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蠢蠢凡愚QD
这是要用董事会来限制老子权利还是有其他的安排
联想到北林市这一轮人事变动,李宪脑子里的想法就像是爆豆一般噼里啪啦的炸开,然后又一个个熄灭。
新北的董事会规模不大,第三股东和第一股东当面锣对面鼓,让其他人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特别
第625章:核心原因
北林。
孙海洋一大早就跑到了政府办,等在了会议室外面。
听着会议室里面,汪满江那犹如洪钟一般的发言,孙海洋的思绪飘到了昨天下午。
“反了天!一个私营企业家,动辄几百上千万的支出不经过组织上同意说支就支出去了这样的事情我听都没听说过!这要是放在国营企业里面是个什么性质往请了说这是无组织无纪律,往重了说,这搞不好就是腐化!是犯罪!”
“你们国资办的工作怎么做的作为企业的股东,企业的运行监管工作就做成这样你们这是失职,这是助长企业不良作风知道不”
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段日子市里面人事变动,孙海洋早早的就开始着手准备,怕的就是国资办这头出什么问题。
但是他死活都没有想到,汪满江长上任之后的第一把火,就偏偏烧到了新北集团身上!
这,可不是他想见到的事情。
昨天汪满江听罢了来人汇报,得知了李宪那头未经董事会动用资金而大发雷霆之后,孙海洋虽然当场没说什么,但是想到昨天的处置方式,仍然觉得心里不牢靠。
先不说在以往两年之中,靠着新北这个企业的股份分红,为北林市贡献了多少财政收入的问题。就说自打新北集团成立之后,围绕着新北整个北林市有多少家造纸业相关的企业相继被带动起来
市运输公司,市包装厂,二轻局,印刷厂,甚至于作为新北集团目前的最大的厂区,北林市新北造纸总厂迎来送往的,那给北林市的饭店和宾馆创造了多少收入
李宪这人他没怎么深入接触过。但是作为从北林出去的企业家,李宪的脾气秉性,孙海洋倒是还听说过的。
这人,挺驴。
似乎不是那种随意能拿捏住的。
孙海洋怕一个谈不好,北林这头在新北集团里边儿的话语权没找到,再弄出什么岔子来。那可就不好了——毕竟以退股为筹码,这事儿太大了。
一宿没睡好觉之后,孙海洋这一大早就跑了过来。
可是等了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汪满江还没出来。
倒是汪满江的办公室主任王彦军,在会议中走出了会议室,看到孙海洋仍然苦等在走廊之中,啧了一声。
“老孙,你怎么还等在这儿”
听到声音,孙海洋回过神来,立刻迎了上去:“哎呦,老王,汪市长这会什么时候能完事儿”
“哎呀,我说你是第一天当官儿是吧”王彦军在调动到北林之前就跟孙海洋关系莫逆,见到自己这位老朋友这个节骨眼上想不通,急了:“汪老板这会散了也不能见你,我这么说,你知道咋回事儿不”
如同从五月份一下子跌入了腊九寒冬,孙海洋整个人一愣:“这咋说王主任,这件事儿我思来想去,没弄明白啊!新北那头要是哪里不妥,完全可以先好好沟通一下,把李宪叫过来大家坐在一起好好谈一谈嘛。虽然客观上说,那头确实有点儿过分,可是还不至于这么小题大做吧”
眼见着走廊左右没人,王彦军压低了声音,“老孙呐老孙,你也不想想现在是啥局势。怎么不动脑子啊你!啥叫小题大做你以为,汪老板就为了这一档子事儿不怕告诉你,新北这段时间的做法,可是早就让汪老板不满意了!”
见孙海洋似乎还不理解,王彦军是恨铁不成钢,将声音压得更小了:“你想想,新北集团那边儿就是再好,那都是伍正思和刘万发时代的事儿,跟汪老板有什么关系
汪市长这边刚刚上任,本来就想着做出一番成绩来。可是新北呢赶着这边儿刚刚换届,就没经过董事会商议,在卿岛定下了那么大一个项目,这项目要是放在咱们北林,那得是多大一个工程你说李宪这么干,谁心里能舒服”
“啊!”
孙海洋懂了,卿岛基地这事儿当初虽然李宪没通过国资办同意,不过董事会里边儿倒是讨论过的。
当时众人都认为没什么问题,因为这个基地从根儿上来说,考虑的就是集团对华东华中华南市场的布局,不论从哪方面说,它都不可能放在北林啊!
王彦军嗨了一声:“这就不是咱们能考虑的了。反正为了这个事儿,汪老板挺不舒服就是了。但是不说这个事儿,就说昨天汪老板提出的几个要求,新北要是答应了,那就是咱们北林加深了对新北的控制权。退一万步讲,要是真闹崩了,也不是什么坏事嘛!市里财政上至少多了将近四千万的进项,这四千万,汪老板任上能干多少事儿不过这事儿我估计发展不到
第626章:纸板业之困
李宪对于新北目前股权结构的顾虑,并不是极端迫害妄想症。
在明明现在兜里一分钱没有的前提下,放言回购北林政府的全部股权,也不是硬着头皮死撑面子。
现在刚刚九四年,国内诸多的知名企业之中,有半数都是乡镇企业发展壮大起来的。而新北集团发展到现在,几次的扩大规模和地方政府合作下来,股权上已经开始分散。虽然相比于其他乡镇企业,李宪握着百分之六十多的股份,算是鹤立鸡群。但是一想到类似科隆集团,健力宝那些企业创始人和带头人最后的下场,李宪心里边儿就总是不舒服。
虽然新北集团现在体量不小,但是毛估估算下来,等到卿岛那边儿的项目落成,那也是三四个亿的规模了。但问题是,新北集团才刚刚起步不久,日后什么样子,李宪不知道。
但是他完全相信,凭借目前中华市场如此巨大的需求,以及自己面前的整片蓝海市场,再加上自己先知先觉的有利条件,三五个亿,绝对不是新北集团的终点就是了。
以前北林那伍正思和刘万发坐镇,一方面这两人为新北的壮大出力甚多,再加上与这两个人的私交不错,李宪还不觉得有什么。
但是现在,刚刚经历了一轮人事变动之后,北林方面就给自己来了这么一出,让李宪彻底的清醒了过来,并且认识到了问题的关键——做企业不是请客吃饭,而地方政府作为股东,其中的变数,实在是太大了。
自己的事业里头,绝对不能存在一个因为地方领导的意志,就随意改变观点和意志的股东存在。
这是定时炸弹!
现在,若不趁着自己对董事会规模尚小,且自己对董事会的控制力足够,把股权结构弄清楚。等以后真的做大做强了,麻烦肯定会更多,而且更大。
在董事会上,直接拍板儿了接收北林国资办股份的决定之后,李宪便直接宣布散会。
虽然不报什么侥幸,可是他没想到的是,在早上九点四十分董事会结束之后,隔了仅仅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中午下班之前,北林方面就真的派了人过来,跟薛灵玩儿了一个逼宫。
见到对方这个态度,李宪也不敢含糊。思来想去,便将电话打给了港城的林建岳。
目前自己朋友圈子里的有钱主儿里,程六已经让牟其中给套了个结结实实,谢庞那头自己刚挪动一千多万,而且这钱又让谢庞买了船,他不太再好张嘴。
也就只有林二少爷这边儿可以试一试了。
一来,五千万虽然不是小数目,但是对于林家来说,努努力还是能拿的出来的。二来,在寰亚公司上面双方是合作伙伴,想要靠着寰亚出品咸鱼翻身的林建岳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还有求于自己。
除了这两个之外,李道云现在还在港城,还高低能当个抵押物不是
就在李宪面对北林逼宫而四处筹钱之时。
国内的包装纸行业,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包装纸厂家们,正在经历着也许自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一场浩劫;
自五月十日开始,原本国内供应价在两毛钱一斤左右的回收纸板价格一下激增了一倍有余!
事实上,随着九十二以来,国内各行各业发展形势的一路走高和经济骤然变暖,大量资本涌入到投资领域而不可避免的通货膨胀,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原材料价格都在上涨。就不说钢铁铜铝,煤炭石油这些基础原料,类似什么纤维,化学染剂,以及油墨这种次级原料的价格都是一年三变。
但是这种上涨,它是有节奏的,而且是以一个相对舒缓的节奏上涨。
可这一次的纸板价格走高,却是一下子上来的,如果按照港城那头的回收纸板价格核算,各个纸板厂的产品出产价格,猛地就提升了一倍还带个拐弯儿!
&nbs
第627章:一石激起千层浪
北林公司要退股这么大的事情瞒不住,就在李宪到处筹钱,薛灵愁眉苦脸的随同财务那头核算估值的时候,董事会里的这一番风波在集团之内便就传开了。
纸包不住火。
同样的,新北和北林这一对私企和地方政府通力合作做大做强的模范企业,闹出了这一档子事情,也立刻引来了媒体记者的关注。
虽然92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已经定下,并且经历了大邱庄的禹作敏和长城公司沈太福案连续两个敏感事件的倒春寒之后,全国上下都开始对经济体制改的方向坚定不移。
可私营企业的社会地位仍然敏感。
新北集团这样的企业不说。
就说万象的鲁冠球,联想的柳传知,以及跟李宪年长没多大岁数,被全国青年奉为精神支柱的那位巨人史御助,再诸如目前已经将营业额做到了十个亿,成了实质上中国首富的饲料大王刘永行刘永好兄弟,都保持着相当的低调。
一方面,这些企业暗地里不断的缩减或者将地方政府和合作机构的股份关系清晰化。另一方面,对外部宣传之中又保持着相当的财富名望克制,用“产业报国”的大名堂也好,用“为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大鸡汤也罢,想尽一切办法来武装自己,让自身变得更加类似那么一点儿国企。
如此这般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图的,就是一个稳。
毕竟在这么一个时代中,有时候财富既是原罪。
就连牟其中这个浪货,也都相当注重维持南德集团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并时时刻刻都对外宣称自己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者,和现代经济模式的先行人”,以一个类似后世公知的身份,在国内风骚走位,大把大把的从地方政府那儿那投资拿政策,再以中间人的身份,集结和动用社会资源和力量来筹建项目从中取利。
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牟其中玩儿的就是个空手道的套路,而另一方面,则是这货83年时候就是因为办私企犯了投机倒把买空卖空的错误,蹲了十一个月的监狱。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便如是也。
所以李宪在现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跟北林政府闹掰,就如同在一潭死水里扔了一个大炸弹。
在几乎所有的主流观点对私人企业都不怎么待见的情况下,按照绝大多数的人看来,每一个社会企业的崛起都是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分不开的。
现在赚了钱就闹分家,便如同早时候的媳妇和婆婆闹上公堂。
是个大热闹。
冰城,国资委。
刘万发刚刚和前任交接完不久,手头上的工作现在还没有完全展开。
对于这一次的调动,其实刘万发心里面是不太满意的。官场上讲究一个宁头不做凤尾,虽然省国资委和原来的市一把手级别一样,这一次的调动属于平调,但是如果让刘万发自己选择的话,那肯定是想继续留在北林的。
可没办法,既然组织上安排下来,也就只能服从。
现在省内的国企日子不好过,外加上老书记离任之前搞的一个轻工改造工程,国资委这头的工作琐碎而繁杂,而且省直部门的工作受到的限制太多,决策大部分都要上报批复,完全没有自己当书记时候那样轻车熟路。一想到每天开不完的会议,讨论不完的问题,和那林林总总一大摊子的烂事儿,刘万发就一阵头痛。
一大早,到了办公室之后,刘万发
第628章:到岸
回答完记者的问题,李宪一整天没回自己办公室。
用了一整天的时间督促财务那头联合外面的会计事务所对北林手里的股票进行核算估值,直到了次日,处理完了一切的李宪才发现办公桌上面的电话里边儿有了七个未接来电。
看着上面代表政府部门的号码前缀,李宪疑惑着将电话拨了回去。
原以为是北林那边儿又起了什么幺蛾子,可是听到刘万发焦急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出来,他才松了口气。
“李宪,你这是在搞什么鬼昨天给你打电话你为什么不接北林退股具体是怎么个情况怎么突然就搞的这么僵”
面对刘万发劈头盖脸的询问,李宪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刘万发李宪之间交往并不多,以往的接触大多都是工作接触。但是这个北林市的前任书记不论是对自己也好还是对新北纸业也好,从来没差过事儿。而且北林纸厂原来的股份改造,最终也是刘万发签的字,自己这纸业生意做大的第一步,还真少不得这位刘书记的提携。
算是个娘家人。
“刘书记,这事儿可不怨我。”
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这么一说,李宪吁了口气:“刘书记,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现在可不是我这跟咱们北林撕破脸皮,而是北林这边儿非要借题发挥,拿着我这一千万的回收纸板投资上纲上线啊。”
“”
李宪所说的情况,和刘万发在报纸上了解的不太一样。
不过两者一结合,再加上做了这么多年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刘万发倒是隐隐之中猜到了一些东西。心里边儿暗骂汪满江一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可是嘴上刘万发却没表露出来。
只是以现在国资委主任的名义,跟李宪提出了想要调和两方面的意愿,请李宪挑个时间过去一趟,双方坐下来好好谈一谈。
而除了这个之外,则是告诫李宪,这件事情还是内部解决为好,不宜对外界透露。
刘万发的这个处置方法不可为不老道,不过对于现在的李宪来说,是绝对不可能了。
且不说北林那头已经将矛头对准了新北,几乎所有的北林当地媒体都在说他李宪过河拆桥,翅膀硬了想飞。
就单单从李宪已经下定了决心,通过这档子事儿明确集团股份,也断断没有现在委屈求和,接受国资委方面调解的可能性。
“刘书记,这事儿啊,您说晚了。“
“什么说晚了”刘万发一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