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蠢蠢凡愚QD
看了看时间,李宪耸了耸肩膀。
昨天的采访,怕是现在已经刊登出去了吧
龙江晚报上,关于李宪的那篇采访很快就放了出来。
在此之前,省内多家媒体在提及新北集团和北林的退股风波之时,大多引用的是北林方面放出来的消息。
虽然说辞众多,但是核心的观点主要就是三个;一是李宪没有征得董事会同意便私自划走了公司财务的一千万用于从美国进口回收纸板的投资。二是总董事会上提出关于追索这一笔投资以及限制总经理权力的要求被拒绝。三来,就是李宪本人拒绝让权,直接导致了北林这个第三大股东的退股结局。
而总晚报上面,记者刘连朝则是将李宪关于此次事件的详细的说明原原本本的刊登了出来,从新北的角度解释了这一次股权变动的缘由。并将李宪认为“现下里市场瞬息万变,企业首先考虑的是盈利问题,想要赚钱,就需要决策者保持一定程度的灵活性,放开手脚”,“北林方面限制集团决策的行为,扼杀私营企业机制灵活性,将董事会变成国营般僵化模式,和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思想相违背,是开倒车的行为”这两个观点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
李宪的这种态度,在当下可谓是离经叛道。
 
第629章:聪明人
“这么快章姐,货全到了嘛”
听到章荫回国的消息,李宪是喜不自胜。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筹划的回收纸板业务现在可以展开了,更是因为现在自己的处境。
新北和北林因为股权问题闹得太大,已经受到了相当的关注。现在外界对于新北集团的非议是愈演愈烈,而主要的非议,都集中在事情的关键,也就是他李宪未经董事会“批准”,支走的那一千万上面。
虽说现在北林已经拿了退股的钱,完全的撤出了新北集团。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因为现在社会上对于私企的态度,导致在整个事件之中,北林政府占据了至少道德的制高点。
原本,在省内风评还不错的新北集团,现在很被动。
“李宪老弟放心,我和你姐夫就是跟着货船回来的。”
听着电话之中章荫的回复,李宪有点儿意外。
一般来说,现在货轮从深城到美国的长岛至少也要十七八天的时间,所以李宪当初才对薛灵做下了一个月盈利的承诺。可是从章荫在美国扫货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是十九天。这样的速度,可谓是做到了现下能做到的极致了。
“章姐,这速度可以啊这速度!”
面对李宪的感叹,章荫爽朗一笑,“不快不行啊老弟,你是不知道,现在国内的回收纸板行情是个什么样子。我和你姐夫从货装上了船,就一直催着往回跑,这多回来一天,那可就是真金白银呐!”
“哦”听到这话,李宪倒是一头雾水。
最近一段时间里先一直忙于股权的事情,对于回收纸板的行情,他还真没怎么注意。事实上,东北地区因为林木业发达的关系,市场基本来说还算稳定。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在南方地区,几十家包装厂联合起来跟港城谈判,但是谈判崩盘。
或许是为了示威,彰显自己的垄断地位,新义安那头不断的调高纸板价格,就因为这个,纸板价格已经是一周三变。无色无印刷标准纸箱板皮,最近一周已经从最开始的三千七百多元每吨,涨到了五千多元每吨。
许许多多的厂家已经叫苦不迭,嚷嚷着买不起包装了!
听到了这个消息,李宪都愣了。
他原本只知道新义安这个社团的手段埋汰,但是他没想到,他们霸道到了这个程度!
不过对于这种霸道,若是一个月之前听说,李宪肯定会往地上吐一口唾沫,再骂一声臭不要脸。可现在嘛
他特么真想马上去往港城,在最好最高档的酒店里边儿摆上几桌,然后当着新义安所有成员的面说一声范伟式的“谢谢啊!”
尼玛这简直是队友啊!
“章姐,你那头什么时候可以卸完货”
“现在不太敢保证,港口这边儿不知道要排到哪儿,估计三天之内吧。不过多久没关系,我已经给我之前的那些老关系打过了电话,让他们联系你了。”
章荫虽然人精明,但是通过这一次的合作,倒是觉得跟李宪办事儿挺痛快。在美国的采购和运输环节,除了打了两次钱之外,李宪根本都没怎么过问。这样的信任,就算章荫想起歪心思,都过不去自己那关。
一路上,通过卫星电话得知了国内的纸板行情,章荫就觉得等待着自己的,绝对是一个光明的未来。对于李宪拿出上千万去美国趟雷的魄力,也就愈发的佩服。回来的这些天,就寻思着怎么才能把这个合作继续下去。
思来想去,她觉得既然想要合作,拿第一步就是坦诚一些。
所以在即将到港的时候,就先一步给自己的那些
第630章:大卖!
放下了李宪的电话之后,章荫夫妇就立刻行动了起来。
港城那头的垄断做派,章荫心里边儿是也是憋了骨子气,不然也不能这么痛快的和李宪站到一起。现在货回来了,这位性格要强的女人,有了计较。
让自己丈夫在码头守着联系仓储卸货,章荫便立刻将自己的那些老客户召集了起来。
深城。
中南造纸厂。
接到了章荫的电话之后,之前合作了四五年的七十多家老客户都赶了过来。
现在时局紧迫,港城垄断整个内地原材料渠道,并且欺行霸市牟取暴利,已经让产业之内哀鸿一片。章荫从美国进货回来的事情,在电话之中众人已经听说。到了中南造纸厂,一群客户是喜不自胜。
办公楼里,看看时间到了,章荫也没管客户都来没来齐,直接将还在倒苦不迭的客户们轻咳了一声,待肃静之后,便道:“各位,今天把大家伙叫过来,想必你们也知道了。前段日子,我和老刘去了一趟美国。在美国那头联系到了一批回收纸板。”
“小章啊!”马上,就有人将其打断道:“这事儿大家伙都知道,现在我们都在这儿了。刚才问你不说,现在你就给我们透露个实底儿得了,你的这一批纸板,打算怎么卖!”
“对,港城那头的纸板我们现在是没法用了。我们厂现在都停产啦!就等着米下锅呢,你说个价,要是价格合适的话,那没说的。咱们这么久的合作关系,我们肯定是要支持你的嘛!”
听到众人纷纷议论,章荫抿嘴一笑,“那行,既然大家伙儿都对这个感兴趣,那我就说一下。这一批纸板,我们打算以每公斤两元钱的价格出售。”
这个价格一说,刚才还雀跃的人群安静了下来。
场面顿时陷入了尴尬之中。
“这”
最后,还是泰平纸厂的余老板,看了看身边儿的同行们,一摊手,开了口:“小章啊,你这个价格是不是有点儿太高了现在港城那边儿不守规矩,原定四毛五的纸板涨到了八毛钱一斤,可是论下来,这一公斤也就是一块六,你这一上来就两块钱这我们还不如用港城的纸板嘛。”
“对嘛!”一旁马上有人附和:“小章,你这样不行啊!港城那头跟咱们玩儿垄断,那是新义安就不是正经生意人,可是咱们这都是老关系了。你这总不能趁火打劫嘛!”
“是啊是啊,原本三毛钱一斤的纸板,现在港城那头八毛,你这算下了一块,这,这不是刚走了猛虎,又来了恶狼小章,我这么说你可别不乐意,只是你这个价格,定的可不太道义!”
面对众多非议,章荫和不恼。只是呵呵一笑,对众人道:“我就知道,这个价格说出来怕是大家伙会对我有意见。所以啊,我才八大家伙大老远的请来。为的呢,也就是现场给大家伙看看,我现在做的纸板,是个什么质量!”
“哦”
一听这个,众人面面相觑,都皱起了眉头。
回收纸板能啥样
都是废品堆儿里挑挑捡捡出来的,再金贵,它能金贵到啥程度
眼见着众人不置可否,章荫对一旁的工人点了点头。
不大一会儿,办公楼门口,便进来了几个扛着纸板的工人。
随着“碰!碰!”两阵闷响,众人便见到了两方整整齐齐四四方方,看起来颇为密实紧称的纸板!
“这”
“诸位。”指着地上的那两打纸板,章荫呵呵一笑:“这,就是这一次我从美国带回来的货。大家伙看看吧,质量呢,就是这个质量。都是直接从集装箱里边儿抽出来就带过来的,在这里,我跟你们保证。这一批四千多吨的纸板,全都是这个质量!如果有一批比这个差,你们完全可以拿着纸板过来,找我章荫算账!”
听到章荫掷地有声的保证,众人瞪大了眼睛。纷纷凑上前来,对那两方纸板又是摸又是翻,最后索性拿了裁纸刀,将外包上面的塑料坯子打开一张张分了下去。
能到这儿来的,那也是内行人了。看着手中基本没有水分,板板整整甚至连一条折痕都不好找的纸板,自然明白这样的原材料分量!
人群再次沸腾起来。
看到众人脸上的不满渐渐被兴奋所取代,章荫清了清嗓子:“不瞒大家伙儿说,这一次的纸板,就是为了解决大伙儿的燃眉之急,才不惜花了大价钱从美国进口过来,又不惜成本专门租了货轮搞回来的。每一公斤的成本,其实就已经达到了将近一块九。两块钱给各位,算下来我能赚到的,也就是我和老刘两个人的差旅费了。要是这个价格大家伙还不满意,那我也没得说。港城那头的纸板质量你们想必也看到了,我也不强人所难,拿以前的人情强求各位。”
“不不!”
章荫这么一说,余老板红了脸,“要
第631章:北林的变化
纸板的事情虽然全权交给了章荫夫妇去处理,但是李宪也并没有闲着。
信任章荫两口子目光没有那么短浅不会在生意上糊弄自己是一回事,可是做生意的,特别是合伙做生意的,总要有个明细才好。
亲兄弟明算账,这话总是不假。
此前李宪已经决定让李洁接手这一摊子,最近一段时间,出国心思刚刚淡下去的李洁正在忙着和徐茂和办理出国手续。
美国不像是俄罗斯,护照有钱的话说办就办。
现下里中国的精英阶层的美国热还没退烧,即便是电视上热播的《美国人在纽约》里边儿反复反复再反复的提醒着人们“美国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但是仍然有无数心怀一颗“美国梦”的中国人挤破了脑袋的学英语,卖房子卖地的往美利坚合众国那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怀里钻。就像是去美国卖包子摊煎饼甚至在街头卖卖艺,逼格都比国内当个大学教授高不少似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出国的政审和美国移民局那头的申请严的很,即使是以商业投资的名目出去,没有一两个月也别想下来。
趁着这个功夫当,李宪便让李洁将手头上能脱离的事情先交给徐茂和办,脱出身来赶紧带了人去深城,先一步熟悉回收纸板的行情,为之后去美国顺利接手接下来的事情而早做准备。
这头
新北这头忙活的够呛。
北林那边儿也没闲着。
李宪已经拆家破产,东挪西借的搞了钱,将北林那百分之十六的股份作价将近四千万拨付给了北林市财政。
天可怜见,汪满江高低也是在三个地区主过事的人,可不论走到哪儿,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厚的家底儿!
退股的事儿,其实在他看来就是两可之间。如果新北集团拿不出这个魄力来允许退股,就只能低头服软,让出董事会的部分权利。在一开始对国资办那头下达了命令之后,汪满江甚至都想好了后手,想着如果李宪顶不住压力,那么换个总经理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没想到,李宪这人这么硬气,融资能力这么强。
将近四千万的款子,就这么给拿了出来。
不过这也挺好,为官一任,想要做出点儿成绩,没有银子可是不行的。
这一任的市书记刘洁芳岁数大了,马上就到了退下来的年龄。虽然名义上是一把手,但是眼看着最后一任,也没有那么多争抢的锐意,只求平平安安干完这一届回去颐养天年。外加上汪满江年纪不大,正四十三岁年富力强,事业上进步最快的时候。
知道自己降不住,也不想降,自打到了任,刘洁芳就来了个分工明确。党政上面的事儿,该管的管。市里边儿的工作,干脆来了个一推六二五,基本上都是汪满江说了算。
现在眼瞧着市财政充足,野心勃勃且财大气粗急的汪满江急不可耐召开了市工作会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定下来包括老城区改造,菜市场翻新扩建,北林市市医院重建,以及第一中学修建新校区和另外三个市内城建工程的“一揽子”民生项目。
先前,虽然对汪满江主持退股新北的事情市内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但是这一连串的工程提上议程,这些声音立刻掩埋在了一片支持和拥护之下。
那句话怎么说
铲车一响,黄金万两。
市里头大搞工程,不说经济上谁受益不受益,但是类似学校校区建设这种教育事业,医院和城建工程这种民生项目搞下来,从政绩上来说倒是人人有份儿。就凭着这个,汪满江刚刚走马上任不到两个月,便将北林市上上下下团结的明明白白,一时间门庭若市,风光无量。整个北林在退了新北的股份之后,竟爆发出了一股子无法名状的朝气和蓬勃出来。
不过也并不是北林所有人汪满江都团结了起来。
对这位新市长,刘伟汉的不满已经到达了极致。
之前听说北林从新北退股,刘伟汉特地赶到了市里求见。但是面对刘伟汉苦口婆心的利弊分析,知道刘伟汉和李宪关系不错的汪满江直接拍了桌子,要求刘伟汉注意个人感情和工作的区分,将这位下属给哄了回去。
不过这事儿刘伟汉倒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北林这边儿铁了心要退股,个中原因他大致能猜的清楚。之所以过来劝说,不过也就是怕北林这头退股和新北闹别扭影响到邦业和酒业分公司的合作。
既然拦不住,又没见汪满江对自己的邦业有什么特殊要求,便也随他去了。
第632章:来了!
“岳书记,这么多人,公安那头的同志们还没到位,您就别下去了吧”
后座上,秘书邱振云说了这么一句。
岳之峰在辽省上任时候被自己的兵在饭馆里给扣押过的事儿,现在还没过去多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很明显,对岳之峰的安全问题邱振云格外的上心。
“”
看着后视镜里司机小刘和邱振云那尴尬而担心的眼神,岳之峰心里边儿好不抑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