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血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tx程志
王世充甚至连拆卸投石机的兴趣都没有了,他一边让人拆掉新安县和周边诸村镇的房屋,得到阴干的木料,打造投石机,一边让人将阵形趁着唐军大营内的守军收缩防线,直接将投石机阵地推进在唐军大营外不足三十步的壕沟边。
虽然李世民没有看清唐军大营之外三十步至少数百座投石机已经缓缓建好基座,可是他却感觉到了不妙。
然而,投石机发射烧红的石弹,这实在太坑了。寻常的办法根本不顶用,把将士放在营墙前,恐怕几轮下来,士气已经崩了。
利用床子弩超远射程,对投石机进行反制,这是李世民最宝贵的压箱底手段,现在李世民也顾不得什么压箱底不压箱底了,如果再不能压制郑军投石机恐怕没有机会了。
好在投石机发射烧红的石弹虽然威力不俗,但是在暗夜,那用来加热石弹的,熊熊燃烧着的火炉,是最好的靶子。
唐军士兵瑟瑟发抖的调整着床弩的发射角度,等床子弩准备完毕,随着唐军将领的命令下,床子弩发出让人心性的“嘭嘭捧……”声,随着阵阵床子弩弩弦的颤音震颤着所有人的心弦,一百多支六尺长的弩枪暴射而出,接着,唐军士兵仿佛找到了感觉,快速装填着弩箭,然后搬动棘轮,快速给床子弩弦,巨大的木锤砸机括,床子弩,再射……,三百支弩枪被倾泄了出去!
然而让李世民意外的事情发生了,郑军的投石机依旧有条不紊的发射着烧红的石弹,床子弩哪怕准确率再低,三百余支弩枪,算是瞎猫撞着死耗子,也应该撞几个吧可是居然连一座投石机都没有哑火,这太不正常了。
不光李世民怪,连秦琼也非常怪。
秦琼实在忍不住,从亲兵手夺过他的雕漆铁胎弓,抽出一支轻箭,然后拔掉箭头,用细麻布缠绕在箭头,浸泡着火油,然后点燃,朝着大营射去。
然而这只箭火箭射出去之后,将唐军大营近处的情景照亮了,看到秦琼的火箭所过之处,李世民惊出了一身冷汗。
原来密密麻麻的郑军士兵趁着夜色,层层推进犹如暗潮,正是郑军将士摸黑前进。郑军包围唐军好多天了,他们对磁涧唐军大营的防御状况也走了如指掌,虽在黑夜之,派出去的人却正正涌向磁涧唐军的防御死角。
这些郑军将士并没有直接冲击唐军大营,反而地轻轻挖土垒墙。李世民这个时候也恍然大悟,怪不得床子弩射不郑军的投石机。因为郑军变得狡猾多了,这些投石机阵前,都用麻袋或箩筐装满泥土,垒了一道高不过五尺的胸墙。
床子弩虽然威力巨大,可是对于这种软不拉叽的胸墙还真没有办法,有的床子弩弩枪射了大营之外三十余步的胸墙,哪怕这些弩枪已经几乎尽没在这种胸墙之内,却无法对投石机和投石机操作手造成致命性的伤害。
李世民看到这种情况也惊出一身冷汗,投石机不是直瞄装备,它是古代的大炮,可以像炮击炮一样,沿着抛物线轨迹向一定范围内的敌人进行抛射,可是床子弩却是直射武器,尽管在八百步的有效射程内,床子弩的弩枪飞行轨迹也有些弧度,不过却不算抛物线。如果不是秦琼无意间发射一只火箭,让这些逼到唐军大营营外三十步之远的投石机发言,恐怕唐军大营也第一道营垒也守不住了。
“快,把郑军赶出去!”李世民急忙下令,雷永吉竭斯底里的吼道:“秦王府亲卫跟我!”
王世充看着李世民居然发动了小规模的反击,顿时大喜道:“全军压,撕碎这支唐军!”
其实王世充也是真的急了,陈应大军已经逼近了偃师,距离洛阳不足百里,虽然王世恽去了偃师,可是王世充真没有底气,认为王世恽可以挡住陈应,此时郑军将来已经投石机部队的全面压制,士气大振的郑军将士狂吼着冲向尸横遍野的战场。
陈应做梦都没有想到,由于他的部队发挥得太过出色,一开始把王世充给逼得没了退路,只能与李世民死战到底。在这片荒凉的原野,唐军将士自成军以来最为惨烈的一场恶战拉开了序幕。
 
第二二零章新概念战争(二)
第二二零章新概念战争(二)
“背嵬军潜入洛阳需要几天”
陈应不是那种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在明知不可为而必须为的时候,陈应也不怕拼命。当然,陈应需要做出决择的时候,通常他都是两害相较取其轻。在陈应看来,中宫直进,直取黄龙,这算是最简单、最直接、损失最小的办法。
“最多六个时辰,背嵬军能战之军,六百余人,尽数潜入洛阳!”有什么样的将领,就有什么样的下属,听到这话,刘统知道陈应打算拼命了。陈应既然愿意拼命,刘统也绝对不会怂。
陈应点点头道,默然来到桌案上的地图前。
李秀宁吃惊的望着陈应问道:“你…………你……居然想要用六百人马拿下洛阳城”
“是!”陈应叹了口气道:“现在的中原乱成了一锅粥,王世恽守在偃师,王仁则包围齐王殿下的北邙大营,王世充亲自坐阵,领郑军主力部队包围磁涧,王世充的兵马是有限的,现在分割在三地,所以洛阳城防备一定会非常空虚。”
“空虚”李秀宁道:“你可曾想过,王仁则距离洛阳不过三十几里,骑兵一刻钟就可以返回洛阳,步兵也不过一个时辰,郑军随时可以回援洛阳,拿六百将士去洛阳,简直就是让他们去送死!”
陈应难道就完全不吝惜他的手下么答案是肯定的。
陈应笑了笑道:“三个月前,洛阳发生了一场大火,这场大火中,郑军将士超过一千人伤亡,被焚烧房屋超过五千间!”
李秀宁倒是听过此事,当时她就感觉此事非常蹊跷。却没有想到这事居然是陈应派人干的。李秀宁意外的道:“这是你派人做的”
陈应笑笑点点头道:“背嵬军去干的,只有一个队!”
“五十四个人!”刘统笑道:“当时只有一个队,如果是背嵬军全部潜入洛阳,洛阳恐怕早已烧成白地!”
李秀宁皱起眉头道:“烧成白地大唐要一个烧成白地的洛阳城有何用”
对于王世充和郑军,陈应与李秀宁的态度不同。李秀宁是要尽可能削弱甚至消灭这个郑国,这三个多月的征战,双方已经结下了血海深仇。在李秀宁看来,只要王世充和他的郑国存在一日。李唐便没有办法拿下中原。在这场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势。所谓势,就是天下大势,顺之皆昌,逆之皆亡,李唐需要的是顺势灭掉王世充,收获洛阳人心。
陈应考虑的则是军事方面,王世充为了先消灭李世民所部,几乎把郑国能抽的兵力都抽到磁涧了。然而,从偃师、洛阳、和磁涧,王世充摆了一个一字长蛇阵。攻其偃师,王世恽会背靠偃师城、巩县,特别是巩县,以“山河四塞、巩固不拔”而得名,历代因之。又因地扼古都洛阳,故史有“东都锁钥”之称。陈应此时既缺乏重型攻城装备,也没有狼毒烟,更没有猛火油,想攻破偃师城,不惜代价,付出万余伤亡或许可以办到,然而巩县这个地方,陈应也没有办法。
偏偏王世充的这个一字长蛇阵无论从东面往西打,或者是从西往东打,都就先破险关,方可有机会。然而,无论是从东往西打,或者从西往东打,都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问题,决有攻城器械。
陈应不怕野战,无论陌刀军或钩镰枪骑兵,在野战情况下,都可以做到以一挡十,然而守城战,如果陈应没有必要物资,还真不好啃下来。
二千一百九十年前,在古希腊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国,出现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叫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有一句著名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地球!”当然阿基米德想要撬动地球的支点是不存在的,可是陈应用来撬动王世充的这个一字长蛇阵的支点,却是切切实实存在的。
对于王世充的一字长蛇阵来说,最关键的一点,不是偃师,不是巩县,也不是函谷关,更不是新安,而是位于最中央的洛阳城。
对于攻击洛阳这座世界级别的巨城,王世充和李秀宁地态度是出奇一致的,以六百兵力强攻坚固深厚有当世第二坚城之称的洛阳城,是根本不可能攻克的。当年,西晋日暮西山,匈奴汉国刘聪率领十万汉胡联军攻打洛阳城,先后三战,其中两战皆在洛阳城下铩羽而归。历史上可以攻克洛阳城的战例,没有十万大军是没有成功的前例可循,如今陈应的兵马不足四万,加上民夫也不过五万余人马,更加不可能成功,何况这四万兵马中当中有一万多还是后勤辎重兵,郑氏佃户一万余人马,真正的战斗兵员还不到三万人。
不过,陈应则认为,只要兵逼洛阳城下,那么王世充也好,王仁则也罢,他们皆必然要率郑军主力回师,如此以来,磁涧之围立解。
这个计划确能奏效,陈应认为只要大军开到夏州城下,即使什么都不做王世充一旦得到消息也会立即撤军。
至于在洛阳城内屠杀放火,肆意制造恐慌,陈应只能在心中暗自摇头。
陈应不是个空谈仁义的书生,他也知道必要的杀戮能够起到震慑警示的作用。但是对于普通百姓的劫掠和杀戮,他却绝对不赞同。这么做对于大唐没有半分好处,普通百姓本来就对谁当皇帝没有意见,他们最在意的这个皇帝对他们好或不好,在目前的情况下,洛阳之战,能少杀人就少杀人,就少流血就少流血,一量杀戮过甚,河南府方面地仇视和敌对,未来想收服人心,恐怕就会难上加难。这才是真正的杀鸡取卵。中原对大唐若是产生了根本性的仇视,将来大唐恢复性建设会更难上加难。
用威慑性杀戮不可取,可是想要在洛阳站稳脚跟,六百余人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然而陈应思来想去,就想到了另外一个时空,可以学习的对象。
每一个民族,拥有独特的民族特性和气质,华夏民族则是世界民族之林中最独特的一个群体。一方面华夏人非常温顺,只要有一口吃的,他们就愿意老老实实当顺民,得到且过,绝不挑事。
另一方面,华夏民族又是一个非常有血性的民族。一旦皇帝让他们过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就会扯旗造反,只要舍得一身刮,敢把皇帝拉下马。
陈应的计划,自然是借助百姓的力量,学习太祖发扬人民战争。
陈应拍拍刘统的肩膀道:“我知道你的理想是纵横沙场,建功立业,背嵬军名为一军,实则满编才八百余人,你这个统军实在太委屈你了。”
刘统连连说:“大将军,千万不要这样说!军队里历来是能者上
第二二一章新概念战争(三)
第二二一章新概念战争(三)
“加税,加税……加税,他娘的,这些王八蛋想逼死我们不成”杨大壮脑门上的青筋直突突,愤愤的道:“原本一半的钱都喂了税卡,现在又要加税,真一点活路都不给我们了啊!”
战争,说穿了打得还是经济,打的还是国力。现在王世充拼命扩充军队,可是军队就是一个吞金巨兽,甲胄要钱,刀剑、斧钺钩叉、弓弩箭镞、盾牌、战马、样样要钱,王世充也不会印钞票,也没有什么世族门阀敢明目张胆的支持他,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拼命加税,恨不得将石头榨出油,地皮刮掉三尺。
然而,王世充此时依旧财力匮乏,勉强支撑着。
胡先生颓然坐倒在地上一脸悲愤叹道:“再这样下去,只怕我们挖出来的矿石卖的钱都不够交税了!”
杨大壮愤怒的吼道:“那些个王八蛋,这是要扒我们的皮啊!既然他们不给我们活路,那就……”
不等杨大壮说完,胡先生赶紧上前捂住杨大壮的嘴道:“算了,先做饭吃……现在天气热了,山上有野菜,将就着还能过下去,有什么事情等过唐国与郑国打完仗再说完。”
叫来几个年轻人将这些来之不易的粮食入库,支出一些栗和谷子让一帮婆娘拿去给大家做顿好吃的。大米白面是不敢想了,只能弄些粗粮混上野菜,混个水饱。至于几只风干的野兔肉,算是给大家改善生活了。
杨大壮无力的跌坐在地上,然而“王侯将相宁有种呼!”这念头就像一个带着魔力的种子,在杨大壮的脑袋里快速生根、发芽。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胡先生端着一碗粗粮饭,走到杨大壮面前道:“大壮,想啥叻,快吃点东西吧,早就听见你肚子叫唤叻……”
杨大壮接过碗,却迟迟没有动筷子。
“咋了大壮”胡先生非常好奇,杨大壮人如其名,身高体壮,八尺有余的身高,腰围超过三尺,力气大得惊人,寻常人扛起一百斤的重物已经吃力了,可是杨大壮却可以将三百斤的大石头,举过头顶,别人都用十几斤重的大铁锤,他用的却是加大号的,足足五十六斤,这些矿工每天不知道要抡多少锤,自然是锤头越轻越省力,然而杨大壮却用这个大铁锤,轻轻松松比普通矿工多开采至少三五倍的矿石。
能干,就意味着能吃。杨大壮的饭量也非常惊人,别人一天吃三升粮食,他吃一斗还不饱,事实上杨大壮从来就不知道饱是什么滋味。
杨大壮接过筷子,胡乱扒拉着饭,栗非常硬,不容易消化,味道也不好,况且这些矿山的饭都是直接用水煮,随便加了点盐和野菜,味道可想而已。不过,杨大壮却用了不足半柱香的功夫,将一大碗饭吃进肚子里。
杨大壮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再去盛饭,而是放下碗道:“胡先生,您的学问大,您说,咱们这苦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
“啥时候是个头……”胡先生悠悠长叹一声道:“快了,快了,对的,一定快了。唐国和郑国正在打仗,他们争的就是中原的归属,如果李唐胜了,李唐就占河西、西河、巴蜀、河东,天下三分已据其一,将来要不了三五年就可以统一天下!”
“可是……李唐要是败了呢”杨大壮疑惑的望着胡先生道:“李唐不是败了一战吗听说连李唐的秦王和齐王都被王家人围住了,我听戏文里说,皇帝老儿的儿子才是王爷,连李唐皇帝老儿的儿子都被包围了,我看着这场仗,李唐要是想赢,有点悬哪……”
胡先生摇摇头道:“这是谁也说不准,如果李唐败了,那可能这仗还要打上十几年……”
“铛铛铛……”
山头的木棚里的那块破铜锣,急促地响了起来。杨大壮蹭的跳起来吼道:“咋回事”
山顶上一个放哨的矿工惶急的吼道:“山下来了官军,快跑!”
“跑什么”杨大壮这些人虽然是属于盗采矿土,不过他们卖给的是门阀控制的私窑,所以受他们的保护,一般而言,官兵过境只是勒索些钱粮。
胡先生却脸色大变道:“快跑,都跑!”
杨大壮吼道:“官军怕什么,我去对付他们,跑什么”
胡先生急道:“你不知道,姓王的现在到处抓壮丁,咱们这里恐怕都会被他们抓去填壕沟,到时候十个人连一个人也活不了!知道刘家营吧”
杨大壮自然知道刘家营,刘家营是原本杨玄咸之乱时一支溃兵组成的矿营,其首领据说姓刘,还是一个鹰扬郎将,由于有刀有有枪,实力非常大,矿工有五六千口子壮丁。
胡先生道:“七天前,刘家营被剿了,据说男的都被抓了填濠,女的都被卖了!”
杨大壮吼道:“他娘的,不让咱们活,跟他们拼了!”
随着杨大壮呼喊,众矿工也纷纷抄起家伙。正在挖矿的矿工抄起了铁锹、铁镐,正在做饭的健妇抄起了菜刀柴枪,没找到合适的家伙的干脆抄起扁担,一阵风似的冲向矿区入口。小孩子还茫然不知所措,老人厉声斥喝着将这些不知道世道险恶的小不点拽回窝棚里,不许他们出去,整个矿区就跟猛虎闯进来了似的,充满了惊恐不安的气氛。
……
刘统带着背嵬军将士,绕开偃师,行走在嵩山山区的小道上。当然这种羊肠小道,或者连路都没有的山坡,普通军队是没有办法行走的。只是背嵬军根本就不是普通军队,他们是这个时代的特种兵,化装成流民的背嵬军沿着崎岖的山道,艰难的行走着。
在得到陈应命令,潜入洛阳的时候,背嵬军便化装成流民,潜入山区,专挑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走,避开了郑军斥侯与游骑哨,事实上,偃师城的王世恽根本就没有发现,唐军已经分兵三路,一路有罗士信与张士贵率领,沿着黄河南岸的河堤,向洛阳方向前进,当然这是一路明棋,六千余骑兵,根本就不可能瞒住郑军的斥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