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之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恶鬼福多

    地毯式轰炸将塞瓦斯托波尔西南角的苏军机场炸成了月球表面,全部起飞迎战的70多架苏军战机迅速淹没在德军护航战斗机的绞杀中。

    战斗的第一天,德国空军便取得了战场上绝对的制空权。

    随后的日子里,没有了敌人空军的骚扰,德军炮兵部队的行动大胆而又狂热。

    &




728.第716章 大德意志的暴力美学(二)
    5月22日夜晚,陈道皱着眉头在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的作战指挥室里走来走去。

    “大意了,大意了,该死,轻敌果然是一名统帅最大的原罪提尔皮茨号的损管报告还没有发过来吗”

    巴赫少校见陈道问自己,急忙探头看向门外的走廊,恰好看见洛伦兹少校拿着电报匆匆走来。

    “战损报告来了,将军。”巴赫少校接过电报递给陈道。

    “一号锅炉舱被击中停止运行,水上飞机弹射器被击中,根据损管部门推测,敌人岸防炮口径至少280毫米,也就是说与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主炮口径差不多。”

    陈道看完电报,走到办公桌旁,低头翻检桌上的照片,很快找到几张内容类似的航拍照片。

    第一张照片上显示的是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西南角落,名为“克尔森”角的高空航拍照片。

    陈道在克尔森角南面峭壁上隐约找到两个纽扣型的圆点。

    第二张照片的内容也是克尔森角,只是航拍飞机飞行的高度明显降低,拍摄出来的内容更清晰。

    原本两个纽扣型圆点的位置上,显示出来的是两个倒扣在地面上的“平底锅”。

    和寻常的平底锅不同的是,这两个“平底锅”都拥有两个锅把手,而且在锅把手指向南方海面的一端,地面上弥漫着大量的烟雾,乍一看如同大号的棉花糖。

    “这就是马克西姆高尔基2号岸防炮,两门双联装大口径火炮,加起来是四门至少280毫米口径的火炮,我们低估它的威力了。幸好发现的早,还没有给我们造成致命的损伤,否则它将给我们接下来的行动造成致命的破坏。”

    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长达的六天的炮击开始后,陈道率领舰队也加入到炮击的行列,首要目标直指克尔森角。

    陈道本以为在大口径舰炮的威力下,克尔森角上的“马克西姆高尔基2号”炮台被摧毁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结果一轮交火下来,提尔皮茨号战列舰被击中。

    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受伤后冒出的黑烟直冲天空,立刻引起陈道的注意,这才意识到自己还不知道对面岸防炮台的口径以及威力。

    清醒过来后,陈道立刻命令舰队释放烟雾后撤,拉开与敌人岸防炮的距离。

    对面要塞里的敌人在陈道眼里已经是群被宣判后的死刑犯,在这群死人身上,哪怕是有一艘驱逐舰被击沉,都是对海军力量的极大浪费。

    盯着照片上两座“平底锅”型的双联装炮台看了几秒钟,陈道摸着下巴上的胡茬说道:“小型战舰过去,承受不住它一轮齐射,而且火力太弱也无法摧毁它。大型战舰过去也会冒着被击伤的危险,得不偿失。”

    “派航空兵吧,用斯图卡携带穿甲弹进行精确打击。”巴赫少校建议道。

    “斯图卡倒是能解决问题,只是我们航空母舰上的轰炸机已经改成fw-190,没有大角度俯冲轰炸的能力,轰炸这么小的两个目标,命中率很低。”

    洛伦兹少校说道:“可以让海军航空兵第二师派斯图卡出击。”

    陈道瞥了一眼洛伦兹少校说道:“舰队中的战列舰被敌人打伤,最好还是由舰队自己来进行报复。我想起来一件事,我记得我们在圣彼得堡的时候,曾经从空军挖了两个精英级斯图卡飞行员到海军来,其中有一个人获得过骑士铁十字勋章,他名字叫汉斯你还记得他姓什么吗”

    洛伦兹少校右手食指揉揉太阳穴,翻着眼睛回忆了几秒钟后说道:“好像是姓鲁德尔,汉斯鲁德尔。”

    陈道说道:“马上去调查这位汉斯鲁德尔先生在哪艘航空母舰上。再调查一下,舰队里航空母舰上的飞行员中,还有哪些人是飞过斯图卡的。还有,让弗朗茨上校准备快艇,我们去塞克特号航空母舰。”

    一夜的时间飞快过去,5月23日凌晨,炮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第四天,塞克特号航空母舰上,第一俯冲轰炸机中队的十五架fw-190f1型俯冲轰炸机,在中队长汉斯鲁德尔上尉的率领下先后起飞,随后结成一个机群向北飞去,在海军航空兵第2航空师3号机场导航塔台的引导下完成转场。

    转场完毕,鲁德尔上尉稍事休息后,便和五名部下钻进了机场上早已准备好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随后飞上天空,分开编成两个三机编队,反复在天空做出盘旋、俯冲以及拉升动作。

    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六名精心挑



729.第717章 大德意志的暴力美学(三)
    第717章 大德意志的暴力美学(三)

    五月二十四日凌晨,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南方克尔森角,要塞第35号“马克西姆高尔基2号”炮台内部。

    35号炮台指挥官阿列克谢列先科大尉早早起身穿好军装,洗漱过后顾不上吃早饭,穿过掩埋在地下的掩体,沿着走廊走向炮台的正南方。

    35号炮台的正南方是陡峭的山崖,苏联的工程兵将悬崖内部凿穿,并在悬崖边上掏出两个人造岩洞。

    通过岩洞里的剪刀式望远镜,炮台的观察哨可以将要塞南部海面上的情景看的清清楚楚。

    列先科大尉走进一号岩洞,和岩洞里打着呵欠的值班人员打了个招呼后,便走到观察口边,趴在剪刀式望远镜后面查看海面上的情形。

    大尉看了一圈,近处是蔚蓝的海水,更远处是海天相接,除了偶尔飞过的海鸟和寥寥的几朵白云,没有任何敌军舰队的迹象。

    看来,这又是无战事的一天,不,应该是一个静悄悄的黎明。

    列先科亲眼确认没有敌情后放下心来,转身沿着走廊返回炮台的餐厅吃早饭。

    一顿简易的早餐过后,临近八点整,列先科走进通讯室,在一部黑色的电话边坐下。

    左手腕的手表指针刚刚指到八点整,电话铃声便响了起来。

    列先科拿起电话听筒放到耳边,就听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最高指挥官彼得罗夫少将浑厚的声音。

    “大尉同志,今天德国人光顾你的阵地了吗”

    “少将同志,我只能告诉你,这又是一个静悄悄的黎明。至于会不会是无战事的一天,我还不确定。”

    电话里,彼得罗夫少将先是轻叹了一口气。“呵德国人的舰队没有出现就好,其他阵地上可是热闹的很,敌人的炮兵很是嚣张。你那里即使不是德国人主要的进攻区域,也要小心,必要的时候嗯什么声音,我似乎听到了爆炸声。”

    突如其来的爆炸声从头顶传来,屋顶在微微晃动,几缕细微的灰尘落下,沾染到列先科大尉的军装上。

    久违的爆炸声忽然传来,列先科大尉的手不由自主的抖了一下,随后保持着一个老兵的镇定,对着电话说道:“少将同志,德国人来了,我猜这次来的是他们的轰炸机。我现在要去验证我的猜测,稍后再向您汇报。”

    放下电话后,列先科大尉没有做任何验证性的行动,因为凄厉的防空警报声已经证实了他的看法,扔下炸弹的是德国人的轰炸机。

    35号炮台周围本来有八座防空炮台护卫天空,然而在之前的战斗中,八座炮台先后暴露,随后被德国人的轰炸机消灭。

    没有战斗机,没有防空炮,面临德国人的轰炸,35号炮台只能凭借自身的防御硬抗航空炸弹的破坏。

    两座双联装炮塔的正上方,钢板的厚度达到203毫米厚。

    炮塔周围的地下掩体全部由钢筋混凝土构筑,屋顶钢筋混凝土的厚度达到四米。

    想到这些记得烂熟的数字,列先科大尉对炮台的防护力还是充满自信的。

    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列先科大尉听着头顶传来闷雷般的爆炸声,郁闷地点燃一支烟,蹲在炮塔里硬抗德国人的航空炸弹,这样做实在是太被动了。

    抽了半支烟,列先科大尉被头顶隆隆的爆炸声闹得心烦意乱,随手拿起桌上的电话,打给2号炮塔的炮长。

    天空中,以汉斯鲁德尔上尉为首的六架ju-87型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混在10架fw-190f1轰炸机编队里,畅通无阻地飞临克尔森角上空。

    10架fw-190f1轰炸机按照原定的计划先一步发动攻击,吸引地面上可能出现的敌军防空炮开火,同时也是利用硝烟替6架斯图卡指示两座炮塔的方位,毕竟从高空看下去,两座直径仅有十米的炮塔实在是太小了。

    随着fw-190f1轰炸机的俯冲投弹,一团团灰黑色的硝烟自地面升起,为汉斯鲁德尔上尉等人指明了两座炮塔的大致方位。

    更加顺利的是,地面上并没有俄军防空炮火出现,汉斯鲁德尔上尉的胆子迅速大了起来,带着两架僚机拉低了高度,很快在瞄准镜中找到了两个如同倒扣在在地面上的平底锅似的炮塔。

    “我找到它了,它跑不掉了。先生们,我们下去,不要急,一个一个来,先攻击距离海面比较远的那座炮塔。”

    汉斯鲁德尔很快听到僚机的回应。



730.第718章 大德意志的暴力美学(完)
    第718章 大德意志的暴力美学(完)

    天空中,鲁德尔上尉的视线穿过驾驶舱盖玻璃,看向硝烟滚滚的地面。

    黑色的烟尘从炮塔周围升起,很明显,他所在的第一个三机编队投下的三枚混凝土爆破弹无一命中。

    “该死,三枚炸弹都没有命中。二编队注意,看你们的表现了。”

    鲁德尔上尉的话音刚落,第二个斯图卡三机编队便先后发动了俯冲,带着凄厉的呼啸声和所有中队战友的期望,将三枚pc-1800狠狠地砸向倒扣在地面上的“平底锅”。

    三枚巨型炸弹先后落下,第一枚在所有观战飞行员的失望中,滑落到炮塔的北侧大约五十米的地方。

    第二枚炸弹却不负众望,带着恐怖的弧线落到炮塔顶部靠近两根炮管根部的位置。

    1800千克的重量,加上高速下落携带的能量,pc-1800轻易地撕裂了厚达203毫米的钢板,钻入炮塔内部。

    原本平稳地坐落在地面的炮塔,连同两根指向海面的粗大炮管,猛地抖动起来跳离地面,浓重的黑烟连同火光自炮塔上所有的缝隙喷射出来,笼罩在炮塔周围。

    两根原本平行指向海面的炮管在猛烈的爆炸中变成一根上扬斜指向天空,另一根却软绵绵地下垂,“垂头丧气”地耷拉到地面。

    “击中了,击中了”无线电中迅速传来飞行员们兴高采烈的欢呼声,命中目标的喜悦迅速通过无线电传遍了整个中队,以至于最后一枚没有命中的pc-1800直接被众人遗忘。

    带着摧毁一个目标的喜悦,鲁德尔上尉与部下们胜利返航,准备重新装载炸弹再次出击。

    “马克西姆高尔基2号”炮台的地下掩体中,列先科大尉坐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右手边站着一个军医,军医仔细地擦干净列先科右耳流出的鲜血,随后查看耳朵内部的情形。

    “大尉同志,很抱歉,你的耳膜似乎是破了,你现在只能暂时用左耳朵和人交流了。”

    列先科咬咬牙,忍受着耳朵里传出来的刺痛。

    “没有聋就好,警报声停了,我必须马上去看看2号炮塔的损伤情况。”

    列先科站起身戴好大檐帽,呲牙咧嘴地大步走出办公室。

    沿着地下的走廊走向2号炮塔,却被破碎的钢筋混凝土块堆叠成的小山堵在2号炮塔的入口处。

    隔着堵塞的走廊,列先科大尉和部下喊叫了足有近五分钟,才听到对面传来回答声。

    被隔绝在两面的炮兵们一起动手清理障碍物,很快打开了一条可供人员通过的通道。

    损伤情况很快被送到列先科大尉手里,地下掩体共计有四处被巨型穿甲弹贯穿,分别是2号炮塔炮长的办公室、炮兵们的集体宿舍、连接两座炮塔的走廊,以及发电室。

    地上的部分只有一处被巨型穿甲弹贯穿,正是2号炮塔顶部。

    巨型炸弹爆炸散发出的强大能量被炮塔内部的密闭空间束缚,反而爆发出了更加强大的破坏力,整座炮塔被从炮塔座圈上撕裂。

    炮塔内部所有的零件都有烧灼过的痕迹,至于炮手们的血肉之躯更是被人间蒸发掉。

    一股刺鼻的硝烟味从炮塔内飘散出来,列先科大尉抽抽鼻子,最终选择止步于炮塔门口。

    2号炮塔完了,两门305毫米巨炮失去战斗力,剩下的两门同口径火炮还能坚持多久

    “马克西姆高尔基2号”炮台装备的是两座双联装305毫米巨炮,比陈道等人估算的280毫米口径舰炮还要强劲。

    沉默了一阵后,列先科大尉让炮兵们抢救受伤人员,随后返回办公室拿起电话向上级汇报

    位于赛瓦斯托波尔要塞西南方的第35号“马克西姆高尔基2号”炮台遭受重创,位于要塞正北方的第30号“马克西姆高尔基1号”炮台内,指挥官亚历山大大尉同样在承受沉重的压力。

    和战友列先科大尉不同,他和第30号炮台不仅要承受来自空中的打击,还要承受来自地面德军巨炮的轰击。

    30号炮台同样有两座双联装305毫米炮塔组成,坐落在一道东西走向的防波堤形状的人工平台上。

    为了干掉这两座炮台,德军重炮部队调拨出五门重炮,分别是“超级古斯塔夫”800毫米巨炮,两门305毫米斯柯达臼炮和两门600毫米自行迫击炮。

    最初投入战斗的是两门305毫米斯柯达臼炮和两门600毫米自行迫击炮,然而对亚历山大大尉来说,不幸之中的万幸是德军的重炮对要摧毁的目标产生了误判。

    两座双联装305毫米炮塔附近,还有一座配套的超大型测距仪,同样是半埋在地下。

    远远望去,超大型测距仪露出地面的部分如同从炮塔上伸出的炮管,所以在德军炮兵的地图上,原本只有两座炮塔的俄军阵地被标注成了三座炮塔。

    最初投入炮击的四门巨炮以两门为一组,率先对东侧的炮塔和被误认为炮塔的测距仪发动了为期四天的炮击。

    炮击的第二天,测距仪所在的阵地被巨炮发射的穿甲弹贯穿,利用夜间查看过被毁的测距仪后,亚历山大大尉得出结论,德国人使用的是超大口径巨炮。

    将自己的判断报告给上级后,亚历山大大尉收到的是一顿臭骂。
1...288289290291292...3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