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六零种田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甲辰

    一个个的都不是省心的,这都想赖上她们家了,呵,自己没管好他们的女儿,倒有脸来要好处了。

    原来高青青的父母跑来高山大队,他们认为是高玉莲跟高青青说了什么,导致导致这丫头离家出走。

    他们本来想把她送去后山大队当童养媳,现在高青青自己跑高山大队了,这里还离得近一点,说不定以后还能帮衬家里。

    所以他们也没了解高青青在高山大队是什么情况,一来就讹上高玉莲家,认定高青青是要给高玉莲当孙媳妇了。

    高玉莲面对这胡搅蛮缠的两口子,只觉得眼前两眼发黑,真是祸从天降啊!

    那会儿乔佳月还在地下室忙活呢,并不知道外头的事儿。

    等她知晓的时候,一切已经尘埃落定了。

    据说最后闹得挺大的,就差没大打出手了。

    高青青的父母撒泼耍赖都用上了,就是想要用女儿换一笔钱,如果高玉莲家不同意,就要去公社告他们诱拐小孩。

    而高青青又死活不跟她父母回去。

    她知道这样闹下去没有结果,她就求高玉莲,这笔钱就当她借的,她以后连本带利地还。

    高玉莲哪里肯答应,如果同意了,高青青的父母跟外头就会说高青青给她当孙媳妇,那不是坏自己孙子的名声吗

    乔秋月气呼呼的,恨不得把高青青和她的父母打出去,反倒是乔秋雨眼里光芒闪烁,几次想要帮高青青说话。

    她认为高青青这是女性独立自主的表现,一定要支持。

    乔秋雨一开口,事情瞬时更加糟糕了,高青青的父母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如今怎么会松口

    最后整个大队部都被拉去调解,扯皮了大半天,辛苦了这么久的社员们,可是围起来看了半天的热闹。

    最后的结局就是,乔秋雨掏光了自己的私房钱,而高玉莲出了一些钱打发了高青青的父母,然后高青青的户口迁到高山大队,落入高玉莲家中。

    不过高青青并不住在高玉莲家中,还是跟高小倩他们住,干起活来也很拼,倒让人无话可说。

    而高玉莲被乔秋雨气得要吐血,也直接就不管这个孙女了,爱咋地咋地。

    乔秋雨觉得高青青跟自己是同一类人,追求自由、民主独立,做新时代女性,经常跑去找她,两人倒是处得很好。

    乔佳月不由松了口气,幸好没赖上自家,要不然真有够烦的。

    不过高玉莲家确实是真的倒霉,有乔秋雨这么一个孙女,啧啧啧!

    后来,兄妹四人就高青青一事进行了讨论,他们一直认为高青青的目




第三百四十章 像章【为书城舵主宁静致远加更】
    七一建党节刚过去,拖拉机从公社回来的时候,带回了滞留多日的信件和包裹。

    杜岳平又寄了点东西来,里头夹着的信上写了不少内容,说他已经已经初中毕业了,并且吊车尾考上附近的一种高中。

    他暑假想要来高山大队体验生活。

    乔佳月翻着信,这是六月中旬写的,看来他们那边初中毕业得早。

    但是上面没写时间,杜岳平到底什么时候来也没说发个电报,这路上不会出事吧

    乔佳月把信给乔父看,琢磨着是不是给海市那边发个电报问一下情况。

    几天后,杜岳平背着一个大包,手上各提着一个大袋子,气喘吁吁地走在蜿蜒的山路上。

    他在公社那边等了老半天,就是没看到拖拉机,后来找人一问,才知道高山大队的拖拉机早就走了,要等明天才会来。

    他问的人比较热心,还说他运气好,这个月拖拉机才开始运砖头,之前因为干旱,都停了有一个月了。

    杜岳平愣了下,他下了火车站之后,好不容易转了几道车才到淘溪公社,路上也没见缺水啊!

    他在海市有自来水,还真的没有面临过缺水的问题,顶多就是用水有时段,需要掐着点接水。

    所以杜岳平对于全村都去挑水灌溉水田的事真的没概念。

    没有拖拉机,杜岳平只能苦哈哈地爬山路,这大热天的,又背着这么多东西,走起来能累死人。

    一路上走走停停,等他到了高山大队部,直接就瘫坐在地上起不来了。

    还是陈柏发现了杜岳平,他跟乔宏致关系好,之前跟杜岳平也玩过,还记得他呢。

    “看你热的,进我家里坐坐吧。”陈柏招呼道,“天气很热对吧,没有拖拉机,走那段山路,简直要爬断腿。要我说啊……”

    杜岳平一口气喝了两碗凉白开,听着陈柏嘴巴一刻也没停,就走路一事发表了许多意见,然后延伸到拖拉机。

    杜岳平就奇怪了,陈柏一下子说这么多话,嘴巴不会累吗

    他终于瞅了个空档,截断陈柏的话语,“所以你现在已经毕业了,时间大把没打算读高中吗”

    “我们没有考试,还不知道高中能不能读呢,再等等。”

    “哦。我们这次考试试卷非常简单,很多人都考上了高中。”杜岳平也分享了下自己的经验。

    实际上,那些出题的人也是胆战心惊的,哪里敢把题目出得太难

    “走吧,我帮你把东西送去小致家,这会小远应该在家里。”陈柏热心地说道,太无聊了,我要去找乔宏致玩。

    “小远,是我。”远远的,杜岳平就开始用力挥手。

    “你几号出发的”乔宏远问道,猜测杜岳平写信的时间应该正好是他考完试的时间。

    “你们收到我的信了吗”杜岳平小声地问,“其实我那会就想来的,可是我奶奶要我去看看我父母,就拖到现在了。”

    “恩,我们都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出发,担心你路上出了问题。以后要来,记得发个电报。”

    乔宏远板着脸说,别以为现在就没坏人了,只要有机会,做坏事的人依然会做坏事。

    杜岳平心里一虚,“那我下次发个电报。”他确实把这个事给忘了。

    他瞅了屋里一眼,“诶,盖了新房子了啊,小致他们都不在吗我带了不少东西给你们。”

    说着,杜岳平就弯腰开始掏东西。

    陈柏也眼巴巴地盯着看,就见到杜岳平掏出一个木盒子来,里头有十多枚的像章,上头都是主席或是正面或是侧身照,下面会有一些字,诸如“战无不胜的主万岁”之类的。

    乔宏远看了一眼,其实兴趣不大,不过广播里有提过,现在像章供不应求,能买到一个,都会很宝贝地珍藏着的。

    杜岳平能拿来这么多个,由此可见,他父母



第三百四十二章 及时雨
    后来也不知道从哪个大队开始传开的,纷纷说农历七月初七会下雨。

    因为大家都认为七月初七就算不下大雨,织女也得滴几滴泪,所以,会下雨的可能也就那天了。

    乔父想,这确实是个好借口,毕竟民间本来就有这个说法在。

    公社领导也听说了这些流言,但是现在干旱让他们焦头烂额的,实在抽不出手来处理这些迷信说辞。

    有一些大队公粮交不上,其余大队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卖,因此今年公社的任务是没法按时按量完成的,更别说跟以往一样超量完成了。

    公社完不成任务,就要受到上级的批评,这焦虑感是会传染的,最后所有人的火气都很大,一点不顺就大火燎原。

    而因为久不下雨,许多地方已经偷偷地拜各路神仙了。

    人们尤其相信水井里通龙宫,拜水井就是拜龙王。

    高山大队的人见其他大队也如此,便也偷偷摸摸地准备了东西,到水井那边去拜。

    反正田里也有水井,人又少,地方又宽阔,在那边拜是一样的。

    但是有一天,乔佳月起来,就发现自家屋后的水潭边上,也出现了一小摊的灰烬,也不知道是谁偷偷来烧纸的。

    她不由哭笑不得,连忙用水把那灰烬给冲掉了。

    田里的水塘、水井即使做了措施,但是水量还是在减少,大家一看水位下降厉害,不由更急了。

    求雨的心情也更加急切,拜龙王没用,那是不是要准备祭祀,献上三牲五谷才行

    一些人偷偷讨论着,而天气预报中的台风也在邻近。

    不过这个台风并没有直接登录闵省,而是到了隔壁的哲省,好在两省相邻,权市这边也受到了些台风影响。

    天暗下来,起风的时候,社员们都高兴疯了,无论男女老少都冲到门口,抬头看着那天上滚动着的乌云,盼着大雨快点下下来。

    等了大半天,天上的乌云颜色变淡,也不如之前的厚重,社员们立马垂头丧气了,完了,这雨不下了。

    然而就在傍晚的时候,没有预警的,那瓢泼大雨突然就下了下来。

    这场雨滋润了干涸的稻田,也让社员们对七月初七的说法愈发深信不疑。

    一看到下雨,即使天色昏暗了,大队部依然组织社员们去修理、清理水渠、水塘。

    毕竟大家都不知道这场雨过后是否还会再下雨,反正尽量要储存足够多的水,能缓解下旱情也好。

    乔父忙到半夜,回到家时满身都是泥巴,身上都湿透了。

    乔母催着他去洗澡,然后送上热乎乎的姜汤。

    “这场雨存留的水量,预估能坚持多久”乔母问道。

    之前的时候,小溪隔一段距离就被拦截出一个小水塘,这场大雨会把这些小水塘全部冲垮吧

    “难说,看这场雨能下多久之后是什么天气。”乔父也没法预估。

    这场雨下到半夜才变小,到第二天清晨,虽说没下雨了,但天空被厚厚的云层遮挡住,温度比之前凉爽许多,非常舒适。

    社员们都很高兴,隔一会就会忍不住抬头看看天空。

    大队里的水塘水几乎要满了,时不时能看到稻花鱼浮出水面来透气,密密麻麻的。

    去地里巡视的人回来,每块水田都蓄满了水,且稻田被浸泡了半天,土都被泡软了,这时候就要赶紧把地犁出来、耙好,然后插秧啊!

    所有人都动了起来,大队里的牛被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几乎没有停歇地耕田。

    牛和犁头不够,那就用锄头挖,同时修田埂,堵住所有可能漏水的地方。

    人多了力量大,大家谁也顾不上休息,田地一整好,那边从大队里运来的肥料撒进去当基肥,这就可以插秧了。

    因为时间急,水田耙得不如平时平整,但这会儿也顾不得那么多。

    &nbs



第三百四十五章 见面
    八月十九日,报上就发表了一篇名为《团结起来,共同对敌》的文章,宣告着闵省一片红的正式成立。

    大队里消息闭塞,等社员们知晓,都已经到了新历八月底了。

    乔佳月他们地下室的收音机还能用,一直有在听广播,对每段时间的消息都会有简单的记录。

    比如我国氢弹的爆炸成功,空间技术研究所的成立,对地导弹的研发等,这些都是科技方面的信息,也是乔宏远最关注的。

    他觉得美国都能登月了,他们国家这也不会落后太久的。

    而乔宏致明显就对战争的消息感兴趣,毕竟他平时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打打杀杀,虽说年纪大了之后,几乎都不怎么玩了。

    但这并不妨碍他对军事的喜欢。比如他就非常关注美对越战争的,在去年美加大对越攻击之后,我国援助越国多少亿的事。

    而年中的时候,美与越却开始进行和谈,不管怎么说,战争结束能够总是令人高兴的。

    尤其是对那些在西南的那些士兵来说,战火、伤亡、援救等,时刻在生死线上徘徊,几乎没有时间的概念。

    说起来,乔佳月关注的东西比较少,她喜欢的内容,广播里很少出现,所以她没什么偏好。

    乔宏良也一样,他现在的绘画技艺精湛了不少,却碰上了瓶颈,不再随意动笔,平时下地干活,也不怎么跟人交流。

    对此,乔父乔母也无奈,他们知道乔宏良有些问题,却无能为力。

    乔佳月并不觉得乔宏良有什么问题,他只是不喜欢说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罢了,这样的人单纯,日子容易过得幸福。

    至于未来,未来有那么多的可能,不是只有世人眼中的那几种。

    就算乔宏良未来真的孑然一身,难道他们兄妹几人还会弃他不顾吗

    与此同时,他们听广播时也听说了港岛那边遭遇了台风的消息。

    不过港岛现在还是未回归,那边的各种政策、经济、教育等,都与大陆不同,而广播里的内容也千奇百怪。

    刚开始,乔佳月他们听不懂粤语,但听多了后,倒是慢慢琢磨出一点来了,毕竟英语也是那边的主要语言之一。

    而到这个时候,淘溪公社那边还是没有通知关于高中招生的事。

    大队里不少盼着的学生都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他们的家人也是如此,多次感慨自己命不好之类的。

    乔宏致倒是没心没肺,没了这一条路,不还有别的吗

    因为某些原因,乔志高他们从公社带回来的并不一定是新报纸,有的时候也是旧报纸。

    日报上的一些内容,大家看着都很陌生,就像是在看故事一样,毕竟没有发生在自己身边,无法感同身受。

    但是报纸上那阶级清查几个字,大家还是懂的,以前就查过,不过力度没这般大罢了。

    也不知道,在这样的清查过程中,会有多少人流血流泪,甚至为此丧命。
1...96979899100...2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