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浙东匹夫
第265章 半路杀出个德国人
回到自己的房间,把门彻底反锁死,把脑内刚才接受的种种新知全部暂时放空掉。
韩婷用热水反复把浴缸烫了三次拿塑料清洁球反复擦洗,然后才放水泡澡。
今夜,终于不会再发生那种噩梦般的误会了。
虽然刚才两人谈生意的时候,那种故意转移话题节奏的操作,有点用力过猛。但韩婷终于真心相信,顾骜确实没有记起昨晚的真相。
她的尊严保住了。
韩婷在浴缸里,用清洁球沾着香波,奋力搓洗着身体,似乎这样就能让她回到彻底的清白状态。
不想了,好好睡一觉,说不定明天再醒来,一切就回到最原来的样子了。
怀着这种潜意识,韩婷裹了浴巾,回床上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两人按调整之后的行程,委托酒店买了飞曼谷的机票,准备去曼谷中转一下,敲定那笔谈判,然后才回国。
李家坡在泰国的南边,所以飞机还算顺路,唯一的麻烦是签证
韩婷如今拿的是香江的护照,在香江有居留权,所以去哪儿都很方便。
而顾骜还是内地的护照,如果是在国内,凭借他在外资委的关系,当然是想去哪去哪。但是他如今身在李家坡,临时起意要飞泰国,这事儿就属于已经在外国转第三国签证,会涉及到泰国驻李家坡大使馆,不是一般的麻烦。
除非顾骜在李家坡也有长期工作/留学的签证/居留权,那样泰国驻李使馆才会鸟他。否则的话,按照相关的国际法和外交惯例,人家是有权无视他的。
最后还是找了某个包船王留在李家坡的小弟出面,才把顾骜成功放行。不过也因此只能再买延后一天的机票,没法当天出签。
总算理解后世为什么那么多爱国商人也得拿香江护照了,确实方便很多。靠中国护照,再有钱,想在外国去外国,还是烦得一逼。顾骜内心第一次有了体会,不禁感慨。
以后等他不在体制内了,不用被领导担心叛逃,一定要把各个主要国家的常年往返商务签都办下来。
在李家坡等待的日子,顾骜就先让韩婷发了个预约过去,跟红牛方面约了时间,并且确认许书标人在曼谷。至于具体谈什么事儿,当然不会在预约里说。
许书标如今毕竟也算是泰国本土比较有名的饮料商人,还是比较忙的,不确认他行踪的话,很容易闹乌龙。
如是折腾了两天,曼谷之旅总算成行。
萨瓦迪卡~
刚出曼谷机场,一路上从开车的到帮忙拿行李的酒店的女侍应生,都非常客气。
韩婷虽然懂九国外语,却不懂泰语。她跟顾骜都是第一次来泰国,一时间有点不适宜。(对顾骜而言,是这个肉身第一次来泰国)
看到顾骜每个服务者都多多少少给点小费,她还有些奇怪。因为在香江和李家坡,都没那么严重的小费文化。
你好象听得懂简单的日常招呼?你不应该来过泰国,你选修的外语课课里,我也不记得有泰语。韩婷敏锐地好奇。
因为我当初让你找红牛给国家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关注红牛预作准备了。为了谈生意,稍微学几句日常问候语,也不奇怪吧。顾骜的回答很坦荡。
外交学院的高材生,这么多门语言历练下来,天赋都是不错的,很容易触类旁通。
韩婷:这几句可不够谈生意用的。
顾骜:我打听过,许先生是懂中文的,他是出生在琼海的华人家庭,二战前幼年移民到泰国的。
韩婷暗暗记下,一边有些自责:这两天心思太乱,都没有商界女精英应有的干练了,这点功课都没做
跟红牛方面的约见时间是下午,所以安顿好后,两人先在下榻酒店简单吃了点自助午餐,稍作休息。
顾骜拿了酸辣蟹和冬阴功,还有些其他浓郁的椰奶料理。
而韩婷对于那些把巨辣的绿咖喱和香浓椰汁掺杂到一起的料理,则觉得非常理解不能。
我有点怀疑红牛将来在国际市场上的反响了说实话,当初为了给国家队找这种饮料,弄到后我自己偷偷试着喝了一点。太甜,就算靠酸味解腻,还是不舒服。要不是当药喝,为了提神和耐力,我不信有人会因为好喝而喝。
现在看到泰国人的料理习惯,我算是明白红牛为什么会是这么奇怪的口味了。这里哪道菜能逃得过酸辣甜的混搭,酸辣虾还加又浓又香又甜的椰奶,太重口了。
顾骜有些内疚:是我没考虑到你的饮食习惯,要不你就吃点咖喱年糕吧,这个没有酸甜味,就是咸辣。
韩婷抬手拒绝:不用了,一顿少吃也不碍事的。
顾:我们在曼谷谈判可能要待好几天算了,既然你那么不喜欢,也不勉强,晚上找家中餐馆吧。
曼谷的中餐馆,多半是华人开的,因为稀少,生意也不好,主要就是给华裔富商们吃的,价钱其实比国内贵得多。
距离产生美么,无论什么国家,进口的洋餐饮,都是比本国货贵的。后世有些中国游客乍一看觉得挺不能理解:中餐这种便宜货,怎么卖得比国内还贵几倍?
不过,顾骜如今的身份,当然不会在乎钱,生活消费当中,钱从来不是考虑因素。反而是韩婷,老式的思维模式还未彻底褪去,经常会在这种对比中觉得不适。
午休之后,赶到曼谷的红牛公司总部,顾骜报了预约身份,然后红牛方面就先派了个高管接待并不是许书标本人出面。
这并不奇怪,也不算是失礼。因为还不知道访客的合作意向,初次接触都是这样的。80年代国际贸易的透明度并不高,在泰国这种闭塞的环境下,很难知道所谓的牛逼外商有多牛逼。
骗子的数量,丝毫不比国内90年代少,那些空手套白狼的家伙,预约的时候摆出来的头衔阵仗可能比顾骜更牛逼。所以无论顾骜在电话里如何陈述自己的头衔,都是没用的。
只有真正接触之后,对方才会认可你的实力。
顾先生韩小姐是吧?幸会,鄙人许书恩。韩小姐在香江商界的名声,鄙人略有耳闻。不知此次光临,有什么合作想谈呢?
这个负责接洽的红牛高管看上去30来岁年纪,正是许书标的儿子之一,许书恩。
在许家,许书恩并不算受父亲照顾,因为他爹有十几个子女,而且大部分是发迹后找的年轻貌美小老婆生的。而许书恩的生母是大老婆,早就年老色衰失宠了。
但是,因为父亲发迹较晚,40多岁才开始创业,而且前十几年是在开药厂造糖浆(许书标年轻时在堂兄的药店当销售,熟悉这个行业。后来是开药厂过程中,研发出一种抗疲劳糖浆药,发现还挺好喝,就有了红牛),做红牛也就七八年年,
所以许书恩的弟妹们年纪都很小,没有机会参与到红牛的早期打拼崛起过程中来。这给了许书恩接班的独门优势。
顾骜跟韩婷默契地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由韩婷负责开口。
顾骜毕竟还背负着官员的身份,有些事情,暂时不方便亲自持有。
韩婷开门见山:我们这次来,是想和令尊谈合资我觉得红牛这种产品,非常有拓展前途,不应该再停留在这种简陋的包装低端的市场需求定位上。只要我们全方位研发升级一下,合力把这个产品推向世界,生意扩大百倍都不是问题。
许书恩眼神微微一亮,微不可查地哂笑了一下,似乎没有觉得意外。
那么,具体想怎么合资呢?贵公司想投资入股我们红牛吗?恕我直言,我们目前在泰国发展得很好,每年都有惊人的增长,靠自有资金就能慢慢扩张。这么好的生意,我们不需要别人来分。
我们对泰国市场没兴趣,甚至可以说,对整个东南亚市场都没兴趣。只要令尊肯同意合资,我们可以成立一个‘红牛集团’,并且把红牛的所有技术除东南亚国家以外全世界范围内的‘红牛’品牌权益转让给这个集团。
同时,集团会对现有的红牛公司进行象征性的持股,并且签订投资协议,确保东南亚南亚所有国家的经营权,都由现有的红牛泰国公司掌握。我们要的,只是其他空白市场的独占权并且允许未来再向第三方转让的决策权
具体的谈判条件,当然能说上好久,韩婷的话语,也不可能一一尽言。
期间还要给许书恩看一些草案文档。
经过一两个小时的初步磋商,许书恩大致明白了对方的诉求。
那还真是凑巧了,看来,贵方的诉求,跟马特施茨先生不谋而合了。而且,马特施茨先生要的范围比你们小开的价钱也比你们直接
我不怕告诉你们,就在最近几天,有位奥地利富商跟我父亲接洽过了。他整个亚非市场都不要,只要欧美澳,而且他会立刻注资50万美元,要求在奥地利成立一家公司,负责欧美业务。
而我们只要把红牛在欧美的品牌转让给这家奥地利公司并授权他使用红牛的技术和配方,就可以直接在奥地利公司占股49,我们一铢现金都不用出。就着,我父亲还没答应呢,而马特施茨先生已经把奥地利公司的现金出资额增加到100万美元了,我们依然没答应。
顾骜眉毛微微一挑。
原来红牛f1车队的那个奥地利老板,这么早就已经发现红牛了么?
不过这样也好,有马特施茨在前面跟许书标博弈了那么久,许家人对于合作的大趋势,应该不会反感了。
顾骜不想在100万还是200万的小钱上多纠结。
那还说什么把那家伙叫来,我们当面三方竞价好了,我不在乎被稍微坑几块钱的。顾骜霸道地命令。
第266章 名不正则言不顺
如果是自己从无到有发掘一个潜在合作者的合作意向,顾骜当然会循序渐进慢慢潜移默化地影响对方的决策,不能显得太急,以免让对方觉得自己志在必得,坐地起价。
但是,如果是已经有其他竞买者先来了,意向说服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了,就差最后的砍价,而自己恰好是这时候撞上门。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直接亮钱吧。
虽然会让卖方多占点好处,但相比于快刀斩乱麻干掉其他竞标者所降低的风险而言,这些都是小钱。
对于红牛这个品牌,顾骜是志在必得的。
凭良心说,红牛这个牌子取得非常好,跨文化接受度也很不错,翻译起来很简洁,无论到哪个语种的文化圈里,都不会给人外来的抵触感。
欧美人一听red bull,下意识就会觉得这就是同一文化圈的产品,甚至脑补出这是一个来自于热情奔放的西班牙斗牛士情怀。
如果非要找个品牌运营学方面的成功案例,估计只有苹果这样的牌子可以媲美,每个文明都不觉得拗口。
但苹果毕竟是单一名词成牌,跟橙子/香蕉/番茄比起来也没什么额外文化内涵,要是其他方面运作得不好产品设计不行,说不定就会沦落成土豆那样的平庸案例。
从这个角度来说,仅比取名的本事,红牛比苹果做得好。通俗易翻之余,那种斗牛士的热血奔放和激情,都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和文化符号。
所以顾骜的施压非常直接:我可以给母公司注资200万美元,专款用于开发‘红牛’饮料的浓缩糖浆生产技术以及二级配套车间的生产建设。让贵公司可以走可口可乐的经营模式,以集中的浓缩糖浆厂+本国灌装厂的模式,大大加速扩张降低全球铺货的物流储运成本。
请立刻把这个条件告诉令尊,让马特施茨先生一起坐下来三方会谈好了。我相信马特施茨出不到200万。而且广告费投资方面,我可以另算。
许书恩被这股气势压得有些回不过气来,连忙去通知了父亲。
其实,就在一周之前,奥地利人马特施茨刚刚找上门时,开始也是许书恩接待的,谈了两天确认对方靠谱后,才转给老爹亲自把关。
如今却是历史重演了。
晚饭前最后一点时间,顾骜和韩婷被带到了许书标本人的办公室。
1982年的许书标和马特施茨,都还只是家产数百万美元级别的存在而已。因为红牛还没打入海外市场,这俩人的身价跟30多年后差了几千倍。
看到顾骜进来时,马特施茨的表情是有点恨得牙痒痒的,而且丝毫不想掩饰。
对于马特施茨来说,顾骜就是一个他谈得差不多时,突然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太卑鄙了。
这就是我的条件,许先生,刚才你儿子应该都转述过了,行不行,一言而决吧。顾骜很干脆。
许书标摇摇头:顾先生,我也算是出生在中国,跟你们港商也有点香火之情。我觉得生意不是这么做的,马特施茨先生盛意拳拳而且是他先想出了这个合作计划。你作为后来者,只是仗着钱多
300万,再不答应就没机会了——如果你太贪,我不介意复制你的配方,然后弄个‘热牛/热血牛’什么的,重新砸广告推广组织生产。顾骜步步紧逼,浑然像神豪片里的恶少。
许书标气息一窒: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临时觉得,为什么我们不能三方一起合作,把这个事情做好呢?世界那么大,你们一上来就说,对东南亚市场没兴趣,那空白的十几国,都可以留给我去慢慢拓展。
你们一个想要欧美,一个想要中日韩,这本来是井水不犯河水的。那我把欧洲市场的全部权益转让给马特施茨先生,把东亚市场的全部权益都转让给顾先生你,大不了你们都比原计划的全球买断少出点钱好了,凑份子一起把这个生意做了,难道不好吗?
你们任何人都没有精力在全球同时推广铺开红牛这个品牌。现在大家分片努力,不是更快把红牛这个牌子共同做好互利互惠?
韩婷在旁边听了,暗忖:原来许书标这老儿打的是这个主意难怪,站在他的立场上,确实这样是最赚的。
对他来说,红牛的饮料品牌越响亮,对他的东南亚市场也是有好处的。毕竟如果他在宣传的时候,可以宣称这是一款在欧美和中日韩都大受欢迎打入国际市场的优秀产品时,本国和东南亚其他国家的销量,肯定是会暴涨的。
毕竟,东南亚国家普遍没什么民族自豪感,他们对强势文化的认同是很严重的。
想不通这一点的,可以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后世一个中国人,如果听说某款国货在美国卖得非常好被美国人都赞不绝口,那肯定国内也会跟风疯买,极大促进销量。
在新马泰,一款饮料如果能给人民这东西在英国被捧疯了,那消费者喝的时候,肯定觉得与有荣焉。
许书标在最初被马特施茨说服觉得这类合作是有益的之后,他就想方设法要多招外国总经销商/总代理商,巴不得什么本钱都不花,把外国的牌子打起来,哪怕在外国的那部分销售额,跟他一分钱利润关系都没有,都不要紧。
然而,许书标的算盘打得很好,他却没想到,两个本来还势同水火都求上门的合作者,这次居然异口同声反对他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