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爪章鱼
    “那她怎么不去拿个学位呢”米嘉说。

    “差的学校她看不上,好的学校又答应。水仙还很忙,整天到处跑,没工夫上课写论文。”刘基说。

    “原来是这样。”米嘉也就是随便问一问。

    这时候菜上来了,生蚝上面一大盆得蒜蓉辣椒,炒鱿鱼里面更加是五六种辣椒。虽然已经没有了原味,可的确是够刺激。

    吃几个生蚝,再喝几口啤酒,口腔被辣椒烧灼之后又被啤酒冰镇,整个人都醺醺然起来。

    不知不觉,已经喝了好几瓶,整个人特别想说话,特别想吹牛。所以国人宴会的时候喜欢喝酒呢。虽然喝酒有很多坏处,可融洽气氛这方面是没得说的。

    刘基也喝的差不多了,对着米嘉说:“米老板,你这个项目,我看前景很大啊。要是能够做好了,说不定能够名留青史。”

    “名留青史就算了吧。”米嘉说,“龙津不过是个小地方,我做的项目只涉及龙津的一部分。这都能名留青史,那青史得多长啊,以后学历史的学生多可怜。”

    “不是这么算的,名留青史没有这么难。世界有世界历史,国家由国家历史,民族有民族的历史。一个历史人物,比如岳飞吧,在国内很出名,但是放到全世界,根本没什么人知道。总不能说岳飞没有青史留名吧我们龙津有本地的历史,只要名声能在本地流传下去,那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我们本地有什么名人”米嘉一个都想不起来。

    “比如那个,那个什么……龙王庙的龙王。”刘基说。

    “龙王能算是名人吗!”米嘉说。

    龙津得龙王庙也算是很出名,以前省城都有人过来拜祭。那是因为龙津在上游,省城在下游,要是龙津发大水的话,省城多半会被淹。

    当然这都是以前的事了,后来建了很多水库来进行调节,就算龙津变成一片湖泊,省城也不会有事。

    那时候龙王庙附近是很繁华的地方,附近有很多餐饮小吃,元宵节花灯也是在龙王庙。

    不过龙王庙早就拆了,重建之后没有半点痕迹。只剩下公交车站还有个龙王庙站。

    “算啊。”刘基说,“我们龙津得龙王名字叫做刘志峰,是龙津县的县令。以前龙津几条河经常发大水,每次都造成很大的损失。刘志峰疏通河道,修建河堤,以后发大水的频率少多了。龙津人民感谢刘志峰,所以给他修了庙,称为龙王庙。”

    “刘志峰”米嘉问,“难道是你的祖先”

    “没有,只是同姓。”刘基说。

    要是按照米老太爷得办法,刘志峰这种名人肯定要拉进家谱来的。

    “这事现在也没几个人知道了啊。”米嘉说。

    “那是因为龙王庙被拆了,以前刘志峰的事迹就写在龙王庙里面的,凡是即去参观的人都能看得见。”刘基说。

    “那也没用啊。”米嘉说。

    “米老板你想想,这个旧城重建,范围几乎有龙津市城区的四分之一呢,面积很大的。”刘基说,“一座庙容易拆,这么大范围总不可能全拆了。要是我们能够好好干,弄出个样子来,就能名留青史了。”

    “难。”米嘉摇头说。

    要弄得好谈何容易,米嘉根本没有本钱乱来。能够保证这么大个项目顺利完工,已经很了不起了。

    “是很难,要不我能这么伤脑筋吗。”刘基说。

    “别想这些没用的。”米嘉说,“好好把项目做完,把钱赚到手才是正经。”

    “这倒也是,可我总有些不甘心啊。”刘基说。

    这有什么不甘心的,刘基一个失业中年底层画图狗,抓住机会咸鱼翻身,眼看就要发财了,还想什么青史留名,岂不是可笑。

    米嘉一个重生的都没想着要青史留名呢,别说米嘉了,陆毅安能够青史留名吗周子明能够青史留名吗多半都是没什么机会的。

    又喝了几瓶,刘基已经撑不住了,趴在桌子上摇头晃脑。米嘉结了账,叫人把刘基送回去酒店。

    洗了澡躺上床,米嘉都要睡觉了,忽然间来了电话,一看是张弓打来的。

    “不好意思阿米老板,这么晚打电话过来,打搅您休息了。”张弓说。

    当然是打搅了,天气这么冷,米嘉都把战兰搂在怀里了,还不得不听电话。

    “没事,怎么了张教授”米嘉没好气的说。

    “是这样的,我找到了米山的确切记载,心想得第一时间通知米老板。”张弓说。

    “哦什么记载”米嘉问。

    “是省城一个退休官员的日记,这人叫做刘志峰,以前做过龙津的县令,对龙津的事情很清楚。”张弓说。

    “啊刘志峰”米嘉问,“那个龙津的龙王爷”

    “你知道的”张弓有些意外,“的确有这么个传说。”

    “我是本地人啊。”米嘉其实也是刚听到的,“刘志峰的日记写什么”

    “刘志峰整顿过龙津的河道,但还是会闹水灾。有一年闹得特别厉害,把龙津县城附近的几十个村子都给冲毁了。”张弓说。

    “然后呢”米嘉问。

    “古时候和现代不一样,那时候闹水灾,真会大规模饿死人的。几十个村子加起来,好几万人口,眼看都要被饿死,当时的县令就要求县里的大户捐钱捐物,帮助灾民渡过难关。”张弓说。

    米山到底




第三零三章 建大楼
    米嘉躺回床上,觉得心里有些触动。米山身为一个盐枭,发水灾的时候都能捐家产买粮食给大家度过难关,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怎么了”战兰问。

    “张教授找到我祖先的记载了。”米嘉说。

    “他不能算教授吧,以前只是大学讲师。”张之说。

    “就这么叫呗。”米嘉说。

    “他说什么了”战兰问。

    米嘉把米山的事迹介绍了一遍。

    “哇,原来米山祖先这么厉害啊。”孟若婷说。

    “那要把米山祖先的事迹好好介绍一番才行。”战兰说。

    “对了,既然是清朝的宝藏,那是不是属于我们个人了”孟若婷问。

    “应该不算吧。”米嘉说,“怎么还说也是古董。”

    “那不是太可惜了吗。我们还要自己出钱把价格炒起来。”孟若婷说。

    “可惜什么,反正也不能卖。”米嘉看得很开,既然不能卖,那捐给国家还更好。

    自己保存着,还要自己出钱,自己找保安。捐给了国家,就有国家来保存。名声还更好呢。

    “说不定会被人贪污,前阵子不是有新闻,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偷偷把展品卖掉,用假的替代。”孟若婷说。

    “值钱的才有人偷,我们这又不值钱。”米嘉说。

    “现在不值钱,炒作以后就值钱了啊。”孟若婷说。

    “炒作的东西,只能蒙外行人,内行谁不知道。”米嘉说,“你们说,我给米山先祖搞个博物馆,他算不算青史留名”

    “肯定算啊。”战兰说,“有多少人有自己的博物馆。”

    “我们把博物馆弄得好一点,把名声打出去。”战兰说。

    “不知道我们死了以后,有没有人来给我们建博物馆。”米嘉说。

    “死了以后的事情,管那么多干什么。只要活着的时候过得好就行。”战兰一点都不在乎。

    “这事还是要看后代,要是后代是有钱人,大富翁,那就很容易被人记住。要是后代无能,就会被人摸黑。”张之说。

    “三宝太监也被人记住了啊。”孟若婷说。

    “那是特例。”张之说。

    因为米嘉有钱了,所以米山才会被人记住如果不是米嘉的话,就算发现了米山的宝藏,大概也不会有人给他建博物馆。

    银元可能会被拿去卖掉,书画则会随便扔到什么不知名的仓库里面,永远不见天日。

    夜渐渐深了,米嘉闭上眼睛睡觉。忽然做梦,梦见自己飞了起来,到了龙津上空。

    龙津变成了一张画卷,就好像米山画过的那一副一样。本来是黑夜,忽然日出东方,整个城市活了过来。

    无数人从家里涌出,汇集到马路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然后开始堵车,堵得不耐烦了,使劲按喇叭。

    太阳越来越高,马路上车流渐渐稀疏。大家全都在忙活着自己的事,努力工作,吃喝玩乐。

    太阳下山,无数人从各家公司涌出,来到大街上,又把路给堵了起来。然后是万家灯火,人来人往,吃喝玩乐。

    米嘉本来也只是其中的一人,还是混得不在样的一个。全靠重生了,才有机会逆袭,成为亿万富翁。

    意念一动,米嘉把重建区域给圈了出来。这一片区域特别破旧,里面环境条件都很差。大家忍受了几十年,终于等到重建的机会。

    米嘉意念又是一动,重建就完成了。到处都是新楼新路新花园,可也不过是一个普通南方小城市的水平。

    刘基说得没错,设计一个独特的、美丽的、好用的城区,也许这就是唯一的机会。

    可是要怎么设计呢刘基想不出来,米嘉当然也想不出来。雅各布倒是想出来了,可惜不接地气,很有可能会失败,米嘉承受不了后果。

    要是给时间慢慢修改,也许雅各布可以修改出一个风险没那么大的方案来,可是米嘉赶鸭子上趟呢,马上就要开工了。

    米嘉在城市上空飞来飞去,做梦就是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可惜就算是在梦里,米嘉也想不到应该怎么做设计。

    他完全没学过这方面的知识,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要只是梦里的话倒是简单,比如建一栋大楼把所有人都塞进去,然后剩下的地方都用来做公园。

    重建地区预计有几十万人,五百万平米建筑。一栋大楼如果建一千米高,那么占地只要五千平米就行了。

    五千平米占地的大楼,大致就是七亩多,也就是七十米长七十米宽的一块地。

    保证让人印象深刻,保证环境好,就是没有实现的可能。这么大一栋楼完全是不合算的,建筑费用太高,住起来也不舒服,消防根本没法子解决。

    等一等,要引人注目,要印象深刻,建大楼就是最好的方式。一栋大楼耸立在地面上,隔着大老远就可以看到。

    一千米的不行,五百米的行不行呢五百米也不行,三百米呢

    三百米大概是一百层左右,现在龙津最高的大楼也没有一百层的,只有四十多层还是五十多层。

    就算是省城,似乎也没有这么高的建筑,只要建成了,肯定能名留青史,至少在龙津会很出名。

    然后米嘉用自己的名字来给大楼命名,只要大楼没被拆掉,米嘉的名字就可以一直流传下去。

    米嘉越想越高兴,一栋大楼在拆迁区中心拔地而起,光彩夺目。至于见这么一栋大楼怎么使用,会不会亏本

    应该不会的,米嘉自己的公司现在就占据了整个万安大厦来做办公室,以后随着工作的展开,还要招更多的人进来。

    比如说物业公司,要管理整个拆迁区的物业,肯定有很多员工,要占用很大的办



第三零四章 米嘉大厦
    这话说的不清不楚,没头没尾,可是刘基立马就听懂了。

    “你是说建一栋超级大厦,作为区域中心”刘基很是兴奋,“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我被雅各布博士带偏了,超级大楼不环保,可是好看啊。”

    超级大楼消耗很大,会造成很大的污染,不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污染,这是没法子的事。

    超级大楼人多,污染也大。普通的大楼人少,污染当然也少一些。按照人均来算,其实都差不多,说不定超级大楼还小一些呢。

    当然了,普通大楼要消耗低,是可以很低的。冬天冷了靠一身正气,夏天热了开分体式,有人的房间开没人的房间不开。

    超级大楼就没办法,一定要中央空调,冬天夏天都要开。不管有人没人,都要把温度控制住。

    还有电梯,超级大楼的电梯复杂很多,运行成本高很多。普通大楼的很多都是随便凑合的。

    “建超级大楼很困难吧。”米嘉说。

    “请米老板放心,我们一定克服所有困难,尽快拿出设计图!一个月,不,三个星期!三个星期就行!”刘基把胸脯拍得啪啪响。

    米嘉放心个鬼,刘基这么热心干什么,“没这么大块地啊。”

    “有,我发给你看。”刘基说。

    很快刘基就给米嘉发了一张重建区的地图过来,上面靠近煤矿公园的地方圈了好大一块地。

    “这里”米嘉量了一下,“不够啊,容积率最高最高,也就是6,你这地方起码十二了。”

    “把公园算进去就够了。”刘基说。

    “公园不算我们的地方啊。”米嘉说。

    公园也在重建范围内,但这是政府负责的,算是文化体育用地,和米嘉没有关系。

    “公园附近这里有一栋大楼。”刘基说,“下面是煤矿的矿坑,那栋大楼差点垮了对吧”

    就是米嘉用来坑刘东那栋楼嘛,米嘉说:“对,怎么了”

    “矿坑不可能只有一条,说不定山边路下面全是矿坑。我们必须进行全面勘察,然后进行填补,才能进行后续动作。要是有矿坑不处理,影响了建筑物基础,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刘基说。

    “勘探处理需要很多钱。”米嘉说。

    政府没有钱,就只能让米嘉来处理,把公园划给米嘉。这样米嘉就能用公园来摊平大楼的容积率,顺便把绿化也一起解决了。
1...125126127128129...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