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振兴攻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这个札子,所有的大宋百姓见过一次。

    这个札子,所有的金人也见过一次。

    高丽王王楷写的。




第四百八十三章 阴影里的毒蛇
    赵桓真的是强顶着恶心把高丽王的札子看完,才喘着粗气喝了一口酸梅汤,平复了下心情。

    实在是当初臣构的事,弄得他太恶心了!

    恶心到现在赵桓一看到这三个字,就心态有些爆炸。

    不过做皇帝,处理国政显然不能这么暴躁。

    高丽王,王楷写这份札子并没有什么恶心人的意图在内。

    王楷,高丽国第十七任国王,字仁表,原名构。

    他是在接过他父亲的王位之后,改的名字,平日里自称构。

    所以,高丽王这本札子,压根不是在恶心赵桓,而是将当初签下的国书,以书面上表的行为,向大宋俯首称臣。

    但是臣构言这三个字,依旧把赵桓气的不轻。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赵桓得知王楷的本名的时候,居然觉得他的逃跑行径,有了那几分合理性。

    赵桓气喘如牛,比和朱琏一起锻炼身体,还要喘。

    赵构这个东西有多恶心臣构言这三个字,就表现的淋漓尽致。

    他最后没有把赵构五马分尸,也是顾忌赵家宗亲的脸面!

    赵桓想了很久,才给高丽王回了封书信。

    追本溯源的将中原王朝和高丽王的历史关系进行了明确。

    自古以来,一衣带水的友好关系再次得到了重申。

    当然,一衣带水这个词,稍微有点见识的读书人,都知道这压根就不是个好词。

    这个词是隋文帝杨坚在统一寰宇的路上,攻打陈国的时候,说的这句话。

    一衣带水的本意是,形容两国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仍像隔一衣带,极其相近。大有一言不合就开片的味道。

    而且赵桓委婉的表示,让王楷不要再自称构了。

    他处理完了高丽王的札子,站起身来,打了一套五禽戏,出了出汗,才算是彻底平复了自己的心情。

    这五禽戏是华佗所创立的一套养生功法。

    当然有没有用赵桓不知道。

    赵家血统里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困扰,赵桓能做的事情,其实不多。

    共计五十四个动作,虎十三式、鹿九式、熊九式、猿十式、鸟十三式。

    当然他没练出来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不过这套戏用来久坐之后活动身体,倒是一等一的好用。

    赵桓打完一套五禽戏后,额头上稍微出了些汗,接过了赵英递过来的毛巾,稍微擦了一下。

    才从新坐到案前,这是一道来自汴京的札子。

    是一份汴京的小报,这份小报很有趣,名为《武媚娘传奇》。

    大概从则天皇后的家室开始讲起,到最后李隆基杀死他的后妃,终结武家对唐朝的影响而结束。

    这段故事非常的有趣,包含了伦理、宫斗等诸多的要素,赵桓看着津津有味。

    本来这个小报没有任何一点的问题,就是一个单纯的演义,以武则天的视角,展示了整个武家的兴衰。

    还突破性的从武则天登基的一些必要元素上,进行了扩充,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考证了武则天皇后的家室。

    比如详细的介绍了武则天的父亲在唐朝的影响和野心。

    还有补上了武则天祖父武华,在大唐开国时候,资助李渊起兵,实为开国元勋的事实。

    这份小报,甚至可以称的上,大宋的第一本女频演义话本,意义非凡。

    但是赵桓还是读出些奇怪的味道来。

    本来武则天临朝称制的时间就很短,从临朝称制到篡唐,一共七年的时间。

    这七年的经历,在这篇小报里,居然占据了近四成的篇幅!

    最后一句,也让赵桓终于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读书人骂人不带脏字!

    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读书人的夹棍带棒!

    赵桓第一次看到这段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是个文盲一样,有点像做高考数学题最后一道题的时候的感觉。

    两眼一抹黑。

    他请教了宇文虚中这个正儿八经的大学士之后,才彻底搞明白了这段话的意思。

    首先第一个字赞,表示总结,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赞。常见于史书之中,对一个人的生平进行总结。

    龙是龙的口水,涉及到了夏朝的一段传说,后来读书人专门指褒姒,意思就是女子祸国殃民。

    而丙殿在汉朝一直指的是太子。

    昌这个字,通菖蒲的菖。

    弄明白了这些字之后,赵桓也终于将上下文全部翻译通透。

    如果没有最后这四个字,赵桓也只会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演义话本,但这四个字,再加上占据了四成篇幅的临朝称制内容,就显得意味深长了。

    这是谁借着武则天的事,攻讦自己的贵妃朱琏吗

    毕竟朱琏在当初八门进京的事之中,确实是做了临朝称制,虽然不到几个时辰。

    但是赵桓觉得自己处理的已经很重了,皇后、太子之位到现在都是悬而未定。

    但是李纲的札子,却让赵桓不寒而栗!

    这份小报因为没有经过进奏院的批准,就私自刊印。

    而且刊印的方式和之前,起底李清照父亲的秘密的那份札子的手法,如出一辙!

    找不到写这《武媚娘传奇》的作者!

    找不到刊印的方式!

    就连纸张和墨都是来自于五湖四海!

    也就是说,这个《武媚娘传奇》,压根就不是指桑骂槐说朱琏,而是继续在李清照的身上带节奏!

    昌一字,也可以解释为教育。

    现在朱琏和赵桓在燕京过舒坦日子,教导赵谌的使命,其实大部分落在了李清照的身上。

    所以,这个龙骂的根本不是朱琏,而是李清照。

    程褚也上了一道请罪的札子,这样的小报,出现了两次,而且都是针对于现在李宫正,但是程褚却找不到这个人。

    也就是说,这道札子依旧是一个悬而未决。

    对方跳出来两次,都没有抓到他任何的把柄。

    第一道是为了让自己激愤之下,把党争的棺材板掀起来。

    第二道札子是为了自己警惕李清照现在虽然名为宫正,实则行临朝称制之事。

    这是谁在背后作乱他想做什么

    赵桓皱着眉,拍打着手中的札子。

    不太像是金国黑水司搞的鬼,他们要是有这么精细的操作,赵桓把自己的脑子拧下来给金国的那个儿当球踢!

    赵桓想了很多人的名字,最后还是没找到敌人在哪里

    赵英放了一盏茶在赵桓案上,说道:“官家啊,你快去延福宫劝劝朱贵妃吧,这哭了都小半个时辰了,看着官家忙碌,臣一直忍着没说。但是现在延福宫那边小黄门回报,朱贵妃眼睛都哭红了。”

    “她哭什么”赵桓一愣,朱琏自从自己穿越至今,从没给自己找过麻烦,就是八门进京的时候,也不愿意自己在前线为汴京诸事担心。

    这怎么突然哭了起来

    “还不是这小报惹的祸汴京那边每天都送小报到燕京,朱贵妃很喜欢看,这不就看到了这《武媚娘传奇》,觉得自己是个祸害,就哭了起来。”赵英叹气的说道。

    赵桓点了点头,写了一份札子,说道:“送到汴京。把这事做了,把这个人给朕找出来。”

    他让皇城司的程褚,发动天下所有的风闻言事的察子和退役军卒,他要翻天覆地的把这个家伙找出来!

    他要问问这个人,到底想做什么,为何反复在李清照身上做文章!

    当然,他也没打算兴文字狱之类的事,还不至于。

    他只想知道,这个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做什么事,不能正面来

    潜伏在阴影里,跟条毒蛇一样。



第四百八十四章 全线告急
    赵桓处理完国政以后,摆驾来到了延福宫,张棠华正在安慰着,已经不再怎么哭的朱琏。

    “参见官家。”张棠华看到赵桓来了,行了个礼,就离开了朱琏的寝室。

    赵桓已经知道了朱琏为何如哭泣。

    她有些误会了那份小报里夹棍带棒说的是谁。

    “做皇后就得吃这份天下人可能的非议。”赵桓劝慰道。

    朱琏点了点头,依旧哭泣不止。

    赵桓其实没有多少哄女人的手段,哄着哄着就哄到了床榻之上。

    **皆歇的时候,朱琏一脸迷茫,自己怎么就糊里糊涂的被哄好了呢

    不过情绪到时宣泄了不少,她也看了出来,那小报说的不是自己。

    “官人,我做了几件过秋的衣物,我去给你取来,试试合不合身。”朱琏笑着说道。

    结果话说完,她自己就笑了,赵桓已经睡着了。

    几乎没有休息的他,总算在自己这里,得到了一息喘息的机会,国政,军事调度,都让他忙得团团转。

    即使有得力的文臣武将分忧,依旧让他劳累到如此模样。

    朱琏起身,把寝宫让给了酣睡的赵桓,自己拿着给赵桓做的衣物,向着张棠华的寝室走去。

    在葫芦形和梨形身材的双重压迫下,赵桓最后没有将魔爪伸向曹娴。

    曹娴没办法相夫,倒是教子做的不错。

    把两个小孩子教导的很好,欢脱的赵清露依旧奔跑在宫廷之中,散播着欢乐,也更礼貌起来。

    曹娴有时候看着镜子里的容颜发呆,自己这个脸和身材,怎么进宫两个多月,连皇帝的面都没见过一次呢

    更何况还有西夏王妃的这个特殊的背景,应该对那位皇帝有很大的吸引力才对。

    当然她不知道,赵桓刚登基到御驾亲征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连自己有个老婆都不知道……

    王禀接到赵桓的诏书的时候,立刻翻身下了床,带着手中的捷胜军和契丹人,准备向来州(今葫芦岛市)去。

    “喂,完颜宗干,你去不去”王禀点齐了兵马看着站在不远处的完颜宗干喊道。

    “说了多少次了!叫我王家彦!”完颜宗干摇头喊道。

    他就不去了,毕竟是打金人,自己能苟活着已经非常不错了,再去掺和宋金两国之战,对他没什么好处。

    而且他准备给王禀个惊喜,等到王禀拿下来州,再给王禀添一道功勋。

    王禀点头,让刘复留守山海关直本来州而去。

    岳飞、韩世忠、杨忻中从西侧,向着坤仪州而去,而中路军由李彦仙率领,从热河向着兴中府扑去。

    全线进攻的号角在秋风阵阵中,向着金人狠狠的砸了过去!

    坤仪州告急!兴中府告急!来州告急!

    一片坦途之下,若是三处大城被拔!

    那到辽阳就仅仅剩下广宁府和锦州两座城池!

    王禀一马当先敲开了来州的大门。

    事实上,他的夫人林幼玉在接手了宇文虚中在金国的察子之后,就一直在渗透金国的来州。

    在没有废多少功夫的情况下,王禀就攻克了来州,整军准备向锦州而去。

    完颜宗望看着堪舆图上,这张没有任何色彩的堪舆图在他眼里,却是四处起火。

    三处重镇告急,让完颜宗望叹气不已。

    “得让完颜宗弼从东线撤回来了。否则广宁府会有危险。我们手里的兵力,不足以抵挡大宋军队的进攻了。”完颜宗望叹气的说道。

    “叔父,不能命令乌沙堡的金兵,攻击西侧敌军的粮草补给吗”完颜有些犹豫的问道。

    完颜宗望摇头说道:“不能。大宋的军队现在用的是那种大车,一带就是三四个月的粮草,才会动身,压根不会留下粮草线给我们袭扰。”

    “哦。”完颜不是很懂,但他还是点了点头。

    现在好像局势很糟糕,他从没见过他的叔父如此的表情。

    “我们也可能要回会宁府了。辽阳府,怕是待不下去了。”完颜宗望又说了一句,止不住的叹息。

    完颜宗翰坐在转椅上,也是忧心忡忡,不过脸上的表情极为坚毅。

    在宁武关上,沈从给他那一下的伤势,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这都一年多了,依旧是疼痛难忍,而且腿脚也越来越不停使唤。

    现在他不得不坐上了转椅

    “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完颜宗翰冷静的问道。
1...188189190191192...4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