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读报先生说到这里微微停顿下,喝口茶,整理下自己的思绪,继续说道。
“冯时庸之所以会被免职,主要是因为在述职大会之时,对于南直隶的情况一问三不知,同时又攻讦朝廷的考核制度。”
“再加上这些年来,南直隶的发展缓慢,被北直隶后来居上,去年北直隶一年上交的税银高达两亿两白银,可是南直隶仅仅只有北直隶的一半,双方之间的差距非常巨大。”
“这足以说明冯时庸在南直隶布政使这个位置上做的确实是不行,被免职也实属正常。”
“我为什么要说要联系前面的封疆大吏述职大会?”
“因为昨天朝廷之上发生的这次激烈争吵,和南直隶布政使这个位置的安排有很多的关系。”
“前几天的时候,我就已经进行过预估,南直隶布政使这个位置极有可能是广东布政使钟藩或者是南直隶税务总督王守仁,这两个当中的一个来接任。”
“这两人无论是谁来接任南直隶布政使这个位置,这都意味着南直隶将发生巨大的转变,因为无论是钟藩还是王守仁,都是实干派的官员,钟藩在广东所作所为可圈可点,王守仁在南直隶征税更是政绩斐然。”
“由他们两个当中的一个来接任的话,南直隶势必将会迎来一次重大的巨变。”
“再来说一说这个税务的问题。”
“南直隶出身的官员,一直以来都是最发对开征商税的。”
“因为自我大明建国以来,南直隶的盐商、粮商、布商、茶商等几乎垄断了我大明最赚钱的几个重要买卖。”
“以盐商来说,以前的盐商富可敌国,秦淮河畔一掷千金,说的就是这些盐商,还有大名鼎鼎的徽商,徽商字号可是通行我大明各地。”
“这些商人非常有钱,但是他们基本上都不用缴纳什么税收,大明早报有一期就有专门报道过此事,我印象深刻的是江南的一个富裕之县,一年所缴纳的税银还不到一百两银子,由此可见,这些商人基本上是没有交税的。”
“当时,朝廷国库空虚,外有北方的鞑靼和女真,东南沿海还有倭寇肆虐,西南土司又反复无常,天子欲要整顿军务,可是却苦于国库空虚,没有银两。”
“然而江南的这些盐商、徽商、粮商、布商等等却是一个个富可敌国,富的流油,他们可以在烟花之地一掷千金,却是不愿意向朝廷缴纳一两银子,以至我大明内忧外患,无钱解决诸多的事情。”
“这就是当年刘晋刘公为什么要进行税务改革的原因,因为朝廷需要钱来办事,而朝廷征税自然是不可能向穷苦的老百姓征税,因为穷苦的老百姓,你即便是卖掉了,也征不到几个税,唯有向这些富人、商人开征商税才行。”
读报先生停下来,重重的喝口茶,整个茶楼都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静静的听着,甚至于连店小二都听的津津有味。
京津地区因为地处天子脚下,接触这方面最多,也算是最关心国家大事了,关于这方面的事情,总是最喜欢听的。
“这也就回到了昨日朝堂之上的争论了。”
“我们再来说说江南地区的官员为什么最反对开征商税一事了。”
“按理说,这朝廷官员理应上思效忠帝王,为天子分忧解难,下思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
“但江南地区的官员则是有所不同,因为江南地区的官员和这些大商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都知道江南地区富庶,盐山、粮商、布商等等在以前可都是整个大明最有钱的人,他们有钱之后呢,都会大肆的兴办私塾和书院,给自己家族的人读书。”
“在以前,整个大明教育最好的地方就是江南地区,在江南地区,即便是街头的小商小贩都能够识文断字一箩筐,这江南自古多才子也是由此而来。”
“这有钱的商人大肆办学、支持自己的族人去读书,这些读书人又去考功名做官,自然而然的,他们当官了,也是要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自然是不可能支持开征商税。”
“简单的来说,开征商税严重的触及了江南地区大商人、大地主、大士绅、大家族的利益,他们自然是要强烈反对的。”
“当年要不是因为接连的几个大案,沉重的打击了江南出身官员的力量,也不可能进行税务改制,开征商税。”
“要知道这些年来,反对开征商税的官员一直都有很多,这一次,也不过是因为南直隶布政使这个位置的调整迎来了一波高潮而已。”
这个读报先生的水平显然是非常不错的,详细的讲清楚了事情的起因经过,顿时整个茶楼的人都恍然大悟,一下子就弄清楚了。
“原来如此~”
“我说为什么那些江南出身的官员最反对征商税了,原来和江南地区的那些商人、地主、大家族什么的沆瀣一气啊。”
“可不是嘛,只顾自己的小利,却是忘国家之大义。”
“这朝廷要是没钱,还真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在弘治十年以前的时候,我可是记得,北方的鞑靼每年都要扣关南下劫掠的,朝廷就是拿他们没有办法。”
“拿什么去对方鞑子嘛,我以前就是军户,还是边军,你们是不知道啊,我们就是连吃饭都成问题,手中的武器十几年都没有换,弓箭都烂掉了,我们总不能用拳头去和鞑子的骑兵对战吧。”
“还是现在好啊,朝廷有钱了,军队的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有身份有地位,战斗力自然就高,我大明才能够不断的开疆拓土。”
“是啊,是啊,所以说这个纳税光荣,因为我们纳税了,那也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大明。”
“你看这朝廷有钱了,才可以武装起强大的军队,我们才不至于被外敌欺负,还可以不断的对外开疆拓土,获得更多的肥沃土地。”
“这朝廷有钱了才可以修建公路和铁路,这以前回山东老家啊,走路可是要很久的,现在坐火车回去,一天一夜的时间就足够了。”
“对,对,我觉得报纸上面说的很对,纳税就是对天子尽忠,对大明尽忠,身为大明人,依法纳税、按章纳税,那就是为大明的繁荣昌盛做贡献。”
“这缴纳的税啊,终于还是用到了我们老百姓的头上!”
“我们可不能像南直隶的那些人~”
“没错,没错~我们可是京幾之地的老爷们,我们纳税最积极了,纳税占了大明税收的近一半。”
“……”
大明镇海王 第1426章,恐慌的江南士族
当京城的老少爷们都在看着报纸讨论着纳税的事情之时,京城某处别苑之中,高元龙、钱启等江南出身的官员又再次聚集在了一起。
“纳税光荣?”
“自古以来这圣贤之君,都是轻徭薄赋,勤俭节约,没想到现在,不仅仅横征暴敛,还要让你从心里面觉得这是对的。”
“何其荒诞,何其荒诞啊!”
高元龙将手中的报纸重重的拍到桌子上面,显得极其的气愤。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钱启也是跟着郑重的点点头。
“朝廷之税,够用就好,根本就没有必要横征暴敛,所谓基建,也不过是大兴土木,所谓强军强国,亦也是为了某些人的穷兵黩武罢了。”
“我大明乃是泱泱大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德服人,故此才能够威服四海,让四方蛮夷来朝,从不以武力服人,亦不喜犹如蛮夷一般对外大肆扩张、杀戮。”
“现在穷兵黩武,又大兴土木,大明危矣!”
“这武贵文轻,自古以来谋朝篡位多是武将,这大明将来怕是要风雨飘摇!”
其他人也是跟着纷纷点头,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他们这些人看来,大明现在的一切离传统儒家思想所主导的王朝是越来越远了。
对外方面,传统的思想是要以德服人,四方蛮夷皆是不识教化,故而才会非常的野蛮,大明对待这些满意,理应以教化为主,而不是武力征服,武力上的征服,只会让他们暂时性的臣服,却无法做到以德服人。
对内方面,轻徭薄赋才是圣明之君所行之道,这开征商税就是搜刮民财,关键是天子和太子还有庞大的产业,是在与民争利。
搞基建就是大兴土木,对国家百姓并无什么太大的好处,只会浪费民力和财力,国家应该藏富于民,不能收太多的税,朝廷的税够用就好。
一个接一个的发表自己对现今局势的看法,似乎好像都是在忧国忧民,是真正忠君爱国之士。
如果刘晋要是在这里的,必定会冷冷的突出‘伪君子’三个字。
“天子派遣厂卫去调查冲击税务衙门一事,大家有没有写信回去,让家里面将屁股都给擦干净?”
一通抱怨之后,众人又恢复冷静下来,高元龙想了想问道。
关于冲击税务衙门一事,他们再清楚不过了,这背后其实就是江南地区的士绅、大家族、大商人联合起来弄出来的,其中还有他们的指点。
原本就是想着靠这个事情,用所谓的民怨来将王守仁给弄走,最好是能够再给弘治皇帝上点眼药水,让他对刘晋不那么信任,再联合其他人,一起废掉现行的税务制度来。
可是谁知道,在朝廷之上,他们竟然大败,支持他们的官员虽然有不少,但是在重量级的官员方面,竟无一人支持。
而且还让弘治皇帝以民怨为借口,让厂卫的人来调查此事。
一旦此事牵扯下去,到时候牵连很广,他们这些人一旦牵连进去,也绝对难逃一死,背后的家族少不了要被流放万里之遥。
甚至于整个江南士族都将因此遭受沉重打击,就如同当年的几件大案一样,朝中的很多江南籍大佬都被罢官免职。
一旦到了那个地步,到时候江南在朝堂之上就真的没有什么话语权了。
“我等都已经写信回去了,家里面会将事情给处理干净的。”
钱启等人也是纷纷回道。
“嗯,那就好~”
“不过一定要彻底的处理干净,厂卫的力量几乎是无孔不入,即便是很细小的线索,他们也能够查出事情出来。”
高元龙微微点头,满脸的担忧。
厂卫是直属于天子的恐怖力量,没有人愿意和这些厂卫的人打交道,一旦进了厂卫的大牢里面,不死也要脱成皮。
“关于南直隶布政使的安排,上面有消息了吗?”
高元龙想了想又问起南直隶布政使这个位置的安排来。
“已经有消息了,昨天尚书房内就已经定下来了。”
“刘晋小儿力推王守仁升任南直隶布政使,刘公和谢迁说他年龄小,提拔太快,不适合,但遭到了李东阳、张懋、佀钟等人的反对,最终天子定下来,让王守仁出任南直隶布政使!”
钱启连忙回道。
“什么?”
“真的让王守仁任南直隶布政使?”
其他人一听,顿时就忍不住惊呼起来。
王守仁他们可是已经领教过了,真正的牛人一个,关键是软硬不吃。
江南的这些大地主、大商人、大士绅不是没有想办法拉拢过这个王守仁,可是无论送美人还是送金银财宝都没有用。
王守仁就是不吃那一套,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也是让江南地区的很多人吃尽了苦头。
一向不交税的他们,当看到税务衙门的人将他们家里面藏起来的金银一箱子、一箱子抬走的时候,连杀了王守仁的心都有了。
原本就想要将王守仁给弄走,结果现在好了,不仅仅没有将王守仁给弄走,让王守仁升官加级,直接成为南直隶布政使。
这要是让王守仁在南直隶布政使上面干上几年,整个江南的大商人、大士绅、大地主、大家族们都别过了,制定要被王守仁给整死。
“嗯~”
“估计这几天正式的任命就会下来,同时还有这一次的人事安排。”
“据说,这一次,刘晋小儿滥用职权,将大量我们江南籍的官员都调遣到了澳洲、黄金洲、南洋等地去任职,到时候说不定我们在场的这些人也要离开大明本土,去各地任职。”
钱启郑重的点点头,显得非常无奈。
他们官职品级都还很低,刘晋对他们的安排,根本就不需要经过内阁和天子就可以直接将他们给调动。
想要将他们弄到澳洲去就弄到澳洲去,他们是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办法,除非是告老还乡,不当官了。
“刘晋小儿,可恶至极!”
高元龙一听,顿时就怒道。
“现在愤怒已经没有用了,大家还是尽快将消息传回江南去吧,让家里面商讨对策。”
钱启无奈的叹口气摇摇头说道。
在这里纵然是骂破了天也拿刘晋没有丝毫的办法,对刘晋没有丝毫的作用。
自己却是还需要担心家里面的事情。
厂卫彻底冲击税务衙门一事,王守仁调任南直隶布政使,这两件事情就足够接下来江南地区的士族们烦恼了。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回到南直隶这边。
南京秦淮河畔的一座大型花船上。
这条花船规模浩大,装饰的非常奢华,船上面莺莺燕燕的伴随一阵江风,将一股胭脂水粉的香味吹到两岸边上,让过往的人忍不住用羡慕嫉妒的眼神看向这条花船。
和往日不同,此时此刻,花船上面的气氛非常的沉重,一向娇媚的佳人们也都识趣的离开了最大的会场这里,留下了江南地区这些大人物们商量着什么。
“京城来消息了,天子派遣厂卫彻查税务衙门被冲击一事,要我们将屁股给擦干净了,千万别漏什么了,这一次,天子恐怕是又要狠狠的打击我们江南士族了。”
有人开口打破了现场沉重的气氛。
“什么?”
“难道又要和当年一样?”
“难说啊,我也收到消息了。”
“我江南士林在朝中已经没有多少人了,这要是再被打击的话,岂不是从此以后我江南在朝中再无话语权了。”
“还想以后的事情?”
“还是先想一想怎么过了眼前这一关再说吧。”
“厂卫彻查冲击税务衙门一事,一旦查出来,我们在场的这些人估计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难道真的要致我们江南士族于死地不成?”
“我江南士族一直以来都是国朝的中流砥柱,天子焉能如此带我等。”
“天子被小人谄媚、蛊惑,古之君王都是轻徭薄赋,再看看现在的天子,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又大兴土木,这岂是明军所为?”
“是啊,是啊,都是被小人、奸臣蛊惑所至,才使我江南正直之士无法得到重要,屡屡遭受打压。”
“说这些都是无用的话了,还是各自回去将尾巴处理干净吧。”
“上面还说了,王守仁那厮将升任南直隶布政使,主政我们南直隶。”
“什么?”
“王守仁这厮不仅仅没有调走,竟然还要出任南直隶布政使?”
“可不是,估计认命都已经在路上了,到时候王守仁一旦成为了南直隶布政使,则我江南再无宁日了。”
“我等以后恐怕是再也坐不起这个花船了。”
“完了,完了~这王守仁初任南直隶布政使,我等就别想有好日子过了。”
“他要是真让我等没有好日子过,我就去浙江挖他祖坟,他王守仁也是浙江人,岂能如此,难道真的想要和我们江南士族决裂吗?”
“嘿嘿~早就已经决裂了。”
“完了,完了,江南再无宁日,朗朗乾坤将要一片乌云,我等江南士族难道真的要迁移去海外才有一席生存之地吗?”
“……”
大明镇海王 第1427章,运河进展
当大明这边蒸蒸日上,发展迅猛的时候,在距离大明万里之遥的埃及这里。
炎热的沙漠之中,十几万埃及民工正在炎热的沙漠地里面干的热火朝天,一条宽阔的河道仿佛大地上面的一道疤痕一般,将大地分成两边。
埃及民工干活非常的认真,充满了激情和干劲。
他们原本都是埃及最底层的农民,还是失去了土地的那种农民,在以前连吃饭都是问题,故而埃及这边屡屡出现农民暴动。
吃不饱的农民几乎都快要将马穆鲁克王国的统治都给掀翻了。
好在开挖埃及运河犹如一道甘霖降落到了埃及人的头上,来自大明的庞大资金远远不断注入到这片干涸的土地之上。
十几万人被雇佣,包吃包住,每天还能够领到几十文工钱,干上一个月差不多能够纯赚一两银子。
这样的好事情,一下子让整个埃及都沸腾起来,无数失去土地,生活没有依靠的农民纷纷来到了运河工地这里,成为了开凿运河大军之中的一员。
大明的资金、技术,还有源源不断从大明东非、天竺、南洋等地运输过来的粮食,让原本濒临灭亡的马穆鲁克王国再次焕发了新生。
此时此刻,马穆鲁克王国的坎苏二世正带着一群埃及的官员视察埃及运河,运河的总负责人,来自大明帝国的童源以及技术总工,毕业于大明工程学院的詹奇也是陪同在旁边。
坎苏二世看着眼前十几万人的浩大场面,整个人满脸笑容,埃及运河经过这几年的挖掘,离正式通航也是越来越近,到时候就可以坐着收钱了。
当然了,对于坎苏二世来说,他倒是希望这个运河能够挖的更久一些,这样他才有时间来将埃及内的那些马穆鲁克封建贵族给收拾干净。
这几年,靠着支持埃及运河这个大项目,坎苏二世也是逐渐的开始掌握话语权,再加上使用一些其它的手段,也是慢慢的掌握了埃及的所有大权。
不过他还是不打算放过杜尔那些封建贵族,不仅仅是因为这些人一开始把控权力,架空自己,更重要的是他现在天天学习来自大明的书籍和知识,深刻的知道埃及存在的问题。
那就是耕者无其田!
通俗的来说那就是土地兼并太过严重了。
埃及本身的土地就非常的少,至于耕地就更少了,都是分布在尼罗河流域的两岸以及下游的三角洲地区。
可以耕种的土地很少,可是内部的土地兼并却是极其的严重,马穆鲁克这是原本建国时的军事封建贵族经过这些年的大肆扩张、兼并土地,已经将整个埃及的耕地几乎都兼并到自己的手中。
大量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生活没有了依靠,自然而然各种各样的农民起义就会此起彼伏,稍微有点灾祸,立即就会燃烧起熊熊的烈火,将这个王朝给彻底的毁掉。
坎苏二世原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来自大明这边的报纸和书籍,再加上时常和童源这个大明官员聊聊治国之道的事情,也是让他对这方面有了一个全身的认识。
故而坎苏二世现在很清楚,摆在自己眼前的道路只有两条可走。
一条是打击马穆鲁克封建军事贵族,打击土地兼并,将田地还给急需土地的农民耕种。
另外一条则是和大明一样,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从外部获得土地,然后迁移人口。
第一条道路,打击马穆鲁克封建军事贵族,自然是要打击的,但是马穆鲁克王国本身的基础就是建立在这些封建军事贵族之上。
原本马穆鲁克是中世纪哈~~里~~发的奴隶兵,然后逐渐的发展成为强大的军事统治集团,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打击马穆鲁克封建军事贵族并不是要毁掉它,而是要打击那些不听自己话的敌对势力,最终目的还是要将这些封建军事贵族收归到自己的手下。
不可能说真的将王朝的统治基础和根基都跟挖掉,当然土地兼并很显然是要限制的,不能让这些封建贵族无止境的兼并土地下去。
第二条道路才是坎苏二世真正的想要走的道路,内部的土地兼并已经极其的严重,大量的土地被集中到了少数的封建贵族手中。
农民失去土地,没有了生存的依赖,所以必须要给这些农民土地,这样才能够稳定下来。
对外扩张很显然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通过对外扩张,可以转嫁内部的矛盾,同时也可以趁机整合王朝内部的力量,巩固自己的统治,可谓是好处多多。
当然,前提是能够打得赢,要是对外扩张,每次都是战败的话,不仅仅无法转移内部的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
甚至于还有可能引爆自己内部的矛盾,同时动摇自己的统治。
“童大人,这埃及运河还要多久才能够全部挖通?”
坎苏二世这一次过来视察运河,主要还是想要找童源这边,看看能不能从大明帝国这边获得强大的军火武器,这样对外扩张的时候才更有底气。
“国王陛下,大概还要一年多的时间就可以全部挖通了。”
童源拿出了一张地图,指了指上面的位置说道:“我们现在已经挖通了红海连接苦湖的这一段,这是最艰难的一段,也是最长的一段,接下来就是要挖通地中海联通苦湖的这一段了,估计有一年多的时间就足够了。”
“到了弘治二十三年的时间就可以实现通航!”
童源看着眼前繁荣的工地,那也是感叹不已。
原本计划着用七八年的时间来挖通这个埃及运河,但谁知道这些埃及人干活竟然如此的积极,这招募人手又非常的容易,十几万人在这里挖运河,比预算的时间可以快上两年多,只需要不到五年的时间就可以挖通这条运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