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爪章鱼

    “对,说是康熙时候的人。”米老太爷说,“有早慧,就是小时候就很聪明,读书考秀才没考中,就去做生意,赚了很多钱。”

    “小时候很聪明,结果考秀才没考中”米嘉说。

    这早慧也太不值钱了吧,你说考进士没考中,那也就罢了,连秀才都没考中。

    人家范进中举之前,当了几十年秀才,被邻居亲戚看不起。中举之后成了举人,这才返身。

    结果米家这个祖先连秀才都考不中,放到范进中举那儿,连被人看不起的资格都没有。

    “你以为秀才容易考的吗以前考秀才比七八十年代考大学还难呢。”米老太爷说,“考秀才要脱产,读私塾,花费很大的。读完了还要跟全县读书人抢那么几个名额。”

    “所以后来去做生意了对吧,做的什么生意”米嘉问。

    “族谱没说,就说他赚了很多钱,娶了八个老婆,生了十五个孩子,其中最小那个就是你的太祖爷爷。第三那个是我的爷爷。”米老太爷说。

    所以米嘉和老太爷这亲戚还是挺远的,早就出了五服。

    “十五个孩子这么多。”米嘉说。

    “八个老婆啊,平均一个老婆两个孩子都还差一个。”米老太爷说。

    &n




第二九三章 清点宝藏
    也不知道最后考证出来米嘉的祖先究竟是个什么样,就算这个祖先真的没什么本事,编个故事拔高起来就完事。

    攻击县城无果,完全可以说是已经抓住了县官老爷,就等着进军省城,震动天下。

    谁知道这时候忽然得病,无法医治,只好解散义军,逃入深山,安然坐化。就好像笑傲江湖的任我行一样,明明快赢了,谁知道被剧情杀。

    又或者米山是东南十八省私盐贩子的总瓢把子,为了全国人民吃上盐,对抗高昂的盐税和不合理的食盐专卖制度,被满清政府视为肉中刺眼中钉。

    一次洪灾过后,满清政府不去赈灾,反而加大搜刮力度,还派出大军追杀米山。

    米山迫于无奈,只好造反,几次把朝廷大军打得大败(此处参考水浒)。所以吴三桂造反的时候才能一度取得优势。

    要不然就吴三桂手下那些人,一造反就被满清秒杀了。

    至于说别人不信,他们不信就不信吧。米嘉自个建起来的博物馆,喜欢怎么设定就怎么设定。

    就好像葫芦娃大战变形金刚,作者喜欢怎么设定就怎么设定,你不接受设定就不要买这本书。

    以前米嘉看过好些小人书,最典型的好像西游记系列。孙悟空当主角的时候,当然孙悟空最厉害。

    换一本书变成猪八戒当主角了,又变成猪八戒牛逼,再换一本书是白龙马做主角,那白龙马也会变成很牛逼。

    既然是米嘉祖先的博物馆,那么就是米嘉的主场,把自己祖先设定得牛逼点很正常。

    说故事各有巧妙不同,最后还得上干货,才是真凭实据。米嘉的干货,当然就是这五大箱子宝藏了。

    其中四个箱子是鹰洋,这玩意现在不怎么值钱。如果这是一项投资的话,可以说是完全失败的。

    在鲁迅那个年代,鱼翅只要一块钱一大盆。这里的一块钱就是一个银元。

    到了现代,一个银元三百多块,显然是吃不起一大盆鱼翅的。可以说它的价值下跌了。要是用来投资,可就亏大了。

    不过这么多的大洋放在一起,还是很壮观的。经过清点,四个箱子里面一共有四万一千多枚的鹰洋,其中三个箱子都是一万枚,剩下一个箱子是一万一千多。

    把所有的大洋叠放在一切,用玻璃罩住,一眼看上去,十分的值钱。再把石碑单独放在旁边,说清楚来龙去脉,博物馆的主体就出来了。

    还有一个箱子,里面放的是各种书画卷轴,这个门道可就多了。米嘉没有当场打开,只是点了数量,就是为了以后可以换成更高级的书画。

    比如说米嘉已经买了的那个宋代的疑似米有仁作品,找人装裱一下混进去,一点问题都没有。

    米嘉正要清点都有些什么书画的时候,战乐赶到了。

    “这些都是什么啊”战乐看着米嘉房间里一大堆书画卷轴问。

    “小嘉找到的宝藏啊,你没看直播吗”战兰说。

    “看什么直播,我一路开车飞奔来的,你催得这么急。”战乐没好气的说。

    “司机开车吧,你在一边坐着而已。”战兰说。

    “怎么真找到宝藏了不是弄虚作假的吗”战乐说。

    “当然不是,这都是真的宝藏。”战兰说,“你看这些大洋,都是古董。”

    “可惜大洋不值钱。”战乐说,“如果是金币就好了。”

    “哪有这么多金币啊。”战兰说。

    “后期欧洲都是用金币的。”战乐拿出一个木头箱子,打开,里面全都是一块块的黄金。

    “我好容易带过来,现在没用了”战乐问。

    “没用了,你拿回去吧。”战兰说。

    “也不一定没用吧,我们可以说这些黄金也在宝藏里面。”张之说。

    “大家都看着我们挖宝藏啊。”孟若婷说。

    “这些还在更下面一层,当时没挖到。”张之说。

    “算了。”米嘉说,“不用浪费黄金。我们在这些书画上想办法。”

    “这些书画”战乐说,“你懂书画吗”

    “不懂。”米嘉老实承认。

    “那你知道这些书画值钱不值钱”战乐说。

    “总归是明朝的古董,应该挺值钱的吧。”战兰说。

    “这可不一定,不值钱的古董多得是,打开来看看呗。”战乐说。

    “我不会打开,得找个专家来。”米嘉说。

    “专家什么专家”战乐问。

    “就是你上次介绍给我们那个徐自强。”米嘉说。

    “那家伙啊。”战乐说。

    很快徐自强也来了,还带着好几个专家,行头齐全,戴着手套,小心翼翼的拆开卷轴,慢慢打开。

    首先打开的一幅画,画的是一条江水,两边重峦叠嶂。米嘉一看就觉得有些眼熟,“这个是……这是龙江吧。”

    龙江是流经龙津的一条小江,以前进场闹水灾,后来修了水库就不闹了,太过安静,很多龙津人都忘记还有这么一条河。

    战兰看了半天,也认了出来,“对,应该是龙江。”

    “龙津在哪里”张之看来看去。

    “这一段还没到龙津县城,你看这里就是江边公园。”米嘉指着土话一个角落说。

    “这个倒是得了米芾的神韵。”徐自强说,“可惜……”

    “可惜什么”米嘉问。

    “可惜作者不出名啊,这米山是谁啊从来没听说过。要是名家的话,起码能值几百万。这个不出名,只能十万八万。”徐自强说。

    “差这么远的吗”战兰问。

    “对啊。”徐自强说。

    &nbs



第二九四章 建博物馆
    如果是名家,这么多字画,已经可以办一个专题展览。不过想一想,博物馆应该也算是专题展览吧。

    “这些书画的水准还不错,有米芾神韵,可惜那不是宋朝,而是明朝。米山又没名气。”徐自强说。

    “米山先祖是米芾的后代。”张之说。

    “没用的,你做鉴定师,谁谁的后代有优势。你做画家,书法家,谁谁的后代没什么用。好像毕加索的画很值钱,要是毕加索有个孙子,画的画和毕加索一模一样,你觉得有人会出高价吗”

    那当然不会,米嘉也明白了。

    “米山老先生也是一样,他就算画得和米芾一模一样,那也没用,在艺术上没有创新,没有个人风格,那就只能算是学习阶段,还没有出师。米山老先生的字画有米芾神韵,然而还没有自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没有名气,没人认,这就不值钱了,只能炒一炒,看看能不能炒起来。”徐自强说。

    这倒也是,米山先祖连秀才都没考中呢,后面又去贩卖私盐,接着造反,肯定没多少时间练习写字画画,能有几分神韵已经不错了。

    想要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推陈出新,那也太难为米山。

    “有名气啊。”战兰说,“今天小嘉直播找宝藏,有六百万人收看呢。”

    “六百万”米嘉问,不是五百万吗

    他打开数据一看,果然是六百万,打赏足足有八十多万,对半分的话有四十多万收入。

    “六百万人啊”徐自强也看到数据了,“直播的事情我不太懂,和看电视差不多意思吗”

    “应该差不多吧。”米嘉说。

    “那六百万也没什么了不起,随便一个省级电视台的节目就有这个收视率。也就等于上了一次找宝之类的节目。”徐自强说。

    “不一样的,六百万人收看的直播比六百万观众的电视节目更有影响。”张之说。

    “为什么”徐自强问。

    “电视有惯性收视的啊,很多人可能对电视节目并不怎么感兴趣,只是习惯性的看看。看直播的全是铁粉,要是不感兴趣,马上就离开了。”张之说。

    “那我增加一倍,算你200万的收视,对古董的价值提升也很有限。”徐自强说。

    “还是要上拍卖会走一圈”米嘉说。

    “那是当然,我跟几个拍卖公司都很熟,交给我来运作,肯定又快又好。”徐自强说,“我们拿其中几幅字画出去,就说是流落民间的米山作品,你去把这几幅字画高价买回来,其他字画也就有丁家基础了。”

    “这样啊。”米嘉想了想,“要多少钱呢”

    “看你想达成什么样的效果,要效果好,一千万左右。”徐自强说。

    “太贵了!”战乐说,“你小子别在这里忽悠人,老老实实给我报个价,我又不是只认识你一个做古董的。”

    “战老板你别着急嘛,一千万是物有所值的。可以找很多专家学者做背书,让各地的行家出来捧场。”徐自强说。

    “别玩着些虚的!”战乐说,“专家学者谁不会找,给个十万八万的就扑过来了。各地行家给人捧场都是习惯动作了,你捧我一下我捧你一下,根本不要钱。”

    “也不能这么说,不要钱的肯定比不上要钱的,便宜的比不上贵的。就好像套套,免费派发的能用吗还不得买最贵那种。”徐自强挤眉弄眼的说。

    “我去找别人。”战乐说。

    “哎呀战老板你真是,这样吧,我吃亏一点,六百万全包,保证炒作起来。”徐自强说。

    “那也可以。”战乐说,“你先把事情做起来,账我记着,等做好了,我再给你钱。”

    “这还要垫资呢”徐自强说。

    “那肯定啊,现在谁做生意不垫资的我们这么大的产业,还会骗你不成”战乐说。

    “好吧好吧,不过要算利息。”徐自强说。

    “这么点小钱你都斤斤计较。”战乐说。

    “这不是计较,是规矩。”徐自强说。

    “行了,你先去干吧。”战乐说。

    徐自强挑了几幅字画离开,包括那个龙津县城的全景图。剩下的字画还有很多,米嘉一幅一幅的欣赏。

    就好像徐自强说的一样,字根本看不懂,画还能欣赏一下。米嘉觉得最好看的字,就是电脑上的仿宋字,因为看起来不费力。

    至于这些字帖,米嘉都不知道写的什么,想让他欣赏,至少得先上半年的艺术欣赏课才行。

    孟万来了,看到这些字,一脸的惊叹:“这就是米山老先生的字吗写的真是好看!”

    “你看得懂”米嘉问。

    “额……看得懂几个,这个第二句是天下第一楼吧”孟万说。

    这个米嘉也能看得出来,一整首诗最容易看的就是这一句。

    “其他的呢”米嘉问。

    “这个……是之字吧”孟万有些犹豫的说。

    这个毛笔字上面,孟万和米嘉也就是半斤八两。

    “看不懂就看不懂,没什么不好意思的。”米嘉说。

    “虽然看不懂,可是充满了艺术气息。”孟万说,“博物馆什么时候能建好我都迫不及待了。”

    “我打算用这栋围屋来做博物馆。”米嘉说。

    米嘉父亲建了三层的围屋,占地两千多平米,建筑面积是差不多六千平,一家人根本住不完。用来做博物馆,还能把安保费用给报销了。

    “这里面积倒是很大,不过……”孟万想说什么。

    “我们会按照传统围屋的样式进行装修,现在是还没有建好,等建好了不是这样。”米嘉父亲凑过来说。

    “那就行,那就行。”孟万放心了,“我就是担心外观样式太现代。传统围屋是什么样的”

    “这样。”米嘉父亲拿出一大叠效果图给孟万




第二九五章 野猪绝育
    一块地能建多少房子,看的就是容积率。原来旧城重建项目的容积率是三,也就是说一千平米的地可以建三千平米的房子。
1...121122123124125...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