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种田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甲辰
不过在五月底,革命样板戏流传开来后,白美兰通过一些方式,拿到了这些样板戏的学习法子,竟然开始积极组织起来。
认真说起来,白美兰还真是一直走在时代前沿,流行什么就跟什么。
社员们不会去想革命样板戏的来由,只知道看热闹,闲暇之余能娱乐一下,其余的心神,便全部被田地、各种副业占据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67年的某些大城市处于轰轰烈烈的运动中,而高山大队,却像是一个世外桃源。
任外头风雨飘摇,高山大队一如既往地按着自己的节奏做自己的事,安安稳稳地过度到了68年。
乔佳月偷偷种下的那棵杨梅在去年过年后没多久被发现了,大家都没怎么注意,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长的。
大人们没有过多专注,倒是小孩子们过些天就要去看,还没长大呢,他们就盼着要吃杨梅了。
所以到了今年春天,大家一看这棵杨梅树一下子串得有米高,都惊呆了,实在是太超出大家的认知了。
一般来说,杨梅要种个四五年才开始瓜果,然后逐渐进入盛果期。
可是这棵杨梅树从发现到长成现在的高度,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吧。
枝干粗大,树冠茂密,看着就像是多年生的果树。
大人们迷惑不解,但小孩子却兴高采烈,杨梅树长大,这意味着能吃到杨梅了。
知道内情的乔佳月捂着嘴偷笑,也不枉她买植物催长剂,不得不说,真的很好用。
天天围着杨梅树转悠的孩子多去了,而且施肥浇水的人也多,所以要怀疑到她的身上可不容易。
杨梅一般三四月开花,结果差不多在六七月,也就在端午节前后。
许多孩子在杨梅树下玩耍,有的人还带着草绳去绑在树干上,然后荡秋千玩。
这人一多,乔佳月就不想去了,她现在的注意力放在去年用种子培育到现在的橘树苗。
它们的长势不错,今年春天终于把它们移植到早就预留好的坑里了。
不过今年的天气不是很好,春天雨水也不多,因此种下的这些橘树苗
第三百三十章 信件
这日,乔父正好在大队部,乔志高送了一些信件过来,乔父看了看,拿出自家的那封。
因为某些关系,这两年,他们家和白玉姗的联系次数减少了许多。
比较严的地区,对外的交流都是有限制的,不管通信的人是谁。
他们这边还没什么,吉林省那边早就成立了一片红组织,一刻都没得安宁。
在这样的洪流冲击下,纵然有乔佳月的云咒和祝福之光,依然有人撑不住,自杀的人也不在少数。
乔父随手翻了下,猛地看见了一封写给乔秋雨的信,他的眼不由眯了一下。
他很清楚,过去的一年多以来,乔秋雨从未收到过信,所以这封信时谁寄来的,答案不不言而喻。
乔父摸着信封上的邮票,没怎么犹豫的,就用特殊的手法把信给拆开了。
他一展开信纸,就一目十行地把上头的内容扫完,乔父心里不由冷哼了下。
这封信是乔红杉寄来的,信里讲述了她离开高山大队后,经过了多少磨难,终于到达了庐江省,在那边碰上了志同道合的同志,且已经生下了一个儿子。
初此之外,这封信上的其他内容,都是在劝说乔秋雨要勇于反抗家里的压迫,做自己的主人,加入革命的洪流中来。
乔红杉用着兴奋的、自豪的语气描述了她的丰功伟绩,让乔秋雨也学自己一样,去到更广阔的天地之中。
乔父把信恢复原样,不是同行的人,还真的看不出有动过手脚的痕迹。
在没有介绍信、户口等的情况下,乔红杉竟然能混到庐江省去,可见是个有手段的,可惜心术不正。
陈东方从自己住处走来,看到大队部桌上的信封,他随手翻了翻,说:“这两年,我们大队部的信多了不少。”
可不是,以前连信封和买邮票的钱都舍不得,如今却是不吝啬于这一点支出了。
“咦,有人写信给乔秋雨”陈东方好奇地说,他拿起来看了一眼,尤其是邮戳那地方。
“邮票挺特别的,我家绵绵在收集邮票,我问问看她给不给。”陈东方说着,又把信放下。
乔父轻轻敲了敲桌子,“这封信别通知乔秋雨来拿,直接交给高玉莲。”
陈东方没有意外,因为去年公社发生了小情侣私奔而后投江的事件。
虽说最后人都救起来,也顺利成亲,但这不好的影响到底传开了。
现在家里有未婚姑娘的,都会盯得严一点,陈东方以为乔父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高玉莲去年就给乔秋雨相看了不少的对象,奈何乔秋雨都不乐意。
加上公社私奔事件,高玉莲就愈发谨慎起来,生怕孙女也学着私奔,给家里人丢脸。
“那倒也是。”陈东方赞同地点头。
“不过也奇怪,这才五月吧,怎么那么热,都好些天没下雨了,我看今年有些悬。”他在高山大队待了些年,不说精通农事,多少也看得懂一些农事了。
乔父站起来,走到窗边,看着外头艳阳高照,“今年会比较旱,春耕那会大家都有猜测了。”
只是没想到猜测的是事实。
而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是巨大的,今年的产量怕是要难看。
根据地下室的那个天气预报,未来很长时间都不会下雨,但乔父不能说。
社员们每天都在盼着第二天下雨,自己肯定不能说什么丧气话打击社员们的士气。
更重要的一个大问题是,那就是田里的稻花鱼,一旦缺水,水中氧气不足,绝对是会大面积死亡的,那将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画面。
即使今年放的鱼苗不多,但损失也不小。
其实春耕那会乔父不想放鱼苗的,因为知道今年雨水少,可是尝过了稻花鱼的好处的社员,怎能接受这个决定呢
“但愿今年的损失不大。”陈东方说,这一干旱,那肯定不是一个两个大队,一大片下来,那公社的任务就难完成了。
&n
第三百三十一章 旱情
乔佳月和乔小凤才爬了一会山就热得气喘吁吁的,两人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以往常见到的野果子。
“真是奇怪,今年的果子怎么那么少难道都被人摘光了吗”乔小凤喃喃自语。
她现在能出来的机会并不多,因为要帮王秀红照看弟弟,帮忙做其他事,忙得紧。
所以找不到果子,乔小凤很失望,总觉得这趟山白爬了。
乔佳月叹了口气,“难道你没发现今年下雨下得少吗雨水不足,果子怎么会长得好”
乔小凤闻言,想了一会,突然开口说道:“我们家附近那口井,最近要是晚点是打水,都见底了,水浑浊得很。”
“佳月,你说要怎么办”乔小凤抓着乔佳月的胳膊,有些六神无主,“难道要像八年前一样吗”
乔小凤比乔佳月大,对于那三年是有印象的,也很不愿意回忆,此时更是脸色苍白,眼底的害怕几乎要满溢出来。
“没事的,别瞎想。”乔佳月拍拍乔小凤的头,她分身地打开系统商城,看能不能找到什么降雨的东西。
可是查了下,商品是有,价格不便宜不说,关键是必须把东西布散到空中,他们根本就做不到。
乔佳月转而查打井工具,随后她想自己的挖地卡车,它看着那么只能,建造地下室和地下通道都知道避开水层,那么挖井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
看来,还是得再跟乔父商量商量。
不只乔佳月和乔小凤发现山上的野果子少了,其他的孩子也一样。
少了这些充满乐趣的野果子,人生感觉都没什么意义了,这段时间,没少能在大队里看到些垂头丧气的孩子。
乔宏致和乔宏远眼看着就要毕业了,这是长云中学的第一届毕业生,李清很重视,其他人也不例外。
可是李清往公社一跑,询问中考的事儿,却发现根本就没影子。
大家都不知道上头的决策,不敢随意做决定,只能等。
李清有些沮丧,这一届的学生中,真的有好几个好苗子的,尤其是乔宏远,他觉得非常的优秀,必须继续学习深造。
实际上,乔宏远和乔宏致对于能不能上中学其实并不是很在意,他们自学的内容并不少,去不去学校无所谓。
更关键的是,现在学校教的内容已经比以前的还要少。
而他们在于杜岳平的信件交流中,也知晓海市现在的情况,上课真的难以学到什么知识,基本上都是政治课,所以去了也是浪费时间。
而对于这一届的初中毕业生而言,许多人年纪都不小了,他们开始打探公社、城里的消息,无论是工厂还是别的什么组织单位,只要有对外招工,他们都要去考看看。
毕竟城里的招工,都是有学历要求的,他们顶着压力读完初中,不就是为了有一个好工作,改变自己的人生吗
然而大家发现,城里有招工的工作真的太少了,就算有招工,也是优先考虑城市户口的人,他们乡下出来的,被选中的几率小得可怜。
今年是个糟糕的一年,地里作物生长情况不好,第一届初中找不到出路,天气又热,这火气就直往上冒。
因此这段时间里,大队里吵架甚至打架的事儿多了不少。
各个干部还要从中调解,累得不行。
天气越来越热,不少水井比较浅,出的水少得可怜,根本就发像以前那样供给附近的人家使用。
大家没有办法,只能想走更远的路去别的水井挑水,许多人天不亮就挑着水桶去排队。
那水桶是木制的,特别的笨重,就是成年人,挑起来是真的够呛。
好在乔佳月他们家暂时没有用水的问题,屋后面就有口水潭,出水量尚可。
不过这些天,来挑水的人多了,那条小路都给踩实了。
&nbs
第三百三十二章 藏了不少
乔母也认可乔父的打算,他想要保乔向白,她自然不会去拒绝。
“我建议你考虑下地下通道的用处。”乔母之前被乔佳月带着走了一圈,那地下通道被孩子们弄得跟迷宫似的,哪里足够安全。
乔父疑惑地看向乔母。
乔母微微一笑,“你觉得他老人家什么东西都交出去了吗”
“……”乔父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你是说……”
“一个家庭里,或多或少都有矛盾的,且人心隔肚皮,夫妻反目、父子成仇的事也不是没有,小心为上。”
如果举报一个人能为自己带来好处,且那个好处足够诱人时,背叛最亲近的人,似乎也没啥意外了。
乔父点头,“行,我晚上就去。”
“嗯,让月儿帮忙的。”
乔父知道乔向白住的哪间屋子,需要乔佳月帮忙开个入口才行。
他没打算让乔向白知道出入地下通道的方式,只是让他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足够安全。
有的时候,露出一点底牌是有必要的。
弄一个出入口并不难,需要的时间也不长,乔父跟乔向白约好了时间,让他夜里在屋里等自己。
正好这段时间,李三娘要照顾夜里苦恼的孙子,并未与乔向白一屋,所以乔向白也就没开口。
乔向白没有多想,只以为乔父有什么话要跟自己说,就一直支着耳朵等喊门的声音。
房门被敲响了,乔父在门外叫道:“叔。”
乔向白打开了房门,让乔父进来,给他倒了一碗水,“怎么了”
“有点事儿跟您说。”乔父压低了嗓音,把自己的打算告知了乔向白。
乔向白犹豫了下,联手欺骗社员,这让他有点心虚,当初在劳改农场,说真的,他被训得胆子都小了许多。
“不会有人发现的。叔,外头的混乱很快会波及到我们这边,难道您不想保全自己一家吗”
“有这份功劳在,社员们也也得敬着您几分。”乔父说,若是有那忘恩负义的人,那也别怪他不客气了。
乔向白没想到乔父竟为自己打算如此,他高兴之余忍不住感慨:乔正瑜真是各重情义的人。
他拍拍乔父的肩膀,“难为你了。”这些资料也不知道乔父收集了多久,费了多少心思。
乔父没说话,催着乔向白赶紧把这些要点记下来。
乔向白年纪大了,记忆力差了点,但架不住他对高山大队的地形非常熟悉啊,所以记忆起来并不那么难。
趁着这个时候,乔父走到架子床边上,用脚在床前划拉了几下,就露出了地道的入口。
地道里光线昏暗,看不清楚,里头的情况。
乔向白无意间往乔父那边看了一眼,猛然见到地面上突然出现一个大洞,吓得差点没从凳子上掉下来。
“这是什么”他的声音紧张得几乎变形了。
“一处地道。”乔父轻声说道。
乔向白走过去看了一眼,他们家也是好几代地主了,怎么就不知道有这地下通道
这栋房子严格来说也是属于他们家的,只不过以前是建来给长工、牲畜住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