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富家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星辰玖

    那么,嘉靖是怎么想的呢,他会教训严嵩吗?

    嘉靖怎么想,那还得看别人怎么说,他又不知道倭寇到底是怎么回事,教训严嵩,开什么玩笑?

    他是认为自己英明神武,好像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其实,他就是个傀儡而已,他的所知,皆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他的所能,也都是通过别人的手去完成的。

    一般情况下那都是严嵩让他教训谁他就教训谁,因为他一般都是找严嵩了解情况,其他人的话,他已经很少听了。

    严嵩那可是糊弄嘉靖的高手,想让嘉靖教训他,基本上很难。

    这一次,他使的又是连环计,东南倭寇复起那还只是开始呢,紧接着,浙直总督赵文华的奏折便到了。

    赵文华当然不会告诉嘉靖,什么海盗和倭寇都是他安排的,他说的压根不是这事,他奏折里面就是一个劲的抱怨总兵汤克宽和戚景通不听指挥,以致他无法调动兵马,将海盗和倭寇根除!

    这事,要说全是假话,那也不尽然,汤克宽和戚景通可是杨聪的亲信,这两人的确不怎么听他的指挥。

    不过,什么因为汤克宽和戚景通不听指挥,所以导致他无法将海盗和倭寇根除,这话就是放屁了。

    这家伙,汪直都从良了,东南哪里还有什么海盗和倭寇,这海盗和倭寇本就是他整出来的好不好。

    嘉靖可不知道这点,他甚至都不知道东南倭寇已经复起了,因为这会儿他正专心修炼了,压根就没管朝堂之事。

    这事还是太子朱载壡亲自跑来找他,他才知道的。

    东南又闹倭寇了,这么大的事,太子朱载壡可不敢做主,所以,他只能拿着一堆奏折,跑来找嘉靖了。

    这堆奏折,大多都是苏州府和扬州府各州县告急的奏折,不过,里面也有赵文华告汤克宽和戚景通的奏折。

    嘉靖看到赵文华的奏折,眉头顿时一皱,再一看附在奏折上的票拟,眉头那是皱的更厉害了。

    严嵩这家伙,自然是火上浇油,他直接在票拟上写道:总督不能统帅三军,又如何剿灭海盗和倭寇,建议按赵文华所说,撤换总兵汤克宽和戚景通。

    这意思就是说,东南倭寇之所以复起,压根就不是赵文华无能,而是手下将士不听号令!

    嘉靖看了,能不皱眉吗?

    这东南倭寇复起本就令人头疼了,这还来个将帅不和,岂不更让人头疼。

    那么,汤克宽和戚景通到底撤换不撤换呢?

    这事,他还是决定找严嵩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再说。

    他直接挥了挥手,命太子朱载壡退下,随即又命人传召内阁首辅严嵩前来觐见。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拿起手中奏折,淡淡的问道:“惟中,你的意思,这总兵汤克宽和戚景通不听从号令是真的?”

    严嵩这家伙,阴着呢,他也不说是真是假,反而阴恻恻的道:“皇上恕罪,此事是真是假,微臣还真不是很了解,毕竟微臣这几年也没去过东南,东南到底是什么情况微臣也不敢胡说。不过,微臣听闻汤克宽和戚景通皆为“杨家军”将领,他们不听浙直总督赵文华之命令,的确很有可能。”

    嘉靖闻言,眉头皱的更厉害了。

    “杨家军”?

    这“杨家军“之”杨“指的是谁他当然清楚,那肯定是原浙直总督杨聪,不可能是别人。

    杨聪真的拉帮结派,连东南的军队都控制了吗?

    这点,他还真不是很相信,因为杨聪都差点归隐山林了,要不是他一再征召,估计这家伙还在玉渊潭带小孩呢,这么一个人,怎么可能有如此大的野心?

    要说阳明一脉控制了东南的军队,他还有点信。

    他想了想,还是有些犹豫道:“汤克宽和戚景通毕竟都战功赫赫,如果仅凭几句传言就将他们撤掉,恐怕有些太草率了,此事,朕还要再考虑一下,你先下去吧。”

    这话的确说的很有道理,开什么玩笑,就凭几句流言就撤掉两个正二品的总兵,这也太荒唐了吧?

    严嵩也明白,要想将汤克宽和戚景通撤掉没这么容易,要真有这么容易,他早就将这两个家伙给撤掉了,不过,这会儿,嘉靖能考虑撤换一事就算不错了,他也不急,因为他后面还有连环计跟着呢,总之,这两人最终肯定会被撤换掉。

    他这不急,杨聪却是有点急了,因为张邦奇都把赵文华上奏一事跟他说了。

    搞半天,严嵩唱这一出的目的是要撤掉汤克宽和戚景通啊!

    如果真是这样,麻烦就大了。

    因为这会儿东南屯卫精锐和水师战船皆在这两人掌控之下,有这两人在,赵文华想利用朝廷的力量去收拾汪直和洪铁柱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旦这两人被撤掉,赵文华肯定会换上自己的亲信,到时候,这家伙肯定会指挥着朝廷大军去围剿汪直和洪铁柱,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

    怎么办呢?

    这事,当然得召集大家商议一番。

    当天晚上,杨聪一系和阳明一脉的官员,还有徐延德和崔元等公侯勋贵再次聚集在杨府,商议起对策来。

    杨聪也不啰嗦,众人齐聚,他便直接了当道:“东南之事想必大家都听说了,这会儿赵文华已然上奏,要撤掉汤克宽和戚景通,严嵩的目的已然明了,这老狐狸就是要利用朝廷的力量去收拾汪直和铁柱,如果真让他得逞,我们的财路恐怕就要断了,此事如何应对,大家可有什么好办法?”

    众人闻言,无不气愤不已。

    严嵩这家伙,着实太贪了,他还没上位呢,便把盐引的利益全夺去了,这会儿他更是连海上贸易的利益也想抢夺,有没有搞错!

    你他吗什么钱都想捞,别人还怎么活?

    不过,气归气,要说玩阴谋诡计,在座的除了杨聪,还真没人是严嵩的对手,严嵩这一套连环计下来,众人还真是束手无策。

    杨聪一看大家都不吭气,只能无奈的叹息道:“大家都没办法是吗?看样子,这次唯有跟严嵩来硬的了,不过,在此之前,我们也可以先恶心这老狐狸一下。舆成兄,你不是经常给皇上炼药吗,明天上午,你可以如此这般,去皇上跟前先恶心严嵩一把。”




第四卷 第三十章 争宠
    紫禁城,乾清宫,历来都是大明皇帝居住之所,庄严而肃穆。

    不过,这会儿,这里却被嘉靖改成了修炼之所,很多地方都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比如,原本一处用来沐浴更衣的偏殿,这会儿就变成了一个炼药之所在。

    这天上午,工部尚书顾可学正好找来了几味珍贵的药材,所以,君臣二人又换上了道袍,开始炼药了。

    要说顾可学炼药的本事,那还真不是吹出来的。

    虽然他不能如同传说中那般,将个药鼎耍得飞起来,也不能让各种珍贵的药材自己飞进药鼎里面。

    但是,从一开始药鼎加热到添加各种药材和辅剂,再到翻炒闷烤,他都做得如同行云流水一般。

    特别是最后那一下,将炼好的药用特制的银勺挑出来,放手里一捏一撮,一个浑圆的药丸便会出现在他手里,那家伙,简直就如同熟练的厨子捏饺子一般,看上去,着实有点神奇。 : :

    每每看到这里,嘉靖便会忍不住赞叹一番。

    顾可学照例谦虚了一番,又自己从药丸中随便拿了一颗,吞服下去,这才将剩余的药丸恭敬的交给嘉靖。

    嘉靖接过药丸,也不怀疑,当即便拿起一颗,吞服了下去,随即便如同顾可学一般,闭目盘坐起来。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顾可学感觉药力已经充分发挥出来了,这才睁开眼,小心的问道:“皇上,感觉如何?”

    嘉靖闻言,缓缓睁开眼睛,微微叹息道:“唉,舆成,还是你炼的药好啊,其他人炼的,吃了之后基本上没什么感觉,唯有你炼的,吃了之后顿觉浑身舒坦。”

    开玩笑,那些穷道士炼的药哪里能跟我比,他们用的药材撑死也就值个几两银子,我用的可都是价值好几百两甚至几千两的好东西,一分钱一分货,你懂不?

    当然,这话他也就在心里说说而已,表面上,他却是跟着叹息道:“唉,这灵药虽好,材料却难寻啊,微臣恐怕要停一段时间才能给皇上炼药了。”

    啊!

    嘉靖闻言,不由焦急道:“舆成,怎么了,何种材料难寻,朕命人去给你寻来。”

    顾可学缓缓的摇头道:“皇上,恐怕就是您派人去也没用啊。”

    嘉靖有些不信道:“噢,这天下还有朕都管不到的地方吗?”

    顾可学不慌不忙的解释道:“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哪里还有皇上管不到的地方呢,只是,那些地方这会儿皇上暂时管不上而已。”

    嘉靖更是好奇道:“噢,哪里?”

    顾可学紧接着解释道:“皇上,您应该知道,微臣是南直隶常州府人,所以,有很多珍贵的药材微臣都是命人就近种植在苏州府和扬州府,以吸纳五行之水。可惜,这会儿苏州府和扬州府正闹倭寇呢,微臣种植的那些药材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这顾可学的确是南直隶常州府人,而常州府正好在扬州府和苏州府的中间,他将药材种植在扬州府和苏州府倒是很正常,因为这两府靠近海边,水气充沛。

    这下可就有点麻烦了,扬州府和苏州府这会儿到处都是倭寇,嘉靖还真有点管不上。

    他微微有些恼火道:“听说都是那总兵汤克宽和戚景通不听号令,以致海盗和倭寇不能剿尽,要不,朕这就把他们给撤了,换人上去把海盗和倭寇清剿干净。”

    没想到,顾可学却是诧异道:“皇上,请恕微臣莽撞,这话,您听谁说的,微臣听说的怎么不是这样的啊?”

    嘉靖闻言,更是好奇道:“这些都是浙直总督赵文华上奏的啊,你听说的又是怎样的?”

    顾可学闻言,不由恍然道:“哦,原来是赵大人说的啊,微臣明白了。微臣听说的,恰恰相反,在南直隶,谁人不知,他赵文华就是余姚谢氏的女婿,而余姚谢氏原本就是海商豪门,海盗和倭寇就是他们豢养的。前些年,杨聪杨大人总督东南,大肆清剿海盗和倭寇,余姚谢氏可是倒大霉了,手底下的海盗和倭寇几乎都被杨大人给清剿的一干二净,而动手的,正是汤克宽和戚景通等猛将,有这两人在,海盗和倭寇怕是蹦跶不起来了。赵大人这次借题发挥,恐怕是想借机除掉汤克宽和戚景通,好让海盗和倭寇没了束缚,从此为所欲为啊!”

    啊!

    嘉靖闻言,不由大惊道:“还有这种事?”

    顾可学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当然,这事在南直隶几乎人尽皆知啊,微臣斗胆再问一句,皇上当初为什么会派赵文华去总督浙直呢,是不是听了严嵩严大人的建议啊?”

    这!

    嘉靖细细一回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当初可不就是严嵩举荐的赵文华吗。

    他忍不住惊奇道:“你怎么知道的?”

    顾可学看了嘉靖一眼,假装谨慎道:“这个,皇上,您应该知道吧,这赵文华可是严嵩的干儿子。”

    这个嘉靖自然听说过,他只当是有人故意在污蔑严嵩和赵文华呢,什么干儿子不干儿子,这跟朝堂之事又有多少关系呢。

    不过,这会儿他听顾可学这么一说,他心中不由浮想连连,他忍不住好奇道:“你的意思,这事跟惟中还有关系?”

    顾可学依旧毫不犹豫的点头道:“那当然,朝中谁人不知,当时海商豪门被杨大人剿的都没有办法了,所以才让赵文华拜严嵩为义父,代表海商豪门归附严嵩,而严大人果然不负众望,将赵文华推上了浙直总督的高位,这海商豪门才获得了喘息之机。这些年,赵文华估计是处处掣肘汤克宽和戚景通,不让他们将仅剩的一点海盗和倭寇清剿干净,汤克宽和戚景通自然不会怎么听他的。”

    嘉靖闻言,不由惊奇的看着顾可学,好像要重新认识这“炼尿尚书”一番,他着实没想到,顾可学竟然会说出这种话来。

    这话,也亏得是顾可学说出来的,要是其他人说的,嘉靖估计早发飙了。

    他盯着顾可学看了半晌,这才郑重的道:“舆成,你为什么这么说,是不是惟中有什么事得罪你了?”

    顾可学同样郑重的回道:“皇上,他不是得罪了微臣,而是让微臣没法给皇上炼药啊。本来,微臣也不想管这朝堂之事的,但是,他们这样搞下去,微臣种在扬州府和苏州府的药材都没了着落了啊!没了药材,微臣怎么给皇上炼药?微臣这也是没办法啊!” 手机端::

    真的假的?

    嘉靖着实不愿相信,严嵩竟然是这样的奸佞小人。

    他更愿意相信,这顾可学是为了跟严嵩争宠才故意诋毁严嵩的!



第四卷 第三十一章 圣听
    嘉靖实在是不愿意相信严嵩是这样的人,因为他对严嵩付出了太多的信任。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内心里极度排斥令自己不堪的事情。

    他是那么的信任严嵩,现在,有人来告诉他,严嵩就是个十恶不赦的奸佞小人,东南倭寇之所以闹得那么凶,严嵩就是罪魁祸首,他怎么能相信?

    他如果相信了,岂不证明,他自己瞎了狗眼,竟然挑了这么个人渣来担任内阁首辅!

    事实证明,他的确是瞎了狗眼,历史上,他可是被严嵩给耍弄了二十多年,他这双狗眼,简直是钛合金狗眼,闪闪发光的那种。

    这会儿,顾可学竟然这么说严嵩,他都有点不知如何接口了,憋了半天,他才顾左右而言他道:“舆成,听说你与清风的关系相当不错。”

    顾可学一听这话就明白了,嘉靖这是不愿被严嵩的事打脸,所以暗示他,他这是在帮杨聪说严嵩坏话呢。

    没错,这些话的确是杨聪教他说的。

    不过,这些话也不是瞎编的,而是事实。

    他理直气壮的道:“皇上,微臣与杨大人关系的确不错,因为当初杨大人考上秀才的时候,微臣的胞弟可久正是泉州知府,当初微臣的胞弟对杨大人照顾有佳,杨大人那也是感恩图报之人,对我们顾家那是相当的不错,所以,微臣跟杨大人慢慢也熟了,这杨大人的为人,的确没话说。“

    原来是这么回事,嘉靖还真不知道,顾可学跟杨聪之间还有这渊源,他闻言,不由悠悠的点头道:“清风的为人的确没话说,不过,惟中的为人也相当不错啊,他们之间的事,你就不要掺和了吧?”

    这话,还是看顾可学给他炼药的面子呢,要是旁人当着他的面这么打他的脸,他估计早发飙了。
1...202203204205206...2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