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鹿鼎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轩樟

    容我考虑一下吧,这么好的货,老实说,我是打算卖一等品相的价钱!这能保证我们双方都不吃亏!卖二等品相的价钱,我最少要陪三四千两纹银的本金出去,一点赚头都没有了。韦宝商量道:各让一步,一等品相和二等品相之间的价格收购,怎么样?我只求保本便可。

    杨四庆看了看韦宝,觉得韦宝不像说假话,而且价格他也清楚,即便是用一等品相的价格收购,如果真的像韦宝说的有上千件货,那仍然大有赚头,一万两纹银收进来,现在市面上这么缺高档皮草,卖出二万两纹银,甚至是三万两纹银,都不会太难!

    杨明晨也不敢随便赶人杀价了,他也清楚这批货的吸引力,这是京城这个冬天,除了粮食之外,最引人的东西了。尤其是对于富户来说,富户不差粮食,他们更需要高档皮草过节哩,杨明晨清楚乔家断货了,大年三十没赶上,这马上要过元宵了,是最后一波良机!

    就在双方僵着的时候,韦宝感觉对方动心了,以一等品相和二等品相之间的价格成交的希望越来越大,所以并不着急定下来。

    老爷。杨家的堂头来了,低声道:有人找大少爷。

    谁找我?杨明晨不耐烦道:没看着我在这见客商吗?

    是经常跟您一道喝酒的吴先生。堂头答道。

    杨明晨一听便知道是吴秋发,吴秋发虽然代表吴家在京津做生意,主要做的是几家晋商大户的生意,但是和十王府街上的几家直隶系的大商户也常有来往,跟他就经常一道喝酒。这个时候吴秋发来找他,杨明晨猜想说不定跟忽然冒出来的这个姓韦的年轻客商有关系。

    嗯,告诉他偏厅喝茶,我这就过去。杨明晨对堂头说完,对韦宝一笑:韦公子,你稍作,我一个朋友来访,我去说一声。

    杨公子忙您的。韦宝急忙站起身还礼,一听是姓吴的,顿时心理膈应起来,担心大好的局面要泡汤,他还真看不出来吴家的势力影响还挺广,刚才那晋商那么拽,就是因为吴家的关系,县政府吴家又来阴魂不散,到底跟几家做生意了?

    杨明晨下去之前,又轻声在杨四庆耳边嘱咐说吴秋发来了,让杨四庆不忙着和韦宝定下来。吴秋发是关外吴家放在京师的管事,吴家是最大的关外皮货和药材供应商,这些事情杨四庆都清楚。

    杨四庆点了点头,什么也没有说,杨明晨才放心的走开。

    然后杨四庆便和韦宝开始闲话,足足换了两杯茶水,杨明晨才回来。

    吴秋发自然已经将事情的前因后果都告诉了杨明晨,现在的主动权都掌握在了杨明晨手里,吴秋发的意思是,用二等品相收上这批货也成,回头再分给乔家一半的货,这样两家都大有赚头,乔家也不用再追着吴家要赔偿了,实在是三赢的好事。

    杨明晨并没有明确的答复吴秋发,他有自己的盘算。

    韦宝看出杨家父子中,倒是儿子起拍板作用,不禁来气,客人来了,你跑走格式半个钟头,这才回来,什么意思?要是真没有时间,来个人打个招呼,让下次再来也行啊?这种是最失礼的,不说做,也不说不做,好像吃定了人家一般。

    不过韦宝现在也觉得杨家似乎是吃定了自己了,因为到这个时候,刘春石和范大脑袋他们仍然没有来报信,估计去联络另外几家直隶系大商号的人,已经全军覆没了,要不然,应该会来通知自己的。

    二等品相就二等品相算了,虽然才卖出5000两纹银,亏了一半,也还能接受,韦宝无奈的想。

    韦公子,不好意思啊,让你久等了。杨明晨微微一笑:这批货,我们现在遇到难处了,如果韦公子要卖,顶多二等品相到三等品相之间的价格!我们可以比乔家多出几千两纹银!这已经是最好的价钱了吧?

    什么?连刚才说好的二等品相的价格也反悔了?

    韦宝听杨明晨这么说,顿时知道这家伙已经全盘知道自己刚才去乔家与那乔家大少爷乔东升谈判的情况了,不觉来气,这就不是对方吃定自己,而是欺负人,趁机打落水狗了!他知道乔家只肯出二等品相到三等品相之间的价格,而自己又与乔家谈崩了,现在只能与他合作。什么玩意?有这么做生意的?不重信用,这是韦宝最讨厌的事。

    韦宝微微一笑:那就不谈了,杨老爷,改日喝茶吧,买卖不成仁义在,后会有期。

    杨四庆没有料到韦宝走的这么干脆,不禁急的站起身来,不知道杨明晨为什么一下子将价钱压得这么低,这不是明着不打算做这么好的一笔生意了吗?韦公子,别急啊,再谈一谈。

    爹,既然韦公子不打算跟我们杨家做生意,那就后会有期吧。不过,韦公子,我劝你一句,这直隶商界就这么点大,有实力的商号不到三十家,大家都知根知底的,我敢说一句,没有人会比我现在开出的价钱高了!杨明晨不急不躁道:我们家本来不应该压韦公子的价钱压的这么厉害,实在是因为出高了的话,怕人家会说嘴,要是这个价钱吃进来,我们也好对同行有个交代。

    韦宝呵呵一笑:我既然能做这么大的生意,会在乎区区一两千两纹银?我一把火烧了,又如何?

    杨四庆和杨明晨,听韦宝这么说,顿时面色大变!杨四庆虽然还不是很清楚具体怎么回事,但是大概能猜到一点,本来高端皮草是晋商乔家一家把持的,这么好的货,能落到他家来,必定是这少年得罪了晋商了,缺没有想到这少年如此‘鲁莽’,居然会生出将这么好的一大批货,一把火烧了的想法?

    其实这个想法,韦宝早就有,如果真的到最后,卖个一两千两纹银,他还真不如烧了来的痛快,否则自己说不定会被这次大失意弄得好长时间缓不过劲来,他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大气的人,有拿得起放得下的做大事的性格,虽然这批货是没有花本钱来的,但是这段时间,自己花了这么多精力,从关外千里迢迢弄来北京,然后让上万两纹银的货物变成一两千两银子?这不是无能是什么?

    韦公子,你这是何必呢?有银子,总比没有银子好啊?做生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趟你照顾我们杨家,我们下趟再碰面的时候,大家就是相熟的朋友了嘛?到时候优先照顾你的生意。杨四庆缓颊道。

    杨老爷,多谢了。韦宝见那杨明晨一脸冷漠,摆明不肯松口的架势,微微一笑,转身便往外走。

    韦公子韦公子唉。杨四庆想要追出来。

    被杨明晨一把拽住,爹,让他烧!这种情况我们要是用二等品相收货,会被人笑话死,别家不在乎这么点银子,咱们杨家会缺这么点银子?

    杨明晨的意思很清楚,没有必要为了一单生意跟晋商闹翻,本来这世道商人赚钱,便主要是靠着一起‘齐心协力’囤积居奇,卖的时候是这样,买的时候,也需要齐心协力压价。一个道理。

    韦宝不怒反笑,转身对杨明晨道:卖不卖的出去,我不清楚,我干什么要烧?我还可以留着自己穿,还可以拿着送人,谁顺眼就送给谁!多结交几个朋友也是好的,反正你是没份。

    你!杨明晨没有想到韦宝居然会像小儿斗口一般,不过这招还真管用,顿时把他的心理优势击溃了,你送人去吧!傻子玩意,有银子赚不知道赚!

    傻子骂谁?韦宝呵呵一笑。

    傻子骂你!杨明晨被韦宝这么一挑,哪里还能保持刚才气定神闲的风度,不过话已出口,便感觉自己着了韦宝的道,好像骂自己了,王八蛋!找打是吧!?

    韦宝无心和人做口舌之争,怒瞪了杨明晨一眼,感觉暴发户就是不行,还说比乔家大气点呢,连乔东升都不如的样子,原来刚才都是装的啊。

    韦宝出了杨家正厅,外面那仍然在等着的锦衣卫小旗官见里面吵起来了,探头来看。

    韦宝一把拉住那人:这种狗样的人家,你求他们干啥?大人堂堂太妃家的兄弟,不怕堕了身份,走,我请你喝酒去。

    唉,你不知道啥事呀。那人急忙道。

    走吧,不管啥事,今天别等着了,没看到这父子两个摆明不想理你?而且现在还在气头上,咱们去喝杯酒解解气去。韦宝笑道。倒不是韦宝真的闲的蛋疼,他是真的在京城一点人脉都没有,刚才听闻这锦衣卫小旗官是太妃弟弟,好歹算是皇亲国戚呀,不结交就浪费了。

    虽然韦宝知道这年代的皇亲国戚不值钱,概因为大明朝和别的朝代不同,皇家娶老婆,都找的是平民家的女子,连公主嫁人,都顶多是嫁给三品官员,四品官员家的子弟,而且还是兄弟好几个的那种人家,甚至还有嫁给门户更低的人家,而且当了驸马之后,便只是得个空头衔,每月领点‘死工资’,不能当官,不能做生意的,所以大明的皇亲国戚,除非是亲王郡王那些有封地的王,或者是当朝有权势的太后啊,皇后啊这些直系亲属的亲戚,否则外戚一般是没有机会出头的。

    看眼前这人,身为太妃的弟弟,还只是一个从七品小吏,甚至都不能称之为官员,便知道了,七品才只是芝麻官嘛。

    那小旗官经不住韦宝劝掇,遂跟着韦宝离开。

    韦宝是自来熟的个性,热情的向那人通报了自己的名字,那人也说出了他的名字:我叫李成楝,我姐姐是庄妃娘娘。

    韦宝哦了一声,也弄不太懂庄妃是干啥的?他对历史知道的一点内容,基本上都是比较重大的部分,本来明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便只是一个登基不到一个月就挂点了的短命皇帝,他的妃子,韦宝就知道一个比较出名的西李,其他的就真的不清楚了。暗忖这人姓李,泰昌皇帝应该没有几个能当上太妃的妃子吧?不是西李家的弟弟,那就应该是东李家的。

    你姐姐有生子女么?韦宝问道,他之所以这么问,虽然有点不礼貌,却也是没有办法,出于无奈,因为韦宝知道,东李好像没有儿女,所以抚养过朱由检一段时间。原本朱由检和朱由校两兄弟都是交给西李抚养的,后面西李生了女儿没空照顾两个,便将朱由检交给东李抚养了。

    没有啊。李成楝听韦宝这么问,果然有点不高兴。

    韦宝倒是一下子似乎高兴了起来,哈哈一笑:大人,你有好事到了,知道吗?

    李成楝像是看神经病一般的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实在是想不通自己哪里有好事?




【0142 拜把子】
    其实韦宝也不知道这个李成楝哪里有什么好事了?

    韦宝以前连李成楝这个人听都没听过,对于他姐东李娘娘更是一点都不了解,哪里会想到什么好事?不过是怕李成楝不和自己去喝酒,不和自己结交,才故弄玄虚的一声瞎忽悠。

    不过韦宝在绝望之中,能认识一个新的关系,总归对于他自己来说,算是一件好事!

    这就跟下棋一样,整盘棋都已经下不动了,没路走了,忽然找到一个家伙,说不定能开一盘新的棋哩?

    生活既像是在下棋,也不像下棋,下棋得一步一步挨着走,不能等,等长了时间,一道下棋的人家不烦人么?

    而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实际上,大部分时候都能等一等,不至于今天明天后天完不成,日子就没法过了。

    韦宝拿的起放不下归拿的起放不下,好在有韧劲,从不轻易放弃一件事情的希望,尤其是对于钱上面的事情。

    刘春石和范大脑袋已经回来了,和一帮随扈,都在门口等待韦公子出来,两个人正在合计怎么跟韦公子说派出去走访各大商号的人,都已经碰壁回来了了这件事呢,却没有想到见韦公子拽着一名锦衣卫当官的人出来,还以为韦公子已经谈好了生意,顿时喜出望外。

    公子?范大脑袋最心急,上前试探着问道。

    韦宝知道他们想知道自己生意有没有谈成,淡然道:这家不行,比那乔家还垃圾,你们那几路什么情况呢?

    几个人听公子这么说,顿时泄气,虽然都觉得垃圾这个词用来形容人,挺新鲜,挺好笑,但这个时候却是谁都没有闲情逸致发笑,倒是惹得侯三和林文彪,还有韦宝的几名随扈跟着叹气。

    韦宝见众人模样,便知道想在北京城找到大商家收他这批特等皮草的事情,彻底化为泡影了,倒反而松口气,一直吊着某种幻想,有时候似乎比幻想彻底破灭了还难受,还是现在自在,彻底没戏了,除了用三等品相或者四等品相的价钱往黑市卖,就是烧掉或者送人。既然都打算送人了,能认识东李娘娘这等皇族,这是再好不过的,否则他连送人都找不到门。

    总不能挨家挨户的上那些达官贵人家去送啊,人家不认识他,谁会收他陌生人的东西?送礼也是有学问的,韦宝在现代给人打工当管理,也做过几回帮人送礼的事情,这些道还是清楚的,送礼也得先混脸熟,拉关系。

    走,好好吃一餐,看看京城的美味怎么样?就这十王府街吧?李大人,你可千万不要跟我客气。韦宝乐呵呵的对李成楝道。

    李成楝看着韦宝,到现在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稀里糊涂的就认识了这么个长得‘很漂亮’的少年人,还非要拉着自己喝酒,这不是奇怪的事情吗?他还真的很少人请他喝酒,更加不用说来这十王府街了,这条街上都是京城最好的馆子,在这条街吃饭可不便宜,韦公子,你这么客气干什么?咱们这萍水相逢的,我怎么好意思?

    没事,李大人,给面子就走吧,遇上就是缘分,能跟李大人这样的人做朋友,这是我韦宝的荣幸。韦宝呵呵一笑,笑的叫个灿烂,叫个真诚,一副孩童的天真烂漫,让人很难拒绝。

    那就叨扰了。李成楝莫名其妙的,只得被韦宝拉着走。

    千万别跟我客气,我能跟大人吃饭,是求之不得。韦宝左右看看,这十王府街,还说是京师最好的街道,也没有多少家店开张啊?这一片,都是关门倒闭,贴黄纸转卖的店铺。

    这两年灾荒不断,今冬更是地震,人都跑光了,哪里还有生意?大过年的街上都没有几个人。李成楝叹口气:京城也就这样,最好的年景中,十王府街也没有全部开门做生意过。

    韦宝点点头,暗忖这年代的商业是真不给劲,这是帝都呀!大明的经济政治中心,这要是不亲眼所见的话,谁能想到会跟后市一个三四线的小县城一般模样?唯一牛叉点的是从这里就能看到紫禁城了,紫禁城是真高大上,红墙绿瓦,不管什么年代都象征着最高统治阶层,让韦宝这种小民不敢丝毫轻视!

    这又让韦宝生出一种体会,用老百姓的生活和皇家对照,封建统治者哪一样成果不是建立在民间的疾苦,和尸骨累累之上的?

    不理会这些了,能在这种年景存活下来的馆子,必定是好馆子,今天不醉不归。韦宝笑呵呵的扶着李成楝的胳膊,好不熟络。

    两个人在前面走,几个韦宝的随扈在身后跟着,倒像是韦宝是当官的人,李成楝只是升斗小民一般,进入一家最大的馆子吃酒。

    韦宝热情的叫了一桌丰盛酒菜,李大人,别客气,敞开了喝酒吃菜,你能多吃,我就高兴了。

    韦公子太客气了,我实话跟你说吧,别看我穿着锦衣卫的官服,我啥权势也没有,每月领点俸禄都不够一家三口过日子的,你要是想找我帮你办点啥事,真是找对人了,我想出力,有那份心,也没有那个能耐啊。李成楝担心韦宝这么热情请自己吃饭是有求于己,所以先将实情说了。

    李大人,你想哪儿去了?把我韦宝看成什么人了?我就是见着李大人感觉投缘,似乎前世的朋友一般,特别熟悉,您千万别多心,我什么事情都不求你,你就踏踏实实的喝酒吃菜。韦宝笑眯眯的一边说话,一边亲自为李成楝倒酒,对馆子里面侍候的伙计道:我这包间不用人侍候,下去吧。

    馆子的伙计应声下去,李成楝奇怪的看着韦宝,韦公子不是有事相求啊?真的就是想请我喝酒?

    可不是吗?韦宝微微一笑,感觉这个李成楝疑心病还挺重,挺有意思的。

    为了谈话更方便,韦宝不但没有让馆子里面的伙计侍候,连自己的一帮随扈也让他们在外间吃饭,就和李成楝两个人单独聊天。

    两个人喝开了,一通瞎聊,韦宝才得到了皇家的一些情况。

    这得从万历皇帝死,开始说,万历皇帝即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1...114115116117118...8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