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回80当大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浙东匹夫

    顾骜想了想,恍然大悟,他开始的时候居然都没有想到这几点关节,可见他是真的对那些旁枝末节的生意不走心。

    契黏科是年中的时候身体不行的,戈樵夫也是年中的时候颁布的禁酒令。不过




第516章 君子报仇上辈子不晚
    “爸,我回来了。呐,这是美国捎回来的花旗参,威斯康辛的。”

    顾骜穿过自家花园,走进大厅,主动跟家里长辈打招呼。

    7月份他辞职之后,都没机会回家,就直接去美国了,所以这还是他卸任后第一次跟家里人团聚。

    所以刚回来,他也不好立刻全身心投入生意当中,总要跟家人虚与委蛇一下。

    老爹顾镛满面神清气爽,显然是对儿子的争气很满意,拍拍他肩膀以示鼓励。

    如果顾骜7月份立刻就回来,老爹说不定内心还会有点疙瘩,毕竟老一辈人骨子里还是有讲究奉献和官位级别的心思作梗的。不过拖了两三个月后,上面对顾骜的定性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扭转,老爹这才觉得脸上有光。

    因为,这两三个月里,京城有关部门已经派了一些工作小组去了南方、顾骜曾经工作过的小岛,也发现了些情况,为顾骜的节操正名了,具体不方便多说。

    顾骜现在在国内商界,那名声可是好得很呢。

    “你小子,不解释清楚就躲出国外去!害老子担心你犯错误!带点东西就打发了咱家是差钱差礼物的么”老爹笑骂着教训,不过丝毫看不出怒意。

    顾骜心里暗忖:你丫的就是嘴硬,其实哥都告诉你多少次了,美国人压根儿不吃西洋参,威斯康辛农民种出来90%都是卖给香江人然后转手零售给东南亚华人的,还有10%也是在美国就地卖给北美华裔的。还不是你自己爱吃西洋参、还每次都要几斤几十斤地送亲戚朋友还好意思说……

    顾骜对老爹的心态太了解了,以顾家如今的财富,哪里还需要出国的时候亲自顺路买礼品但老爹还是国企厂长,眼界窄,经常跟本市圈子里的人打交道。

    让顾骜每次带点西洋参回来,图的不是吃,而是告诉圈子里的其他国企领导、政府官员:我儿子又去美国公干了一阵子。如果老是送更好的、美国人也稀罕的东西,老爹怕显摆给瞎子看,人家根本不认识。

    上了年纪的人也就这点小嗜好了,顾骜也就不去戳穿他。

    顾骜只是顺势岔开话题,问起家里其他亲戚的情况:“伯父和大哥小妹他们呢最近情况怎么样。”

    他一边说,一边大咧咧往沙发上一坐,自己家里也不讲究尊卑礼数。

    老爹坐在打横的位置上,点起一根烟:“你大伯这臭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过年的时候,咱好歹留他在家里住,结果正月一结束,他就非得搬出去自己租房子。你大哥二哥也跟着出去住了。

    你大堂兄目前在厂里的‘全民办集体’那个制冷机厂做了半年多,我看他还不错,已经给他转正了车间主任,目前分管空调生产车间——那个车间规模小,盯的人也少,我这么安排他,也就没人心里不服。

    至于直接造制冷机或者冰箱的车间,生产规模大,油水多,盯的人多呢。咱家又不差钱,没必要搞那些歪门邪道,立身一定要正。”

    顾骜听了,微微点头,赞同老爹的做法。

    顾家这么有钱了,没必要留下任何资金上的原罪污点。

    如今是84年最后一季度了,距离国家全面放开乡镇企业、宣示“发展xxxx的政策是正确的”,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国内沿海省份的民营经济气象确实大不一样了,有钱人也又多了一波。

    国内的民用家电领域,冰箱的产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大城市里宽裕的家庭相当一部分都开始买冰箱了,不过空调却依然是极为高级的奢侈品,今年可以说是国内空调行业发展的元年。

    老爹当厂长的钱塘制氧机厂,从两年前国家专项打击经济犯罪后、为了解决就业而被市里摊派了在国企下面另搞“全民办集体”之后,老爹的思路还算清晰,一直只搞制冷相关行业——毕竟制氧机之类的空气分离设备,原先就是在制冷科技方面最专业,这样跨圈的话专业还算对口。

    厂里的全民办搞了两年后,制冷机车间和冰箱车间规模已经很大,利益也比较复杂,顾家看不上这点小破钱,别人却盯得死死的。

    相比之下,空调车间才成立不到一年,业务不大,金额流水也小。老爹作为总厂的厂长,而伯父当年也是在厂里有功、有不少徒弟的。大堂兄业务上手后安排他做个空调车间的主任,就没什么阻力了,也不用使手段。

    顾骜却知道,未来几年,如果跳不出家电产业的话,做空调后劲前途比造冰箱要大。今年已经是海尔张瑞敏砸冰箱的年份了,可见国内冰箱产能已经不是“你造出来就有人要”的时代了,冰箱多了之后,消费者也是要挑挑捡捡的。

    顾骜不想干涉什么,就让大堂兄憨人有憨福吧。

    然后他又问了二堂兄和小妹的近况,得知二堂兄在西子奥迪斯也干得不错,目前已经是业务科科长了,正常靠绩效爬上去的,没走后门。

    至于小妹如今还住在家里——因为厂子和伯父家租的房子位置比较偏,附近没有好学校,而小妹今年读高三了,要高考,伯父最后还是没忍心让她跟着搬出去吃苦,让她

    先好好住在三叔家、就近安排一所好高中借读,把大学考了再说。

    看得出来,再有骨气的父母,在子女教育环境问题上,那也是得向金钱服软的。

    不过今天小妹还没放学,所以没有回来。

    与顾骜的聊天中,老爹还额外透露了一些花絮消息:

    “你伯父一家,如今租住的房子在城北,已经是郊区了,比咱厂子还要北一点。他是年初租的房子,当时你大哥二哥还没赚到什么钱,你伯父又不肯接受我的资助,说我是走z派,所以只能租那么便宜的平房。

    再说,如今城里的房子绝大多数都是公房,你想转租没政策也不好租



第517章 朴素的智慧
    顾骜跟老爹聊了一会儿,很快就到了晚饭的点,小妹顾玫放学回来了,顾骜也就住口不提那些事情。

    饭桌上,他只是问了小妹、关心一下她家人如今的生活近况如何——顾玫虽然住在顾骜家念书,不过每周末还是会回去跟自己父兄一起团聚一下的。

    所以从顾玫那儿,顾骜知道了更多细节,思路也更加清晰起来。

    第二天,他也不虚头巴脑拐弯抹角了,直接去市府,找老朋友仇清喝茶。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一点动静都没有。”仇清见到顾骜的时候,惊讶到近乎吓了一跳,“这几个月关于你的说法,圈子里很多啊,还有说要重新启用你的,不知道哪个真哪个假。”

    “不管假不假,我好不容易顺理成章出来了,就不会回去了。”顾骜一句话解释了对方的疑惑,“我辞去公职之后,到美国待了俩月,处理生意,昨天才回来的。”

    仇清也不是纠结之人,听顾骜这么说,立刻就转移了重点,拉着他在沙发上坐下,让秘书倒了茶(仇清是想做点事的人,所以用的是男秘书,影响好一点):

    “回来好,回来好——对了,西hn线那个打着外资旗号的‘大观园’项目,文化有关部门关照下来的合作项目,其实背后就是你的钱吧我看是你女朋友萧穗出面牵头联络的。地皮这些,市里可都配合得不错,做人得有良心呐。”

    顾骜接过茶,道了谢,也不像是一年半载没见的老朋友那样客套:“做事还是回乡方便嘛,我当然是有良心的,这不总算脱离体制,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立刻就回乡投资了——

    我在美国跟索尼谈了合作,然后注册了一家唱片公司,回来想建造一个cd光盘的工厂,就放在本地好了,不过条件是我需要在北郊弄建厂的地皮。至于工业用地该给财政的钱,你绝对放心,老规矩。”

    “那敢情好啊,我就说嘛,不枉我经常在各种工作会议上说,小顾同志是个有觉悟、又仗义的。”仇清立刻心情不错。

    顾骜一脸无语:你丫的吹牛有点谱好不这种大白话型的粗鄙之语,真能在工作会议上说出来的么当时你真是这么说的么

    不过对方显然不在乎这些细节,继续滔滔不绝地问:“我说你小子有钱创业也不是一两年了,去特区投资都四年多,算第五个年头了吧,怎么如今才想到回故乡正儿八经投资工厂了,这次不去特区了”

    顾骜叹了口气:“你以为我不想回来这不政策环境和优惠不一样么。我原先那些工厂,都是要来料加工的,原材料要进口,要用自留外汇额度,还要保税免关税,回乡怎么搞这些政策只有特区有。

    现在不一样了,我就搞个cd工厂,各种原材料,国内只要找一些化工厂供应商,整顿一下、技术规范规范,就能国产化的,这就没有原料关税的问题了。只要是不涉及进口关税,我就能想放哪儿放哪儿。”

    仇清听了,频频点头:“那我就放心了,绝对想办法给老弟创造投资环境。”

    他是市里分管经济工作的副职,政策当然是了然于胸的。刚才之所以有此一问,无非是他不懂cd的生产技术,不知道这东西要不要用到进口原材料。

    在后世人眼里,生产光盘那是低端到不能再低端的夕阳产业了,简直捞到与盗版商一个档次。不过在84年,这个产业还是很朝阳,很有技术含量的,盗版商们也没那么容易介入。

    这是有历史报道为证的——历史上92年,某些重要人物南下特区巡视的时候,特区的地方报纸写了一篇专题报道,里面就提到了伟人到“先科激光”视察,并且赞赏了“先科”公司实现了cd光盘的国产化。

    当然先科92年生产的东西跟顾骜眼下84年要做的cd还是略有不同的,先科能做的是vcd,乃至电脑用的数据光盘,而顾骜现在做的只是只能存储纯音乐的。算是数据格式和工艺上略有大同小异,技术含量没差那么多。

    于是乎,在顾骜眼里不值一提的过渡性夕阳项目,在仇清眼里却成了必须争抢的香馍馍,他还为这个项目不用用到进口原材料而庆幸:终于不会再被特区截胡了。

    至于外资企业三免五减半这些行例,乃至更进一步的税收优惠政策,哪儿都一样。

    特区能给的,钱塘也要给,就算有点违碍,想尽办法创造条件也要给。

    顾骜目前的“外资”,还是纯粹的港资或者美资,因为出资公司是注册在香江或者美国的。

    如今的科技产业全球化还没有出现,国内免税环境就已经很好了,也不存在“技术与产品利润剥离”这些弯弯绕。

    所以无论是vie架构还是爱尔兰三明治都还用不上。

    开曼群岛、巴哈马群岛、布属泽西群岛这些注册地也还不需要去。

    这些都是90年代才要考虑的问题,这里提一句,免得小白想不通跳出来指点江山,不再赘述。

    看着仇清答应得这么爽快,顾骜不由得需要敲打提醒一句:“老哥,别把问题想简单了,‘全力支持’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税收优惠这些还好说,关键是厂子的地皮选址,我可是有要求的。”

    仇清听了顾骜这样泼冷水,也冷静了一点,略微紧张地问:“你刚才不是说放在北郊么又不是市中心,你不会改变主意了吧”

    如果是要市中心的地皮,仇清就难办了。

    顾骜一笑:“我怎么可能这么大胃口,说好了北郊就是北郊——这么说吧,比我爸目前管的厂子还要北边一点,咱不占用城区的办公楼、别人在用的厂房,我另外起,最多占用一点菜田。

    如果涉及到农居的,天鲲音乐承诺建六层的职工宿舍,优先允许招聘被占用地块的农户进厂上班、分配职工宿舍给他们租住——不过,可要市里有关部门,给这些新职工解决居民户口呢。”

    仇清想了想,没看出猫腻在哪儿,一脸顺理成章地说:“这有何难你这安置工作,做得比其他外资资本家好多了,咱市里无非是损失几个居民户口的名额嘛。”

    仇清所说,并非虚言,历史上京城那边,87年开始搞中关村,也是要在中关村弄高科技企业,然后征村里的地。当时给中关村农户的条件是:只要允许被征地,并且收走宅基地,然后再交两千块钱,就可以给你分一套居民的洋房,并且换成居民户口。

    可见,人家农民想变居民,还要交钱呢。顾骜直接分给你户口、给你招工、分配宿舍给你廉价租住,还不收你钱,已经很仁慈了。

    至

    少仇清以眼下的眼光看,就是觉得顾骜是真.良心资本家。

    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

    ……

    几天之后,一个周末,北郊某贴着市区的村子里。

    顾驯和顾驰先后下班,骑着崭新的摩托车,回到从附近农户那儿租住的平房社区。

    摩托车是他们用这大半年积攒的收入买的,可见在合资公司和高效益的全民办集体当了中层干部后,他俩的收入还是可以的。

    本来么,要是肯放开了手花堂弟给的钱,他们还可以活得优渥得多,自己买轿车也是绝无问题的。只是奈何他们的亲爹太过于老古板,一直纠结于晚节,不允许他们乱花亲戚的钱,一定要自己挣的干净钱才能拿来买大件。

    有点儿像后世做了官的人,有钱也不敢乱花显露,差不多心态。

    &n



第518章 挡人财路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翁明理——嗯,也就是那个被顾驰勉为其难称作“翁叔”的家伙——第二天到了生产队,就想兜售他那套“捏得越久越值钱”的理论。

    无奈,其他队员并没有他这种多年与国家斗争的经验和眼光,对他的说法不屑一顾。

    今年,是“生产队”这种组织形态大规模存在的最后一年。因为“社队企业”就是在今年改名叫“乡镇企业”的,各地的生产队,也会陆续按步骤改名叫“小组”,只不过改名的工作量比较大,上面给的期限是年底之前陆续改完,留了点过渡的缓冲期。

    以后再发的户口簿身份证上,写的就都是“某某村某某组”了。

    具体的对应关系,大致是公社相当于乡,大队相当于村,队相当于小组。

    有支书的最低一级是大队,也就是村。而队/组里就只有正副队长,没有枢机了。当然会计、出纳这些基层工作人员还是有的,不过这些不算干部,也没有级别。

    为了推销自己的理念,翁明理优先找了生产队的队长。

    “吴队长,我看昨儿个村口贴的征地勘察通知不靠谱嘛。我特地找人问了一下,听说还要建无尘车间,工人进出都很麻烦,这摆明了是要搞自动化的,解决不了村里多少人就业。

    而且我看了通知上,那厂子也用不了整个村的地皮,最多占一个组搞成园区和宿舍,其他还是要等市里未来规划的。不如咱捏着再等两年,说不定以后更值钱。”

    然而,吴队长还没说话呢,旁边的生产队出纳、一个中年妇女就怼了他:“姓翁的你算什么东西你又不是本村土生土长的村民!十几年前犯错误插过来的、还要分队里的地,你还好意思指手画脚!”
1...344345346347348...4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