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今日头条要闻为安南兵犯广西,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昨日广西有急报…….”
周知时先是将上面的内容详细的读了一遍,他读报也不是乱读,昂扬顿挫,感情极其的丰富,让在场的众人一个个都忍不住气愤起来,怒气冲冲。
“安南绰尔小国,竟敢屡屡犯我大明,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夜郎自大,狼子野心~”
“喂不饱的白眼狼,我大明不想让它朝贡,竟然敢出兵,待我大明天军一到,必然杀他们片甲不留。”
在场的众人纷纷气氛的吼了出来,发布了自己的看法。
周知时听到了,也是微微一笑,等大家说完,这才喝口茶,缓缓的继续说道:“安南一词来自唐朝时期的安南都护府,安南从秦朝时期就已经归属我华夏神州管辖,但是到了五代十国的时候,吴权割据安南脱离南汉,此后安南长期作为我中土王朝的藩属国存在。”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至我大明开国,永乐年间,安南屡屡犯我大明边境,安南国王又夜郎自大,肆意妄为,竟一意称孤道寡。”
“我大明忍无可忍,这才派兵出征安南,从永乐四年至永乐七年,经大小战役几十次,最终大获全胜,消灭篡位的安南胡氏政权,得十五府,四十一州,二百八县,遂设立交趾布政使司。”
周知时讲的是关于安南的历史,这让在场的众人纷纷点头,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安南和大明的历史渊源。
“至宣宗时期,这安南距离我中土实在是太远了,我大明遂撤兵北返,撤销交趾布政使司,至此,安南又不属于我大明之管辖。”
“然,这安南实为大明交趾,自古以来都是我华夏神州的一部分。”
讲完了安南的历史,周知时也是给出了一个评论。
那就是这安南其实啊,自古以来都是我华夏之地,我大明曾经就在这里设置了交趾布政使司,后来是因为我们觉得太远了所以才放弃了。
“原来如此,这安南就是交趾啊,自古以来都是我大明的国土啊~”
“那现在安南又为何犯我大明边境呢?”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接着脑海中又冒出了疑问,为何这安南现在又要犯我大明?
“打开地图~”
周知时笑了笑吩咐道,很快茶楼里面的店小二就拿出了一张大明地图挂了起来。
“大家请看安南的位置~”
“它位于广西以南,东临东海,南与占城相接,西与南掌(后世的老挝)、盆蛮(后世老挝的一部分)相接,北方则是与我大明的云南、广西相接,中间有十万大山相隔开。”
周知时对着地图开始介绍安南的地理位置来。
“安南的地理位置极其的重要,它地处中南半岛,与我大明有陆地相接,是我大明从陆地进入南洋地区的重要渠道。”
“说到安南此次兵犯我广西龙州,其理由是因为我大明不接受其称臣纳贡。”
“这就不得不提下去年我大明新出的大明藩属国条约,在以前,只要是向我大明称臣纳贡的,都可以从我大明这里获得数倍的回赠,所以我大明周边各国都纷纷来朝。”
“这虽然是我大明泱泱大国之体现,但因为我大明每每都是数倍回之,也是让南洋诸国看到有利可图,年年朝贡,规模一次比一次大,也是对我大明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以至于在宣宗时期不得不下令限制各国朝贡的次数和规模。”
“南洋诸国朝贡我大明,名为朝贡,其实多为获利,前面的时候就朝贡的事情,我也专门的发表了这方面的愚见。”
“陛下和朝堂滚滚诸公,正是因为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加之现在往返南洋的商船极多,为此也是专门制定了大明藩属国协议。”
“从此以后,想要成为大明藩属国的,只有签署这份协议,并且严格执行协议书上面的条约才能够算是我大明藩属国,我大明才愿意接受其称臣纳贡。”
“但是去年的时候,签署协议的只有朝鲜、倭国和吕宋,这有这三国愿意成为我大明的藩属国,安南并没有签署协议,所以就不算是我大明的藩属国。”
“不是我大明藩属国,所以我大明就不接受其称臣纳贡,安南就无法从我大明这边获得丰厚的回赠,于是就怀恨在心,所以这才有了这一次的兵犯我广西龙州之事。”
“说到底,这件事情的起因很简单,无非就是我大明不愿意在为了所谓的面子而损害我大明自身之国力。”
“南洋诸国从此以后休想再通过朝贡来获利,然此政策触犯了这些南洋小国的利益,所以不仅仅安南出兵犯我广西,暹罗、占城、渤泥国、麻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等南洋诸国依对我大明商人加征关税。”
“甚至于还有国家专门组织人员袭击我大明商船,杀戮我大明商人之事发生。”
周知时将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等等讲解的清清楚楚,也是让在场的众人顿时就弄清楚了这事情的一切。
说到底其实就是利益两个字。
大明镇海王 第688章,连文官们也变了
伴随着大明早报报道关于安南兵犯广西龙州的事情,整个京城的人都开始关注起安南这个小国来。
同时朝堂之上,新一天的早朝又开始了。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萧敬的声音刚刚喊完,接连又好几个官员站立出来,彼此互相看了看很快品级更低的识趣的先退了回去。
“陛下,臣有事启奏!”
说话的是广西出身的官员蒋冕,目前是翰林院侍读学士,算是翰林院里面品级极高的官员,也是目前广西出身的官员当中在朝堂品级最高的官员,这人在历史上后来在正德朝还进了内阁。
“说吧~”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
“陛下,安南兵犯我大明龙州,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致使我广西龙州百姓死伤惨重,血流成河,臣请陛下为我广西百姓报仇雪恨!”
说到这里的时候,蒋冕都咬牙切齿,自己家乡的父老乡亲被异族人屠戮,他这个广西人无论也是要站出来的。
如果连他都不给自己家乡的人说话,还有谁会给自己家乡人说法呢?
“陛下,臣等请求陛下为我广西百姓报仇雪恨!”
广西籍出身的官员纷纷站出来。
刘晋看着这些广西出身的官员也是微微直点头,有血性,再想一想后世,广西兵那都是狼兵的称号,血性十足。
而且历史上广西多次遭到安南已经后面占领安南的法国的入侵,但是他们从来都没有在广西这里占到任何的便宜,广西人宁可站着死,也不绝不向异族人投降,骨气十足。
“此事朕已知晓,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接着看了看众人问道。
尽管弘治皇帝自己是已经打定主意要出兵安南了,不过这种事情嘛,自然还是要让下面的臣子提出来,然后让大家一起商议、商议比较好一些,这样的话这些文官们才不会说自己独断专行,刚愎自用什么的。
众大臣一听,顿时就纷纷沉思起来。
很多聪明的大臣脑子一想就知道,这事情并没有如此简单,远不是表面上因为安南兵犯广西,烧杀掳掠,所以朝廷必须要有所表示如此简单。
以前安南也是经常不老实,犹如一只猴子一般跳来跳去,时不时都要惹是生非,要不然当年永乐帝也不至于发兵八十万大军灭了安南,设置交趾布政使司了。
一般来说,只要是不太过分都会让广西这边组织兵力回击一二,给点教训,让他们知道不好惹就可以,很少说会拿到朝堂之上如此严肃的来讨论这件事情。
而且大明早报也是非常配合的报道了这一件事情,描绘了发生在广西龙州的惨案,引起了大明百姓的强烈愤慨。
尽管这一次安南确实是也做到很过分,在龙州这边杀戮颇重,但事情并没有想象的如此简单。
李东阳脑袋微微一想,顿时就将想清楚了这其中的深意了,说到底其实就是弘治皇帝想要打仗了,道理如此简单。
南洋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已经不可或缺,和南洋各国的贸易,南洋的种植园,通过南洋前往缅甸、天竺、中东、波斯。
可想而知南洋这个地方的重要性,对于大明来说,这里不仅仅不可或缺,而且还是要必须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去年打下了吕宋北方,今年自然也是要找个地方打一打,如果再打下了安南,到时候就可以将南海东西两边形成包围,同时又获得了陆地上通往中南半岛的桥梁,有着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那就是实现明朝在中南半岛的军事存在,与吕宋的南洋行省遥相呼应,从陆路和海路共同巩固大明在南洋的地位。
安南地处大明与中南半岛的连接处,可以当明朝经略西洋、南洋的跳板,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拿下安南和占城,明朝可以更容易地控制中南半岛,近可制占城、暹罗、真腊诸国,远可控满刺加及半岛附近的苏门答刺、旧港、瓜哇、泞泥等国。
这对于现在正在蓬勃发展的南洋远洋贸易和南洋种植园经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想到这里,李东阳就站出来说道:“陛下,诸公,安南小国,夜郎自大、不自量力,杀我大明子民,侵我大明国土,此乃自寻死路。”
“这安南自古以来都是我大明之国土,只是以前我大明无力经营,这才让伪黎朝给占去,现我大明国力蒸蒸日上,兵强马壮,理应收回安南,重新设置交趾布政使司。”
“不仅仅开疆拓土,更可以保护我大明子民,又可以威震南洋诸国。”
没什么说的,必须支持啊。
不仅仅因为这是弘治皇帝的意志,更因为这李东阳李家所投资的商行在南洋也是有自己的种植园和商船。
南洋的海盗、贼寇,还有南洋这些国家对大明商船征收重税,这已经严重的触犯了大明各大商行、种植园的利益,也等于是触犯朝堂之上这些大臣们的利益。
现在谁还没有投资商行?
谁在南洋的种植园当中又会没有股份?
你难道真的就已经这蒋冕是完全替广西人出声?他也是有自己的商行,有自己的商船,在南洋也有自己的种植园。
即便是以前最反对开海禁,最反对对外用兵的江南士林,伴随着南京和淞沪的开放,在南京和淞沪这里也有大量的商行犹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
他们在南洋也是有着自己庞大的利益。
所以李东阳的这边刚刚说完,谢迁也是站立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李公所言甚是。”
“南洋诸国畏威而不怀德,这安南更是如此,仅仅只是因为去年我大明不接受其朝贡就大举兵犯我大明广西。”
“足见其以前对我大明称臣纳贡是假,为获我大明之回赠是真。”
“也说明了陛下制定大明藩属国条约之策实乃高瞻远瞩,直指南洋诸国朝贡之本质。”
“这段时间以来,不仅仅安南兵犯我大明广西,占城、暹罗、渤泥、爪哇、麻六甲等南洋诸国也都纷纷加征我大明商船之重税,南洋地区的海盗、贼寇也开始频繁劫掠我大明商船。”
“长此以往,我大明国威何在?”
“臣以为,我大明不仅仅要发兵攻打安南,更应该借此次机会狠狠的教训南洋诸国,扬我大明国威,开疆拓土,护我大明子民。”
谢迁就不用说了,他是妥妥的江南大商人、大地主、大士绅、大家族的代表人物,以前坚决反对开海,反对征商税。
现在南洋诸国对大明商船征收商税,还有海盗、贼寇劫掠大明商船,这严重的触犯了大明商人的利益,他们以前连大明皇帝都敢搞,更别说这些南洋小国了。
所以也是最支持对南洋各国开战的。
这开战好啊!
打下了安南,占领了占城,在南洋占领了更多的岛屿和土地,那就可以开更多的种植园,可以更加安心的经商,还可以去天竺、锡兰、波斯、中东。
打击海盗、贼寇又可以保护大家的商船和种植园的安全,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狠狠的教训南洋诸国一顿,看看以后还谁敢对大明不敬。
“陛下,臣等以为李公、谢公所言甚是~”
李东阳和谢迁接连表态,其他的大臣们也是纷纷的站出来,一个个都齐声的说道。
“连文官们也都变了~”
看到这一幕,刘晋也是微微惊愕起来。
原本刘晋和弘治皇帝都以为这事情可能在朝堂之上是比较难以通过的,以前文官们是最反对对外动武的。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要知道当初鞑靼小王子兵犯山西、陕西的时候,弘治皇帝想要和他打一仗就遭到了群臣们的强烈反对。
当时有很多的御史、翰林甚至于要死谏,要以死来反对弘治皇帝和鞑靼小王子开战。
可是现在,不仅仅没有人站出来表示反对,甚至于大家都主张不仅仅要打安南,还要连南洋诸国也是要一起打,狠狠的打,打到他们怕了、痛了才行。
如此巨大的变化,也是让刘晋沉思起来。
果然,还是那句老话,屁股决定脑袋。
以前这些文官们之所以反对,那是因为开战对他们没有任何的好处,还极有可能会导致大明朝局动荡,导致大明武将勋贵集团们的重新崛起。
现在之所以支持开战,那也是因为大家在南洋这边都有着庞大的利益。
前几个月年底的时候,大明各大商行、各大种植园进行年底分红的时候,朝野之中的这些大佬们,谁都分到了丰厚的利润。
现在南洋诸国损害大明的利益,损害大家的利益,自然而然大家肯定就不会允许的。
必须开战,而且开战之后的好处多多,打下的土地可以开辟种植园,打下的人口可以用来种植甘蔗和水稻,还可以扫清海盗、贼寇,让南洋诸国不敢再对大明商船征收重税等等。
总之必须打,狠狠地打。
至于说能不能打赢的问题,这还需要去怀疑吗?
大明镇海王 第689章,朝鲜、倭国武士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南洋行省吕宋岛北部一处原始森林之中,真田信守带着一百多名倭国武士悄无声息向着一处矮黑人部落摸了过去。
自从一个多月前他们乘船抵达南洋行省,他们就开始了在热带丛林之中的作战。
和他一样的人还有很多,大明天子向倭国、朝鲜这边各征召了五千名武士用来清剿南洋行省这里的一些土著。
伴随着种植园经济的迅猛发展,这吕宋岛距离琉球仅仅只有几百里,距离大明非常的近,是众多商行最喜欢的地方,所以在吕宋岛上面大大小小的种植园犹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
但是在吕宋岛上面还有黑多的土著,他们不服从大明的管理,还经常袭击种植园和金矿、银矿采矿场,这让大明天子非常的震怒。
于是就从倭国和朝鲜这边各征召了五千勇士专门来清剿这些土著。
真田信守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征召过来,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为大明天子作战的勇士。
“剿灭了眼前这个部落,我差不多就可以从倭国籍升为大明籍了,而且还可以在南洋行省这里获得百亩良田,到时候我们整个真田家都可以移民到南洋来,从此以后就是大明人。”
“以后也可以在这里建一个种植园,专门种植甘蔗,听说种甘蔗还是很赚钱的,再随随便便种植几亩水田,以后衣食无忧。”
真田信守看着眼前的矮黑人部落,脑海中却是盘算起以后的生活来。
他其实是一名落魄的武士,在倭国这边混的并不如意,以前像他这种落魄武士,很多都是成为倭寇,侵犯大明、朝鲜的沿海地区。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被大明天子征召过来,为大明天子作战。
大明天子对他们非常不错,不仅仅将他们武装到了牙齿,铠甲、武器、弓箭等等一样都不少,除了火枪、火炮,冷兵器给的足足的。
除此之外,伙食那是按照大明这边的来走,一日三餐,顿顿有鱼有肉,再加上每月三两银子的月响,作战勇猛,有功劳,还可以获得南洋行省这边的土地,还可以加入大明国籍。
所以这些从倭国和朝鲜征召过来的武士,作战极其的勇猛,仅仅一个多月的时候,吕宋岛上面深藏在原始森林里面的那些土著部落就遭殃了。
五千倭国武士、五千朝鲜武士,加起来一万人,一个月的时间几乎已经将吕宋岛上面的矮黑人部落给清剿的干干净净。
剩下的少数一些矮黑人部落也是吓的半死,不断的往原始雨林的深处迁徙,根本就不敢再去袭击种植园和金银矿场。
按照人头来计算功劳,而且南洋行省的这些种植园主、矿产主们也是一起集资了,只要是拿着矮黑人的脑袋,还可以去他们这里额外领取一笔不菲的奖金。
这对于他们这些朝鲜、倭国武士来说,这诱惑力就太大了。
什么都不用管,只要杀人就可以了,杀的越多,获得土地、银子就越多。
南洋行省的这些种植园主、矿场主、商行有的是银子,他们的目的也是很简单,那就是用银子砸也要将那些土著给砸死。
一颗人头一枚银元,这让朝鲜武士、倭国武士们都疯了。
一个月的时间,来到这里的这些朝鲜、倭国武士,一个个的腰包都已经鼓鼓的,赚到了很多的银子。
再算上大明官府这边给予的奖励,很多人都和真田信守一样,在规划着以后的幸福生活了。
“行动!”
真田信守见自己手下的人都已经布置到位,将整个部落给包围起来,也是没有在废话,一声令下,顿时一支支利箭就朝着矮黑人部落这边激射过去。
“咻~咻~”
伴随着一支支利箭的激射,在外围警戒、守卫的矮黑人纷纷应声而倒,接着这一百多个倭国武士纷纷冲了上去。
这些倭国武士都是有传承的,很多都是武士世家出身,从小都接受严格的武士训练,剑术都极为精湛,作战又极其的彪悍,更何况还有丰厚的奖励。
至于矮黑人,他们就完全不行了,要武器装备没有武器装备,要作战经验没有什么作战经验,根本就不是这些倭国武士的对手。
如狼似虎,犹如虎入羊群,一百多个倭国武士转眼间就将整个矮黑人部落屠戮的干干净净,一个人都没有放过,毕竟都是银子,都是功劳。
仔仔细细的一番收刮,他们还收刮到了很多的金银、宝石,这又是属于他们的额外收入,最后再放一把火将这里的一切都烧的干干净净,人人身上绑着一颗颗脑袋,高高兴兴的返回。
丹河城,吕宋岛北面一条河流出海口新建起来的一座城镇,规模不大,也就是一个小县城的大小,周围主要是新兴起来的种植园和一些金矿、银矿、铜矿、锡矿、煤炭矿矿场,还有专门的伐木商行之类的。
真田信守带着一百多倭国武士兴高采烈的回来,来到府衙这里,在这里他们向丹河城府衙这里登记自己的作战功劳,然后旁边还有吕宋种植园联合会的人,他们现场清点人头之后就会按照人头数给他们发放银元。
“嘘~”
真田信守拿到了属于自己的银元,忍不住轻轻的一吹,再放到自己的耳朵边仔细的听一听,他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清脆的声响。
“啧啧,真田,你们这一次收获不小嘛~”
这时,来自朝鲜国的武士李方蒂走了过来,看了看真田信守这边的收获说道。
“嘿嘿,还行~”
“你呢?听说你最近清剿完了一个大部落,光是赏银就拿到了几千两银子。”
收起自己的银元,真田信守看了看李方蒂问道,两人说的都是大明话,现在倭国和朝鲜都在大力推广大明官话,他们为大明天子而战,自然也是要学的。
“也就是运气好,不过最近这些矮黑人是越来越少了,日子难过了。”
李方蒂笑了笑回道。
“是啊,确实是很少了,而去离的越来越远,都在丛林深处,非常难找。”
真田信守也是点点头,接着想了想说道:“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回朝鲜去?”
“我才不回朝鲜,我已经有足够的功勋了,我很快就可以改成大明籍了,以后就在这南洋行省这里建个种植园,当种植园主,过过小日子就行了。”
李方蒂立即回道。
回朝鲜?
开玩笑,朝鲜有什么好的,穷的很不说,还没有机会出人头地,在大明这边多好,轻轻松松就能够赚到银子和田地,日子过的舒舒服服。
“铛~铛~”
就在两人讨论着未来的日子,担心着以后没有办法再像现在这样赚钱的时候,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两人一听,连忙带着自己的人开始集合起来。
很快,在他们的军营这里,倭国武士和朝鲜武士就聚集在一起,排列着整齐的队伍,等待着上面的命令。
没过一会,丹河城的这边的知县李茂林就走了过来,看了看眼前的倭国武士和朝鲜武士开始说道:“大明天子令,安南小国,夜郎自大、不自量力,兵犯我大明龙州,杀我大明子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