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星辰玖
没想到,顾可学却是不依不饶道:“皇上,微臣可不是有意诋毁严大人,微臣所说的话,句句属实,皇上您要不信,可以派人去浙江又或是南直隶地面上打听打听,谁不知道他严嵩和赵文华跟海盗和倭寇穿的是一条裤子。”
这家伙,越说还越来劲了。
嘉靖无奈的摇头苦笑道:“行了,行了,这事干系重大,朕还得再考虑考虑,你先下去吧。”
顾可学当然没想过几句话便能改变嘉靖对严嵩的看法,他只是打个头阵而已,他说这些,也只是在嘉靖心里埋下一根引线而已,后面还有让嘉靖爆发的东西呢。
说实话,嘉靖这会儿对东南之事真有点拿不定主意了,因为他实在是搞不清楚,到底严嵩说的是真的,还是顾可学说的是真的。
这就是当皇帝的悲哀之处,因为他们说白了就是关在紫禁城中的金丝雀,对于外界的认知纯靠他人的描述,如果有人故意蒙蔽圣听,他们就抓瞎了。
那些什么电影电视里面,什么当皇帝的微服私访,那都是瞎编的,如果当皇帝的真的遇到什么事都微服私访,亲自跑去看看,那他就不用管朝政了,一年别说是三百六十五天,三千六百五十天都不够他们忙的。
他们对外界的认知,基本上就只能靠他人的描述,就算是出巡,那也是被围在一堆侍卫中间,根本就体会不到民间的疾苦。
这会儿严嵩和杨聪其实都在蒙蔽圣听,他们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欺骗嘉靖呢!
严嵩是故意指使海盗和倭寇闹事,反倒污蔑汤克宽和戚景通是杨家军将领,不听赵文华指挥。
他的目的就是想将这两人换了,然后派自己的人上去指挥朝廷大军,将汪直这个“倭寇头子”剿灭,从而独霸东瀛市场。
杨聪是在背着嘉靖指使汪直和洪铁柱在做海上生意,而且垄断了东瀛甚至是南洋的市场,表面上却装作跟海盗和倭寇一点关系都没有。
那么,嘉靖的圣听到底会“听”谁的呢?
接下来就精彩了,严嵩会使连环计,杨聪何尝又不会,他们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意图让嘉靖倒向自己这边。
严嵩是指使自己的亲信,不断上奏,搬弄是非,颠倒黑白。
一会儿,某某海巡使上奏了,据查,浙江水师总兵汪直表面投效朝廷,实际上却和杨聪坑壑一气,大肆违反海禁,私通倭寇,和东瀛做生意。
一会儿,某某知县上奏,杨家管事和掌柜在其辖区内大肆收购东瀛款式布匹和绫罗绸缎,准备卖去东瀛。
一会儿,又有某某知州甚至知府上奏,逮住东瀛密探,经严刑拷打,查明,乃是受了“倭寇头子”汪直的指使,上岸来打探消息的,汪直正准备在其辖区内大肆劫掠呢,还请朝廷尽快派兵支援!
这些事,有那么一些是真的,但大部分都是假的,问题,待在紫禁城中的嘉靖又如何能知道真假,如果只看这些奏折,杨聪估计是麻烦了,嘉靖绝对会认为是他在勾结倭寇,东南倭寇之所以闹得这么凶,就是杨聪的责任。
还好,杨聪也在指使自己的亲信,不断上奏,澄清事实。
比如,戚景通上奏,前段时间接到浙直总督赵文华的命令,命他即刻率水师船队前往广东境内,说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海盗,结果,他跑到广东,连个海盗的影子都没看到,南直隶这边却是遭劫了。
汤克宽同样上奏,前段时间接到浙直总督赵文华的命令,命他率步卒精锐前往浙江,围剿倭寇,结果,他率军跑到福建一看,同样连个倭寇的影子都没看到,南直隶那边却是遭劫了。
这么多的奏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嘉靖到底相信谁呢?
戚景通和汤克宽的奏折貌似更可信一点,因为他们奏折后面都附带了赵文华命令他们行事的公文。
其实,赵文华压根就没给他们下这种命令,这么明显的事情,赵文华怎么会做呢,赵文华只是声东击西,事先命人在广东和浙江假扮海盗和倭寇闹事,将戚景通和汤克宽引了过去,至于命令什么的,人家就不听他的,他下什么命令?
严嵩看到戚景通和汤克宽的奏折,错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赵文华几时曾下过这些命令,这两个家伙,明显是在伪造公文啊!
伪造公文的事,他也不是没干过,当初他就命鄢懋卿伪造公文欺骗嘉靖来着。
鄢懋卿伪造的公文那就挑不出一点毛病来,因为人家的公文就是真的,根本不存在什么伪造不伪造的问题。
这戚景通和汤克宽伪造的公文他同样挑不出一点毛病来,因为人家伪造的公文就跟真的一模一样,甚至,就连赵文华的字都模仿的一模一样!
杨聪,你无耻啊!
第四卷 第三十二章 事实
实话实说,嘉靖并不是什么傻子,他的智商,应该算是比较正常的。
但是,在严嵩这样的老狐狸面前,他那点可怜的智商就不够用了,所以,历史上,他才会被严嵩蒙蔽甚至玩弄二十多年。
如果这会儿没有杨聪的出现,他恐怕又会如同历史上那般,听信严嵩的谗言,错杀了戚景通和汤克宽这样的有功将领,让海盗和倭寇继续在东南肆虐。
还好,杨聪出现了,而且,他的手段比严嵩还高明,还无耻!
伪造公文这种事情,他竟然都做的出来,而且,他伪造的还是赵文华下发的公文!
严嵩的确令鄢懋卿伪造过公文,但是,人家鄢懋卿伪造的就是南京户部的公文好不好,人家自己管的事情,造出来的公文那就是真的,谁又能看出来是伪造的。
杨聪这个就不一样了,他伪造的可是浙直总督赵文华的公文,严嵩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假的!
问题,严嵩能看出来又怎么样,嘉靖看不出来啊!
他又能拿这伪造的公文怎么样?
撕了吗?
这种事情可干不得,到处都有记录呢,他如果私自把这些公文给撕了,那不是真的都变成真的了。
他只能在戚景通和汤克宽的奏折后面附上票拟,提醒嘉靖,这些公文有可能是伪造的,同时命人八百里加急通知远在南直隶的赵文华,赶紧的,想办法,证明一下,浙直总督衙门压根就没给戚景通和汤克宽下过这种命令。
这年头,想要证明公文的真伪其实还是有办法的,因为重要的公文上都有堪合,也就是公文纸其实是一张纸裁成两份的,发出公文的衙门会保留其中的一份,如果要勘验真伪,将两份公文合一起就能看出来,假的公文跟真的公文肯定是合不上的。
鄢懋卿伪造的公文之所以辨不出真伪,就是因为南京户部本就由其掌管,他发出去的公文,堪合能合不上吗?
话说杨聪怎么会这么糊涂呢,赵文华一旦把真正的公文拿过来校验堪合,他岂不就露馅了。
他当然没这么糊涂,这堪合是造不了假,但是,公文纸却可以造假啊,他只要把公文纸造的跟浙直总督衙门里的公文纸一模一样即可,至于堪合,你赵文华就算是真发了这样的命令,也能把堪合毁了,甚至用其他公文来混淆视听不是,反正嘉靖又没看到赵文华签发命令,这事要扯起皮来,以嘉靖那点可怜的智商,会相信谁?
再说了,不管是南直隶还是北直隶,衙门里的衙役杨聪可都是使得动的,兴许,他已经让人把假公文的堪合塞浙直总督衙门的案牍库里了也说不定,严嵩要跟他扯这个,那简直是自找苦吃!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就略过不表了,这会儿奏折可是很快就传到嘉靖手里了,嘉靖看了,又会怎么想呢?
嘉靖看到戚景通和汤克宽的奏折,心里那着实不是滋味,因为顾可学已经在他心里埋下了引子,一个不信任严嵩或者说赵文华的引子。
他下意识认为,自己上当了,这严嵩和赵文华果然跟海盗和倭寇有不清不楚的关系,因为“事实”证明,戚景通和汤克宽不是不听赵文华的命令,而是听从赵文华的命令去了广东和浙江,南直隶才会出事!
至于严嵩“命人”上奏的,什么杨聪和汪直坑壑一气,私通倭寇,杨家收购东瀛样式的布匹什么的,那都有点像传闻,不像是事实,什么抓到东瀛密探,那更有牵强附会之嫌。
这些事情,在戚景通和汤克宽上奏的事实面前是那么的苍白,一点说服力都没有。
他真不是傻子,“事实”摆在面前,他怎能不信呢?
严嵩真是这样的奸佞小人吗?
正当他心中开始怀疑严嵩之时,顾可学又来了。
这次,顾可学可不是来给他炼药的,材料都没了,这药自然是炼不成了,他是专门跑来告严嵩黑状的!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从怀中掏出一大叠供状,献宝似的道:“皇上,浙江水师总兵汪直抓到一批海盗,这是他审问出来的供词。”
这供词为什么由顾可学呈上来呢?
这会儿嘉靖倒是没有责备顾可学多事,因为他修炼的时候是严禁朝臣打搅的,甚至杨聪都不能随便来打搅他,唯有严嵩和顾可学能借炼药又或上供青词之名,进宫来面圣。
至于陆炳,嘉靖都多次警告了,让其不要为杨聪“徇私”,如果陆炳一犯再犯,就算是奶兄弟,他也会发火的。
所以,杨聪托顾可学将供词呈上来,他还是能理解的。
他接过供词,仔细一看,脸上顿时露出微怒之色。
这些供词,自然是经过汪直加工的,原本这些海盗都是劫掠汪直船队的时候被汪直给逮住的,汪直却改成了这些人是经过普陀附近海域,准备上岸劫掠的时候被他给逮住的。
至于这些人的身份,汪直可一点都没加工,他们都是原来海商豪门手底下的海商雇佣的船员,而且,他们都是受了余姚谢氏的指使,假扮海盗和倭寇的,领头的就是赵文华的小舅子谢世贤。
话说,他这假造供词就不怕嘉靖命人将这些海盗和倭寇押解回京审讯吗?
他当然不怕,如果嘉靖真命人将这些海盗和倭寇押解回京审讯他便会来个死无对证,而且,这些人的死还要栽赵文华头上!
这些供词的真假,嘉靖是不会怀疑的,因为上面都有这些人的姓名和籍贯。
大明可是有《赋役黄册》的,这些人的姓名和籍贯是不是真的,他们这几年大致在干什么,这些都是很容易查到的,如果一查,这些人一直在家务农,哪儿都没去过,或者这些人这会儿还在家呆着呢,汪直就露馅了。
至于押解这些人回京审讯,嘉靖这会儿也没想这么多。
他相信,这么多份供词,这么多人,汪直绝对不敢造假。
他真的有点怒了。
现在,“事实”已经很明显了,什么海盗和倭寇,就是严嵩和赵文华指使的,他们甚至故意将戚景通和汤克宽支开,好方便海盗和倭寇行事,简直太不像话了!
一阵被欺骗之后的羞辱感顿时涌上他的心头,他心中的怒火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大,以致于捏供词的手都有点颤抖了。
严嵩,你竟然敢如此欺骗朕!
他要不是还想给自己保留点面子,估计立马就要命人将严嵩拿下了。
又一个内阁首辅啊,又犯了如此不可饶恕的大罪,难道,自己真的瞎了狗眼吗?
他深深了吸了几口气,平复了一下心中的怒火,这才低沉的道:“供词留下,你先下去吧。”
第四卷 第三十三章 老办法
“事实”就摆在面前,怎么处置严嵩和赵文华呢?
这个时候,嘉靖又有点游移不定了,他真不想自己打自己的脸,刚斩了一个内阁首辅,又斩一个,这内阁首辅一个个都是罪不可恕的乱臣贼子吗?
如果真是这样,他的眼得有多瞎啊!
他想了想,还是命人将严嵩招来,准备亲自问问,东南倭寇复起,到底跟严嵩有没有关系。
他内心里其实还是希望,没有!
严嵩当然知道嘉靖为什么找他,这戚景通和汤克宽也太无耻了,竟然伪造公文!
他已经命人八百里加急问过赵文华了,赵文华压根就没有下过这样的命令,戚景通和汤克宽就是伪造公文,胡说八道!
这次,杨聪怕是晕了头了,竟然出此下策,公文是那么好伪造的吗?
他信心满满的来到乾清宫,正准备给杨聪致命一击呢,却不曾想,杨聪早已让顾可学给他来了个致命一击。
这会儿嘉靖的心情真的很复杂,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盯着严嵩看了半天,这才缓缓的道:“惟中,你说戚景通和汤克宽伪造公文,可有证据?”
严嵩闻言,心中不由一喜,他装出义愤填膺的表情,信誓旦旦的道:“有啊,皇上,微臣已经命人八百里加急问过赵文华了,他根本就没下过类似的命令,这些公文绝对是戚景通和汤克宽伪造的,皇上要不信,命人校验一下堪合就什么都明白了。”
这个,貌似有点荒唐啊,人家戚景通和汤克宽是白痴吗,这种事情都能干的出来?
嘉靖认为,戚景通和汤克宽还不至于白痴到这种程度,至于校验堪合,作为浙直总督的赵文华要作假更容易些,到时候一查,肯定对不上号。
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嘉靖自然懒得去做,他紧接着又问道:“你说戚景通和汤克宽伪造公文,那么他们现在都在哪里呢?”
这个倒是没什么好隐瞒的,严嵩老老实实的道:“他们当然是在广东和浙江。”
嘉靖紧接着又问道:“他们为什么要去广东和浙江呢,难道不是因为赵文华命令的缘故?”
严嵩连忙狡辩道:“不是啊,皇上,他们之所以率军跑去广东和浙江,就是为了给海盗和倭寇行方便,好让其在南直隶劫掠啊。”
如果没有后面汪直提供的供词,嘉靖说不定被严嵩给“糊弄”过去了,但是,有了汪直提供的供词之后,嘉靖心中已然把赵文华这个人给“看透了”,这赵文华,肯定有问题!
这会儿严嵩竟然还这么说,难道,这事真的是严嵩指使的?
嘉靖想了想,又问道:“那这会儿戚景通和汤克宽在哪里呢,他们有没有接到赵文华的命令,回南直隶剿灭海盗和倭寇?”
严嵩依旧“老老实实”的道:“他们已然接到赵文华的命令,率军往南直隶赶了。”
这不前后矛盾吗?
嘉靖有些恨铁不成钢的道:“你不是说他们不听赵文华的命令吗?这会儿他们为什么又听了?”
这个!
严嵩闻言,不由一愣。
他毕竟上了年纪了,脑子没原来转的快了,如果让他静下心来仔细思索一番,糊弄嘉靖自然没有问题,但是,这会儿他却感觉脑子不够用了,嘉靖突然这么一问,他还真不知该如何回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