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六零种田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甲辰

    他们不想高山大队今年的麦收继续垫底,实在是太丢脸了。

    与此同时,他们还要检查去年养鱼的稻田,重新修整,然后就是培育鱼苗,一件件都不是轻松的事。

    鱼苗的培育可不是简单的事,乔父问过陆爱军,陆爱军也不是特别清楚,如今技术都是各家吃饭的本事,怎么可能往外说

    没办法,乔父只能带着人自己摸索,不行的话在继续买鱼苗了。

    尝过了桂花鱼的甜头,如今也不需要他帮着垫付鱼苗的费用,各个生产队很爽快就结账了。

    四队今年不打算扩大稻花鱼的养殖数量,乔父倒是想在靠溪流的地方圈出一片地方,用来养鸭子。

    如果试验可行,以后又能多个收入了。

    此时的吉河省,冰雪还未融化,白玉姗就受到了快递员的包裹单子,她不用想都知道是谁寄来的。

    她带上儿子,喊上小姑子,找大队借了骡车去了公社。

    白玉姗看到那两个体积不小的包裹,无比庆幸自己的先见之明。

    “嫂子,这是你姐姐寄来的吗”刘一心搓着红彤彤的手小声问道。

    白玉姗点头,并不打算多说,“先把它们抬到车上。”

    到了刘家,两个老人忙出来帮忙,白玉姗当场打开包裹,取出里头的信看了起来。

    刘一心好奇地看了包裹里一眼,却不敢上手翻找,她这个嫂子可是个泼辣的,最讨厌别人乱动她的东西了。

    白玉姗把信递给儿子,让他看一遍,然后开始往外拿东西,不一会,地面上就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稀罕东西。

    刘老太看了一眼,顿时感觉心跳加速,催着刘老头忙去关院门。

    刘一心偷偷瞄了几眼,心里想,南方的日子果然比他们要好过,看看这寄来的东西,肉、大米、挂面等东西,全都是稀缺的物资,好大方!

    不过他们为什么寄雀麦呢他们这边也有种。

    白玉姗收拾好东西,抓出几颗糖果,让刘老头把骡车还给大队长。

    在那之前,她往每个人手里都发一颗糖果,在刚刚过去的新年,他们都没能吃上一颗糖。

    白玉姗拿出一条鱼干,分出一把挂面给刘老太,“娘,今个儿吃雀麦煎饼配挂面汤,再烧个鱼,凉拌野菜。”

    刘老太应下了,忙把东西送去厨房收拾。

    至于剩下的东西,白玉姗分门别类地收好锁好。

    是的,在刘家,是她白玉姗管家,而不是像其他家那样由婆婆管。

    刘家其他人都没意见,没白玉姗管家,他们的吃食根本就留不住。

    “儿子,来,你也写封信给你大姨。”白玉姗拉着儿子刘平安进了屋里。

    其实乔母还在信里头夹杂了钱和票券,不过她没告知刘家。

    刘家人都太老实了,禁不住其他人套话,这些钱是留着以防万一的。

    更重要的是,大姐在信里说了,几个外甥都读了几年书了,小远都能做收音机了,而自己儿子,却只能自己悄悄教着,没能跟着一个好老师学习知识。

    白玉姗心里难受不已,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头呢她好怀念以前的生活。

    然而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未来的几年,她怕是要一直依仗姐姐一家接济了。

    而在海市的杜岳平,却没想到事情会有这样的发展。

    小房子里没有什么秘密,过年自家的饭菜香味太馋人,做饭的时候邻居偷偷一瞟就知道了原因。

    他本来想卖掉的这些调味料,但在杜奶奶的运作下,莫名成了杜岳南特地带回来的东西。

    据说解放军都赞不绝口的。

    这年头军人的广




第二百零四章 节目
    社员们都从广播里听到了这位英雄的故事,但是要学习他的精神,具体怎么做

    不说社员们懵,就是大队干部们也说不清,不得不开会,针对此事商讨。

    大队干部们讨论了两天后,终于定了了一些章程。

    虽然林国平说公社不会派人下来检查学习成果,但谁知道会不会有哪个领导突然脑子抽风呢

    这些章程主要是依据的事迹制定,比如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等。

    大队开会强调了一番学习精神的重要性,而广播里也经常在宣传,放歌曲、讲事迹。

    尤其这还是主席指定的,社员们都非常的积极,一时之间,整个大队的风气非常好。

    而学校里,关于这方面的学习更是不少,高年级的要求写关于学精神的体会,低年级的也要写小作文。

    一时之间,大家都抓耳挠腮的,苦恼得不行。

    乔母的文学底子好,几个孩子在写作文这方面完全没什么问题,不用担心作业没完成被老师打手心。

    乔佳月他们烦恼的是别的事,学校要举行“学”的活动,要求学生想几个节目,筛选出的优秀节目将在大队里表演外,还打算去公社、县里表演。

    乔佳月去年的成绩没有考到满分,但相比平时的成绩进步许多,也被老师列入好学生范畴。

    而三个哥哥成绩一直都很好,成绩好的学生一直是受老师偏爱的,因此,他们肩膀上的担子比其他人更重。

    乔佳月本身对唱歌、跳舞这些就不行,但是乔秋月和陈绵两人却是有些想法的。

    三个女孩子没少凑在一起商量,怎么做才能设计出好看的节目。

    乔佳月的想法是歌伴舞,反正广播里经常放那首《学习好榜样》,直接拿来用就行,只要再想些合理的动作,做个两遍就行了。

    然而乔秋月和陈绵都不同意那简单的动作,一点美感都没有。

    最后她们和男生那边联手,终于想出了节目表演形式。

    歌曲伴舞台默剧,一边演同志生前的事迹,舞台另一边就是一群小学生在认真地实践这个精神的举动。

    白美兰知道了学生们的这个想法后,几乎没有怎么思考就同意了。

    乡下的孩子见识有限,能想出这么一个节目已经很难得了,就不期望他们百花齐放了。

    节目到最后变成了大合唱配舞蹈,扮演同志的环节取消,只保留学生们学习精神的表演。

    乔佳月没有参加。

    她本身就不是爱表现的人,其次这是占据了课余太多的时间。

    而乔宏致却是兴致高昂,非常积极地参与,将扮演其中的一名少先队员。

    节目设计、排练过后,终于在三月底在大队部表演给大队社员们看。

    趁着有不足的地方,他们再修改,重新排练,争取不耽误公社的汇演。

    是的,汇演。

    过去几年,因为各种原因而闹了饥荒,大家一心想着要填饱肚子,哪有心思想其他精神娱乐活动。

    如今生活愈发稳定,在有人提出这个建议后,公社很快就把汇演的相关要求下发各个大队。

    要不然学校怎么会突然想起要想这个节目呢村里的小学,除了语数思想课外,可是没什么音乐、体育课等其他副科的。

    汇演设在公社,那天非常的热闹,附近的大队几乎都来了。

    如今不允许请戏班子唱戏,最近也没有电影放映队下乡,社员们的精神可以说是极其空虚的。

    高山大队空了大半,全都跑去凑热闹了,其中以年轻的男女居多。

    因为乔宏致有参加,乔佳月他们都准备去给他加油。

    然而到了现场才发现,场地是以前公社的一个戏台子,只粗粗地搭了个台子,挂了条红色横幅,便没



第二百零五章 入选县城汇演
    这些学生并不都是受家里宠爱的学生,然而他们都毫无例外的,凭借这个节目在家里的地位都变了。

    比如林丝丝这样在家里没有存在感的,此时家人的态度很是微妙。

    而像乔秋月和陈绵等人,则更受家里人宠爱了。

    这个时候,大家对于集体的荣誉是很看重的。

    这个节目能入选县城的汇演,那将来就有可能入选权市的汇演,甚至是省城。

    这个时候,本来没参加节目的孩子的家长们,也有些蠢蠢欲动,几次找大队干部或是白美兰,企图加进去或是换下其他人。

    乔佳月听乔宏致说了几句,就是有几个孩子被家里人毒打了,要他们把自己在节目中的位置替换成其他孩子。

    白美兰在彩排的时候发现了,气得火冒三丈,当即带着这几个受伤的孩子找上大队部,扬言这事不解决,节目就别想继续彩排下去。

    不用陈东方出面,乔宜兵都要气疯了,天知道他一直盼着这个机会多久了!

    好不容易有个让高山大队在县委面前露脸的机会,要是谁敢破坏,他就让谁好看!

    白美兰见乔宜兵火速去处理这事,这才带着几个孩子去卫生室处理伤口。

    好在都是皮肉伤,小孩子恢复快,养养就好了,不会对节目有影响。

    在乔宜兵雷厉风行地处理下,总算没人再使什么幺蛾子。

    乔佳月不由暗暗咋舌,这里头的事儿还真不少。

    也是乡下人没想太多,以为打一顿就行了,若是心里狠点的,直接来个骨折,换人就妥妥的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乔佳月他们在上课,而乔秋月他们则去排练节目,重复再重复,务必不出一丝差错。

    她去围观过一次,心里暗想,还好她没参加,这么机械的训练,她可坚持不下去。

    临出发前,“大哥,加油,为我们大队争光。”乔佳月给乔宏致一元钱,“你回来钱就去县城供销社转转,买点你想要的东西。”

    她现在能做调味料赚钱了,可是四个兄妹手里攥着钱最多的那个。

    而乔宏致相反,他是兄妹中最穷的那个。

    乔宏致愣了下,不客气地接过钱,“月儿,放心吧,我们能行的,一定再给大队拿一张奖状回来。”

    乔母在一旁笑,两个孩子的表现太好笑了,“那你们要加油,据说县城汇演好的话,是有奖励的,热水瓶、搪瓷盆啥的,可不要让大家失望啊。”

    乔宏良突然出声,“阿爸,阿娘,我能跟着去吗”

    大家惊讶地看过去,没想到乔宏良会主动开口提要求。

    “为什么”乔父看着三儿子的眼睛问,他是最少提出要求的孩子,让人心疼,但自己依然要问原因。

    “我想把大哥他们表演的节目记下来,以后能回忆。”乔宏良抿着唇说。

    乔父想起了乔佳月给乔宏良弄的那个什么蜜蜂相机,确实比现在的相机拍的照片好。

    “好。”乔父摸摸乔宏良的头,答应了,便去看另两个孩子,“小远和月儿去不去”

    乔宏远摇头,“我不去了。”他对这些不感兴趣,只想宅在地下室里读书、思考问题。

    乔佳月紧跟着摇头,地下通道里的草莓需要采摘、烘干了在,再不处理就要烂了。

    大队干部去了不少人,加上学校的老师、学生,足足有二三十人。

    好在公社也很重视这个节目,特地弄了一辆拖拉机把人送去县城。

    乔宏良操控着蜜蜂相机,忠实地记下眼前的一幕幕,未来再看,感受就不同了。

    白美兰没想到一个县城的文艺汇演还能看到白家人,她心里冷哼了一声,不屑去打招呼。

    她即便是在偏僻的乡下,也能做出一番事业出来,她倒要看看,等节目开始,谁的更胜一筹

    &n



第二百零六章 幺蛾子
    这次县城的汇演似乎没有节目排名,公社的宣传干事有些失望,只好带着人赶回来。

    乔宜兵见这个宣传干事脸色不好看,说了不少好话,又递了些东西,才让人脸色好转。

    学生们却很兴奋,他们去了县城,当了那么多的人面表演了节目,真是太刺激了,一点小事都可以说很久。

    乔宏致却若有所思。

    这次来县城,他们除了表演节目,也看了别人的节目,心里头顿时有了对比。

    不是说他们的节目不好,而是他们跟那些城里的学生对比差别太大了。

    不说外表,就是精气神的差别都很大。

    乔宏致从来不为自己的出身在农村而丢脸,即使在准备的时候听到有人在骂他们也没生气。

    他只是在想,城市与农村的区别真的很大吗

    带着这个疑问,他回到了家里,就跟三个弟弟妹妹聊起来。

    乔宏远想要看书,其实不是很想回答乔宏致这个问题。

    “若是没有区别,那为何要分为两个词语人追求的都是名利财富,而这些,只能在城市里实现。”

    乔佳月想了想说,“大哥,下次你跟我进城吧,多看看你就知道了。”

    见过海市的繁华,再看乡下的穷困,就知道这里头的天壤之别了。

    乔宏良并不关心这个问题,无论有什么差别,都挡不住他要做的决心。

    乔宏致想了想同意了。

    去县城表演节目的同学回来后,都成了其他孩子羡慕的对象,他们去城里见过世面,纷纷追问城里的事。
1...5556575859...2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