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富家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星辰玖

    那么,接下来,怎么跟严嵩争呢?

    夏言被斩弃市之后,阳明一脉的官员和杨聪这边的亲友又聚集到一起,开始商议今后的大计了。

    这次,他们选的同样是陆松或者说陆炳的府邸,因为杨聪已然搬到玉渊潭去了,他们如果没事就往那边跑,难免引起人怀疑,而陆炳这里就不一样了,人家可是嘉靖的奶兄弟,而且还是锦衣卫的高官,谁敢说三道四。

    夏言虽然被斩了,大家并没露出什么兴高采烈的神情,毕竟人家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坏蛋,双方大多也只是理念不合而已,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所以,人家被斩了,并没有什么好庆祝的。

    一开始,席间的气氛是相当沉闷的,作为主人的陆炳甚至都不好意思开口祝酒,大家只是默默举杯,浮了一白,就好像给夏言和曾铣送行一般,紧接着,大家都放下酒杯,坐那里沉思起来。

    过了一阵,张邦奇才咳嗽一声,开口道:“清风,这会儿内阁首辅夏言已去,宣大总督曾铣也受了牵连,丢了性命,我们接下来是不是就可以出手了?”

    他这意思,大家隐忍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严嵩果然把夏言给整下去了,接下来他们就应该跳出来和严嵩这个真正的奸人斗了。

    没想到,杨聪却是莫名其妙道:“出手?出什么手?”

    张邦奇闻言,不由一愣,他原本就不是那种喜欢追名逐利的人,要不是在南京户部尚书的任免上严嵩把他给得罪了,他这会儿也不会如此积极。

    没想到,一向比他更积极的杨聪这会儿竟然一点出手的意思都没有,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他忍不住好奇道:“清风,我们难道就任由严嵩这么猖狂下去吗?”

    杨聪连忙摇头道:“那自然是不可能的,我问的是出手干什么?”

    张邦奇有些尴尬道:“当然是出手夺取内阁大学士和宣大总督之位,夏言都已经死了,这内阁首辅肯定非严嵩莫属,不过,内阁大学士一向都是两人,他空出的位置总要有人填补吧?还有宣大总督之位也是如此,曾铣都死了,山西那边总不能没有人主持大局把?另外,还有一点,内阁首辅一般都得专注内阁事物,不能兼任六部尚书,严嵩兼任的吏部尚书之位很有可能也要空出来了,我们难道不想想办法吗?”

    杨聪闻言,依旧摇头道:“世伯,不是小侄不想动这脑筋,问题,这脑筋怎么动呢?”

    啊!

    他都没有办法可想,其他人还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吗?

    要论起耍手段来,在座的可没人能比的过他。

    这时候,连一向老成持重的聂豹都忍不住开口道:“清风,我们如果不想想办法,那这朝堂之上真的要成严嵩的天下了。我们倒不是想着要争权夺利,问题严嵩一党就是帮贪官污吏,如果让他们掌控整个朝堂,岂不贪腐盛行,民不聊生?”

    杨聪闻言,不由无奈的摇头叹息道:“大家都误会我的意思了,我的意思是说,这事我们就没法动脑筋,内阁大学士、宣大总督,甚或是吏部尚书,这些都得看皇上的意思,严嵩提出人选的话,我们还可以做做文章,这会儿严嵩都没提,我们又怎么去争呢?难道,我们主动去提?这样恐怕会适得其反啊!”

    众人闻言,无不恍然大悟。

    是啊,空出来的这些可都是举足轻重的朝廷重臣,嘉靖是不可能让别人做主的,他们如果表现的太积极,反而会令嘉靖反感,因为嘉靖就喜欢独断专行,他如果问起你,你再说还差不多,他如果不问,你胡乱在他面前举荐,把他给惹毛了,那么,你什么都得不到那是肯定的,很有可能,他还会撸掉你几个现成的!

    很显然,大家现在就商议这些貌似有点为时过早了,嘉靖不动,他们就不能乱动。

    严嵩貌似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夏言被斩之后,严嵩也没有提什么内阁大学士、宣大总督又或吏部尚书的事,甚至,内阁首辅的事严嵩都没提过。

    于是乎,整个朝堂就这样陷入诡异的平静中,就好像夏言和曾铣都没有被斩一般。




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论拍马屁的功夫
    嘉靖在朝廷重臣的任免上的确是独断专行,什么廷推,什么廷议,大都只是摆设而已,他一旦决定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能左右。

    当然,他也不是毫无依据的乱下决断,在决断之前,他还是会征询一下相关大臣的意见的,只是听与不听,就看他的喜好了。

    总之,涉及到六部尚书这一级别的朝廷重臣,他自有自己的主张,谁也别想去左右,如果谁傻不拉几的跑去跟他说这个好,那个好,他不但不会听,还会收拾你。

    这点,杨聪清楚,严嵩同样清楚,所以,夏言和曾铣相继被斩之后,并没有人去找嘉靖举荐这个,举荐那个,就好像,这两个人死了之后位置早已有人接替了一般。

    这个,当然是不可能的,夏言和曾铣的确留下了很大的权力真空,急需填补,嘉靖也没让朝臣们久等,夏言被斩后没过几天,他便开始召见大臣,征询意见了。

    他第一个召见的,便是内阁大学士严嵩。

    严嵩此人,在他心目中的分量还是比较重的,因为满朝文武,支持他修炼的并不多,而严嵩自始至终都在不遗余力的支持他,他当然会对严嵩刮目相看。

    那么,严嵩又会如何表现呢?

    这会儿嘉靖都召见他了,很明显是为了内阁首辅、宣大总督等朝廷重臣的任免,他是不是得好好准备一番,甚至带上一些亲信的资料,去给嘉靖筛选呢?

    他并没有带什么亲信的资料,他带的是一副青词!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献宝似的举起手中的青词,舔着老脸媚笑道:“皇上,您可能不信,或许老天爷知道今天您要召见微臣,所以,微臣昨晚突然文思泉涌,写出了这副青词,果然,皇上这一大早便召见微臣了。”

    还有这种事?

    嘉靖闻言,不由好奇的接过青词,细细鉴赏起来。

    这青词,写得好啊!

    嘉靖看得简直眉飞色舞,因夏言一案留下的阴霾貌似也一扫而空。

    这严嵩,着实不错,这内阁首辅之位,非他莫属了!

    有时候,当老板的人就是这样,他任用手下人,并不一定会看人的能力,谁能更合他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嘉靖这个大老板尤其如此,要说严嵩治国的能力,那真心不怎么样,要不然,张璁和夏言等人留下的中兴之局也不会被他搞得一团糟。

    但是,要论拍马屁的功夫,这天下,却是无人能与其匹敌!

    严嵩可是把拍马屁当做毕生的事业在看待,可以说,他能有今天的地位,基本都是靠拍马屁得来的。

    人家在休息的时候,他在想着怎么拍马屁。

    人家在坐班的时候,他还是在想着怎么拍马屁。

    人家都想着怎么在嘉靖面前表达自己的政见,展现自己能力的时候,他却在想,怎么把嘉靖给拍舒坦了!

    比如这会儿,嘉靖找他明显是要决定朝廷重臣的任免呢,他却假装不知,而且还带来了一副珍藏已久的好青词,让嘉靖看了之后下意识就想到了他对其修炼不遗余力的支持,心情也随之好了起来。

    这一记马屁拍的,着实不同凡响。

    嘉靖拿着他进献的青词宝贝般的鉴赏了一阵,这才意犹未尽道:“惟中,这副,可真是难得的佳作啊,你这青词水准是越来越高了。”

    严嵩连忙谦虚道:“哪里,哪里,微臣觉着自己写青词的水平并没有什么提升,但是,昨晚微臣就是突然之间想到了皇上,随后便文思泉涌,这真是天意啊。”

    这家伙,老是这么不知羞耻的牵强附会,扯什么天意,着实恶心。

    但是,嘉靖偏偏就爱听这调调。

    天意?

    好啊!

    他不由微笑着点头道:“看样子老天爷是在催朕,赶紧把你提上内阁首辅之位,将朝廷之事交由你来打理了。那行吧,现在,朕就擢你为内阁首辅,以后,你可得尽心竭力,为朕管好这朝廷之事。”

    严嵩闻言,不由激动的浑身一抖。

    他这可不是装出来的,虽说夏言倒台之后内阁首辅之位貌似非他莫属,但是,嘉靖用人向来都如同抽疯一般,谁知道这家伙会不会突然脑子一抽,把内阁首辅之位给了别人。

    这下,终于尘埃落定了,内阁首辅之位终于如愿落入他的囊中了。

    内阁首辅啊,那可是百官之首,而且,这会儿嘉靖沉迷修炼,不问朝政,内阁首辅等于就是半个皇帝了,他能不激动吗?

    不容易啊,真的不容易!

    严嵩激动了一阵,这才拱起手来,信誓旦旦的道:“微臣定当尽心竭力,尽忠职守,为皇上将朝廷之事打理的井井有条。”

    嘉靖闻言,不由欣慰的点了点头,随即又郑重的道:“惟中,你也知道,这内阁首辅需得尽心竭力才能做的好,今后,吏部之事恐怕你是更没时间去管了,这吏部尚书之位恐怕得找个人担着才行,你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啊?”

    人选,自然是有的,而且还有很多。

    不过,人选再多,也得嘉靖选用才行,如果说了一大堆,嘉靖一个都不选,那岂不是瞎子点灯白费力?

    严嵩可是早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了,如果他从乡党中举荐,嘉靖肯定会心生不满,合着你以为这朝廷真是你家开的啊,你这都当上内阁首辅了,吏部尚书之位还要安插自己的亲信霸着!

    那么,到底举荐谁呢?

    举荐阳明一脉的人,以证明自己大公无私吗?

    开什么玩笑,那不脑子有病嘛!

    人选,他早就想好了,不过,他却装作毫无准备的样子,仔细斟酌了一番,这才犹豫道:“这吏部尚书之位至关重要,陡然之间,微臣还真想不出什么特别合适的人选来。皇上,您看工部尚书吴鹏如何?微臣觉着,吴鹏此人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足以胜任吏部尚书之位了,他唯一的不足之处可能就是没有在吏部任职的经历了。”

    吴鹏?

    这个人,嘉靖当然比较了解,毕竟人家都被提拔为工部尚书了,他肯定是考校过一番的。

    吴鹏乃是嘉靖二年癸未科进士,初授工部主事,后典试山东,又曾先后督学三省,皆称得人,其后又参议黔中,督理漕河,皆可圈可点,他还曾督师击败反贼师尚诏,可谓功绩斐然。

    这么一个人,论资历,论能力,论功绩,出任吏部尚书都没什么问题,最重要的,他还不是江西人,也就是说,他不是严嵩的乡党。

    这点,相当的重要,如果严嵩提个乡党出来,嘉靖绝对会想也不想便否了。

    至于吴鹏嘛,嘉靖仔细斟酌了一番,随即缓缓的点头道:“嗯,吴鹏此人,的确足以胜任吏部尚书之位了,至于没有在吏部任职的经历,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就他吧。”



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平衡
    话说严嵩是不是脑子有病啊,嘉靖让他举荐吏部尚书的人选呢,他放着自己手下一堆乡党不举荐,却偏偏举荐一个貌似与他毫不相干的工部尚书吴鹏!

    他脑子当然没病,如果他在嘉靖面前举荐自己的乡党,那才叫脑子有病呢。

    嘉靖可不希望朝堂之上皆由某个人或者某股势力说了算,他的治国之道就三个字“玩平衡”。

    这会儿严嵩都擢升为内阁首辅了,如果吏部尚书之位再由其乡党接任,那岂不破坏了平衡?

    这点,在夏言和严嵩的任用上嘉靖就已经得到教训了。

    当初,夏言出任内阁首辅,严嵩擢升内阁大学士,他就不该把吏部再交给严嵩掌控,因为一股势力同时掌控内阁和吏部,权力就大到有点让人绝望了。

    结果如何?

    结果,杨聪执意隐退,阳明一脉也因为无力与其抗争而偃旗息鼓,夏言都要飞上天了,什么撤换南京户部尚书,让曾铣主持收拾鞑子的大计,胡搞瞎搞。

    结果,鞑子都没伤到一根汗毛,山西却险些大乱。

    嘉靖得了这个教训,自然不会再将所有权力都交给严嵩,让严嵩也膨胀到无法无天的地步。

    这点,严嵩岂能想不到。

    他如果举荐自己的乡党,嘉靖肯定会想也不想便否了,到时候,嘉靖肯定会考虑提拔阳明一脉的人来接任吏部尚书的位置。

    如果真是那样,他可就损失惨重了。

    所以,他提了个貌似跟他毫不相干的吴鹏。

    嘉靖果然如同他想象的一般,稍微考虑了一下便同意了。

    要说吴鹏这人,的确不是他乡党,人家可是浙江人,并不是山西人。

    不过,吴鹏却是他暗中扶持起来的亲信之一。

    要不然,吴鹏一个嘉靖二年的进士怎么可能屡立功勋,平步青云,一路从工部主事升到工部尚书呢?

    这点,嘉靖的确没想到。

    这吏部尚书接替人选,他之所以征询严嵩的意见,原本只是想走走过场,意思一下而已,毕竟严嵩是即将卸任的吏部尚书,这临走之前问问其接班人选乃是惯例。

    他可不想把把这个位置交给严嵩一党又或者阳明一脉的人,因为这个位置太过重要了,掌控了它就等于了掌控了大部分官员任免的权力,交给严嵩一党又或者阳明一脉的人来掌控都不合适。

    原本,他想着,严嵩会举荐自己的乡党来接任,他装作稍微考虑一下,再否了,这就算是给严嵩面子了,没想到,严嵩竟然提出由工部尚书吴鹏来接任,吴鹏这个看似不相干的人倒是挺合适的,所以,他稍微考虑了一下,便同意了严嵩举荐的人选。

    他哪里知道,这吴鹏也是严嵩的亲信,他甚至都以为严嵩有大局观,知道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这点,可比夏言强多了!

    这内阁首辅和吏部尚书之位到手,严嵩也差不多知足了,至于什么内阁大学士,宣大总督,在他看来,都没什么要紧的,他都把最关键的两个职位抢到手了,总得给阳明一脉留些残羹剩饭不是,要不然,别说阳明一脉会闹情绪,估计嘉靖都会认为他贪得无厌。

    嘉靖玩的可是平衡之道,这内阁首辅之位交给自己最为宠信的严嵩了,吏部尚书之位也已经定下来了,剩下的,貌似就要留给其他人了,所以,接下来,他也未再提官员任免之事,而只是和严嵩说些修炼青词什么的不相干的话题。

    这对君臣很有默契的闲聊了一阵,便散了。

    接下来,严嵩是兴高采烈的去当他的内阁首辅去了,嘉靖却还得继续安排剩下来的职位。
1...198199200201202...2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