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星辰玖
这皇上出巡可是大事,特别还是来一个臣子的地方巡视,杨聪自然是迎出去十余里,直接就在城门口等着。
一行数千人就这么如同龟速般走了大约一个时辰,终于来到了物理学院外面的凉棚处,嘉靖一看那壮观无比的火龙车,顿时来了兴趣,他竟然不顾大臣们的劝阻,直接从龙辇上跑下来,围着火龙车转了好几圈,甚至还要爬上车去参观参观。
好吧,那车头里面又是柴火又是炉子的,着实不怎么干净,而且上面也没什么空间,像嘉靖这么大的排场,没几十个御前侍卫打头阵也不能上去不是,杨聪只能以测试为名,好说歹说把嘉靖劝到了凉棚底下特意为其搭建的台子上。
这次杨聪自然不能去开车了,他毕竟是主人,皇上来了,他得陪侍在侧,开车的任务就交给王宣了。
嘉靖坐定之后,便饶有兴致的问道:“清风,这么巨大的火龙车真能自己在路上跑?”
杨聪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当然,微臣怎敢欺骗皇上,这火龙车微臣已经亲自试过了,的确能自己跑。”
嘉靖闻言,不由迫不及待的抬手道:“那行,赶紧跑起来,让朕看看。”
杨聪连忙打了个手势,示意车厢里的王宣,可以开车了。
“呜......呜......呜.......。”
一阵雄浑而又悠远的汽笛声再次响起,在嘉靖震惊的目光中,火龙车缓缓启动,慢慢向凉棚外面开去。
一开始,火龙车的速度还不是很快,所以,嘉靖还能看的到,但是,随着火龙车的速度加快,不一会儿,便消失在众人的眼里,不见了。
卧槽,哦,不,朕槽!
朕跑这么远,就看了这不到一盏茶时间就没得看了吗?
嘉靖不由目瞪口呆的看着杨聪,意犹未尽的道:“这就完了?”
杨聪连忙解释道:“没有没有,这铁路就是个圆圈,不用多久,火龙车又会从那边开过来的。”
嘉靖闻言,不由转头看向另一边,不过,他看了一阵,还是没看到火龙车的影子。
他不由好奇道:“火龙车呢,这么久了怎么还没过来?”
杨聪尴尬的道:“皇上,这铁路一圈足有十余里呢,以火龙车的速度,差不多需要一刻钟时间才能打个圈,还请皇上稍等,稍等。”
一刻钟,十余里!
这岂不是快若奔马?
嘉靖不由惊奇道:“原来传闻是真的,这火龙车跑起来速度就跟奔马一样!”
杨聪不由略带得意道:“这火龙车其实还能跑的更快,不过,跑太快了有点危险,所以,微臣只是让它以奔马的速度慢慢跑,这样就没什么危险了。”
嘉靖闻言,不由好奇道:“哦,火龙车最快能跑多快?”
这个,怎么形容呢?
现在,这蒸汽机车的速度大约是二十公里每个小时,也就是四十公里每个时辰,一天十二个时辰大约能跑一千里左右,如果将推力加大,三十公里甚至四十公里每小时也不是不可能的。
杨聪估摸道:“如果全力跑起来,微臣估计,日行两千里都有可能。”
这么快!
那岂不是说,从京城出发,一天便能赶到承天府!
嘉靖颇有些任性道:“那你为什么不让这火龙车全力跑起来呢?”
杨聪忍住翻白眼的冲动,耐心的解释道:“微臣是怕跑太快控制不住,到时候撞到人了,或者跑出轨道了可就麻烦了。”
嘉靖闻言,不无遗憾的道:“哦,那真有点可惜了。”
两人说话的功夫,另一边已经传来汽笛声,火龙车真的从另一个方向开过来了。
嘉靖都不用杨聪提示,当即便转过头去,翘首期盼起来。
果然,不一会儿,火龙车便呼啸而至,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不过,很快,火龙车又呼啸而过,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
嘉靖仍然有些意犹未尽的道:“快,真快,这火龙车跑的可真快啊,朕如果坐上这火龙车,两天便能赶到承天府了吧?”
杨聪略带得意道:“那是自然,这火龙车消耗的就是柴火,根本就没有疲惫这一说,能日夜不停的跑,两天赶到承天府足够了。”
嘉靖闻言,不由满脸希冀道:“清风,你什么时候能够准备好,朕想尽快回承天府一趟,母后都去世好几年了,朕还没回去看过她老人家呢。”
原来,嘉靖这么急切的回承天府,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回去给自己的母亲吊孝啊,杨聪闻言,不由一阵感动。
这嘉靖虽然有诸多不是,但是,孝之一道却做的相当的好,为了他父母的谥号他甚至不惜与朝廷重臣争锋,修改礼法,硬要给他父亲追赠皇帝,给他的母亲定名太后。
他的孝道的确令人感动,不过,这铁路可不是说修就能修好的,两千余里啊,那得修多久。
杨聪只能无奈的道:“皇上,这火龙车必须在铁路上才能跑,而将铁路修到承天府起码需要两年时间。”
两年?
嘉靖认为有点长了,杨聪却认为时间很紧,要不是他知道嘉靖是个急性子,他还不会定下这两年的承诺呢。
这家伙,两年修两千里铁路,老要人命了!
第三卷 第二二一章 捣蛋
两年时间,修两千余里的铁路,这话着实有点夸张,要知道,平均下来,一天就得修三四里,那得多少人,又得多少钱啊!
还好,这个时候的铁路修起来比较简单,就是挖个地基,铺上石子,然后铺上枕木和铁轨便成,根本不用连带铺设什么电气线路等辅助设施。
而且,这个时候的劳力也比较好找,免费的,服劳役的都能找来一大堆,要是你掏钱,更是能找来大大的一堆。
不过,征召免费劳役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你得有权,指挥的动铁路沿线的州府官员,要不然,人家根本就不可能给你征召免费的劳力。
杨聪虽然钱多,也没有钱多到发烧的程度,劳力,能征召到免费的,自然还是免费的好,而且,修铁路的时候还存在占用耕地,迁移老百姓的问题,这点也需要一定的权力。
所以,他夸下海口之后,紧接着便假装为难道:“皇上,有句话,微臣不知当不当说。”
这意思就是想要点什么东西了,嘉靖早就熟悉了下面臣子这说话的套路,他毫不犹豫的道:“有什么当不当说的,你说来听听。”
杨聪闻言,这才详细解释道:“皇上,这京城到承天府的铁路要在两年内修起来,沿途的州府必须极力配合,比如征召劳力,又比如征收沿途的耕地等等,麻烦事很多,如果沿途州府不配合,那这铁路,别说是两年了,恐怕二十年都修不起来。”
这意思就是要权咯,嘉靖一听这话便明白了,他也有意让杨聪复出了,这小子,能耐大着呢,就这么退隐了,着实可惜了。
他是这么想,一旁的严嵩和夏言就不这么想了。
严嵩闻言,这心里是咯噔一下,他正准备对付夏言,把夏言拉下马来呢,杨聪却突然又给他来这么一出,这要是杨聪真复出了,那他把夏言给收拾了对自己有好处吗?
夏言闻言,心里也是咯噔一下,杨聪这家伙可是个劲敌,这家伙好不容易被他们给整的致仕了,又想以修铁路为名复出,着实有点恼火啊。
他当然不想杨聪复出,因为杨聪一旦复出,假以时日肯定能把他内阁首辅之位给夺走,这点,他从未怀疑过,因为杨聪这家伙着实太厉害了。
至于严嵩,他还没发现严嵩在背后谋划,准备收拾他呢。
这会儿,在他眼里,严嵩还是他的左膀右臂呢。
殊不知,严嵩才是最想要他命的人,而杨聪复出,反而能救他的命!
这严嵩和夏言正琢磨着怎么阻止杨聪复出呢,正好,这时候汽笛声又响起来了,火龙车又开过来了,这会儿嘉靖并没有叫停,杨聪自然不会让王宣把火龙车给停下来。
严嵩眯着眼睛,看着呼啸而过的火龙车,心里猛然想出个法子来,待得这火龙车再次不见了踪影,他这才拱手对意犹未尽的嘉靖道:“皇上,有句话,微臣不知当不当说。”
这家伙,又是什么意思呢?
嘉靖看了看杨聪,心里顿时明了,这家伙估计是想说杨聪坏话呢。
群臣之间内斗可是他最喜欢看到的事情,斗一斗好啊,朕来给你们做裁判!
他毫不犹豫的道:“惟中,怎么了,你说。”
严嵩同样看了看杨聪,这才小心的道:“皇上,微臣觉得这杨大人做出来的火龙车有很大的问题,并不适合坐着出巡。”
啊!
火龙车有很大的问题?
这年头,当皇帝的最怕什么,那当然是怕死啦,有问题的火龙车,他可不敢做。
嘉靖闻言,不由满脸凝重的问道:“噢,有什么问题?”
严嵩郑重的道:“这个问题其实很明显,微臣观这火龙车,大则大亦,能坐下的人却不是很多,就算是挤得紧紧的,最多也就能坐下两三百人,皇上如果坐上去的话,那自然不能挤,所以,皇上最多也就能带一二十随侍坐上去,其他人,恐怕都得在车两旁跟着。而这火龙车的速度,必须的打马奔驰才能跟的上,而且按照杨大人的说话,这火龙车是不知疲惫的,根本就不用停歇。这个问题就大了,战马那可是跑个几百里就得停下来修整一番的,如果火龙车一骑绝尘,脱缰而去,那皇上的安危又如何保证呢?”
这个问题,嘉靖的确没想到,要知道,他每次出巡,随驾的护卫那最少都是五千以上,一般都是上万甚至好几万,而这火龙车,最多也就能坐下两三百人,两三百人,能护住他的圣驾吗?
他表示严重怀疑,要知道,一般的反贼那最少也能聚集上千人,如果到时候他们被反贼给截了,那不是死定了!
想到这里,他略带不悦道:“清风,惟中说的很有道理啊,这火龙车开这么快,朕的安全如何保证呢?”
杨聪闻言,不由苦笑不得,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他忍不住鄙视了严嵩一眼,随即不慌不忙的解释道:“皇上,这会儿微臣请您看的只是火龙车的样品而已,而且还只是个龙头,既然是火龙,自然是有龙头也有龙身的,这火龙车龙头后面还可以加挂很多截龙身呢。”
嘉靖闻言,脸上又恢复了兴奋之色,他饶有兴致的问道:“哦,能加挂多少截。”
杨聪估摸道:“按现在这力道,加挂十节应该不成问题,如果再把力道加大一倍,加挂二十截也不成问题,也就是说,一台完整的火龙车便能搭载四五千人。”
四五千人护卫,倒是勉强凑合了,嘉靖闻言,微微点了点头,正待开口应了修铁路之事,顺带封杨聪个三省总督什么的,一旁的夏言突然又开口道:“杨大人,皇上御驾出巡那次不是随从上万,你这四五千人怕是远远不够吧,那些宫女和太监呢,皇上难道就不用人服侍了吗?而且,承天府离京城足有两千余里,要是有心人在半路拦截圣驾,光凭四五千人能够抵御吗?”
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人家要是四五千人都凑不够,又怎么敢来拦截圣驾呢?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嘉靖脸上再次露出犹豫之色。
尼玛,你们俩就是诚心捣蛋是吧?
这些家伙,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根本就不管事情的对错,也不管这事能个大明带来多少好处,在他们眼里,对与错压根就没权力重要!
杨聪看了看嘉靖,无奈的解释道:“皇上放心,这火龙车并不是只能做一辆出来,皇上要是觉着不安全,微臣可以做十辆甚至二十辆、三十辆出来,到时候,皇上就算想带上十万大军随驾去承天府都不成问题。”
第三卷 第二二二章 复出否
夏言和严嵩的确是在成心捣蛋,极力阻止杨聪复出。
不过,他们拿火龙车说事就有点自不量力了。
这东西,他们压根就不懂,又怎么能难倒杨聪呢。
什么火龙车不能搭载太多的人,圣驾会有危险,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杨聪甚至都说出了一次性运载十万大军都没问题,嘉靖自然是放心了,他微微点头道:“嗯,那行,这铁路你看怎么修就怎么修吧,总之,两年之内你一定要给朕把铁路修出来,至于沿途的州府,你看你就以礼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出任北直隶、河南、湖广三省总督怎么样,这样,他们总该极力配合了吧?”
这意思就是让杨聪复出了,夏言和严嵩闻言,不由脸色一黯。
这会儿他们也没办法阻止了,因为杨聪已然抓住了嘉靖急着回承天府祭奠太后的心思,这种事,他们如果再阻扰,嘉靖估计该发飙了。
他们只能面无表情的看着杨聪,迎接这位劲敌再次登场。
没想到,杨聪却是苦着脸道:“皇上恕罪,这三省总督微臣恐怕是没办法出任了,因为微臣事情太多,实在没时间啊。”
啊?
这家伙,竟然放着这么好的复出机会不要!
怎么可能?
夏言和严嵩闻言,脸上不由露出疑狐之色,这家伙,莫不是想矫情一番,让皇上给更多的好处吧?
嘉靖亦是满脸疑惑道:“噢,你有什么事忙不过来啊?”
杨聪当然不是在矫情,他是真不想在这个时候复出,因为他还等着看夏言和严嵩恶斗呢。
他想了想,随即解释道:“这最大的事当属《格物致知之理》的最后修撰了,此书已然耽搁了十多年了,微臣着实不想再拖下去了。”
嘉靖闻言,不由语塞,这《格物致知之理》可是传世巨著,连他看着都有点上瘾,而且,他还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希望杨聪能把他的影响加进去,杨聪也一一照办了。
这书如果能刊印出去,那他嘉靖皇帝的“美名”肯定能随之流传后世。
杨聪说的没错,这书都已经耽搁十多年了,还能再耽搁下去吗?
嘉靖想了想,随即咬牙道:“所谓慢工出细活,这书反正都已经编修了十几年了,也不差这两年,再说了,你在出任三省总督的时候也能好好琢磨琢磨,兴许还能编修的更精彩也不一定呢。”
这意思就是执意要杨聪出任三省总督了,看样子,嘉靖是真的急着回承天府祭奠自己的老母亲,他甚至连《格物致知之理》这样的鸿篇巨著都顾不上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