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之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恶鬼福多

    “中尉,俄国人来了。”卡拉尼奥说道。

    “我看到了,准备好m42,记得先打步兵,不然你是没有机会扔反弹克手榴弹的。”巴蒂斯图塔中尉说道。

    卡拉尼奥看了看放在步枪左边的两枚m42反坦克手榴弹,随后说道:“我准备好了。”

    行进中的坦克如同移动堡垒,挡住了子弹,给身后的步兵提供了有力的掩护,然而却拦不住另一种曲射武器的打击。

    “噗噗”的声音自身后和左翼的住宅区里传出,那是迫击炮开火时的声音,炮弹在空中划出一道恐怖的弧线,绕过坦克直落在坦克的后面,每一次爆炸都能在苏军步兵中掀起一阵腥风血雨,不时有苏军步兵哀嚎着扑倒在地,尸体和伤员身上喷洒的鲜血染红了一片片草地。

    然而数量有限,口径仅为60毫米和45毫米的轻型迫击炮根本无法阻挡20多辆坦克,以及后方步兵的跟进,苏军的步坦结合式阵型仍旧在稳步地向意大利军的阵地接近,直到一股狂风从天而降。

    这股狂风势头是如此猛烈,瞬间压制住了战场上所有的声音,无论是迫击炮弹的爆炸声,还是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声,在这股狂风面前统统被“吹散”。

    “隆隆”连绵的爆炸覆盖了阵地东侧的开阔地,硝烟、灰尘与飞上天空,旋即覆盖在地面,原本气势汹汹的步坦集群顷刻间灰飞烟灭。

    巴蒂斯图塔中尉的视线中,清晰地看到至少有两辆轻型坦克被掀翻在地,四分五裂的人体器官随之飞上半空。

    当第二轮炮弹落地时,中尉再次看到一辆轻型坦克被掀翻在地,炮塔脱离坦克车身,旋转着飞落到一边的空地上。

    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身后,中尉看到远处的高地上,炮兵观察哨们的身影映入眼帘。

    感谢上帝,感谢炮兵,他们终于开火了,要是没有他们,这次战斗肯定会死伤惨重,光是那二十多辆坦克就足以碾平自己的阵地。

    中尉回头看向战场,战场此时已经被连绵不绝的灰黑色硝烟覆盖。

    猛烈的炮击持续了五轮,苏军的步坦集群土崩瓦解,正当巴蒂斯图塔中尉以为这场战斗已经结束时,黑烟中忽然冲出先后冲出一大一小两个身影。

    跑在前面的是一辆t-60型坦克,坦克冲出黑烟覆盖的区域后,履带高速转动,全然不顾身后没有步兵的跟随,带着一股旋风,直冲过战场的中间地带。

    飞射来的子弹打在车身上火光四溅,发出一连串叮叮当当的撞击声,然而却依然无法阻止那辆坦克冲到意军阵地上。

    看着疯狗般冲锋而来的坦克,巴蒂斯图塔中尉暗骂一声该死,急忙放下手中的冲锋枪,伸手拿起放在一边的m42型反坦克手榴弹。

    “闪开,闪开,它过来了,不要被它撞到。”

    中尉的声音在在弹坑中回荡,卡拉尼奥急忙放下手中的步枪,拿起另一枚反坦克手榴弹,紧盯着坦克前进的路线严阵以待。

    “等它过去以后,向它的发动机舱上扔。”巴蒂斯图塔中尉喊道。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中尉的预料,轻型坦克眼看就要冲进弹坑,却一个左转开到了弹坑的右侧的一个双人散兵坑上面。

    藏在散兵坑里的两名意大利士兵急忙将头缩进散兵坑,试图躲过那辆坦克的碾压,却没有料到敌人的坦克竟然停在头顶上方。

    没等一干意大利士兵搞清那辆坦克为什么停下,就见t-60型坦克两条履带反向转动,带动车身原地旋转起来,如同一个大号的陀螺。

    成片的泥土飞溅着被履带甩出,旋转中的坦克硬生生在原地磨出一个坑来,惨叫声从坑中传出。

    第一次与苏军坦克交手的巴蒂斯图塔中尉先是被苏军坦克的疯狂所震惊,呆立在原地几秒钟,随后双眼瞬间充血变成红色。

    “扔手榴弹,干掉它。”

    听到中尉的喊叫声,克拉尼奥等人才反应过来,先后有四枚手榴弹飞向旋转中的坦克。

    “轰轰”

    爆炸声中,火光从坦克尾部升起,坦克停止了旋转,火光从发动机舱的位置升起,刺鼻的油烟味随着火光与黑烟传进每个人的鼻子里。

    看了一眼战场,跟在后面的一辆kv-1型重型坦克冲进了战场的中部,旋即遭到友军的围殴,巴蒂斯图塔中尉放下心来,他小心翼翼地端着冲锋枪,避开坦克的炮塔炮口指向,迂回到坦克左侧。

    中尉刚刚靠近瘫痪在原地的坦克,坦克的炮




第711章 意大利也是有猛男的(完)
    来不及确认这群穿着黑色军装的家伙是什么人,属于苏联军队中的那个兵种,巴蒂斯图塔中尉的扫射为弹坑中的机枪组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布雷达m1930式轻机枪枪口喷吐出耀眼的火舌,向迎面冲锋而来的人影打出一个个点射。

    巴蒂斯图塔中尉手中的冲锋枪,克拉尼奥手里的m1891式步枪不停开火,很快将阵地前一个扇形区域内的敌人肃清,少数冲锋中的敌人中弹后喷血到底,更多的敌人则卧倒在地躲避子弹。

    局部战场的上风没有让中尉的心情有一丝放松,开火间隙他已经察觉到已经有数量不明的敌人冲进阵地左翼的住宅区,右边的开阔地上似乎也爆发了肉搏战。

    幸好天黑前有部分伞兵到来,让阵地有了更强大的纵深,也有了宝贵的预备队,否则俄国人的这次夜袭肯定会得手。

    一连串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忽然从身后传来,中尉急忙回头看去,身后几百米开外的地方,连接自己阵地和克尔森峡湾的中间地带,忽然发生一连串的爆炸。

    愣了几秒钟后,中尉瞬间得出结论。

    很明显,这是俄国人在用炮击截断后方援军前进的道路,同时,炮击也是切断了自己和周围战友的退路。

    这种情况下,只能靠自己了。

    想到一向以野蛮粗暴闻名欧洲的俄国式作风,巴蒂斯图塔中尉果断作出决定,宁可战死,绝对不能被俘,否则自己肯定会生不如死。

    麻利地卸下打光的弹匣,中尉刚刚重新拉动冲锋枪枪栓将子弹上膛,却没有留意自己的阵地已经被一门迫击炮盯上。

    炮弹从天而降,落在弹坑的右前方,几乎是贴着弹坑边上开火的机枪组爆炸。

    火光和硝烟瞬间吞噬了射手和机枪,布雷达m1930式轻机枪被气浪掀飞出去,机枪射手和他右边的装填手的头部和胸口被弹片击中,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便化为血肉模糊的尸体。

    趴在机枪组左侧的克拉尼奥缩在弹坑里给步枪上子弹,侥幸躲过一劫,正在用冲锋枪射击的巴蒂斯图塔中尉耳边听到一声巨响冲进耳朵,脑子里瞬间装满“嗡嗡”的声音。

    几乎是同时,他感觉到自己右臂一麻,一股剧痛从肩膀处传到心房,整个心脏都止不住抽动起来,不由自主地停下射击的动作。

    带着剧痛和满脑子嗡嗡的声音,中尉迅速将身体缩回到弹坑里,用左手轻轻按了一把右侧肩头,清楚地看到掌心里染上一层殷红的鲜血。

    “快,继续射击,不要让他们靠近。”

    中尉看到弹坑内的众人被突如其来的迫击炮打蒙了,急忙对幸存的两名机枪组成员和克拉尼奥喊道。

    大声喊叫过后,中尉忍着剧痛率先回到弹坑边缘,端起冲锋枪准备继续开火,克拉尼奥趴到他的右边。

    机枪已经被毁坏不能使用,两名幸存的机枪手搬开同伴的尸体,拿起随身携带的步枪趴到弹坑边缘当起了步枪手。

    然而当中尉又打光了一个弹匣,更换弹匣时火力锐减的空挡,一个模糊的黑影冲到弹坑边二十多米的距离,在中尉的注视下做出一个挥舞手臂的动作。

    “手榴弹,小心”中尉的喊声再次响起。

    手榴弹扔的很准,先是砸到克拉尼奥的后背上,随后弹落到弹坑里。

    四个人中有三个人注意到了手榴弹的存在,三双眼睛不约而同地回头看向弹坑中那枚冒着白眼的手榴弹,千钧一发之际,一名机枪射手扔下手中的步枪,回身飞扑向弹坑底部。

    他宽大厚实的身躯刚刚覆盖手榴弹,一声闷响便在他身下传来。

    气浪和冲击波的冲击下,他的身体被弹起随后又落下,眨眼功夫便失去全部的活力。

    激烈的战斗中,根本没有时间为战友的壮举致哀,一声雄壮的喊叫声吸引了巴蒂斯图塔中尉的注意力。

    中尉和克拉尼奥短暂失神的功夫,一个穿着黑色军装,端着步枪的敌军鬼魅般从右前方冲到弹坑边,挥舞着上了枪刺的莫辛纳甘步枪刺向正在用步枪射击中的另一名机枪手。

    机枪手也注意到了对方的存在,一闪身避开了枪刺,双手松开步枪,抓住莫辛纳甘步枪的枪管猛地向身后拉动。

    苏军士兵用力过猛,在机枪手的拖拽下不由自主地冲向弹坑里,脚下一滑,身体失去平衡,不由自主地滚到弹坑中。

    巴蒂斯图塔中尉抬起手中的冲锋枪,将滚落到弹坑中的敌人打死。

    打死敌人后,中尉抬起头,恰好看到让他愤怒的一幕。

    又有一名穿着黑色军装的敌人冲到弹坑边,挥舞步枪用枪刺刺穿了机枪手的胸膛,随后抬起右脚踹到机枪手腹部,抽出枪刺,站在弹坑边拉动枪栓,将子弹上膛,随后将枪口指向中尉。

    中尉急忙将枪口转向敌人,右臂剧痛下却晚了一步,对面的枪口喷出一道亮光,两声枪响同时响起。

    枪声响起的一刹那,中尉的身体止不住抖了一下,随后便看到敌人仰头摔倒在地。

    将脸转向左侧,中尉看到克拉尼奥仰头躺在身边,手里的步枪扔在地上。

    慌乱之中,中尉误认为敌人的枪口是指向自己,实际上指向的却是他身边的克拉尼奥。

    克拉尼奥也察觉到对方的意图,同时举枪向对方射击,双方几乎是同时扣动扳机,同时击中对方。

    “我中弹了,中尉,你说的对,俄国人的作风和英国人果然不一样。”

    克拉尼奥捂着自己流血不止的腹部,结结巴巴地说道。

    “先不要说话,捂住伤口,不要动,医生很快就会来的。”

    战斗仍然在继续,巴蒂斯图塔中尉来不及过多安慰克拉尼奥,将冲锋枪挂在脖子前,伸手抓住克拉尼奥,将他横着抗在肩头,利用照明弹熄灭后短暂的黑暗,跳出弹坑向后方跑去。

    这里肯定是守不住了,必须要放弃阵地向后撤退,退到伞兵们的阵地上去。

    利用黑暗和起伏的地形作掩护,中尉扛着克拉尼奥一路飞奔了足有一百多米,直奔一门正在开火中的m35式47毫米反坦克炮。

    又有一轮照明弹飞上天空,重新照亮战场,巴蒂斯图塔中尉已经冲进炮兵阵地,将克拉尼奥放到地上,随后找来了军医,中尉自己却加临时加入到炮兵部队,继



第712章 最后的十五公里(一)
    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是一座镜像城市,在与地面城区相对应的地下部分,同样存在着一座城市。

    除了必要的守备人员,要塞内的大部分军民全部隐藏到了地下,德军之前对要塞城区的轰炸和炮击,除了在初始阶段给要塞内的军民造成严重的心理恐慌之外,并没有给要塞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随着炮击的进行,躲在地下城区的要塞内军民连心理恐慌都消失不见,可以说是习以为常,也可以说是麻木。

    因为要塞内实行了严格的信息管制,要塞内大部分人不知道战况的进展,只是在政工人员的宣传下进行自我麻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固若金汤,要塞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工事都要沾满侵略者的血迹。

    至于真正的战况进展到什么地步,要塞内只有少数人了解。

    作为少数人中的领导者,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守军的最高指挥官,彼得罗夫少将毫无意外地承受着最大的精神压力。

    凭借着开战一年来锻炼出来的战场直觉,自德军开展连续性的大规模炮击开始,彼得罗夫少将便得出一个判断,这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炮击是德军发动总攻的前奏。

    要塞的军民可以躲到地下,但是要塞外围的防御阵地可没有地下工事提供掩护,只能在德军凶残的炮火下一一被摧毁。

    很快,噩耗接连传来,保卫要塞最强大的两处阵地,要塞西南方克尔森角的35号炮台,要塞北面的30号炮台,共计8门305毫米火炮先后被摧毁。

    最令人感到震惊的是,要塞北面的30号炮台的指挥官派人送来了三张照片。

    第一张照片上有一个弹坑,一枚炮弹躺在弹坑中,很明显是一枚哑弹。

    这枚炮弹的旁边躺着一个用作参照物的士兵,士兵并排躺在炮弹边。

    一眼看去,炮弹无论是长度还是宽度,都要超过士兵,在炮弹的映衬下,士兵显得格外瘦弱。

    照片的背面,有30号炮台指挥官的留言:少将同志,经过我亲自测量,炮弹的口径是600毫米,这次你不会再说我精神错乱了吧

    看到这段留言,彼得罗夫不仅感到脸上火辣辣的。

    炮击开始后不久,彼得罗夫就陆续接到来自外围防线的报告,报告内容大同小异,那就是我们的阵地正在遭受德军超大口径火炮的炮击。

    无一例外,所有的报告都被彼得罗夫骂了回去,你被德国人吓的精神错乱了,还是你们第一次遭受炮击没有什么超大口径火炮,守好你们的阵地。

    30号炮台送来的照片,无异于给了他一记狠狠的耳光。

    口头上,彼得罗夫少将是一个从不认输的硬汉,但是在心理上,彼得罗夫少将早已确定,要塞守军的最后一战已经到来。

    在与敌人的战斗中战死,对于军人来说是一种光荣,至少比因为做逃兵被军事法庭枪毙要光荣。

    更何况,要塞现在海陆空三条逃亡路线已经全部被敌人封锁,自己根本无路可逃。

    五月二十五日凌晨,天还没有亮,彼得罗夫少将被副官从睡梦中叫醒,随后得知一个比德国人使用超大口径火炮更加恐怖的消息。

    敌人在要塞的西南方克尔森角登陆了,具体兵力不详。

    匆匆赶到作战指挥室,彼得罗夫少将抖着嘴唇上方浓密的大胡子,指着地图上克尔森角的位置说道:“敌人登陆的兵力肯定不会很多,立刻命令预备队出击,增援克尔森角,把他们赶下海。”

    当天下午,噩耗传来,预




第713章 最后的十五公里(二)
    五月二十五日傍晚,落日的余辉撒播到战场上。

    就着火红的阳光,德国黑水特种侦查团一营一连连长古斯塔夫施瓦辛格上尉躺在一个硕大的弹坑里,吃过战前最后一顿晚餐,热食散发的热量从胃部传遍全身,让他感到全身都暖洋洋的。
1...290291292293294...3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