情况下,他们各自为战,依靠血性之勇。然而血性之勇是血性之勇,毕竟不代表真正的实力。

    一人拼命十人莫敌,这只是形容词,也要分对象。如果是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拼命,绝对打不过一名有准备的壮汉。这些矿工战阵之法只相当于幼儿,而郑军士兵却是成年壮汉。

    短短一刻钟的功夫,这些矿工纷纷也被盾牌挤在盾牌中间,动弹不得,缴械,再用绳子捆绑起来。

    胡先生与杨大壮十数人也被郑军士兵包围,他们最多可以再坚持一柱香的功夫。

    咻!

    一声尖锐的啸响骤然响起,长约一尺的弩箭破空而来,正中这名郑军将领的太阳穴,这种短软钢弩是用软钢打造而成,射程非常近。只有三十步至五十步的有效杀伤射程,然而钢弩的劲道却不小,直接洞穿了整个颅腔,左边进右边出,强劲的冲击力将郑军将领撞翻。

    几乎是同一时间,矿区四面八方噔噔金属颤响大作,弩箭雨点般落下,正洋洋得意的郑军将士纷纷中箭,而且一旦中箭,都是前后对穿的,矿区内惨叫声大作,郑军官兵人仰马翻,死伤一地。

    那个郑军校尉骇然失色,厉声叫:“有埋伏!有————”

    “埋伏”二字刚刚顶到舌尖,一支弩箭正中他的嘴巴,直贯后脑,箭镞带着脑浆和鲜血从后脑勺突出一小截来。

    幸存的郑军将士看得倒抽一口凉气,好可怕的强弩!

    一轮弩箭过来,官兵被射翻了二百余人,完全乱了套。背嵬军装备的弩机,射程近,威力大,由于需要抵近射击,所以他们匍匐前进,直到进入郑军将士身边二三十步的距离这才发起进攻,当然幸亏杨大壮他们吸引了这些郑军官兵的主要注意力,否则刘统他们也不可能在大白天这么成功的潜行至敌人眼皮子底下。

    看着这些禽兽不如的郑军将士,这些背嵬军将士心中的怒火也瞬间暴发了,他们似乎没有了要俘虏的打算,一轮箭雨接着又一轮箭雨,根本没有停顿。

    此时的郑军将士,仿佛就置身于狂风暴雨中,他们感觉到处都是弩箭撕裂空气的飙飙声,根本看不到一个敌人。背嵬军的弩箭短,弩臂也短,他们根本不需要站起来排成整齐的队形向敌人射箭,趴在地上,依旧可以射箭。

    “噗嗤噗嗤……”

    弩箭入肉的声音响起,郑军将士凄厉的惨叫声响起。这些郑军将士其实并非郑军将士,一个月前他们还是农民,或者是洛阳城的地痞流氓,让他们欺负那些流民他们当然是以一当十,锐不可挡,但是让他们跟同样装备精良的军队打一仗,他们十有会毫不犹豫的扔下武器撒脚丫子开溜,傻子才上去玩命呢!

    现在中了敌人的埋伏,一个照面就被射倒了二百多人,他们如果还不尿,才叫天大的奇迹了。胆子小一点的趴在地上浑身发抖,机灵一点的扔掉手里的战利品夺路而逃,而一些军官则在放声咆哮,试图把这帮不争气的部下组织起来杀出一条血路来。

    矿区就这么大一点,周围还有矿工为了防止野兽入侵的栏杆,这么多人一乱,自然是挤成一团,谁都动弹不得,一时间尖叫声、惨叫声、咒骂声不绝于耳,狼狈之极。

    就在这时,四散奔逃的郑军将士无意居然跑到了背嵬军将士的面前,近距离,弩箭已经失去了效果,寻相抡起横头,狠狠地劈向一名奔逃的郑军士兵。

    “噗嗤……”

    斗大的脑袋像皮球一样滚落在上,众背嵬将士如同猛虎杀入羊群。就是这么奇妙,这些面对矿工刚刚还如狼似虎的郑军士兵,此时已经完全变成了绵羊。

    这也不怪他们变成了绵羊,而是因为刘统与寻相专门交代过,潜杀的要领,只狙杀将领,此时郑军这个鹰扬府一个鹰扬郎将,两个鹰击郎将四个团校尉,八个旅帅,全部在第一时间内被射杀,无一幸免。

    此时郑军所有将领中,只剩下几名了队正。失去将领统帅的郑军将士如同一盘散沙,只能狼狈而逃。

    冲入郑军阵中的背嵬军将士横刀上下翻飞,砍得郑军将士哭爹喊娘,一片混乱中,那个被踢得吐血的少女放声狂笑,拍着手欢声叫:“杀得好!杀!杀光他们!我说过你们都不得好死的,现在报应来了吧活该,你们活该!”

    幸存的郑军将士纷纷惶恐的大叫:“别打了,投降,我们投降……”

    战斗开始的匆忙,结束的也非常迅速。从第一只弩箭射出,



第二二三章大唐不会重蹈覆辙
    第二二三章大唐不会重蹈覆辙

    就在寻相与刘统率领背嵬军在嵩山山区收编那些活不下去的流民、矿工的时候,陈应也在率领麾下部曲,对偃师城展开试探性进攻。

    由于王世充麾下的赵季卿改良了投石机,将烧红的石头充当石弹发射,石弹的威力得到极致的发挥,偃师城墙三百步之内,成了不可跨越的生命禁区。陈应非常讨厌那种拿人命去消耗敌人武器装备的行为,所以唐军士兵只是在偃师城之外排开阵势。

    然后,陈应将部队分成一旅为单位,对偃师城展开试探性进攻,于其说这是在进攻,不如说陈应在试验新式战法。与古代习惯性的密集阵相比,陈应更为习惯这种散兵突击队形,每一名士兵与士兵之间相距离十数步远,一百余人的旅,全部展开,几乎散布五六里地。

    这样以来,守在偃师的郑军将领和王世恽在内都感觉无比蛋疼,因为唐军布置的太过分散了,而且不是采取直线进攻,而是采取蛇形走位,投石机根本就没有办法瞄准,至于床弩也同样没有办法瞄准。

    王世恽看到这一幕,气得快吐血了:“陈应小儿太卑鄙无耻了,居然使用蛮夷的战术!”

    王世恽的副将奇怪的问道:“这居然是蛮夷战术”

    “是的,肯定不会错!”王世恽点点头道:“当年我与陛下去过雁门关,与突厥人交过手,突厥人打仗就是这个样子,两军对垒,先利用轻骑兵,以队为单位,反复袭扰,消耗我们的箭矢和体力,待我军的箭矢与体力耗尽的时候,再用重兵突击,一举粉碎我军的前沿阵地,当初若非陛下用战车层层抵抗,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副将不可思议的道:“照这样的下去,这仗要打多久”

    “不知道,那就要看陈应小儿的心情了!”王世恽郁闷的道:“或许一个月,或许两个月,或许半年,天知道要多久!”

    副将喃喃的道:“陛下要消灭李世民的残部,最多十天半个月,我们只要把陈应挡在偃师城外半个月,就足够陛下消灭李世民了!”

    看着郑军既不发射床子弩,也不发射投石机,陈应看了看天色到,下令道:“快中午了,收兵吧!”

    李秀宁奇怪的问道:“这就收兵”

    “我根本就没有打算强攻偃师城,这样伤亡太大了!”陈应道:“传令下去,众将士今天攻城辛苦,全军加餐!”

    众唐军将士欢声如雷。唐军伙头军将用盐巴腌制的马肉干,切成薄片,直接下锅,然后将洗好的黍、稷、麦、菽一股脑的倒入锅中,烧开大火直接煮,为了给将士们加菜,唐军将士们也四下散开,在野外寻找野菜。

    看着众将士喜气洋洋,李秀宁似懂非懂的问道:“陈郎,你这是打算攻城攻心吗”

    陈应笑了笑道:“这也算吧,王世充如今疯狂扩充军队,他的物资肯定匮乏,偃师守军能吃个半饱就不错了,现在他们在城墙上看着咱们大唐将士,胡吃海喝,恐怕也牢骚满腹,到时候,哼哼,王世恽能不能把军心安抚好,都说不好了!”

    唐军伙头军的效率非常高,仅仅小半个时辰就把饭做好了,当然,陈应不用跟大头兵一起用餐,李秀宁与陈应在帅帐里开小灶,特别是红烧羊肉炖萝卜,也有李秀宁最喜欢吃的叫花鸡,李秀宁望着略为丰盛的饭菜,感叹道:“如果能不打仗就好了,要是太平盛世……”

    不等李秀宁说完,陈应打断李秀宁的话道:“太平盛世,很稀罕吗”

    李秀宁道:“怎么不稀罕但凡是人,谁不希望自己能够生活在一个盛世但凡一国君主,谁不希望自己能够开创一个盛世”

    “其实想要盛世,一点也不难!”陈应微微一笑道:“只要去打一场战争,把人杀得七七八八了,然后把田地分给幸存下来的人,再免几年税,用不了多久盛世就会到来了。”

    李秀宁一怔,白了一眼陈应道:“你胡说八道些什么每一个盛世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付出多少心血才能开创,放眼几千年历史,称得上盛世的时代屈指可数……”

    “每一个朝代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盛世,这玩意儿根本就不稀罕!”陈应将叫花鸡扯开,转而望李秀宁的眼睛,认真的道:“每一个盛世都是在前朝崩溃后的累累丝骨上建立起来的,没有大乱就没有大治,自古以来都是这样。我知道,你肯定说,圣贤会告诉我们,某位君主雄才大略,泽披苍生,才开创了这个盛世,其实,这些都是骗人鬼话。”

    李秀宁一边吃着叫花鸡,一边含糊不清的问道:“那你说说,这盛世是怎么来的”

    陈应摇摇头,呵呵的笑道:“三娘你也看过不少书,了解过往史料,那你说说,夏因何而亡,商因何而亡,周因何而亡秦因何而亡汉因何而亡隋因何而亡”

    李秀宁道:“这还用说吗自然是昏君荒淫无度,大兴土木,弄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最后民怨沸腾……”

    “夏商周三代,王分封诸侯,天下分为九服!”陈应道:“根据《周礼夏官职方氏》云: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为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为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夏、商、周三代,方千里曰王畿,事实上国王,可以管理的地方,都是王都周围一千里之地,我看了看历史,总结了一下原因,什么昏君荒淫无度啊,大兴土木啊,都是假的,都是骗人的鬼话。比如说这个商纣王帝王,你也认为他是暴君吗”

    李秀宁道:“他怎么不是暴君呢”

    事实上帝辛是暴君吗曾评论商纣王:“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

    中国历史上亡国之君有很多,堪称暴君的也不少,事实上亡国之君,并全非暴君,也是缺乏客观公平的评判。帝辛是不是暴君,先要看看商

    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基本上所有帝辛的暴虐,都是周朝书写的历史,其中可信度非常低。周朝史书上写道帝辛在位后期,居功自傲,耗巨资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修建豪华的宫殿园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使国库空虚。他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在上层形成反对派,使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杀比干,囚箕子,年年征战,失去人心。他在讨伐东夷之时,没有注意对西方族的防范,连年用兵,国力衰竭,又需面对其因长年征战而日积月累有增无减的大批俘虏如何处理等问题而造成负担。(该段早已无法考究,由周武编写,故历史可信度极低。)

    其实商亡之因,




第二二四章赏罚分明持续开疆
    第二二四章赏罚分明持续开疆

    “这就是一个魔咒,陈郎,这个魔咒没有人可以打破了!”李秀宁现在终于想明白了问题真正的核心所在。所谓的盛世,不过是人口数量与土地承受能力达到均衡的一个时期而已,与君王贤明与否无关。
1...149150151152153...3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