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富家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星辰玖

    有必要啊!

    花再多的钱也得做啊!

    谁叫他当初在嘉靖跟前胡吹呢。

    杨聪无奈的道:“先生,这些我都清楚,花再多的钱,那也得做啊,因为皇上说了,他想坐车去承天府。“




第三卷 第二一六章 蒸汽机车
    皇上想坐车去承天府,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再怎么滴,那也得造啊。

    王宣不再啰嗦,闷头开始带人做设备了。

    其实,制造蒸汽机的设备无外乎钻床和磨床,因为接通蒸汽的铜管就和枪管差不多,而蒸汽活塞的制造方法也与炮管有些类似,只是要求更高一点而已。

    当然,王宣也只知道造这两种设备,其他什么铣床、镗床什么的他也不会造,他就只能在这两种设备上做文章了。

    杨聪也没闲着,教授弟子已经耗费了他太多的时间了,再加上这蒸汽机的研发时间,差不多一年都过去了,这蒸汽机车还没一点影子呢。

    他可是答应嘉靖了,三年内就要把蒸汽机车造出来,要不然,嘉靖真得恼他这言而无信之徒了。

    皇上的怒火那可不是开玩笑的,还是赶紧的,造吧。

    他主动承担了铁轨和车厢的设计工作,开始带着帮木匠和铁匠,没日没夜的造起来。

    这铁轨倒不是很难,就是个工字钢而已,想办法精铸出来便成,以物理学院现在的技术,铸造的事情甚至都不用他去操心,他只要画个简单的截面图便成。

    铁轨铸造出来以后,要加工的地方也不是很多,只要把跟车轮接触的两个面想办法磨平,然后再打几个孔连接枕木便成,其他的面,基本上不用加工。

    这车厢就有点麻烦了,这麻烦主要在车厢底部,别看下面就几个轮子,其实东西还多着呢,不但车轮得设计铸造,车轮和车轮之间的连杆、车轴,包括转向装置等,都得一一设计。

    至于上面真正的车厢,那反倒是最简单的,就跟盖房子差不多,只是这房子的主体结构是铁方和铁板,而不是木方和石头什么的。

    他原本以为就车厢下面的车轮、车轴和连杆比较的麻烦,其他都还好,却不曾想,刚把铁轨样品给铸出来,他便遇到麻烦了。

    这麻烦倒不是什么技术上的,铁轨要磨平两面是比较的费事,但有磨床在,也就费点时间,费点人力而已,只要多安排点人,多造点磨床,加工铁轨也是相当快的。

    主要问题在于,这铁轨太耗铁了,他稍微加工出来几根,物理学院存的那些铁便消耗的差不多了。

    这样当然不行,要知道他现在做的轨道一根才一丈长,就算是单行车道,一里长的距离也要用三十根铁轨,而京城离湖广承天府足有将近两千里,足足需要五六万根铁轨,这铁的需求量可不是一星半点。

    而这会儿盐铁可是受朝廷管制的,不是你有钱就能买的到的,市面上压根就没这东西买。

    无奈之下,他只能再次进宫去找嘉靖了。

    他这个时候进宫,再次引起了严嵩的警觉,因为他的弟子李春芳刚刚高中状元不久,如果这个时候他乘势复出,恐怕嘉靖想也不想便会答应了。

    嘉靖听闻杨聪来了,自然是高兴的很,这小子,不简单啊,办什么成什么,击退鞑子、剿灭海盗和倭寇、收复安南,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甚至他就连去办个学院都能教授出高中状元的弟子来!

    说实话,嘉靖这会儿都有点想让杨聪复出,继续在朝廷任职了,只可惜这会儿并没有什么合适的职位,要不然,嘉靖估计都会主动去找杨聪。

    这会儿杨聪竟然自己找上门来了,那自然是最好的。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嘉靖便亲切的道:“清风,没想到你教书也这么厉害,李春芳、沈炼、杨继盛,一个状元,两个二甲前列,朕听说他们都是你弟子的时候都吓了一跳呢。”

    杨聪闻言,连忙谦虚道:“微臣不敢居功,他们之所以能考出这么好的成绩,主要是他们自己读书勤奋刻苦,微臣也就是督促一番而已。”

    嘉靖微微笑道:“天下读书人这么多,勤奋刻苦的没有十万也有八千吧,怎么没见几个考的好的呢?行了,你就别谦虚了,对了,你跑过来找朕,是不是耐不住寂寞了,想重新出山了啊?”

    杨聪连连摇头道:“没有,没有,微臣学院那边事情还有很多,暂时恐怕是没时间出来任职了。“

    嘉靖闻言,不无遗憾的道:“哦,这样啊,那你找朕所为何事呢?”

    杨聪连忙解释道:“皇上,是这样的,微臣上次不是跟皇上说了,五行之火用到极致,也能推动厚金之车,微臣经过刻苦钻研,终于想出了可行之法,不过,这办法需要消耗很多铁石,所以,微臣想请皇上支些铁石以为用度。”

    嘉靖闻言,不由惊喜道:“噢,你真的想到可行之法了吗,什么办法,需要用多少铁石?”

    杨聪解释道:“这方法说起来就比较复杂了,微臣在这里就不啰嗦了,到时候皇上看到实物就明白了,至于铁石,微臣估摸着最少需要五六百万斤。”

    五六百万斤!

    嘉靖闻言都吓了一跳,这年头,朝廷为什么要管制铁石,就是怕那些乱臣贼子用铁石打造兵器来造反啊,刀枪剑戟可没什么技术含量,一般的铁匠就会打造,要是有人用铁石打造兵器造反岂不是麻烦。

    当然,嘉靖并不是怀疑杨聪想造反,关键是这铁石需求也太大了吧!

    要知道,一般普通兵器也就十来斤左右,五六百万斤,足以打造装备五六十万军队的兵器了。

    嘉靖忍不住问道:“你用这么多铁石干什么,难道用来铺路不成。”

    他这原本就是玩笑之语,因为他想不明白,干什么需要这么多铁石。

    没想到,杨聪竟然认真的点头道:“皇上英明,微臣正是需要用这些铁石铺路。”

    啊!

    嘉靖忍不住惊奇道:“铺路好像用一般的青石板就够了吧,为什么要用铁石呢?”

    杨聪不慌不忙的解释道:“因为这厚金之车重达上万斤甚至几万斤,如果直接上路,轮子肯定会陷进地里出不来,所以,微臣想事先在路面上铺上铁轨,让厚金之车在铁路上行驶,这样就不用担心车轮会陷进土里了。”

    啊!

    嘉靖闻言,不由目瞪口呆道:“京城到承天府可有将近两千里,你这是准备铺设两千里长的铁轨吗?”

    杨聪毫不犹豫的点头道:“皇上英明,微臣正是想铺这么长的铁轨才需要如此多的铁石。”

    那就没办法了,只能给。

    嘉靖考虑了一会儿,最后还是点头道:“那行吧,就从宣府镇调拨吧,正好那会儿你在那里开了铁矿,这会儿那边已经存储了不少了。

    从蓟州镇调拨,貌似是有点麻烦,不过,总比自己再重新去开矿要好。

    杨聪连忙拱手道:“皇上英明。”



第三卷 第二一七章 传闻与名声
    玉渊潭畔的物理学院算是出名了,随着李春芳、沈炼和杨继盛金榜高中,不断有学子慕名而来,想拜入杨聪门下。

    可惜,杨聪已经命人放出话来,他精力有限,无法再招收更多的弟子了。

    那么,怎么办呢?

    找关系,找门路啊!

    这个时候,就有人开始拼命打听了,打听杨聪的具体情况,打听物理学院的具体情况。

    这一打听,杨聪的声名就更盛了。

    以前,大明的读书人也只是无聊的时候侃侃,谈到杨聪的种种传闻,什么击败鞑子,什么剿灭海盗和倭寇,什么收复安南,什么惩治贪官,什么开荒扩田。

    这些,有人认为是真的,也有人认为是吹的!

    大明的读书人几百万,真正当官的也就那几万,除了那些当官的,而且在朝廷还有一定人脉的,谁又真的清楚杨聪具体干了什么。

    所以,杨聪以前虽然也很有名,但大多都是虚无缥缈之名,天下最少有**成的读书人对他还不是那么的了解,崇拜的有之,羡慕的有之,妒忌的有之,甚至冷嘲热讽的也有之。

    总之,以前,杨聪之名,可以说是徒有虚名,天下读书人大多都认为杨聪跟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也没几个人真正去了解他,大多读书人都认为,他的传闻,很多都是吹出来的!

    这次就不一样了,因为他教授出来的弟子参加科举就没有不中的,甚至三个弟子参加会试和殿试都中了,而且还名列前茅。

    这个,跟读书人的关系就大了,因为只要成为杨聪的弟子,铁定金榜题名啊,而且,运气好的话,还有可能高中状元呢!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是后世一句流传很广的话,这个时候,渐渐开始流传一句相类似的话,不想拜杨聪为师的读书人,那就不是个真正的读书人。

    因为你不想拜杨聪为师,就代表你不想金榜题名啊!

    很多读书人那都是绞尽脑汁,拼命打听杨聪的具体情况,以期能找到门路,拜入杨聪的门下。

    这一打听,他们便发现,关于杨聪的传闻竟然都是真的!

    什么击败鞑子,什么剿灭海盗和倭寇,什么收复安南,什么惩治贪官,什么开荒扩田都是真的!

    这还是人吗?

    这简直就是神啊!

    以前,大家的确只是把杨聪当成无聊的时候瞎侃的话题,但是,这会儿,谈论杨聪的事迹已然成为读书人的一个“必备科目”。

    现在读书人打招呼的方式慢慢变成了,“某某兄,你知道杨聪杨大人不,你知道他干过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不?”

    你要回答知道,那好,我们好好聊聊。

    你要回答不知道,那滚,读尼玛锤子书啊,连杨聪杨大人的事都没听说过!

    好吧,这些都是后话,暂且就略过不表了。

    总之,杨聪这会的声名那是真的传遍了读书人的圈子,想拜入他门下的,没有十万,那也有几十万。

    问题,不管你怎么打听,怎么托关系,人家杨聪就是不收徒了,怎么办呢?

    没点耐性,又或者比较轻狂的人自然就此放弃了,但也有很多人开始另辟蹊径,开始打听这物理学院的情况。

    这一打听,机会来了。

    原来,物理学院还有很多学堂呢,除了杨聪,唐顺之、罗洪先、王宣等人可没有说不招收弟子了。

    这些人虽说没有杨聪出名,但好歹跟杨聪关系亲近不是,只要拜入他们的门下,假假也是个杨门弟子了,不说能不能金榜题名,起码倍有面子不是。

    于是乎,很多人又开始另辟蹊径,想拜入唐顺之、罗洪先、王宣等人门下。

    唐顺之、罗洪先、王宣等人那是真的没说过不招收弟子,特别是王宣,他对弟子的“需求量”相当的大,因为他负责的事情太多了,而且,造蒸汽机的事情还很急,自然是人手越多越好。

    当然,他也不会胡乱招人,不能吃苦耐劳的,鄙视手艺人的,只想读书,不想格物的,统统不要,他只要那些能真正埋头跟他钻研格物致知之理的人。

    好吧,其实他们也没说过自己的弟子都不能再去参加科举了,只是,他们平常的时候教授的东西都是以格物为主,四书五经什么的,他们基本不教。

    这种要求,的确有点奇葩,这教授的东西那就更奇葩了。

    不过,读书人中也有不少本身就是匠户子弟的又或者科举已然无望的,只想谋个出路的,他们可不管什么奇葩不奇葩,只要能进物理学院就行。

    杨门弟子还能没前程吗,就算自己考不上,不能金榜题名,还有其他人不是,李春芳、沈炼、杨继盛那可都是名列一甲和二甲前列的大能人,跟他们同门能没有前程吗?

    于是乎,物理学院人气是越来越旺,五金学堂那更是人满为患,慕名而来的学子也是越来越多了。

    他们渐渐发现,这段时间,物理学院貌似在办什么大事情。

    王宣王先生那是经常撸起袖子亲自上阵,鼓捣什么蒸汽机。

    杨聪杨大人那更是带着一大帮子劳力,成天在玉渊潭四周鼓捣,又是挖坑,又是埋石子,也不知道他想干嘛。

    渐渐的,物理学院的外围除了围墙又多出了一个圈,这个圈有点奇怪,就是几米深的地基,然后铺满了石子,铺的大约高出地面一尺高左右。

    这杨大人是要干嘛呢?

    如果说是要建围墙又或者城墙什么的,挖个地基也就罢了,里面填这么多石子干嘛,地基里面填的不该是大石块吗?

    有心人一打听,终于打听出来了,原来,杨大人这是要修“铁路”呢。

    铁路到底是什么,就没什么人能打听清楚了,总之,这东西,跟皇上有关,皇上好像说了什么,杨大人才会如此卖力的去做。

    这点,没人怀疑,因为物理学院的牌匾都是皇上御笔亲题的,杨大人跟皇上的关系可不一般。

    杨聪跟陆家的关系那也不是什么秘密,人家可是陆家的女婿,那陆家可是从承天府搬过来的,陆家老太爷的妻子李氏那可是皇上的奶娘,皇上对自己的奶娘那是好的没边了。

    也就是说,杨聪是皇上的“小舅子”。

    好吧,这“小舅子”的确属于传闻,不过,传闻纷纷扰扰,谁又知道是真是假呢,总之,杨聪的名声那是越来越响亮了。



第三卷 第二一八章 成功在望
    这天早上,点卯过后,杨聪又带着张居正等弟子来到了五金学院,因为王宣研制的设备已然完工了,蒸汽机终于可以量产了。

    他之所以每到重要时刻都带着几个弟子来亲自验证,倒不是想让这些弟子都学会这些技术,他带这些弟子来,只是让他们见证这些新技术又或者新东西的诞生而已。

    这些新技术和新东西以后必将影响整个世界,而他的弟子也注定要进入朝堂,掌控大权,干出一番大事业来,特别是张居正,以后很有可能成为整个大明的掌控者,带领大明,走向中兴。

    他自然希望自己的弟子能尽早接触和了解这些新技术和新东西,这样一来,这些弟子在执政的时候就会考虑到利用这些新技术和新东西,大明也会因此而变得日新月异。

    王宣研制的设备说白了就是几个钻床和磨床,钻床和磨床张居正等人也见过不少了,早就见怪不怪了。
1...179180181182183...2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