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至尊曲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王昭之

    这类诀目有以所要对付的邪、物立名,如“虎目”、“鬼目”等。有以法师的行持为称呼,如“煞鬼目”、“禁鬼诀”、“握雷局”。也有以所持神器为号,如“三叉诀”、“剑诀”、“金针诀”等。

    相关的法术体系中都绘成诀谱一一载明,法师行法时必须严格依式运用。

    在符咒法术中,诀是必不可少的,俗云:“一诀、二罡、三符、四咒”。由此可见手诀之重要,更远远超过咒语及符箓。

    道门手诀,主要经由师徒相授,各教派之名或式样或有不同,或同名不同样,或同样不同名,这都需要进一步整理研究。

    修炼法术时,用诀很多。比如一套“解千斤榨法”,在念咒时,就需要运用到“老君诀”、“金勾诀”、“银勾诀”、“九牛诀”、“阴九牛诀”、“阳九牛诀”、“阴阳九牛诀”、“芭蕉扇诀”这八个手诀。

    再如“杀猪不死法”中,就会用到“铜板诀”、“铁板诀”、“引魂诀”、“青石诀”、“挫刀诀”。

    手诀中,用得最多的要算是“剑诀”了。它代表了法师手持宝剑,在号令鬼神时,指空画符时,都要用到它。

    但是因为不同的用法,所捻成的剑诀就有不同!开剑有方法,这在《三天密法》中已经有记载。

    而结成的剑诀,因为用处不同,又分出“七星剑诀”、“六甲剑诀”、“六丁剑诀”、“三元剑诀”、“吹芽剑诀”、“道祖剑诀”等十二种不同,每一种剑诀都有微妙的差别。

    一道符画完后,“度符”是必然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即手诀。

    一般都需要“翻天玉印诀”、“三清章文诀”、“双鹤诀”、“巴公杨柳诀”、“降魔杵诀”、“荡邪诀”等的运用。而且还要加上这道符的用法神灵的诀。

    比如在“荡秽符”中,画完后还需要加上“太白童子诀”、“秽迹力士诀”、“玉华司总诀”等。

    手诀书卷《百诀全图》,此书仅是《万法归宗》的附属书卷,基本上记载的是修炼《万法归宗》里所记载的法术用的。

    当然《道藏》、《道经》里,也有很多手诀,但分散在各种经卷里。

    铁叉指:道门相信,鬼类跟人类一般,有三衰六旺,同时亦有少数受到某些不良术士的差遣而为害人间的恶鬼,会像人类一样的老奸巨猾,甚至会在不敌时潜逃,伺机再出来作怪,为害人间。

    因此,道门研发出“铁叉指”。此指的主要功能,在于将恶鬼赶走,唯在遇到顽冥不悟之恶鬼时,亦可以将它叉死,落个永不超生的地步,威力无比,因此以仁义为先的修道之士,轻易不会使出此指。

    &nbs




第三百八十四回 玄冥气
    虚无之气无时无刻不影响太上老君,尽量掐诀念出了九字真言,但上下身依旧无法动弹。

    带着中和之气的玄冥气一扫而近,开天圣器太极图顿时五色毫光照耀这方天地,九彩瑞气灿烂而出,震慑整个寰宇诸天。

    此图呈混沌阴阳色,显现出的大道无极之象令普通仙人根本睁不开眼眼。

    平定地水火山定之威将玄冥气笼罩共中,那转化阴阳五行之力、分理天道玄机之功、包罗大千万象之能的裹束之力刚散发出来,玄冥气便无视太极图的无限玄妙和无穷造化,轻易的突破了可化解一切攻击,无视任何防御的圣器。

    燃灯道人见太极图奈何不得玄冥气,脸上极为阴翳:“想不到这玄冥气这么厉害,竟无视开天圣器。贫道的七宝玲珑塔比天地玄黄玲珑宝塔差远了,希望师伯的玄妙至宝第一防御法宝能起关键作用。”

    燃灯道人的七宝玲珑塔乃是天界重宝,拥有浩大无俦之力,能降伏一切妖魔鬼怪,必要时上仙也能被收服。

    七宝玲珑塔的主要功能是把敌人、妖怪吸进塔内,接着用南明离火将其焚烧炼化。

    玲珑塔之所以叫做“七宝玲珑塔”,是因为宝塔一共有七层,每一层都有一件法宝。

    这七件法宝分别是:瑰仙剑,惊神戟,天罗伞,玉拂尘、战天刺、捆妖索、定神珠。

    此宝塔虽厉害,但与天地玄黄玲珑宝塔相比,却是有着极大的差距。

    “此塔为师伯第一防御至宝,乃是开天时所生,悬于头顶即能处于不败之地。玄冥气乃冥气和玄气的合体,怎能近师伯身!”南极仙翁倒是对第一防御至宝有着绝对的信心。

    天地玄黄玲珑宝塔悬在太上老君头顶上方,估计是察觉到主人有危险,玄黄气便飞溢出来,万道华光罩住那玄冥气,倒也使得玄冥气一滞空中。

    “着!”

    罗睺将弑神枪一虚刺,一道可怕的杀伐劲力硬撼在天地玄黄玲珑宝塔上,那散发出玄黄气的宝塔挣扎了片刻,最终打散了塔中的太清真灵。

    南极仙翁满脸骇然:“怎么回事,连弑神枪都能偷袭第一防御至宝了,这……这还是神兵吗”这个结果的确打破了他的认知。

    燃灯道人重重的叹了口气,道:“弑神枪是罗喉所用的神兵不假,但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鸿蒙未开之时,混沌青莲悄然而生。盘古开天辟地时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打碎了混沌青莲,混沌青莲中代表杀伐之气的根茎变成了一把神兵,这把神兵就是弑神枪。由于弑神枪是混沌青莲的根茎所化,其神力强劲无比,这股杀伐之气虽强,但也与玄黄气在伯仲间。可玄冥气太强,玄黄气为了阻挡玄冥气,塔中玄黄气本就有所减弱,罗睺正是看到了这点,才用弑神枪的杀伐之力破了塔中的太清真灵。唉,太乙拂尘和九字真言固然强大,但玄冥气却气势汹汹,根本就不是混元大罗金仙能抗拒的了。”

    “卑鄙,居然偷袭!”南极仙翁不认可的斥骂道。

    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九字真言的威力霎时散发而出,一字一威,将玄冥气不断阻拦剥弱,天空中刹时传来“嗤啦嗤啦”的刺耳摩擦声。

    当“行”字真字诀被破时,玄冥气彼剥去了五分之一的威力。

    紧接着,太乙拂尘自动挥出,一劈一缠,一拉一抖,然后扫出数百上千道华光来,形意气神皆合,其自然流畅、绵绵不绝的妙法从中演化出来,像玄幻的黄色波浪荡漾在四周,“嗖!”一道拂尘又从天际之外划动规则而来,竟是混元拂尘!

    “想不到无法出场的通天教主也让混元拂尘飞来相助了。”贞吉康望着天空道。

    风泰来笑道:“那是太上老君的太乙拂尘在召唤混元拂尘,感应到召唤的混元拂尘自然会飞来相助,才不是通天教主的神识所为。”

    正说着,只见又一道金光飞来,却是玉虚拂尘,正是元始天尊的宝物。

    “太好了,玉虚拂尘也赶来相助了,加上混元拂尘、太乙拂尘,有望抵挡玄冥气了。”南极仙翁激动的道。

    “就怕三清的三道拂尘所衍化的玄妙道法也无法抗衡玄冥气啊!”燃灯道人忧心忡忡道。

    混元、太乙、玉虚三道拂尘一现,皆挥洒衍生出无限华光,朝那玄冥气裹束而去。

    罗睺见此,不忧反喜,呵呵一笑:“三清拂尘,太小看本座的玄冥气了。”

    那玄冥气与三清拂尘衍化的华光刚开始还斗得难解难分,渐渐却占了便宜,欲摆脱束缚而出。

    “可恶!”

    燃灯道人大喝一声,与南极仙翁齐齐飞起,将所有修为化作金光通过结成的剑诀向玄冥气射去



第三百八十五回 任督二脉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其功能有:

    一、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二、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

    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至于任督二脉打通方法,可从医学与道门导引养生的角度分别探讨。

    医学的观点可从《灵枢.营气篇》的叙述,了解十二经脉与任督两脉的循环次第。

    经脉的流注从肺经开始,依次循环到肝经;再由肝经入胸,上行经前额到头顶,再沿督脉下行至尾闾,经阴器而通任脉上行,然后再回流注入肺经。

    《营气篇》说:“此营气之所行,逆顺之常也。”这是医经所述,任督之气在人体运行的自然规律。

    由此可以理解,就正常人而言,任督两脉本来就是通的,何须打通任督二脉

    以道家导引养生的观点,所谓“通任督”也就是通三关,即尾闾、夹脊、玉枕、行“周天”运转之意。

    道书中认为,人的寿命极限为上寿一百二十岁,只要以导引内丹的训练,从“逆”的方向上夺天地之造化,凝练精、气、神,提高生命品质,就可挑战年寿极限,延长生命。

    所谓“逆”,是指督脉由会阴起经背脊三关而达头顶百会,再由身前任脉而下丹田,此称为周天,正好与上述医家所提的经脉循行途径相反。

    道门借由小周天的行气锻赞,将先天之精与后天之气(水榖精微)结合凝练成“药”,此即练精化,又为“初关”;尔后再进入大周天练气化神阶段,谓之“中关”;最后再进入大定阶段,达“上关”之练神还虚,而入道体。

    其中周天的运行以任督两脉为主,这种后升前降的机制,称为升阳火而降阴符,即为打通任督二脉。

    初关为九月关、中关为十月关、上关为九年关,可见修练之不易。

    不过,这个修练脉络,却清楚标示从身体到心灵、从有形到无形、从物质到灵性的质变过程,是具体可循的。

    至于藉外力“打通任督二脉”的可能性,经典中虽确实可见内功深厚的修道之士“布气”之说,即发放外气为人治病,但除了江湖人士,正典中未曾见到以外气打通任督二脉之说。

    布气治病,是医学环境条件下,面对疾病的无奈对策。

    医家与道门对任督两脉行径的说法,其差异可从顺腹式呼吸与逆腹式呼吸的锻赞区隔。

    经书说“顺成人,逆成仙”,即督脉上行而任脉下行。

    只要练法得要,行功者斡旋人体原气,女子以练任脉为主,盈其血,男子以练督脉为主,盈其气;并从“调心”、“入静”着手,河车倒转,而使身形固养,任督两脉气机通畅,所谓性命双修,即此是也。

    医学与道门自古就有打通人体任督二脉的具体翔实的修炼路径方法,道门则有内丹术,确实打通任督二脉的修炼法。

    任脉经络循行。

    一.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

    二.以上毛际

    三.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

    四.上颐循面入目

    督脉经络循行。

    一.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

    二.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

    三.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

    四.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

    五.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

    六.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

    七.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

    八.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

    九.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在江湖中,打通任督二脉就意味着脱胎换骨,武功突飞猛进,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神秘。

    江湖上,经常



第三百八十六回 昊天
    混元大罗金仙昊天正在一仙湖旁盘腿静坐,作为圣仙,他对蓬莱之事了若指掌。

    “大道是与生俱来的,它其实就潜藏在人们的心灵之中!”混鲲祖师的话犹在耳畔。

    昊天一有闲暇,必每日温习那倒背如流的道经与德经,因为它们是万经之王。

    之所以称之为“万经之王”,是因为它系统地揭示了天地的根本真理;揭示了天地万物形成和化生的源动力;揭示了人类与这个真理和源动力的根本依存关系;揭示了人类提升品质回归大道的必由之路。

    道是宇宙的本源,是天地万物众生的根蒂,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无色无相,无为无欲,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道,弥纶于整个宇空之中;遍布于宇宙空间和时间之内;渗透于万事万物之中;与生俱来的潜藏于人们的心灵之中。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在宇宙大千世界之中,在虚态和实态的任何一个角落,人们都可以寻觅到道的踪迹。

    只要人们诚信、真信,用正觉正念洗涤阴自我的心灵,让“心中之水”平静,驱散“心头翻滚的乌云”,用正觉正念阳自我的心与意,作为人与道相连接的准绳,人们也就每时每刻都在它的慈爱关怀和呵护之中。

    道时时都在关注着每一个众生,德性缺失的多少,决定着与道融合的难和易。

    道始终慈悲的期待着人们心中德性的修补,早日归复纯真,从而能够与之相印,从而能使道光顺利透入心身,从而帮助我们每个人心中真我本性的成就和莅临。

    我们每个人心中与生俱来的,原本就有的不生不灭的道——自性真我,必然透发出本性之光,朗照自身内外,与宇宙的灵魂——道,同频共振。

    从而再造我们的道德生命,远离疾病与痛苦,摆脱烦恼与厄运,获得安乐与喜悦,即世获得解脱,直返道境。

    道,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它无为无欲地关怀着宇宙中所有的众生,以它无比博大的慈悲,以无与伦比的慈爱、关怀和期待,静静地在等待我们心灵的相应,等待我们将遗失的德性修补完整。

    德性淳厚之日,必然也就是心道成就之时,真我君临内天下普照身外众生之际。
1...129130131132133...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