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何物呀”兰渊越发觉得情况不对,刚才明明想要伸手要钱,现在突然又送礼,明摆着没按什么好心。
心里寻思着,兰渊伸手接过不大的锦盒,打开一看,眼珠愣是瞪得浑圆,锦盒之内搁着金、银、白、黄、粉、黑六色一般大小,足有一钱之大的珍珠,纵然是轩亭侯府也只有五颗九分大小的黄珠。
看到这里,兰渊渐开笑颜,合上锦盒又放回桌上问道:
“王兄这是何意”
“妹妹喜欢嘛。”
“难不成王兄还白送给我妹妹不成。”
兰渊试探说道,咸王这时出人意料的大方了起来:
“妹妹喜欢便是拿去,就当是寡人提前赏给馫儿婚资。”
兰渊心中生疑,这六颗珍珠少说都是一等一的极上等珍珠,怎么也得值千,一万多寸银,大哥能这么大方
“王兄,国事日紧,这些珍珠大哥还是用以国事吧。”
“诶,寡人就缺这些”
咸王一脸得瑟,兰渊心里反倒更疑,国库都空了,还能不缺钱
“王兄,倒底出了何事,若是拿六颗宝珠糊弄妹妹,我可不干。”
“寡人是此种人吗”
“那王兄究竟何意。”
咸王深吸了口气,吃完了西瓜命人拿来两只更大的锦盒,并屏退了左右。
锦盒一大一小,较小的锦盒内装有百颗一等极品珍珠,较大的锦盒内是五百颗略次一等的珍珠。
兰渊公主目光落在两个锦盒之上扫了两眼,全然想不到里面装的都是珍珠。
“王兄,这里面又是何物”
“寡人先问妹妹,刚才六颗宝珠值价几何。”
“黄珠最少得一千两百根寸银,金珠、黑珠、银珠,那可就不好说了。六颗宝珠一万总得值的吧。”
“看来还是妹妹有见识。实不相瞒妹妹,寡人现在穷的叮当响,就只剩下这两箱珍珠,妹妹你看着做个价,让妹夫为寡人分忧如何。”
“哈啊!”兰渊如雷灌顶大吃一惊,仿似没听清,忙是又问:“这些都是!”
“怎么,还能有假。”
咸王顺手掀开大小两只锦盒,白灿灿的珍珠华光璀璨,兰渊公主惊得目瞪口呆合不拢嘴。
“王兄,这……”
“大箱之内有五百颗,小箱之内是一百颗,妹妹做个价如何”
&
第363章 横财(3)
历朝历代的王朝多数情况下都不缺粮,缺粮的是国库和老百姓,国家体制经过百余年演变和腐化,逐渐被权贵和商人,亦或者是资产阶层支持的权贵阶层所把持。
国家的税赋、粮食,以及社会物质暗中通过各种渠道,流入税耗子的手中,而国家的税收逐渐空心化,最终积弱积贫,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最典型案例如明朝末年,各地天灾不断不止,究其原因是加剧了天灾,地方豪强勾结权贵文官集团,霸占军屯隐粮不报,偷税漏税恶意拖欠,以文官集团为首的官僚和地方商人集团垄断了地方经济。
最终致使地方钱款粮草入不了国库,而地方豪强大户强占民田囤粮无数,老百姓失地造成流民,进一步加剧地方底层人口的压迫和苦难,结果是明军无粮一败再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头领揭竿而起,揪住了地方商人集团来了个兜底屠杀,金银粮草尽数据为己有。
要说此等商人集团和豪强就一个字形容,蠢!
但要让既有的权贵既得利益者,放弃他们的财富,甚至捐出他们的财富,显然又是办不到的。
咸国历经公孙岳十数年破坏,富裕阶层早被扫荡一空所剩无几,残存的仅仅是以君主裙带关系为核心的权贵阶层,国家征粮,无不是通过各地的官僚衙门征粮,衙门又哪里得罪得起这些特权阶层和封地领主,去强征他们的囤粮。
咸王当然心知肚明,但既不能打也不能骂,更杀不得,因为他的王位,仍旧需要依靠旧贵族体系的维持,于是明里暗示私下唠嗑,前前后后以摊派的形式,向全国的封地领主和权贵募捐了二十万石粮草,一百多万贯铜钱,金银等物数万,数量甚少。
难道全国的权贵就只有二十万石粮食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很多人即便有,也不会拿出真金白银,要他们心甘情愿的认捐,那是痴人说梦。
在如今这个时代背景下,既没有系统性的国家意识,也没有系统性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知,没有民族商人、良心商人一说,即便有,也是社会中下层的商人,在利益和政治鼓动下的冲动行为。
旧贵族封建体制下的君主,归根到底,维系的是君权贵体系的既得利益团体的领袖。也就是说,统治者存在的意义,是通过治理国家和老百姓,为统治阶层的权贵服务。
换而言之,让征老百姓的血汗是天经地义的,让当权者吐钱,是不合情不合法,也是不合理的,因为我统治你们是天经地义,让我养你们,凭什么!。
于是权贵统治阶层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力,老百姓只是获利的工具,这是旧贵族封建体系的典型特征。
当下正处于旧封建贵族体系,向新封建制过渡的时代动荡,老百姓从最早的奴隶和纯剥削对象,逐渐转变为一种更加保值的生产资料,贵族核心制逐步瓦解,不再是君主主要依附对象,平民阶层随着人口增加,教育的缓慢普及,人才的诞生率最终会超过贵族,届时将获得更多的晋升空间。
如中国春秋向战国转变,便是贵族奴隶封建制度的瓦解,向新封建制度转型的剧烈碰撞。
大量平民阶层进入军队和国家系统,担任更多的职务。同时平民阶层获取更多的自由权利,如奴隶制的消失,田产所有制的进步,就是旧贵族封建体制瓦解的标志。
在此过程中,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通过诸侯与诸侯之间的战争和文化碰撞,逐步转型为完全封建制。
而当下是黑巾军打破了既有的利益纽带,和地缘政治关系,巨大的民力基础产生的军事潜力和政治惯性,严重冲击着既有旧贵族体制下的权利依附关系。
如果不推翻既有的权利、政治体系,黑巾军新式生产力关系,产生的巨大积极性,最终将推翻现有一切保守势力的旧贵族体系,这毋庸置疑。
 
第364章 攻城奏鸣曲
咸王松了口气,形势却远非咸王心情那么乐观,徐国被黑巾军杀得一溃再溃溃不成军,孙国南翼彻底暴露于黑巾军兵锋之下,大有绕过思水江,从南翼北上覆灭孙国的企图。
战事发展到七月,屯驻陔陵以西的梁军突然南下永兴河屯田,说来也很奇怪,安泰侯在收受了咸王送来的五十颗极品珍珠后,爽快答应促成金银换珍珠的笔交易,并立即移防永兴河屯田。
而在十天前,咸王托广叔子游说安泰侯屯田,安泰侯始终没有松口,如今得了巨大好处,行动也是立竿见影,可见人都是唯利是图的。
七月上旬,轮番轰击广信长达半月的叛军停止轰击,原因是雷霆天王某日爬上高台,赫然发现咸军南门城头赫然多出一排排不明“建筑”。
经过连日观察,可发现咸军就躲在建筑之内,但任凭石炮车、巨弩箭如何攻击,要么就是准头太差无法击中,要么就是击中后卵用没有。
甚至改用火球弹放火,百里燕也就是在工事顶层浇了两盆水,火球弹即便正好击中了工事,也无法渗透燃烧扩散火势。
雷霆如何也搞不明白,咸军到底用了什么巫术,能让建筑坚不可摧,又是怎么顶着乱石轰击,箭雨倾泻,在城墙上一夜间造出数以百计的“房屋”。遂造十丈高的巢车,临阵窥望。
巢车,亦称楼车,用以人力或畜力推动至城墙附近,用以了望城内敌情。巢车大致为两种,一种是露天平台式,没有装甲保护,需要攀爬上平台,优点是平台面积宽阔,缺点是没有装甲保护,容易遭致弓弩袭击
另一种是车悬木房,人站在木房中,用绳索吊上木梁。这种巢车安全,但容积率小。且改装潜力有限。第一种平台式巢车,稍加改装便可作为临车,装上大批弓箭手,居高临下对守城军发动攻击。
雷霆此番造出的巢车就是平台式巢车,高达十丈之多。
由于黑巾军在过去半个月里,每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轮番轰炸城墙,百里燕根本没有时间抢修工事。当然,并非意味着没有办法。
经过长期观察和缜密计算,百里燕就发现进入晚上之后,受到夜幕影响,叛军的视野受到制约,因此不会像白天一样,频繁校准攻击目标,因此晚上的攻击是固定的目标,竟而可以大致推算出的落弹范围和弹道轨迹。
城墙上实行灯火管制,不让人影被叛军观察到,夜间可以利用其落弹点的死角,让人强运工事建筑材料上城,而后以蚂蚁搬家的方式,今天晚上修十三五个,明天晚上修十三五个。
城墙过道宽度有限,防御工事一律紧挨着城墙内侧女墙构筑,出口向东或是向西开,一连修了六天,待到工事连排成群形成规模,修建的速度和效率得以加速。
南门城头修筑多达两百九十多个临时野战工事,每个能塞进五六个人,承受住了重达三五十斤石块的破坏,伤亡也从最初的每天百十来人,骤然下降到个位数。
而与此同时,姜乾、陈韵风、罗松亭也注意到城南出现的情况,起初不知百里燕是何用意,王九、胡陌等人还嘲讽了一番,说是百里燕为当缩头乌龟,修了“龟堡”缩在里面。
还别说,野战工事上下左右都是沙土袋,人往里面一躲,把脖子往外一伸,远看倒是有几分乌龟壳的扮相。但是几天后,他们就笑不出来了,城南是叛军重点照顾的对象,每天伤亡甚大,西门、东门伤亡甚小。
自从龟堡出现之后,城南每日几乎鲜有伤亡,相反东门、西门伤亡倒挂颇为难堪。于是各军各营争相派人学习效仿,龟堡很快如雨后春笋雨般拔地而起。
“这个魏贤,真亏他想得出来呀。”
姜乾站在西门的城楼里赞口不绝,周围码了几圈沙土袋,头顶已经加固了一层阁楼,阁楼上是两层沙土袋。
罗松亭则很平静,他说:
“魏贤奇谋百出,正是所谓无穷也。”
“比之罗先生,魏贤之能倒底几何”姜乾问。
“呵呵,罗某所不及也。”
“罗先生未免谦虚了吧。”
罗松亭摇了摇头,他说:
“魏贤所谋,乃松亭生平之仅见,绝无第二人。而且,他年不过二十二,前途不可限量,若到罗某这年纪,天下间恐怕无人是他对手。今日所言绝非在下虚妄,乃是不争之事实。”
“唉……”姜乾一息长叹说道:“可惜,他不能为我等所用。”
“少主何出此言,既有裙带姻盟相系,何愁魏贤不为少主与主公所用。”
“可他却心向着咸王,又岂能为我等效死力。”
“少主多虑了,魏贤绝非薄情寡义之人,只要少主厚待于他,魏贤定会保少主一方权势。”
“或许吧……”姜乾没有接话,在他看来,靠百里燕保住广信的权利,有些不切实际。
二人说话之际,胡陌匆忙前来:
“禀报少主、罗先生,西门外黑巾贼正有集结迹象,相似要攻城。”
话音落下,姜乾、罗松亭来到城楼观察孔。沙土袋码的极为严实,但还是留了观察孔,观察孔不用时,以原木或沙袋堵住,用时拔出即可,以免乱箭射入屋中。
透过观察孔,可见城外叛军确实在阵前集结,棚车、云梯车、冲车、临车、塔车一应俱全。
云梯车是一种下部为四轮车,上半部为云梯的战具,且四轮车有固定式刹车,可防止车体打滑。相比于靠人抬肩扛的云梯,对付广信这等高达三丈的城墙,普通的人扛云梯的作用显得微不足道
值得一提的是攻城塔,这东西中原本来没有,时下也不称之为攻城塔,而叫“塔车”,最先见于北犯金雪
第365章 新模式
百里燕(既魏贤)料定,叛军披甲马车之内定是装载了大量电石和水,只等冲到城门下,一股脑堆在城门口洒水放火。
“白合,命人准备沙土,叛军如若烧门,即刻往翻斗之内装填沙土,给我埋喽,但凡靠近城门扒土者,以滚木檑石还击。”
“诺!”
叛军意在用以甲车携带水和电石火烧城门吊桥,仅以沙土掩埋一次两次可以,时间一长,叛军定然会发现这个规律,势必要组织人马前来掘土,重新点燃电石。
白合负责城门段防御,所以前番叛军扔进城内的石块,百里燕令人收集起来,一多半都集中在城门上,就是为了沙土掩埋电石之后,轮番用石头砸,阻绝叛军士卒扒土。
与此同时,百里燕调苏洪骁骑营与新兵三千,负责南城墙西段的守御,百里燕自领新兵三千人坐镇南城墙东段,陆肇羽箭营弓弩手居中放箭,司空南豹韬营为预备队,在城下被弹安全区【注1】之外待命,辎工营三万人负责补充和抢运伤员送医救治。
随着一声号响,叛军弓弩手踩着鼓乐节奏,开始向城墙运动,距离从两百步,迅速缩短至一百五十步,接近至一百二十步之际,陆肇一声令下:
“各营听令,弓手张弦!”
瞬时嘎嘎作响的绷弦声此起彼伏,弓手仰天四十度仰角朝天,陆肇咬紧牙关,目光紧盯不离,待叛军弓弩手进入百步范围,随即一声令下:
“放箭!”
一声彻耳的激鸣划过长空,数千箭矢迎着烈日如疾风骤雨一般直扑叛军,箭矢接敌刹那间倒地者络绎不绝,少时哀声此起彼伏嚎声不绝于耳。
“放箭!”陆肇毫不心慈手软,又是接连两阵齐射凌空而下。
常言道阵前不过三箭,事实上是指两军对垒阵前对阵之初,双方弓弩手相互攻射敌方步军的现实情况。
双方步军厮杀,往往相距百步开始冲锋,百步之内弓弩手阵前列阵,以直射、抛射,甚至侧射等,多个角度同时齐射数千乃至数万支箭。
即便是训练有素的老军,这个距离上至多也就放两三阵齐射,而后己方步卒投入搏杀,弓弩手退居步军身后继续以抛射,向敌军冲锋路上身后放箭杀伤敌军,藉此覆盖己方阵前四十至百步之内的敌方冲锋步兵。
当然,战卒可以举着盾牌披着甲衣,硬顶着铺天盖地的箭矢冲锋陷阵,但不是那回事儿,根本没那么简单。
两军阵战厮杀,首波冲击生还率可谓是希望渺茫,但凡是训练有素的军阵,弓弩手无不是在同一时刻,从不同方向,同时对一个局域目标发动齐射覆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