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血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tx程志
等到夏军的长枪手居然唐军车阵前十数步的时候,唐军将士终于有了反应。
“咚咚……”
浑厚的战鼓声突然炸响,让正在前进的夏军将士不由得一愣。就在这个时候,唐军大车护盾居然陡然落下来,露出密密麻麻的弓箭手,这些弓箭手早已引弦待发。
“咻咻咻咻……”
距离不足二十步,对于弓箭手来说,这样的距离他们要是射偏了目标,那不如自己撒泡尿把自己淹死。破空声还没有传入耳朵的时候,夏军长兵就看到了点点寒光迎面而来。
&
nbsp;声音自然是比箭矢快得多,可是近距离情况下,却是眼睛先看到,耳朵后听到声音。
在这个时候,他们再想躲避已经迟了,箭矢呼啸而来,朵朵血花在夏军将士的胸前,脸上和咽喉上迸射而去。如此近的距离,几乎是拿手枪顶在脑门排队枪毙,一排排夏军长兵士兵的身体触电般痉挛着,喷出一股股血泉,惨叫着、哀嚎着轰然倒下……
几乎箭无虚发,夏军将士怎么也没有想到唐军将士的弓箭手,居然会在十数步远的距离发射箭雨,这一波箭雨居然能打得这么狠,这么准!
没等夏军将士的弓箭手展开反击,唐军弓箭马上撤退,车阵上的护盾快速升起,一支支泛着湛蓝色寒光的锋刃,组成了钢铁丛林。
如果,没有陈应,李建成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支军队
第二二七章王世充后院起火(为堂主陈应加更)
第二二七章王世充后院起火
偃师,陈应登上望塔。虽然陈应采取攻心之计,让郑军王世恽麾下士气动摇,军心涣散,然而仅此而已。
陈应迟迟不见下一步动作,李秀宁也感觉急了。事实上,陈应也没有闲着,他也得到了长安荥阳郑氏弹劾他的消息,虽然这一个坎过去了,陈应并没有掉以轻心,有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仅仅从郑简暴露出来郑氏的实力,就让陈应警惕起来。
“你倒是有心情在这里看风景”李秀宁语气中带着浓浓的不满。就在这时,李秀宁发现陈应怀里抱着一个盒子,他身边也有护卫跟随却没舍得将这些册子让护卫帮着他拿,李秀宁好奇的问道:“你抱的是什么东西,看得这么紧”
陈应微微一笑道:“自然是宝贝,你猜猜看这是什么”
李秀宁还以为陈应准备拿给她的礼物,眼珠子一转道:“莫非是珍玩玉器”
“算了,让你猜,估计你也猜不出来。”陈应顿了一顿道:“这里面装着关系着大唐社稷的重宝!”
李秀宁眉头一蹙,从陈应手中轻轻接过这个盒子,发现居然是一册册账薄。
“这是”
“荥阳郑氏的田册。”陈应说道:“你猜一猜,荥阳郑氏名下有多少田产”
“多少”李秀宁问道。
“包括寄户在内,荥阳郑氏差不多将河南道周边的田地都圈占过来,有二十六万多顷!多为上好熟地”陈应说道。李秀宁暗暗吃了一惊:“寄户为避税赋,将田产、佃户寄于世族门阀名下,这不是什么秘闻,也没有想到荥阳郑氏名下隐藏了这么多土地!”
二十六万多倾,就是两千六百万亩。这个数字相当骇人,因为后世河南省的面积也只有差不多十七万平方公里,而两千六百万亩,相当于整个河南省的十分之一。虽然说十分之一一点七万平方公里还真不算大,关键是河南省只有一点二二亿亩,差不多四分之一的耕地都在荥阳郑氏名下。
中上等良田,只要不遇灾害,一亩地年收成差不多有一石五斗左右的收成。佃农租田交租税粮赋,差不多占到年收成的五到六成之多。虽然说,在这个时代,因为没有化肥和农药,为了保证田地的地力,需要轮耕,就是让三分之一的田地休耕,就算这样以来,荥阳郑氏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可以收到六七百万石粮食。即使加上粮食减产等因素,那么荥阳郑氏的收入也不会低于五百万石。
陈应这个时候才感觉到害怕,如果有五百万石粮食供自己操作,那么自己可以轻易搞跨大唐的粮食市场,因为这些粮食,郑氏完全有实力养活一支莫约五十万规模的军队,自立为王的实力绰绰有余了。这年头有田就意味着有粮,有粮才能养兵。
“先查清楚哪些田产是荥阳郑氏所有,哪些田产是附近农户、田主寄在荥阳郑氏名下,先不要放什么风声出去……”陈应向李秀宁道:“把这个帐册交给陛下,陛下,应该会高兴的。”
李秀宁摇摇头道:“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荥阳郑氏与七宗五望世代联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大唐不能保证他们的利益,或者说大唐有一点对付他们的意思,他们马上就会转投王世充或窦建德,如果这样的话,王世充和窦建德做梦都会笑醒。”
陈应问道:“怎么,还要任由荥阳郑氏占着这么多田地不成还给寄户不成如果陛下,将这些田地直接分配下去,哪怕每亩地收五升粮、八升粮的高税及摊派,也会让农户欢欣鼓舞!”
隋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大多数人都沦为佃户,跟田主租种田地,上田每亩交租差不多麦五升、稻一石,还要承担丁税以及各种摊派,生活十分的困苦。如果能将田分给他们,并且将实际负担降低一半左右,李唐想得不到这些农户的拥护也难。
陈应十分熟悉底层民众的苦难,更倾向将这些田地直接分配给拥护大唐的农户,直接实打实的夯实大唐在中原的根基,实在不愿意将田地还给那些食民血、食民膏的世族门阀。
李秀宁微微摇了摇头,也没有直接说什么,说道:“这件事,要让父皇与众臣去商议吧,这时候不能太草率决定……”说到这里,李秀宁狐疑的打量着陈应道:“你现在是什么意思难道真的想坐视二郎被王世充生擒不成”
“天地良心,我绝对没有这个想法!”陈应道:“你也知道我的布置,背嵬军刘统与寻相部,还有越骑军罗士信与张士贵部已经派出去了,只要他们抵达既定位置,就可以给王世充正致命一击,如果不出意外,三五天之内必然有好消息传来!”
李秀宁看着陈应的眼睛,发现他并没有说谎话的意思:“陈郎,我真的很怕,我做梦了,梦到二郎又打了败仗,被王世充抓住了,吊上旗杆上……”
陈应笑道:“梦境都相反的,此时说不定挂在旗杆上的不是王世充就是王玄应!”
李秀宁道:“可是,我怎么听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陈应与李秀宁并肩坐在一起:“相信我,秦王殿下福大命大,一定会吉人自有天相的!”
巩县县衙,寻相、刘统、杨大壮、胡逵等围坐在一起,众人身边横七竖八躺着无数残全不全的尸体,空气中也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
寻相一边用一块布擦拭着手中的横刀,一向望着刘统道:“老刘,你说吧,咱们下一步怎么办”
自从刘统与杨大壮等人相遇之后,寻相与刘统就决定改变行动计划,帮助这些快要活不下去的矿工和流民,短短三天时间,刘统身边就聚集了大小六支矿工和流民队伍算上背嵬军的将士,已经超过五千人了。
刘统与寻相顺便伏击了一支莫约千人的郑国征兵军队,挟持这支部队的将领,成功诈取了巩县城。
刘统道:“现在咱们有多少人手,青壮多少,有多少武器装备”
负责管理全军后勤的胡逵不假思索的道:“现在全军六
第二二八章天下无人不识陈大将军
第二二八章天下无人不识陈大将军
洛口仓,地处巩县河洛镇的黄土岭上,这里地处丘陵,形势险要,土层坚硬、干燥,又有水路运输之便。自洛河逆水而上可达当时的首都东都洛阳,逆黄河而上可达陕西潼关和当时的西京长安,顺水而下可达山东至海口。
刘统利用特种战法,出奇不意,成功占领了洛口仓,这就等于是在王世充的腰眼上顶上了一把刀,早在大业十三年的时候,李密攻占洛口仓,并且随后兴建兴洛城,城池周长四十里,成为超级大城之一。
刘统占领洛口仓之后,立即清点缴获粮食,只是非常可惜,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原本在隋朝时期储存粮食多达两千四百万石的洛口仓,此时粮食早已告馨。昔日三千口可容纳八千石粮食的粮窖,基本上没有粮食了,不过不少粮窖内的地面上散落着零散的粮食,几乎没有一口粮窖内都可以清出三五石。动用了五千余人清理了一百多个粮窖,刘统总得才得到了五百余石粮食。
这些粮食虽然有些霉变,有点苦涩,影响口感,可是对于已经穷得要想吃土充饥的贫苦百姓来说,这也是救命之粮,没有什么好挑剔的。然而,得到刘统打下洛口仓之后,有李密开仓放粮的前车之鉴,巩县周边活不下去的流民和揭不开锅的庶民宗族,纷纷拖家带口的前来投奔,短短一天时间就多达三千余人前来投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量肯定大成倍增加。
可是,洛口仓已经没有了粮食,即使是去清理粮窖里的犄角旮旯,得到的粮食还不够塞牙缝的。刘统一边命所部老弱病残清理粮窖,一边打造兵刃,同时也向身在偃师的陈应求援。
不过洛口仓距离偃师不过五十余里,对于背嵬军信使来说,这点距离最多三个时辰就可以打了一个来回。
陈应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收到了背嵬军的急信,然而,看到刘统求援的信息,陈应却大喜过望。
就连郭洛和周青也感觉莫名奇妙。陈应对郭洛道:“看来你今夜是睡不成了!”
郭洛拱手道:“请主上吩咐!”
陈应问道:“你去通知孙敬初,告诉他,我现在要用他,让他把他能征集的漕船全部给开到佛滩头待命!”
郭洛诧异的道:“卑下倒是对孙敬初有些印象,他本是猛虎义从的帅都督,他带着一帮兄弟通济渠上讨生活,好像他还在陈留的西姜寨立了一个寨子。”
帅都督是北周军制中的领军军官,听上去应该不小事实上,这官非常小为正七命,就是唐朝的旅帅。当然北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葩,虽然创立了府兵制的雏形,不过名称让人感觉莫名奇妙。北周的宇文泰总领军队大权,领兵官是六柱国,各领一军,是为六军。六柱国下,每柱国又各设两大将军,共十二位大将军。每大将军下,又各设两开府,共二十四开府,是为二十四个军。每开府下,又各设两仪同,共四十八个仪同。仪同差不多就是千人长,也相当于隋朝时候的鹰扬郎将、折冲都尉。每一个仪同下辖五个大都督(相当于校尉)、每个大都督下辖两名帅都督,每名帅都督下辖两名都督。
陈应掌握了猛虎义从之后,立既补发了以前侯莫陈氏拖欠的粮饷,这个孙敬初共计支取了七百六十贯钱以及五百五十石粮食,这样算下来他麾下应该不会低于一百人,有可能更多。
当发现王世恽陈兵在偃师城的时候,陈应就想到了以水路迂回进攻。当然,这个策略唯一的弊端就是洛口仓扼守着漕运河道,区区四十丈宽的河道,不足百米,洛口仓城的守军完全有机会可以在岸边扼守住河道。
孙敬初虽然有几十条漕运船,不过却都是百石小船,哪怕仅仅运输士兵,也不过数十上百人。要想突破洛口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陈应当初命令刘统与寻相,目的就是伺机潜入洛阳,制造混乱,一旦洛阳乱了,王世充的这个一字长蛇阵必然动摇,如果王世充调王仁则麾下回洛阳平定刘统所部,那么罗士信与张士贵所趁,便可趁机猛攻王仁则所部,侧应李元吉与屈突通麾下的大军,打破王仁则的包围。到时候,不仅可以打破王世充对李元吉等人的包围,还可以给洛阳制造更大的压力,说不定还有夺下洛阳的希望。
如果王世充抽调王世恽所部回援洛阳,陈应都可以借机一举突破王世恽的防线,兵临洛阳城下。然而计划虽然美妙,不过却赶不上变化。陈应下令刘统与寻相伺机潜入洛阳,谁能想到他们却在巩县嵩山山区遇到被压迫的矿工,陈应更没有想到的是刘统居然率领矿工一举拿下洛口仓。
这样以来,挡在陈应面前的河路阻碍就消失了,陈应完全可以借助孙敬初所部的漕运船只,将兵马从水路运输到洛口仓,那样以来,王世恽守在偃师就没有半点意义了。
陈应道:“在佛滩头有一个孙敬初的据点,你抵达佛滩头,拿着我的凭信去给他们接头,他们自然会把消息传递给孙敬初。”
郭洛点点头道:“佛滩头不远,卑下这就去!”
陈应望着雨幕,淡淡的笑道:“周青,你去通知冯将军与魏将军,让他们率领各自的部曲,随时准备拔营出发!”
……
磁涧唐军大营中,秦琼骑在马背上,远远的望向郑军大营,勒紧缰绳,朝长孙顺德抱怨道:“长孙大将军,秦王殿下许我带着人上阵,保管将郑军前垒突破,你日后补我损失的兵马即可,人我要挨个亲自挑,不许你拿瞎眼断脚的糊弄我!”
长孙顺德还真苦笑不得,秦琼的担心好没有道理,现在这个情况下,他绝对不敢做手脚。果然,随着秦琼进入准备的敢死队阵前,两千余名关中精锐早已严阵以待。为了抽调这些死士,长孙顺德可是煞费苦心,这个时候不同以往,想让将士们拼命,代价可不算小。足足发出去了两千余个云骑尉。
云骑尉是唐朝正七品勋官,虽然无权无势,却代表着俸禄,每年不算多约合八十五贯,而且可以世袭。
秦琼非常满意调给他的部曲,这些将士装备一看都是武器监出产的好货色,将士们也长得人高马大,一看就不是弱鸡。
长孙顺德道:“秦将军,你当年也是跟过王世充,他熟悉你的战法。你一露脸,王世充能不防你”
秦琼不像程知节长得虎背雄腰,一脸精瘦,要是将甲衣脱掉,整个人跟两淮最寻常的老农没什么两样,但是一双眸子精亮有神,神采奕奕,颇为不凡。
秦琼望着雨幕中的郑军大营方向,喃喃的道:“本将军在王世充眼中,可入不得眼,他不见得还记得我,他们仗着人多势众,现在雨下得这么大,他们肯定没有防备,有心算无备,若是攻不破郑军大营,老秦以后的秦字就倒着写。”
长孙顺德皮笑肉不笑的道:“那就祝秦将军好运了!”
雨越下越大,雨蓑不大管用,秦琼便将雨蓑解去,任大雨浇在甲衣上,将里衬浇得透湿。甲衬湿衣缚在身上,很不舒服,行走都不便,秦琼让随扈去找长孙顺德要两千套皮甲,让偷营的甲卒将组甲与里衬都换下来,贴身穿两层皮甲。
遮雨棚有雨滴漏下来,落在熊熊大火上,转瞬间就化为水汽蒸没,秦琼走进死士营帐,闻着肉香,说道:“给我舀一碗肉来,”
他也不拿筷子,更不怕烫手用手指拈了两块丢嘴里,油脂溢口,当真是好享受,才与帐中的死士甲卒说道,“破了敌营,你们跟紧我,我带你们摸营,也要带你们回来,一个云骑尉,也不足以让爷们把命丢在那里。等这一仗打完,本将军已经请下恩令,许
第二二九章出奇不意冒雨进击(月票二百加更)
第二二九章出奇不意冒雨进击
大雨如注,雨幕将天地联成一片。偃师城城墙上的郑军将士披雨蓑警惕的望着远处的唐军大营,只是视线不够开阔,仅仅百步之外,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耳朵之中,尽是风声与雨声。
由于全军轻装急行抵达偃师,郑军将士的营帐不够,大都是搭个草棚凑合着,在这种大雨之下,别说草棚,就连帐篷不漏雨的都不多。偃师城的排水设施不好,营房搭在城中又不是全部都是高处,有些地方都给水淹了,大半将士折腾了一宵没睡,兵卒们也管不得禁令,挪地躲雨,营中已然一片混乱,没有当场炸营已有些幸运了。大雨下了一夜,几乎所有人的衣物都湿了,特别是穿着被雨水打湿的甲胄,又冷又粘,非常不舒服。
站在城墙上执守的郑军将士无比羡慕的望着城外的唐军大营,至今没有传来半点动静。想来唐军将士的大营背浅丘而建,雨水虽然大,肯定淹不到他们,而且他们的帐篷一看都是新的,根本不用担心漏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