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张德白了一眼程处弼,然后认真道:壮劳力,还是不够的。你不知道贺兰山这儿有个富矿吗?

    富矿?金银铜铁?

    程处弼顿时大喜:哎呀,这要是真的,可不能走漏风声,要是被陛下知道了,可就没我们的份了。

    忠君爱国教育积极分子李奉诫脸一黑,连跟着出来增长见识的安菩也是差点从马背上摔下去。

    对安菩来说,大唐的月亮比西域的圆,长安的最圆,因为长安的月亮是属于伟大的天可汗陛下的。

    但是现在,离开了最圆月亮照耀的地方,卢国公的公子居然欺君罔上,简直胆大包天!

    放肆!

    张德怒斥程处弼,食君之禄,你还有没有一点勋贵子孙的自律?金银铜铁这些富矿发现之后,当然要告之陛下,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要牢牢记在心里!

    可是哥哥,富矿哎。

    金银铜铁是陛下的,你不要妄想了!

    程处弼一脸的忧伤,张德正好安慰道,你不要难过,为兄什么时候说过发现的富矿是金银铜铁了?

    啊?除了这些,还有什么?

    煤。

    煤是什么?

    石炭。

    程老三还是一脸傻逼的样子,这让张德很为难。

    不过安菩倒是眼睛一亮:哥哥,可是能燃烧的黑石?小弟在康国,倒是见过。金山以南,也曾见过。

    废话,你那儿的是露天矿,你当然见过。

    正是此物。

    此物燃烧刺鼻过甚,不如木炭羊脂甚多。

    张德呵呵一笑:安哥儿有所不知,这全天下,最好的石炭,只有三处。但是巧了,就在这河套,就有一处。这上品石炭,燃烧之后,绝无异味,熊熊烈焰,无可比拟,若是用来炼铁炼钢,有如神助。

    何止神助,简直是神器。老张买下来的地盘,可是将来的无烟煤之乡。

    就这么一个矿,给他王爷当他都不愿意换。

    最重要的是,目前整个大唐人民从皇帝到贩夫走卒都是傻逼,绝对不会知道无烟煤是多么凶残的利器。

    这块蛋糕,毫无压力地就要吞到肚子里,老张每天想想,就特别的激动。

    太谷县那一千几百号壮劳力算个屁,后面加两个零都不够用的。这么一个矿,连带着贺兰山到北河套,整个原始工矿劳动力的使用量,最少是三十万以上,比始皇帝挖坟还要凶残。

    金银铜铁?那才几个钱,没劲,李董他要,给给给给




第七十三章 勤奋好学李思摩(票!)
    追张德而来的京中少年,以安菩最为年长,虽说他十六七八岁喊着十三岁的少年哥哥,却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毕竟,能置办偌大产业的张德,简直财神下凡,让降了大唐安心做看门狗的李思摩内心默默地感慨天命在汉。

    别看他是个粗人,但要论智力,整个突厥也就执失思力能跟他比一比。思摩而且好读书,精通鲜卑语室韦语靺鞨三部方言,十几年前就能说一口塞北味儿的关洛腔。最近正在研究大江口吴语十二种方言的微妙不同之处

    他这么努力,老张真的无话可说,你是突厥人是蛮夷是傻逼啊,为什么这么努力?你想干什么?

    唉,大郎,想当年,北地中原,可是‘走马鲜卑儿’,怎么就沦落至此了呢?

    思摩没提吐谷浑那群丧家犬,伏允一口气跑紫山去了,差点没冻死在那里。而且还遇上了出来打猎的吐蕃人,互相干了一发,又折损些许兵马。

    张德白了他一眼:郡王,你只说半句话的?‘走马鲜卑儿’后面还有一句,‘庙堂汉家子’呢?

    然后李思摩就笑了:说的也是,鲜卑蛮夷太蠢,一旦败了,就没机会了。还是庙堂之上的英杰才是真汉子。

    五胡乱华很凶残,但世家大族根本连体毛都没掉,几百万胡人,死了一茬又一茬,声势浩大牛气冲天。结果一朝惨败,不是被同伙吃掉,就是被某些打入敌人内部的汉人奸臣给祸祸了。

    思摩翻了翻史书,认为姓高的姓杨的,都不是好东西。只有伟大光明正确的天可汗陛下,才是大草原的太阳。

    自从思摩认真学习吴语方言后,就知道原来南边走近海,是需要灯塔指路的。当然灯塔是张德说的,其实一般都是寺庙浮屠顶上的长明灯。然而思摩并不在意这些细节,因为他一脸神圣地跟张德发誓:陛下就是我们草原人民的灯塔!

    不容置疑,斩钉截铁!

    张德感慨万千,心说唐朝和一千几百年后也没什么区别嘛。谁兵强马壮刀子快,谁就是灯塔,谁就是希望,而且月亮也要圆一点。

    虽说思摩在突厥人里面人憎鬼厌,但身为灯塔国不是,大唐帝国的一份子,张德不得不承认,像李思摩这种五开元通宝,太特么和蔼可亲了。

    大郎,小王有一事不明,不知可否为我解惑。

    郡王但说无妨。

    好,那小王就快人快语了。思摩络腮胡子一抹,大马金刀地坐条凳上,看着张德期盼问道,这个,羊毛都已经堆满了库房,大郎这羊毛不知什么时候发卖?

    不卖,先囤货,入秋再说。

    思摩当然不信,你特么几万斤几万斤的囤货,放着生虫子?

    见他不信,张德顿时笑道:郡王,都入夏了,要羊毛作甚?

    说的也是可惜这些织机了。

    多好的织机啊,脚踏式织机,咬咬牙还能分个两班倒,差不多能有两丈,没多久一匹布就出来了。毛布他看过了,虽说还有些毛糙,但比起粗麻布,那真是强了太多,里面缝制丝绸或者火麻布,保暖无比。

    这样的好货色,怎么可以不卖钱呢?

    思摩眼珠子一转:大郎,你少年在外,殊为不易,小王一向敬仰邹国公,更是承蒙张公照拂,才多保存了一些族人,小王感激不尽啊。

    特么你一个突厥人,怎么说话吞吞吐吐的?直肠子呢?直肠子在哪里!

    老张斜眼看着他,李思摩老脸微红,他皮黑,脸又大,倒是看不出太出来。怀远郡王压低了声音道:咳咳,小王在娑陵水,还是认识一些人的。你看,现在才四月,可是漠北还是很冷的嘛,晚上冷的不行。有几年,五月还下雪呢。

    娑陵水?那是北海源吧?骨力干仆骨两部在那里沾点便宜,我大唐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怎么,郡王还想拉他们一把?

    小王岂敢!

    李思摩吓了一跳,赶紧站起来,黑脸都吓白了。拉他们一把?开什么玩笑,这要是被天可汗知道了,等着脑袋拿去祭天吧。

    那为何郡王要拿毛布去给他们?

    交易,交易啊。

    李思摩赶紧解释,小王怎么可能和那帮蛮夷攀扯在一起,我可是对大唐忠心耿耿的。

    我擦,你特么居然有脸说别人是蛮夷?

    不过仔细想想也没什么不对的,安菩是安国人,拿到长安户口之后,立刻以长安人自居,一百多坊比张德这种去了长安三四年的还熟。而且安大郎跟老乡见了面,一开口就是我们长安我们大唐

    然后老乡们也没觉得什么不对,反而眼睛露出小星星,纷纷推销自己的表妹亲妹表姐亲姐给安菩认识认识。

    不难看出,永久居留权很重要,虽说大唐没绿卡。当然户籍国籍更重要,至少拿出去装逼没问题,而且优越感满满的。

    老张有时候也会思考,人类建立国家后这几千年,都特么在干嘛呐。怎么感觉一点都没有进化的样子?

    噢?郡王有何高论,德洗耳恭听。

    张德坐在太师椅上,老神在在的。在长安不好弄这椅子出来,有失体统。跑来塞上,哪儿那么多规矩,长袍一脱就是马裤长窄袖,腰间铁环作扣,要不是头型还在,整个一一千五百年后半夜翻围墙出去上网的网瘾骚年。

    饿了一个冬天,开春还在养膘。骨力干的黑牛这会儿卖不出好价钱,还有仆骨人的马,这可不是漠北矮脚马,乃是金山追风,柔然人的骑兵,用的就是金山追风。

    也在养膘?

    养膘。

    可我这些羊毛都是好货色,使不得啊,从吐谷浑那里抢买过来的,花了不少气力。

    怀远郡王嘴角一抽,心说你们汉人真虚伪,明明是抢的,还杀了别人好几千战兵,凉州还垒了人头山。当然如果是长安的史官,基本上就一句贞观三年冬,征吐谷浑,大胜,然后就没了。

    厚厚的中国史,这种一句话带过的事情,其实都是数万数千人头写成的。李思摩爱学习,还看史书,当然会不爽。

    嗳,大郎一向机灵,怎地这会却想不通了?好货色,那当然是给人用的。

    嗯?

    老张一愣,啥意思?

    骨力干和仆骨那些畜生,能算人吗?随便弄点糙羊毛,一匹换他一头大黑牛!

    张德呆若木鸡,不由得感慨万千,到底是什么,才能让一个直爽的突厥大汉,沦落到这么唯利是图,他真是太欣慰了。



第七十四章 珍珠弘忽(票!)
    从怀远出发,到娑陵水有两千多里路,除了黄河,还有戈壁沙漠草原荒原等等地形。马队运送物资,也是殊为不易。突厥没有灭亡的时候,还能召集诸部在狼山一带交易,最不济也是突厥人从中原捞一笔之后回去再捞。

    渠道为王嘛。

    当年突厥人掌握了中源物资的渠道,对内进行再分配,话语权比刀子还要管用。

    但谁能想到控弦四十万也能输?

    阿史那咄苾带着小弟们在河口装逼的时候,肯定表示自己的优势很大,然后被李靖干出屎来。

    于是突厥牧业倒闭了,王八蛋老板阿史那咄苾带着他的小姨子跑去大唐安享晚年。被坑了血汗钱的可不仅仅是阿史那家族,灭突厥一战,诸部男丁减三成那都是长生天保佑。

    直接崩溃的突厥小部落不计其数,靠近契丹室韦的直接被吞并,要不是薛万钧李勣先后去了一趟幽州,契丹人恐怕直接就扒了猛干旧主子。

    骨力干和仆骨还是有点底子的,但主要是因为离中原远,那地界偶尔都能看到北极光闪耀了,完全不像人类应该生活的地区。

    但没办法,以前干不过阿史那家族,后来干不过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基本上就是靠纳贡混点饭票,从长安讨点赏钱立刻走人。

    从河东还买了木料,又在贺兰山立了砖窑,四五千突厥奴被调拨过去挖煤。因为初期不是很熟悉,塌方死了一百多人之后,张德决定暂时不挖煤。

    但因为用煤烧出来的方砖用起来还不错,正赶着凑个二十万匹砖的李思摩顿时苦口婆心劝说道:大郎,死个把人算什么?再说了,那些蛮夷,能算人吗?咱们大唐难道还死不起几百个蛮子?

    张德看着大圆脸的思摩,心说这货当年到底被突厥可汗做了什么?怎么反人类人格这么强烈?报复社会太明显了吧?他们以前都是你族人喂!

    大郎不会以为他们出身突厥,就以为是本王族人吧?

    李思摩突然反应过来,觉得张德的眼神很古怪,然后思摩感慨一声,想当年,本王为可汗不喜,称我有类胡人,怀疑我不是突厥种

    说到这里,思摩顿了顿,然后大声道:长成这个样子,难道是我能决定的吗?以貌取人,本王深恨之。大郎,你不会看不起我吧?

    当然不会,德最是欣赏郡王这种快意恩仇的好汉!

    大郎真乃本王知己啊!

    然后怀远郡王一副啥也不说的表情,紧紧地握着老张的手,剩下的五万匹砖,什么时候送过来?

    你特么是在下输了。

    老张彻底服了,这货已经疯了。

    李思摩要在怀远城盖个大宅子,他才不要住帐篷。什么突厥人到了长安思念草原的风光,都特么狗屁。苦哈哈的日子谁愿意过?草原那么好,怎么大家一有空就琢磨过年之前南下抢一把?

    李思摩觉得自己是真性情,不虚伪。老子就是喜欢中原,就是喜欢享受过好日子。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老实,这种人简直就是人渣败类畜生

    前些日子,怀远城的突厥贵族,在那里谣传劼利可汗在长安过的不安逸,怀念草原,思乡成疾。李思摩身为怀远郡王,当场就义正言辞地反驳:可汗还给天可汗跳胡旋舞呢,乐不思草原。

    当然老张个人觉得,劼利忧思成疾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希望李董突然就傻逼然后心软把他往北边放了。二是一听到草原有人造反叛乱,就怕李董手下的疯狗出来咬他说是就是他突厥人才造反的。

    忧思成疾?思乡?帮帮忙,突厥人狼头金帐都是不固定的,哪来什么乡可以思。

    为了让怀远城的思想统一,怀远郡王于是就把那些认为劼利可汗过的不好的贵族都打包送去西河煤矿,而且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照顾好这些族人,可不能像之前那批,塌方死在地底。

    他们突厥人可是火葬的

    然后四月底,煤矿又塌方了。为此,思摩郡王哭的撕心裂肺。

    都怪我!都怪我!如果不是我让他们去矿场,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本王对不起可汗,对不起族人,呜呜呜呜呜

    多么真性情的汉子,老张都被这个无耻之徒感动哭了。

    程处弼感慨万千,对李奉诫道:要不是跟着哥哥出来,想必我在长安,还以为突厥人都是蠢货呢。现在,大开眼界啊,不比长孙不比某些人差啊。

    李奉诫的世界观一直在刷新,此刻他已经成了面瘫脸。原来在长安的时候,他就像是一朵纯洁的小白花,现在他从哥哥那里学会了一句话:天下乌鸦一般黑。

    按照汉礼,又给族人改了姓,都姓史。立了坟头,竖了墓碑,还让很有学问的夏州长史跑过来题词。然后特么还在城内改了一个史家祠堂老张不得不承认,李思摩这货是会玩的。

    丧事操办完毕之后,思摩对张德道:大郎,阿史德家的人马上要到,到时候给本王三分薄面,不要和他们这群蛮子一般见识。

    郡王何出此言,优鲁可敦之后,吾甚是敬仰,得以一见,三生有幸。
1...4243444546...8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