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清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青玉狮子

    这个也没关系,我已经申明,以老街为界,西城仍归咱们驻守,苏州八门之中,只开四门,让淮军和轩军进城,其余阊胥盘齐四门,也仍归咱们把守,直到朝廷的谕旨下来,指明实缺,咱们才肯出城整编——先编他二十营,别的,慢慢来,好歹再磨他二十营出来。

    在座的诸人听了这番话,都是喜动颜色,汪安钧第一个忍不住,跳起来说道:二哥,那还等什么?干脆连夜就动手吧!

    动手,就是要杀谭绍光了。八个人里面,亦有两三个,有不忍的感觉。

    能不能不杀? 张大洲犹豫地说,逼他出城算了,到底是结拜过的大哥。

    他是广西的老兄弟,当初跟我们这帮湖北人结拜,你以为他安了什么好心么?郜永宽冷冷地说,他在青浦城外扔下我们不管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是我们结拜的大哥?

    这句话一说,旁的人不吱声了,而且人人心里都明白,所谓逼他出城,是做不到的事情——没有谭绍光的人头来做投名状,又何以取信于官军?

    于是决定,就在明天慕王府的会议上动手。

    谭绍光的中军,是在城东,不过千数,他王府里的亲兵,也只有三四十个。郜永宽开始分派,老周和老范,你们的兵,今天晚上要连夜布置在城东,等咱们杀了谭绍光,就剿灭他的中军。张大洲的兵,安排在他的王府左近,只要里面一有喧哗,立刻要闯进来杀人。

    说完,转头看着面容yin鹜的汪安钧:老汪,明天看你的。只要我一拍桌子,就动刀!

    第二天,自郜永宽以下,八个人每人带了三四名贴身卫士,进了谭绍光的慕王府,其中的汪安钧虽然看上去瘦削,却最是用刀的好手,腰间悬了一把长不盈三尺的缅刀,袖了手坐在谭绍光的近旁。

    谭绍光还被蒙在鼓里,做梦也想不到这些把兄弟是来谋取他的性命的。除了他们九太岁之外,与会的还有一位洋人天福,就是那位在一攻上海时,向谭绍光指明臭瓦罐的英官,萨维治。作为英国皇家步兵团的上尉,凭借他的军事才能,极得谭绍光的信任。

    谭绍光先把当前城内外的攻防做了一番分析,认为最近这些天,局面越打越坏的原因,乃是有的人,未尽全力。

    老六,福字堡就是在你手里丢掉的,可是你堡里的兵,却只死了四个,伤了七个。这像话么?谭绍光看着范起发,皱着眉头说道,你要是不愿意打,趁早就别打!明天开始,你在胥门的兵,交给萨胞来统领,你给我在屋里闭门思过,拿凉水洗洗脸,好好醒一醒。

    范起发唯唯诺诺的,还没敢替自己辩解,一旁的比王伍贵文开口了。

    大哥,我看也不能都怪老六吧?伍贵文的语气,懒洋洋的,全无从前的那种恭敬之意,粮也缺,饷也缺,枪械大炮又比不上官军,这仗怎么打?再说,起发怎么也是自己兄弟,你拿他的兵去交给萨维治,这算什么?

    老四,你说什么?谭绍光楞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说你处事不公!伍贵文干脆霍地站起身,大声咆哮起来,我们心里不服!

    他这一站起来,身边的五六个人也都随着呼啦啦地站起来,一派气势汹汹,只有郜永宽和汪安钧,阴沉着脸,仍然端坐不动。萨维治以军人特有的敏感,已经觉得不对,也站起身,把随身的短枪掏出来了。

    谭绍光惊得呆住了,再怎样也想不到,这班昔日的兄弟翻脸得这样快,扭转了脸,去看左手边的郜永宽。

    老二,你怎么说?

    郜永宽面色狰狞,用力在桌子上一拍,指着伍贵文骂道:老四,你他娘的要造反么?

    造反就造反!坐在一旁的汪安钧反手拔刀,敏如猿猴,匹练般的刀光唰的一闪,萨维治那只握枪的右手,齐碗而断,连着手里的枪,仓啷一声掉在地上!

    谭绍光知道中计了,苦于身上没带兵刃,刚喊了一声来人,便被揉身而上的汪安钧一刀捅进了小腹,随后伍贵文几个人一齐冲上来,乱刀齐下,生生把谭绍光和萨维治杀在了当场,再由范起发动手,把他的人头割了下来。

    一声来人,惊动了屋外的亲兵,然而还没等冲进来,郜永宽们带来的卫士已经动手了,枪声,肉搏声,喝骂声响成一片,接着王府的大门轰然洞开,张大洲安排在外面的数百兵一拥而入,慕王府的亲兵,便再也无力抗拒。

    半个小时不到,慕王府里的人,不论男女老幼,阖府罹难。

    杀完了王府的人,就要在外面动手了。谭绍光在城东的亲信中军,忽然被伍贵文和范起发的部下包围突袭,一千三百人被杀得干干净净。接着郜永宽下令全城搜捕,凡是与谭绍光亲近的人,都没有逃过一刀。

    这一场大杀劫,苏州城内总有近三千人做了刀下之鬼,其中亦不乏无辜之人,连累在里面,玉石俱焚。

    郜永宽准备在城内动手,城外的官军自然已经预先收到了消息。李鸿章派了六弟昭庆,由副将郭松林陪着,绕城来到木渎的轩军大营,跟关卓凡接洽两军分南北进城的事宜。没有想到,接待李昭庆的,却是丁世杰。

    丁提督,李昭庆愕然道,关藩台呢?

    真是不巧得很,丁世杰抱歉地说道,我们大帅因为一桩急务,今天早上赶往昆山去了,要用那里的电报房,跟上海联络。




第一零八章 未卜先知
    关卓凡亟亟乎的赶往昆山,虽然也算是有事要办,但并没有迫切到急如星火的地步。他的离开,当然另有原因。

    世杰,这里就交给你们了。临行前,他把丁世杰和张勇叫到木渎来,密密嘱托,苏州城里的好戏,一出接一出,我们轩军只管看,千万别跳上台去演。

    是。丁世杰心想,好戏自然说的是长毛内斗,可是一出接一出,那又是什么?不能不多问一句,老总,难道郜永宽会诈降?

    诈降不诈降,谁知道,反正一切有李抚台主持。郜永宽若是开了城,只管进,若是有长毛来投,只管收容,总之一切谨守分际,万万不要抢了淮军的风头就是。

    抢淮军的风头,本是张勇最乐为的一件事,现在老总说不许,他便有些嘟嘟囔囔的不大愿意,直到关卓凡狠狠瞪了他一眼,才算老实下来。关卓凡把这件事交待完了,便由张勇派出的一营马队护从,出发到昆山去了。

    从苏州到昆山,六十里路走了半天,一进县城,先奔电报房。

    这一封电报,是发给赵景贤的,要他看一看,白齐文和刘玉林的伤势,恢复得怎么样。

    他们两个,都是在上海战役中受的伤——轩军反攻南汇县城时,白齐文率兵争夺城外的土垒,被一支长矛刺入左肋,靠了身体强健,救治及时,保下了一条性命。刘玉林的伤,则是在进攻李容发据守的川沙厅时。率敢死队抢城。身被四创。还丢掉了一只左手。

    还好有租界里的那家教会医院,精心治疗,慢慢恢复,大半年下来,虽然还不能说是痊愈如常,但已经没有大碍。

    既然已经没有大碍,那关卓凡就不客气了,隔了一天。第二封电报发来,请白齐文和刘玉林两个,由驻守上海的先字团派兵护送,赴昆山向他报到。

    这一下,弄得赵景贤大惑不解——伤势固然是没有大碍,毕竟也还没有好利索,这样急着调他们去,为了什么呢?然而亦不能再发电报去问,只好将这道命令照传。

    白齐文和刘玉林自己,倒是高兴得很。带着先字团的一哨人,第二天便从上海出发。他们都是行伍中人。这半年在医院里闷得久了,现在终于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自然振奋,虽然是在赶路,精神反而愈发健旺。

    就在关卓凡以电报调人的时候,苏州城北的淮军大营中,李鸿章却在抚额沉思。自李昭庆回报关卓凡已经离开了苏州,他到现在依然未发一语。

    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真的能聪明机警到这样的地步么?他心中惊疑不定地琢磨着。

    郜永宽投降献城,是一件大好事,然而看过了关卓凡写给他的信,又亲自在阳澄湖上见过郜永宽之后,他便已经下定了决心:郜永宽这八个人,非杀不可!

    投降归投降,提出来的条件太苛刻——四万降兵要划半城以守,据有四门,编练二十营,这些本已不可接受,至于索要八个实缺,更是天方夜谭!不要说自己和关卓凡给不了,就算是两宫和恭亲王,也没有这个本事,能够一下子找八个空缺来安插他们。

    可是这样的条件,关卓凡偏偏就写在信里,送来给自己了。然而到了自己打算动手的时候,他却又跑到昆山去了,这样一来,杀降的名声,岂不是要由自己一肩承担?

    不能够,不能够,李鸿章终于开口了,摇着头,自言自语地说道,他若是能未卜先知,猜到我要杀郜永宽,特意避了开去,那也未免聪明得过头了。

    二哥,你是说关逸轩?李昭庆不解地问,我看他躲不了这件事——他给咱们的信,白纸黑字,清清楚楚,这不是铁案如山的证据?若说是要担责,自然是他跟二哥一起分担!

    铁案如山?李鸿章微微苦笑,人家的信里,无非是转述郜永宽的话,申明了是‘不敢自专,请抚台做主’!嘿嘿,抚台做主,功劳倒又不得不分给藩台一半。

    怎么要分给他一半?李昭庆不服气了,既然是二哥做主,那么拿下苏州的功劳,自然该归咱们。

    到底是他先跟郜永宽接洽的。李鸿章摇着头说,这倒要用上你刚才那句话了,人家有了这一封信,真正是白纸黑字,铁案如山,谁能夺了他的功劳走?

    李昭庆张了张嘴,再想不出话来争辩。

    算了,这些都是末节,不必计较了。李鸿章的双目之中,射出阴冷的光来,你去传我的令,命戈登率常胜军移防到新阳,索性走远一点。传程学启刘铭传郭松林,到大帐来听令!

    谭绍光的人头,已经由伍贵文和张大洲两个,送到淮军大营。苏州八门之中,有四门大开,轩淮两军,分别从南北入城,在东城划了一条分界线,将东城一分为二,分别驻守。

    西城则仍由四万太平军盘踞,旗号不变,服色不变,一点看不出降兵的样子。这样的壁垒森严之下,苏州城内被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半,气氛紧张而怪异。

    到了第八天早上,程学启来了,进入西城,找到了郜永宽,口称大喜。

    老二,已经有消息来了,你们八位的实缺,定下来啦!两人是焚香拜了把子的,叙起齿来,程学启年长六岁,是大哥。你定的是富阳镇总兵,汪安钧是南赣镇总兵,总之人人都没落空!

    郜永宽苦盼多日,这一喜非同小可,只觉人生得意,莫过于此,当即把喜讯传了下去,西城自是欢声雷动。

    大哥,这都是靠了你的调护,兄弟才能有今日!郜永宽志得意满地说道,该怎么谢你才好?

    自己兄弟,说什么谢不谢的?程学启一脸都是替他高兴的神情,笑着说道,宣旨的钦差,大约今天晌午就能到,抚台说了,在我的营里设香案,迎接钦差。你把他们几个都叫上,这就走罢!

    于是郜永宽,汪安钧,伍贵文,周文嘉汪有为范起发张大洲汪怀武,一共八人,带了一千五百人的卫队,跟着程学启,来到了城北的开字大营中。一进营门,见到满面春风的李鸿章,正站在门口亲迎。

    给中丞大人请安!郜永宽自觉已是朝廷命官,连忙把练熟了的礼仪拿出来了。

    不敢当,郜总兵请起来,李鸿章笑呵呵地说,你是浙江的总镇,我可不敢受你的礼。

    富阳总兵是浙江的属官,李鸿章这样一说,郜永宽心中更无怀疑,一行人随着李鸿章,来到设在大营后部的大帐,只见香案已经摆好,大帐之中的另一边,还设了一张大圆桌,杯盏齐全,想必是为了给钦差接风的缘故。

    令人动心的,是香案旁的一条长案之上,整齐排放着的八套崭新的二品官服,每套官服之上,又摆着一顶大帽子,帽子上镶嵌的起花珊瑚顶珠,洁白耀眼。八个人本来都故作矜持,不想让抚台大人小瞧了,此刻却不免要偷眼去看那颗顶戴,心痒难耐。

    先坐了用茶。李鸿章双手按一按,请八个人和程学启一起,随了他在圆桌边坐了。李鸿章的口才极好,谈笑风生,渐渐把八个人紧张腼腆的心情舒缓开来。正在说话间,从大帐外面跑进来一名差官,跪地请安。

    钦差已经到营门了,请中丞大人前去迎接!

    哦,这么快。李鸿章高兴地站起身,几位请在这里稍候,方忠,你也随我去迎一迎。

    程学启答应一声,含笑起身,向郜永宽几个抱了抱拳,随李鸿章出去了。剩下九太岁之中的这八个,坐立不安,都在想等一会钦差进来了,该拿什么样的礼仪来迎接。

    谁知李鸿章这一去,久无消息。过了好大一会,才听见帐外脚步杂沓。八个人连忙站起身,却见大帐门口的帘子掀开一角,有个人探头进来望了一眼,跟着又缩回去了。

    八人大为奇怪——这是不是太不庄重了?继而便见到帐帘再一动,一支雪亮的红缨长矛,伸了进来。

    (二更送上,求一张票票,谢谢~)

    (未完待续索,!



第一零九章 令旗
    这一下,八个人都是大惊失色,念头还没转过来,营帐已是霍然大开,上百名执刀握矛的淮军,一拥而入,将八个人围在了中间,嘴里念着杀老长毛!杀老长毛!,步步逼近。

    慢来!慢来!不是老长毛!郜永宽急得额上全是汗,双手乱摇,请你们李抚台来说话!

    哪里还能见到什么李抚台?八个人的兵刃,全在进入大帐之前就被收走,赤手空拳,毫无抵抗之力,转瞬便被淮军兵士搠倒在地,刀矛齐下,杀成肉泥。这样的光景,与他们当日杀大哥谭绍光,全无二致,九太岁到底还是做一堆成了鬼。

    这边动手杀了八个老长毛,那边的程学启刘铭传和郭松林,便动手对付他们带来的一千五百卫队了。说起来,既然身入淮军的大营,这一千五百人带与不带,实在也没有什么分别。只花了半点钟,淮军各部便将这一千多人全数缴械,以麻绳捆缚,四个一串,立时拖出大营西侧,杀得一个不剩。

    等到八个人的脑袋递出来,程学启和刘铭传的兵又各自入城,一面通报轩军的丁世杰,一面传首西城,申明这八个人阴谋连结,对抗官军,现在既然已经伏诛,则罪不及部属,着令降兵各部,不准妄动,须在淮军的带领下,出城北就抚,接受淮军的整编。

    西城顿时大乱。蛇无头不行,八名首领都被杀了,那么造反确实是谈不上了。然而——接受淮军的整编?

    若是城外只有淮军这一系人马。那是没办法的事。也就罢了,可现在不一样了!

    西城的太平军,立刻开始整营整营地投向东城的丁世杰部,继而干脆将盘门和齐门打开,如潮水一样地涌向城南的轩军大营。

    因为预先得了关卓凡的叮嘱,轩军已经在城南备好了十几个空营,算是虚位以待,可是见了这样的景况。仍然不免目瞪口呆。

    这个时候,便看出关卓凡急召刘玉林的用意了,他与郑国魁两个,在苏州都是故旧满城,出城的太平军将领见到他们,很快便被安抚下来,连同手下的部队,井井有条地被安排在各营之中。

    兴高采烈的是张勇,心说原来老总说的,乃是这样一回事。既然郜永宽已经杀头。那么城里的这台大戏,就算是唱完了。老子现在进城,总不算抢了淮军的风头吧?

    这么想着,居然就带了百余骑,疾驰入城,来到苏州城正中的天心阁下。这里原是三方军队交界之处,张勇驻马此处,每见了一股股乱跑到这里的太平军,便笑吟吟向南一指,说声有好吃的!有饷发!,像妓院的老鸨拉客一样,热情有加。就这么被他指到城南大营去的太平军,不下千人之多。

    等到程学启闻讯,急忙派兵封锁了盘齐两门,西城的太平军早已走空了大半。最终算下来,投到城南的降兵,足有近三万人之多,而不得不往城北接受整编的降兵,才将将万数。
1...9596979899...11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