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曲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王昭之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每一位人神敢动,东皇明月就会顺手给他扎上一针。
于是,一段时间之后,月庭门口便出现一副相当诡异的画面,几十名人神境以各种姿势站在那里,他们表情各异,就像是雕塑一般,一动也不动,而这些人里,绝大部分穿着护体铠甲,还有一些看上去是仙袍披身,可能只是来看热闹的。
从月庭旁经过的一些仙人都会忍不住看一眼,这些人神在做什么呢
不会是有人无聊穿护体铠甲来此处玩行为艺术吧
要真是这样的话,那这些人胆子可真不小,就不怕被截教之仙抓走么
不错,虽然截教之人被魔族缠住厮杀,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些异心的妄者胆敢在魔族向仙界发难之际从中作梗,真是不想活了。
烛阴、毕方、常先、大鸿、风后、天吴、夸父、英招等人之所以要孤注一掷,就是在去阴曹地府之前,为众仙创造胜机。
阴曹地府之路,即所谓的“物质不灭阴阳间,五道轮回不空谈。阴间共有十三站,劝人早修善因缘”。
若一旦踏进阴曹地府之路,则对魔族无计可施了。
凡人无法摆脱轮回之苦,无法摆脱生老病死苦、爱恨离别痛。
而死后的阴间和阳间一样有自己的秩序,有着和阳间一样的管理制度,有着自己的节假日。
阴间第一站为土地庙,刚刚过世的亡灵叫生魂,亡者肉身四大分解后,承载者生命信息能量的载体从身体中大概要经过六个时辰的时间才能分离出来,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灵魂。
每一个地方都有土地庙,有些是我们阳世的人肉眼看不到的,但它却真实存在。土地庙给人的感觉就阳间的衙门是一样的,古色古香的装饰,中间一张棕红案桌,上有本地的《户籍册》,记载着本地的山川河流、人口牲畜、人员多少等等。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土地保一方人,一个灵魂的出生和死亡都需要经过当地的土地庙。
土地虽然神位低微,但却是家喻户晓的正神,人人不敢冲撞。
更是天下各路堂口和神界沟通的一个重要使者,上到表文的传送,下到拜金的焚化,都离不开土地公公的帮助。
只要是华夏人,在这个地方,都受他们管理,不会因为信仰不同就不受约束。
当有人阳寿已尽,阴兵会拿着勾魂牌和批票押着亡魂到土地庙通关,土地公公要打开本地《户籍册》进行核实,此亡人系属本地人氏,确实寿终正寝,便在批票上盖上土地大印,通行阴间。
在土地公公神案的两边有两个通道关口,一个是直接往生东方长乐世界的大路,一个是前往阴曹地府的黄泉路。
一个关口光芒万丈,一个关口漆黑无比。
阴兵压着鬼魂化作阴风踏上了黄泉路。
阴间第二站是黄泉路。
常听人说:黄泉路上不好走,黄泉路上无老少。
确实这样,黄泉路上向上看,
第三百五十六回 阴域
阴间第五站是金鸡山。
金鸡山峰,两道岭,笔直的山峰就要一点一点地爬过去,要从鸡背爬到鸡冠上,只有翻过这金鸡山才能到达酆都城,这恶狗岭和金鸡山都是所有灵魂必须要过的两道关。
一入金鸡山,一群一群的公鸡迎面扑来,那铁嘴和秃鹫的嘴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下一下的都要捯瞎灵魂的双眼,煽动的翅膀更是让人无法睁开眼睛,那锐利的爪子更像大黑爷手里的抓魂钩,一爪子就可以让人皮开肉绽,深入五脏六腑,并且不抓出人的心肝不算完事。
阴间第六站为野。
继续向前,突然人山人海,彩旗飘飘,好像举行什么聚会,有扭秧歌的,有舞龙舞狮的,热闹非凡,这是到了野。
其实表面上那些热闹的场面皆是幻化而来,迷惑那些健全的灵魂,那些无法挣脱这些魔爪的灵魂,一阵阵痛苦的哀号,血肉模糊,撕心裂肺。
此时却看到下界有一些健全灵魂可安然无恙的过关,不知缘由,便问童子,童子答曰:皆是阳世眷属在亡人灵前焚化了三斤六两纸钱,健全灵体拿着这买路钱,方可顺利过关。
说罢,心中便知“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缘由了。
阴间的第七站为殿。
继续向前,前方有一凉亭,亭内有一口深井正冒出滚滚泉水,这是阴间的第七站殿。
过了这里便到了阴曹地府酆都城。
殿冒出的泉水就是水,过了前方几个关口的灵魂,到达此地必须要饮这水,这样才会嘴吐真言,如实禀报阳间种种罪行,等候十殿阎王的审问。
此地的灵魂一个个井然有序地排队饮水,前往酆都城。
一路阴风行云,终于看到前方一座城门,上有一一联,上为:人与鬼,鬼与人,人鬼殊途;下联:阴与阳,阳与阴,阴阳永隔;没有横联,唯有一块黑匾“酆都城”三个金漆大字挂在城中央。
阴间第八站为酆都城。
走出了殿,便真正的进入了阴间第八站:阴曹地府酆都城。进入酆都城,里面共有两道城门,在二道门和头道门之间有两盏灯火高高悬空漂浮,却纹丝不动。
一盏光亮无比,一盏昏暗黑沉。暗灯走下去进入了玉雕成的二道门。
一进入二道门便看见了并排排列十座城门,依次排列着一殿至十殿阎王殿,每个殿堂门口都有阴兵把守。
各个殿门口把守的阴兵,有的认真核对灵魂手里的批票,有的检查灵魂魂头的高矮尺寸,井然有序地工作着。
这里的鬼差都奉公执法,清如水、明如镜。到达这里的鬼魂,心中也都知道自己已经死亡,安分了不少,排队等候各殿阎王的审判。
阴间第九站是十八层地狱。
十八层地狱是单独的一座城门,并不在十殿阎王殿的排列中。但是十殿阎王殿和十八层地狱内部都是相通的。
各路灵魂从一殿开始过堂问审,各种刑具应有尽有,掌管这些刑具的阴兵个个青面獠牙。
一般的灵魂在通过第一殿的审核后,阳世间的时间也应该是亡人的头七了。
这个时候一殿阎王都会重新发出批票,交给阴兵,各路灵魂都要带上捆魂锁头七回魂,进行为鬼的第一次头七犯阳,看望亲朋好友。
头七过后,返回阴间继续等待审问。一殿一殿地走,一殿一殿地过,有委屈的一定还你清白,行贿送礼做恶事的一定严惩不怠。
各个殿堂都是明镜高悬,为民做主,在这里恶人善人都会得到该有的报应。
同时,常说的枉死城、阴灵城等等都是这十八地狱的城中城。只要有犯下相应罪行的人,谁也逃不过。
阴间第十站为供养阁。有人心中都会疑问,阳世的活人给死人烧纸钱、烧衣物、上供品,亡人到底能不能收到
答案是,只要正确的、如法的进行烧纸钱、烧衣物、上供品,那么亡人都是可以得到的。
还有道门还阴债法事的一种-寄库!就是于生前预先焚纸钱、作法事,寄托冥官,以冀死后凭号取用。此时所焚之纸钱,称为寄库钱。这都是有用的。老祖宗留下规矩,说人死后要烧七日、要烧百日、要烧周年等等这些规矩都是有道理的,一般七日、百日、周年阴间的鬼魂都是在各个殿堂受审核的时候。
阴间的一切法律法条都是公平、公正、公开的。阳世一直延续这个习俗,是蕴含着供养的真心、爱心、孝心。可叹的是“孝感动天”这句话,羊羔尚知跪舐母乳,何况我等今生为人
常见牛羊灵前供,谁见亡人到嘴边。人活着时候要多孝顺自己的父母,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方知为时已晚!
这供养阁里也是分配得很明确,按照阴宅的地址、供养品德不同进行分类,都会及时准确地送到灵魂手中。
这个时候的灵魂已经可以开始接受阳间的供养了。
在供养阁中观看阴兵们分配阳间的供养品时,可以看到一些金光出现在一些供养品上,便可问童子
第三百五十七回 两败俱伤
一入阴间鬼何争
半推半就散落魂。
据比、玄冥、郁垒等上仙的浑身尽放光芒,这些芒威一开始就锁定整个冰锥之地,现在将逝,众仙又有何畏哉。
在万仙的紧张注视下,几十道上仙散发出的元神之光开始交汇,最终将整个冰锥之原都填充满神圣的乳白光。
五色天已无处遁形,唯有硬抗这些丧魂仙的疯狂举动,才能有一线生机。
“最后的余晖吗真是死也要拉上我们当垫背的,不愧为上古金仙!”
黑天魔帝说着,也不敢再藏私保留,将玄冥之气彻彻底底的爆发了出来。
白天、黄天、青天、赤天不再怠慢,举手投足之际,属于魔帝的压制性实力便施展了出来。
烈威尽现,杀伐果决,仙魔之战,终于进入了,谁也不会再试探、算计!
陆吾、夸父、郁垒等仙将五色天禁锢并笼罩在神识中,磅礴的劲道之威让任何魔者皆避无可避。
几千年的修为就用在此时,诛魔之志,心甘而情愿。
众仙异口同声绝命呼喝而出:“魂威……”
五色天面露惧色,针对垂死挣扎的众仙之搏,他们也绝不甘心慈手软,一齐联合出手:“丧魂!”
大打出手的双方都能主宰这场战斗的方向,这与输赢无关,而是干系仙魔两方接下来的发展趋势,至少五色天不想让仙人获得主导权。
大道是无正邪之分的。
在无形的影响下,衍化天机,使万物生辉。
柏鉴、据比、句芒、玄冥、离珠等仙与白天、黑天、黄天等魔帝的战斗对天道轮回来说根本毫无意义。
因为这是无为的大道,有为的仙魔。
有一种无为,谓之懦弱。
而道门的无为,它四通八达、触类旁通、无所不包,乃是真正的无为无不为。
太上道祖曰:“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修道就是修心。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道,所以无处不修心。
这就是为什么有一句不知是谁说的至理名言“做什么事用心就好了。”
上善若水,固几于道。
一杯浑浊的水,只有不动的时候,杂质才可以沉淀。浑浊的水,无为才可将自己清澈。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只有无为,将心灵的小风暴平息,才能看到自己。
净化自己。
当看到自己,才知道往哪里走呀。
做事的时候,将名利,将斗争,等等一切小气的情绪无为,留下的就是走向成功的道路。
人间正道是沧桑,沧桑便是无为的过程。
做人做事无为掉杂七杂八的心思,将自己与所作的事情合二为一,知道孰重孰轻,自己要走的路,自然会水落石出。
曾有一对师兄弟二人欣喜无限,共叙别后情景。
师弟问道:“师兄这些年走过哪些地方不知修为练得如何”
师兄道:“师尊坟穴在此,不忍远离;炼性之功,不敢抛荒。”
师弟觉得好笑,道:“师尊是得道的人,怎么会死去呢所谓死者,不过是他为了断绝那些不肯下苦功修炼,而只妄想凭着师尊传授那真言口诀就能走捷径入道成仙之人的心思罢了。所谓炼性者,是修内功;炼德行是修外功。师尊曾说过应内外兼修,才能够达到玄妙的境界。而师兄今天却讲未敢抛荒,岂不是荒谬得很吗”
听了师弟这番话,师兄才恍然大悟,忙向师弟谢道:“今得一言开悟,方解我终身暗昧!”
在大道的面前,人当反朴归真,而不是去斗争,去玩弄机巧,这便是太上道祖的“绝圣弃知,而民利百倍;绝仁弃义,而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之说。
所有古训言:心机深的深,肚量大的人福大。
常言道:“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华夏圣贤都把宽恕容人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标准而大加倡导。一切福田,不离心地。
相应,一切灾难,也不离心地。有什么样的心地,就有什么样的结局。那些看起来比较有心机的人,后来似乎也都不大顺,因为,人们毕竟还是喜欢心地善良的人。
无论人表面上多么大方,若内心深处有阴谋而不坦然,也会背离大道。
算计者本身首先已经使人失掉了平静,掉在一事一物的纠缠里,便
第三百五十八回 天地玄理
不管外面如何震荡不安,大殿内的项剑都安之若泰,毫不分心。
他盘腿而坐,手执古简长卷,细细地嚼读着道门之籍。
天地万物以及众生的阴阳关系,还真是深奥啊!
阴阳是万物以及众生,各种事件,善恶报应的根源。
上古之人用阴阳作代表,就是给两方起个称呼,一个叫阴,一个叫阳。
上古之人就是用阴与阳表示双方的关系。具体的又有五种状态,即五行。阳是主动的,热的,向上的,明显的,清静,刚强的,阴是与阳相反的。
阴与阳不是单纯的对立关系,有阴必有阳,阴阳是互相的。古人用生克制化表示。
万物负阴而抱阳,万物从外相上看,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有阴阳双方,物质内部也有阴阳关系。
比如雷电,两朵云摩擦生电,这两块云是阴阳的双方,一个主动,一个被动,都离不开阴阳关系。
表面看是两块云的作用,内部则是水中的电子与质子的作用。而云发生碰撞的原因,是风造成的。风是阳,云是阴,风与云行成了阴阳关系,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被动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