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青玉狮子
慈禧的旗头也被解了下来,一头光可鉴人的浓密青丝披散下来。
很快,圣母皇太后寸缕不着了。
关卓凡抱起慈禧,放到大床上,扯过大被盖上。然后迅速脱光了自己的衣服,钻进了被子里。
臣谢太后的恩典。
云收雨住之后,慈禧像一只小猫一样,蜷缩在关卓凡的怀里,微微地喘息着,一动不动。
喘息声终于均匀了,慈禧的手指在关卓凡的胸膛上慢慢地滑动着。
她轻轻笑了一声,用极低的声音说道:唉,真是前世的冤家。
第三十一章 天象示异
圣母皇太后在关贝子的房中呆了许久许久,不知道到底说了多少军国大事?
房门终于开了,关卓凡出来,传太后的口谕,叫了玉儿进去,自个在门口候着。
又过了许久,房门再次打开,玉儿搀着,圣母皇太后仪容端庄,一步一摇地走了出来。
关卓凡乃恭请圣母皇太后移驾正厅,然后传膳。
进完了膳,放赏。
贝子府的回赏很重,太监一千两,宫女一千两。
銮驾回宫,贝子府阖府跪送。
到这儿,关卓凡前扈大臣的差使就算是办完了,圣母皇太后的仪从出了柳条胡同口后,他回到府内。
院子里一株腊梅冒寒怒放,夭夭灼灼。
慈禧和自己最后说的一番话,又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那个姓吕的姨太太,生得到底有多美呢?
关卓凡万料不到她会问这个,脑子里面飞快地打了几个转,居然是这么回答的:比不得太后国色。
慈禧扑哧一声笑了:你滑头!
叹了一口气,柔声说道:这个女人,你最好不要招惹。
我,好像和她还什么都没有啊?
慈禧自管自地说下去:这个女人命硬,克男人。你想一想,陈玉成胜保德兴阿,哪一个有好下场?
圣母皇太后的声音愈发温柔:我不是吃干醋。你要女人,多少没有?可不要误了自个儿。这个吕氏,离她远点,给她一个衣食无忧就是了。
雪花飘了下来,暗香浮动。红蕊斜枝,那个明艳不可方物的形象袅袅地出现在眼前,关卓凡浑身一阵燥热。
胜保死后被抄了家,关卓凡求情,朝廷发还家产。关卓凡对胜四婶的义务算是尽了。
还有一位婶子,该拿她怎么办呢?
不知道,忍一忍,从上海回来再说吧。
第二天,关卓凡便动身赴沪,用的名义是奉旨观风巡阅。还是钦差大臣一枚。
计划是先到天津,对轩军驻地情况做一番考察,然后在大沽口上船,浮海而下。
算算日子,到底也没在北京呆多久。
白氏明氏忍泪相送,关卓凡心中老大过意不去。岔开话题,嘱咐她们可以开始筹备图林和小福的婚事。先选定日子,自己从上海回来之后,差不多就是年底了,年关一过,就给他们两个成亲。
关卓凡离京的第二天,翰林院编修日讲起居注官蔡寿祺上了一道折子。题目叫做劾议政王贪墨骄盈揽权徇私四事。
蔡寿祺的劾折和关卓凡的离京前后脚,关连痕迹明显。但关卓凡以为,现在还避嫌,纯属脱裤子放屁。现在必须效率第一;而且,摆明军马,有立威和逼人站队的作用,以免接下来有过多的人首鼠两端,把这场仗打成个不胜不败不死不活的局面。
蔡寿祺的这份折子洋洋洒洒数千言,头是这么开的,为时政偏私。天象示异,人心惶惑,物议沸腾,请旨饬议政王实力奉公,虚衷省过。
然后就开始长篇大论天象示异。
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天人感应是核心之一。天象示异代表老天爷对地面上的政治不满意,以异象做出警告。下面为政的不改正,老天爷就要发飙了,最严重就是换人来干,王朝轮替。
日蚀月蚀地震这种高级别的异象不用说了,洪水暴雨暴雪大旱大风大雾冰雹蝗灾瘟疫泥石流沙尘暴等等也在此列,就是天光晦暗,即后世之雾霾也可以算进去。
总之,所有的自然灾害都可以归拢进天象示异。
还有,冬天打雷夏天下雪花花们反季节开放,也算。
还有,河水变颜色泉水从地下冒出,也算。
还有,哪儿生了个双头人,即后世所谓连体婴儿,也算。
这种神经兮兮的理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居然也有它的效验。
比如王朝后期,财政枯竭,政治**,行政能力愈发低下,防灾抗灾的能力就跟着降低,包括无力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中国最主要的两种自然灾害——一个涝一个旱,便愈发频繁。
王朝后期,动乱增加,战争进一步破坏了防灾抗灾的能力,自然灾害随之大幅度增加,大战之后有大灾不是虚言。
现在的清朝正是已进入后期模式,甚至有开启末世模式的迹象。
其实,就算太平盛世,中国这么大,又有哪年没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
所以,只要有政治需要,这种所谓天象示警,什么时候都是一抓一大把。
蔡寿祺建议以此为突破口,关卓凡以为很有道理。
因为在天人感应的理论中,宰相燮理阴阳,所以,既然天象示异,那么就是宰相之责了。
当朝宰相是谁?可不是什么大学士。清朝后期的大学士,基本上就仅仅是个荣誉衔头了,有位置,没实权。
实际的宰相,是军机处领班,就是恭王了。
嗯,奕先生,你要为所有的自然灾害包括洛阳李某家里的那个双头人负责任啊。
那么,宰相出了什么问题叫老天爷这么不高兴呢?
这就是折子的题目里的那四件事了,贪墨骄盈揽权徇私。
这套逻辑,非常完美,关卓凡想,以后最好不要有人往我身上用。
当然是搞封建迷信,可在封建王朝不搞封建迷信搞啥呀?等我真上了位再推动科学昌明吧。
蔡寿祺罗列了一大堆天象示异,看的慈禧和慈安心惊胆战——两位御姐可是信这个的。
赶快往下看,老六都做了些啥呀,整得上面发那么大的火?
贪墨骄盈揽权徇私四事中的重点是贪墨。
劾人贪墨要有证据,不然就没有什么杀伤力了。
有没有呢?有,就是恭王府的门包制度。
其实哪个王公重臣的门房都是收门包的,但别人的门包是落在门房个人腰包里的;而恭王府的门包,王府要从中分成。
这个主意是恭王的老丈人桂良替他想出来的。恭王府开支浩繁,入不敷出,恭王颇以为苦,于是桂良献计,派账房到门房坐着,客人给门房的红包,一律先收上来,然后再将其中部分返还门房,其余的,留在账房。
以前给五两的,现在就得给十两。因为如果还给五两,落到门房自个手中,就只有二两三两,这个门,你还想进去吗?
给十两门房也不会有更好的脸色,因为落到他手里的还是五两。
大伙儿既知道恭王府有这么个规矩,给门房红包等于孝敬恭王,还能落下个名字,自然而然,恭王府的门包的行情就愈涨愈高,有的人甚至一掏就是一张一百两的票子。
这种情况下,返还给门房的,就不止五两了,会多一些,大概十两八两的样子。
于是,真正把小额纳贿变成了公开的制度。
恭王每天接见的客人是有数的,且都是高级官员。大多数低级的官员是由王府的长史接待的。很多时候根本无人接待,纯粹过来打个花呼哨,就为了给门房送个红包,在恭王府账房那儿留个名字。
到了后来,情况发展到这种地步:该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办的事,也先来恭王府报到,给了门包,再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这个制度确实解决了恭王的开支问题,但却给不少清苦的中下级官员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第三十二章 把柄
规矩如此,这个门包不能不给;给吧,大家伙儿比着,还不能少给。不少官员到恭王府办事,办的是公事,自家衙门也没有报销门包的花费的预算,办公事掏自己的腰包,实在叫人想不大通。
因此,恭王府的门包,中下级官员中早已啧有烦言,只是恭王自己对此并没有什么感觉。
小数怕长计,蔡寿祺算了一笔账,每天到恭王府投书办事问访的,少则数十,多则盈百,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三年下来,一人贿银二十两计,合凡百万之数,实骇人耳目!
这个数字确实吓了两宫皇太后一跳。
这些银子都是光天化日下收的;私下底收的,不知道还有多少呢?
蔡寿祺写道,或云恭王府开支浩繁,不得已而为之,那么这些钱都花在哪里了呢?如果都花在迎来送往资助贫困的官员赏赐传旨的太监等等上面,尚有可宥之处。实情如何呢?
蔡寿祺讲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恭王在后湖旁的小凤翔胡同修了别邸,叫做鉴园。
这个园子的建筑极尽巧思,第二进院落开始,费工无数,将地基人为垫高,每一进院落的地基都高于前一进院落的地基,造成层层高第的效果,最后一进院落的房屋已高过了后墙。
室内全以楠木装修,间隔以花罩和栏杆罩。主人的卧室里边,一张落地罩木大床上。镶着一面与墙同大的玻璃镜。由于楼基垫高。因此不但鉴园。园子边上的后海,湖光山色,也尽入镜中。
鉴园之名,即由此而来。
第二件事情,是恭王府厨下的鱼翅如何讲究。
恭王府的厨子发鱼翅,干翅不用水泡,用网油包扎上笼,蒸透发开。然后配以许多只的肥鸡两三年的陈腿,花几天的功夫,煨成一盅。
总之,穷奢极欲。
这两件事情的细节是关卓凡提供的。
鉴园名声在外,可里面到底如何,蔡寿祺怎会知道?关卓凡却是知道的,因为他在原时空的时候进去逛过。
至于恭王府的鱼翅吗,当然是历史书上看来的啦。
这两件事情对两宫皇太后的刺激,甚至超过了那个百万之数。
因为宫里面包括热河的行宫,都没有这么一面镜子;上方玉食无数。她们却从来没有吃过做得这么讲究的一味鱼翅。
慈禧想起了一件事。恭亲王原是赏食双亲王俸的,但恭王一力辞了。本以为他谦逊。其实一年一万两银子,哪里放在人家眼里啊;辞了,还落个好名声。
讲完贪墨讲骄盈,这方面,恭王的辫子就太多了,随抓随有。
什么截住太后的话头,抢先说话啦;什么高声抗辩啦;什么故意装听不见太后的说话沉默不语啦;什么传召的时候,太监还没报完名,里面还没下进来吧的旨意,就掀开帘子进屋啦。
句句打进慈禧的心坎里。
甚至擅用御茶也在其中。
慈安深为骇异:连这种事情外面都知道了?
慈禧冷笑着说道:天底下哪有不透风的墙?老六的尾巴翘那么高,打量谁看不见呢?
呃,这种事情,是躺在毅勇忠诚贝子府内院西厢房的大床上,蜷在关贝子宽阔的怀抱中,透出去的。
恭王这些骄盈的事迹,大多众目睽睽,是无可分辨的,任何一桩,都算无人臣礼,上纲上线的话,都是大不敬。
由骄盈而揽权。
恭王意气风发,勇于任事,这方面的事例就更多了。
军机处是国家行政中枢,但这个中枢仅是事实上的;仪制上,军机处只供传述缮撰,不能稍有赞画于期间,就是说,军机处本质上是皇帝的一个秘书机构,所有的决定都得请旨,得到皇帝的允准,以上谕的名义颁行,自己是不能独自做任何决定的。
实际当然不完全是这么回事,许多没那么重大的事情,恭王和下面打个招呼就办了,并没有经过两宫皇太后的这一道程序。
所以,这些事,既算揽权,也算擅权,因此也算骄盈。
慈禧说道:姐姐你看,老六背着咱们姐俩,做了多少事情!还有,你瞅瞅,有哪个衙门他不插手的吗?
慈安叹了一口气,默然。
至于徇私,只要一个新任命的官员和恭王之前过从较密,都可以归拢进来,所以事例也很多。但这一点蔡寿祺倒没有大加发挥,匆匆数语,点到即止。
因为关卓凡的目标仅是恭王一人,暂时并不想扩大打击面。
本来蔡寿祺还想加上结党的。
结党是中国古代政治斗争中,打击政敌的标准套路,其效用仅次于谋反,因为这是最触君主忌讳的。大臣结党,有了党援,就有了和皇帝抗争的资本,就有了腐蚀大多数的可能性,就有可能乱政,篡权,甚至谋反。
但关卓凡没有同意,原因还是前面那个,他暂时不想扩大打击面。非但如此,还要争取建立统一战线。
反正恭王的把柄已经够多了。
关卓凡现在朝廷里边还没有自己的班底。一个是活总要有人干,一个好汉还三个帮,自己没有三头六臂,许多事情还得依靠旧人去办。一个是如果打击面过宽,会引起过于强烈的反弹,自己刚刚上位,根基未稳,容易立不住脚;就算真能站牢了,也会牵扯过多的精力,毕竟,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是展开建设。
毕竟,还没到大开杀戒的时候。
如果玩结党这种把戏,恭系中的核心成员,如文祥宝鋆曹毓瑛几个必然会被牵扯进来,而且首当其冲。宝鋆也罢了,反正是关卓凡迟早要清理掉的一个人;但文祥和曹毓瑛两个,关卓凡是要争取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