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九孔
王君临手中拿着的已经是第三版的《远东快报》,头版头条是加粗乌黑的隶书,写着一行标题:“精忠爱国,慰祭英灵。”
这是昨天议事时,王君临定下的事情,目的是为下一步修建烈士陵园做铺垫。
王君临很清楚,下一步逐鹿天下,不管他麾下军队有多强悍,又有自己和聂小雨这两个开挂之人带来的各种远超这个时代的手段,但依然会有很多将士战死。
如何维持军队士气,如何凝聚部队军心,以农田和银子的物质赏赐是前提也是基础,但精神方面的一些东西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精神方面最重要的莫过于烈士陵园的修建,而且这个时代人们更相信人死后的一些东西,更在乎死后有人祭奠供奉,所以烈士陵园的作用必然不小,而且还会吸引其他势力的将士,至少在同等情况下一些将士投敌,可能会因为这个原因而选择范阳郡。
王君临拿起报纸,简略的看了一下,不由微微点头,对杜如晦能够准确理解自己的心思感到满意。
利用报纸操控舆论和引导治下百姓的想法,已经逐渐生效,这从《远东快报》的销量便可以看出来。
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一代枭雄窦建德
眼下范阳郡八县和郡城每一刊《远东快报》的销量已经不少于万册,这个数字放在后世不算什么,但在这个时代,算算读书人的比例,就知道已经非常可观了。
再加上八县和郡城都有小雨剧院,后者每一刊的《远东快报》都会安排人给客人讲读,一些消息或者说《远东快报》中一些对时政的看法经过小雨剧院传开之后,很快就会席卷天下。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天下的小雨剧院都会如此行事,从而逐渐在整个天下打开《远东快报》的销路,最终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新鲜事物。
…………
…………
大业七年二月二十三日,单雄信站在清河郡漳南县的漳水河附近山头上,河中漂着些小块浮冰,河上的小桥十分狭窄。
这里离漳南县城只有二十多里,距离清河郡城也不过百里而已。
单雄信的背后和前方是长长的行军队列,每部之间间隔一百步,最前面的容城县一千县兵已经到达河边,做好了过河的准备。
单雄信派出的哨骑已经在河对岸前方五里之外,哨骑始终没有传回敌情,事实上此地距离他们目标窦建德和孙安祖等一众反贼还颇有些距离,但单雄信严格按照蛇岛训练营发到各营的《行军作战条例》要求,一丝不苟的执行。
二十多名探马已经先行过河,过桥后散开往附近的丘陵而去。
单雄信看着骑兵奔跑的背影,一脸的平静和淡淡的无趣,丝毫没有面临大战应该有的紧张,虽然他带领的八千县兵,但在他看来敌人实在太弱。更何况军情府已经在漳南反贼中打入了暗子,反贼的情况他们早就掌握得一清二楚,只是出发之前,看了总管大人特意让果儿派人送来的关于反贼的情报,才让单雄信多了一些重视。
先说窦建德和孙安祖两名贼首的底细,可不是普通的农民或者说草民。
孙安祖是清河郡漳南县本地人,武功颇高,年轻时在军中担任过百人长,随杨素和杨广统领大军征伐过陈朝。去年所在村子遭受水灾,妻子饿死,官府仍迫其服兵役,征伐高句丽,愤而击杀县令,逃匿好友窦建德家。因官府追捕甚急,德建德助其谋反,自号将军、摸羊公。
而窦建德同样不是普通人,漳南县本地人,但却是东汉大司空窦融后代,辽东宣王窦拓玄孙。出身扶风窦氏,世代务农,重信然诺,出任里长,且武功高强,有清河郡第一高手之称,更是崇尚豪侠,为清河郡江湖同道和乡里百姓敬重。去年募兵高句丽之时,担任二百人长,不知是目睹兵民困苦,义愤不平的原因,还是有其他缘故,反正是遂抗拒跟随杨广东征,刚好好友孙安祖逃到家中避难,两人一合计,带领五十多名清河郡江湖武者,聚集了一千多难民,揭竿而起。
算起来两人成为反贼也不过半年时间,之前清河郡当地军队对他们发起三起围剿,都未能将他们剿灭,相反,让两人声势越来越大,麾下人数也从最初的一千多人,变成了如今的一万多人。
因为经历过三次对朝廷军队的反围剿,再加上孙安祖本来就是隋军百人长出身,对于练兵之事也熟悉,抽调反贼中男丁中经过训练之后,颇有些战斗力,而窦建德此人更是善于笼络人心,所以虽然反贼的装备只能算和土匪差不多,但他们的组织力却也不差,起事后更是抢劫了不少大户。
最主要的是,他们带人攻打过漳南县的县城。漳南县的县兵可不比范阳郡,一千实编都满员,当官的吃空饷,实编人数不到三百,再加上五十多名三班衙役,知县当时被杀,都尉虽然惊慌,还算有些能力,马上向清水县郡城告急,同时紧闭县城四门,在城内清查奸细,又征召乡勇民壮守城,但面对当时的五千多反贼,仍然岌岌可危。
清河郡有另外一个名列七宗五姓的高大门阀——清河崔氏,祖宅就在郡城,和之前的范阳郡一样,崔氏相当于土皇帝一般的存在,崔氏听说漳南县内有乱之后,不想在自己家门口生出大乱,所以给清河郡太守和鹰扬府施压,清河郡太守和鹰扬府郎将马上调动两万郡兵剿匪。
只是窦建德和孙安祖在内奸配合下,轻易攻破了漳南县城,大肆劫掠一番,带领大量粮草和银钱果然弃城而去,进入易守难攻的高鸡泊与郡兵周旋,两万清河郡兵硬是对其无法,反而让两人更加声名大噪,清河郡不少日子过不下去的穷苦百姓慕名而投,势力反而越来越大。
清河郡太守见无法剿灭高鸡泊的反贼,便向朝廷请援,可是整个大隋叛军不下百股,而清河郡又有崔氏在这里,所以杨广一直没有派军队援助。一直到这次王君临吩咐沈光、许敬宗在洛阳暗中运作,让朝廷和杨广下令让王君临派人剿灭高鸡泊反贼,王君临这才“不情愿”的派了早就开始准备的单雄信带领八千县兵过来练兵。
单雄信哨骑四出,加上军情府暗探传回的情报,确认了反贼眼下龟缩在高鸡泊之中,也不管清河郡太守和鹰扬郎府,以及清河崔氏是怎么想的,直接带兵进入清河郡漳南县境内,经两日行军便赶到漳水河边,明日就可以与反贼交战。而单雄信麾下雄武营一万人才刚刚从范阳郡出发,在后面尾随,作为预备和应对突发之事。
……
此时过河的骑兵已经纷纷站上山脊,展开绿色的小方旗。按蛇岛训练营统一下发的行军条例,凡遇险阻、河流、谷口、山高林密等处,必须派出侦骑和步骑兵搜索,所以那种一声吆喝被伏兵包围的事情,对范阳郡的军队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雄武营侦察队的队长站在雄武营郎将单雄信身边,扫视一遍山头,又拿望远镜看了前方漳水河对岸,仔细点过旗数后,才对单雄信道:“将军,漳水河对岸方圆三里内都已经搜查过,没有任何敌踪,大军是否开始渡河,请将军示下。”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练兵之法
“开始过河。”
“是,将军。”
侦察队的队长对身边的旗手一示意,中军蓝旗往最前方容城县的一千县兵所在方向一点,然后往过河的方向倾斜,容城县一千县兵传令兵的蓝旗往自己方向一点,随即开始向容城县都尉分发命令,片刻后容城县兵中步鼓响起,容城县一千县兵当先过河,过了河之后,迅速摆开鸳鸯阵。
其他七县的县兵也开始源源过河,虽然明知附近根本就没有敌人,但是依然严格按照单雄信的命令,每过一千县兵,便立刻摆开阵势,前四个县的四千县兵全部过桥后,在对岸全部展开。接着是中军和后面四千县兵,再之后是辎重队。
中军过河后,前方跑来两骑侦骑,到侦察队的队长那处交了情报,单雄信看过之后,派人通知各县都尉到中军议事。
八个县的都尉本来就是从王君临最初来的范阳郡时那批护卫中挑选出来的,都是跟了王君临多年的老人,虽然没有参加征伐高句丽,但却在多年前跟着王君临在西北打过吐谷浑人和突厥人,战争经验极为丰富,只是蛇岛训练营的训兵和行军以及战阵和战术之法是首次接触,这一年多以来也严格按照蛇岛训练营下发的《训练条例》训练部队,今天却是第一次拉出来的实战。
很快八名都尉都来到中军旗下,县兵虽然都是步兵,但是都尉都有马匹,往来方便,单雄信招来他们,侦察队的队长拿出一幅地图,众人便围过去。
侦察队的队长指着地图道:“各位都尉,过了漳水河,前面就没有什么大的山川,哨马已到黑鸡镇,发现不少高鸡泊的反贼,按原定计划没有继续前进。昨日收到的情报来看,高鸡泊附近十一个村子和黑鸡镇子已经暗中被高鸡泊反贼控制,而黑鸡镇中更有一支反贼扎营,估计明日就会与他们交战。”
容城县都尉率先问道:“那咱们是不是按原计划在小石庄宿营。”
方城县都尉立刻摇头道:“小石庄距离黑鸡镇太近,我认为还是就在这里附近扎营,明日行军二十里,下午就能交战。”
固安县的都尉干脆道:“要不就现在开始急行军,乘天黑后到达黑鸡镇,攻袭反贼在黑鸡镇的营地。刘队长,反贼在黑鸡镇的营地是否坚固”
侦察队刘队长看了一眼单雄信,见后者一副让众都尉争论的架势,便说道:“据探子汇报,反贼的营地不是很坚固,就是些民房,甚至窝棚而已。”
八名都尉对于能够轻松击溃反贼都没有丝毫怀疑,王君临虽然给单雄信强调不要轻敌,特别是不能轻视贼首窦建德和孙安祖,但单雄信依然没有将反贼放在眼中,但他不打算用袭击方式,因为袭击达不到练兵的效果,要知道如这样的练手机会可是十分难得,所以他还是希望能以正面战阵交战。
八名都尉意见不一,争论不休,单雄信听了一会儿,见差不多了,拍板做出决定:“今日就在此地扎营,明日直抵那黑鸡镇,先剿灭镇上的反贼。”
“卑职遵命。”八名都尉同时拱手答应。
侦察队长则请示道:“请将军定下中军位。”
单雄信看看前方,约一里外比较平整,说道:“中军旗前行一里立营,侦察队负责发各部表旗位,各县的县兵及按表旗立营。侦骑待扎营后方收回,各部各自按照战时宿营规定派出潜伏、流动和固定的哨兵,侦察队在外围统一派出几组潜伏哨。”
八名都尉和侦察队的队长立刻抱拳听命,然后上马赶回各自所部。单雄信的中军缓缓前进,约行一里后,立下中军旗,侦察队的队长刘方义带了两个亲兵,丈量好位置,给各部发下表旗,大致成一个三角的营盘。
等他们回到中军回报后,单雄信的四名亲兵各掌号吹摆队伍喇叭一声。
喇叭一响,各部便向自己的表位过去,开始立营,安静的队列开始发出些纷乱的声音,军官的呼喝声到处响起。
辎重队的大车分到各部,从上面取下许多五尺长的标枪,三根一束捆起来便是简易的拒马,每小队捆六个,将铁尖深深插入地面,然后各县的都尉各派出一队人在附近砍伐树木,搬来后将树干横放在拒马上,这便是他们野营的营墙。
然后又拿出一串串的铁蒺藜,沿营墙外布下,这种铁蒺藜为四个铁尖,每六个为一串,每串长一步,两头各有供手抓的铁头,布放和收起都很快捷。
总体来说,他们的下营仍然很简单,并没有挖壕沟或立坚固的木墙。
等到各部都立营完毕,单雄信按照蛇岛下发的《战时宿营条例》规定,派出旗牌亲兵,到三边各门候命,等亲兵到位,中军一通鼓响,各县的县兵的火头兵纷纷到营门排队,等亲兵点过数后,往附近砍柴打水去了。亲兵点数完毕后,仍然等在门口。
单雄信一看侦察队的骑兵,因为放出不少,现在只有五十多骑兵,已经等在东边营门,侦察队的队长连忙笑道:“这些马都饿坏了。”
单雄信笑着挥挥手,中军升起黄旗和绿旗,骑兵旗色定的黄色,绿色为水和草,表示骑兵可以出营饮水吃草,骑兵也在营门点数后,依次出门喝水吃草,等他们回来后,三门的亲兵回到单雄信的中军旗下交数,核对之后没有遗漏。
随即两名亲兵出门,提了锣沿营墙边走边打,绕行一周,着甲的士兵纷纷把甲衣脱下,火兵开始架锅升火。
单雄信麾下的掌号亲兵立刻按照单雄信的命令吹起规定的特殊音调的号角声,各县兵主将纷纷前往中军营帐听令。单雄信的中军营帐也十分简陋,不是那种富丽堂皇的类型,比一般帐篷大些,众人进来后,略有些挤,营帐外面的召集一直吹到各官到齐才停止。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窦建德的野望
单雄信高居上座,发出第一支令箭:“除按照宿营条例规定派出哨兵之后,方城县的都尉陈光强,令你部派出伏路军在大营四周两百,每面五十人。”
陈光强立刻大声答应,上来接了令箭。
“侦察队长刘方义,向大营四方各派出三里远哨五人。”
刘方义立刻也上来接了令箭。
单雄信继续对众人说道:“今晚口令为‘诛杀反贼’,夜间你们各部保留一队人着甲做好随时出战准备,凡营门营墙,无令牌一律不得出入,违者即刻斩首。”
“急事出门者,到中军领令牌,中军值夜官为刘方义。夜间凡有人入营墙十步之内,不听喝阻者,即行用箭射之。言行怪异或体格强壮之人,可以打杀。若遇夜袭,各营各守信地,不得喧哗乱走,其他皆依《野战宿营条例》执行。中军天黑前分发最新情报,明日饭前各部完成简报,卯时三刻开始做饭,辰时出发。明日之战,战时务必听中军旗鼓号令行事。击灭反贼,各位共勉。”
“遵命,将军!”
……
……
窦建德和孙安祖在正史被冠名为隋末重要农民起义军的首领,但最开始其实就是山贼,就是土匪。
而山贼、土匪这行当,就跟街头打群架差不多,谁心肠狠胆子大,谁手下的弟兄多,谁就能吃得开,而窦建德和孙安祖能够在短短半年时间中聚集起上万人,而且在官兵数次围剿下活得风生水起,心狠手辣和胆大心细绝对是最基本的特质。
黑鸡镇对高鸡泊这伙反贼非常重要,通过高鸡镇他们可以和一些商人进行交易,甚至吸引了不少逃税的百姓在这里住着,渐渐让黑鸡镇恢复了几分往日的热闹场景,有了人便会有商铺和商人,而有了商铺便会有税收,这可是‘可再生财源’,比冒险抢劫得来的钱粮好了不知多少,所以高鸡泊两大反贼头目中的窦建德便带领五千人马,亲自坐镇在这里。
窦建德拥有破功期的实力,最主要的是他善于用人,为人义气,不少人愿意跟着他干,而且他当反贼大有讲究,喜欢在村镇之间转悠,带着人这半年中选好了富户目标后干一票就走,如果对方识相,肯花钱免灾,他也不会把人逼到砸锅卖铁的份上,因为秉承着和气生财的原则,他麾下嫡系人马也没有受过什么挫折,反而在高鸡泊这伙反贼中声望越来越高,甚至已经渐渐盖过了大首领孙安祖,而且在穷苦百姓中名声竟然也颇好,有不少人称其为义贼。
但事实上窦建德从未将自己抢来的东西给穷苦百姓分过丝毫,这只是那些穷苦百姓见富户、豪绅和贵族被抢劫之后莫名的生出快感,从而对窦建德都莫名的感激尊敬,不得不说人的心思真的很微妙和复杂。
说实话,清河郡因为千年门阀崔氏的存在,在窦建德看来这是一块硬骨头,所以窦建德不愿意在清河郡起事的,只是他和孙安祖都是清河郡人,刚开始在清河郡为贼能够更好的利用地利和人和,更熟悉天时。
窦建德是有大抱负的人,他认为放眼河东、河北、山东诸郡,大小反贼山寨有百十来个,像目前这样各自为战下去,谁都成不了什么气候。大隋朝廷眼下是刚刚打完高句丽,朝廷伤了元气,他听说军队士气低靡,严格算起来是朝廷一直没腾出手来收拾地方,大伙还能活得逍遥自在。如果朝廷渐渐恢复元气,而且狗皇帝不再打高句丽了,把主要目标对准各路反贼,则大伙就都成了秋后的蚂蚱,谁也蹦达不了太长时间。
所以,窦建德一直认为,如果不想被朝廷逐一剿灭,大伙就只能联合起来共图富贵,但合兵一处有个关键问题难以解决,那就是谁来当这个大首领。
本来知世郎王薄是个不错的人选,毕竟这个家伙是最先跳出来的,声势也整得大,只是所谓枪打出头鸟,正因为他名声大,朝廷重视,派了精锐大军对付,所以王薄屡战屡败,那套打卦算命的说辞已经吃不开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