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贰蛋
“吁……”
数骑在军前勒马。
最前那人身形笔直地坐在马上,对着身前将士问道:“张光宝副帅在何处”
话音落下,他的手中出现了块令牌。
瞧见这令牌的将领微微变色,连忙拱手,“将军稍待,末将这就前去禀报!”
六龙令。
大军缓缓止步。
只不多时,便就见得张光宝率着郑益杭、王达钢等将匆匆从军中走到后面来。
见得马上那人,张光宝先是微愣,而后问道:“可是石开济石将军”
马上那人对着张光宝拱手,“张副帅。”
张光宝连忙拱手,“张光宝见过主帅!”
郑益杭、王达钢、封合璧等人更是单膝跪倒下地去,“末将等见过主帅!”
石开济,畲民中大将、许夫人的副手。在畲民大军投宋以后,成为文天祥副手,助文天祥掌管兴**区。
其后因蜀中无帅,赵洞庭将他升任为蜀中军区元帅。他从建宁府匆匆赶往蜀中,如今终于是追上蜀中禁军的脚步。
眼神扫过郑益杭等人后,身形颇为魁梧的石开济下马,从马背上行囊中拿出赵洞庭的圣旨,交给了张光宝。
然后,和几位随行的供奉都被张光宝请到军中去。
大军继续前行。
张光宝交出军中虎符。
虽石开济自始至终都没有真正执掌哪支军队,但他在大宋将领们当中实是有着不低的威望。
想当初畲民众将在投宋以后,都得到皇上重用,成为军中的中坚力量。而石开济,可是许夫人最为倚重的将领。
他的作战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畲民能够在福建、广南东路等地和元军周旋那么长的时间,较之头陀军声威更甚,石开济的能耐不会在黄华之下。
皇上之所以让他做文天祥的副手,其实从那个时候就有人看出来,皇上是在将石开济当做军中扛鼎大将培养。
而如今,皇上终于是舍得将这位大将给放出来了。
张光宝心中很明白自己能耐不如石开济,甚至是做这蜀中军区的副帅都已经是皇上念在自己多年劳苦的份上,是以对于交出军权并没有什么抵触。
石开济的到来,并没有在蜀中禁军当中兴起太大的波澜。
只是在他接掌过军权以后,没有再如之前那般行军,而是命将士全速前进,以让人咂舌的速度向着中兴府而去。
……
中兴府。
城外仍是大夏军军长漫山遍野的情形。
大夏军因攻城接连受挫,将散落在各地的将士悉数调拨到了这中兴府外。
这让得他们的兵员几乎接近二十万之众。当然,这是将他们之前攻城阵亡的将士也算在了里面。
下午时分。
大夏军挥军五万,再度大举进攻中兴府东门。
为破城,大夏军将领不仅仅组织供奉随军,更是许下诺言,率先登城头者赏千户,封侯。
这让得大夏军展现出前两日时不具备的血性和勇气。
这场厮杀,较之前两日要更为惨烈许多。
大夏军在不计代价的情况下,硬生生破开东城门甬道。
老太师仲孙启赋虽率将士英勇抗敌,仍是被大夏军逼迫得缓缓向后退却,大夏军一度打到城内两里处。
女帝李秀淑在城头嘶吼不休,大声鼓舞将士。
大势去时,仍然不愿下城。
最后,被晨一刀以蛮力强行带走。
中兴府内西夏百姓自发加入战斗。
以锄头、菜刀、扁担等物为武器的他们,在大夏军的面前死伤无数。
只是,这却也激起西夏军将士们怒火和血性。
老太师仲孙启赋率着东城众将士以及听潮府众供奉和大夏军展开激烈的交锋。
最终,又硬生生将大夏军逼出城外去。
中兴府东大街上尸横遍地。
仲孙启赋唯一的亲子在乱军之中阵亡。
至此,偌大的仲孙家,竟是仅剩他那年幼的孙儿延续血脉。
仲孙家满门忠烈。
刚刚将大夏军驱赶出城的老太师在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摇摇欲坠,最终还是昏厥过去。
女帝李秀淑披战袍,亲自接掌三军大权。
在率领将士在东门重新布置城防的时
1387.使者来到
大宋成都府路西疆。
黎州主府汉源。
正值蜀中气候最是凉爽的时候。
有约莫二十余文官武将穿着朝廷派发的春季官服坐在府衙大殿之内。
黎州知州孙乐语着绯色官袍,年纪轻轻,可谓前途无量,此时却是并未坐在主位上。
主位上是个武将,官服胸前绣有猛虎。这在大宋军中代表的是三品军衔。
自赵洞庭实施军改、政改以后,大宋的朝廷体系清晰许多,早不再有虚职或是低职高权的情况。
军中将领军衔,和现代化军队已是大同小异,九品对于各级军衔。
不同武将的礼服也是有着迥然的诧异。
一品者,全国上下仅有军机省的军机令和副军机令,礼服镶有麒麟图案。
然后便是各军区元帅,以及部分副帅、都虞候,被赐二品军衔,礼服上镶有雄狮。
有些副帅、都虞候、集团军统帅,则是三品军衔,礼服上镶猛虎。
再依次往下,分别是熊、豹、犀牛、鹰、狼。
寻常士卒和老卒中还分为上等兵和列兵。
而将领的甲胄上,也都配有肩章。非特殊时候,从肩章上的图案也可以看出他们的级别。
文官,也同样是以各种图案划分品级。
此时,坐在这汉源府衙大殿内主位上的少将,乃是成都府守备军统帅沅英豪。
在他左侧下首,则是成都府、嘉定府、雅州等地军中的将领。
其中,嘉定府因是重镇,其守军统帅乃是四品军衔,连带着,他军中副将们的军衔也是不低。
黎州知州孙乐语虽是正五品官职,但按资排座,他还真坐不到太前面。
至于他们黎州守军团的团长,在这满殿的武将中,就更算不得什么。
当众人落座以后,是沅英豪率先开口,眼神扫过众人道:“至今,吐蕃大军已是在黎州境外滞留将近两个月之久了吧”
孙乐语闻言,眼神落在坐在他更下面的黎州守军统帅钟晋身上。
虽钟晋同样被称作是统帅,但作为区区黎州守军统帅,其军衔较之沅英豪那种自是要低许多,不过是五品军衔。
见孙乐语眼神瞟到自己身上,有着几分温和气息的钟晋缓缓起身,对着沅英豪拱手道:“回沅将军,准确来说,吐蕃大军兵压我黎州边境距离两个月只差三天了。”
“哦……”
年约四十的沅英豪轻轻点头,又道;“自吐蕃大军兵压黎州以后,皇上便命我们成都府将士在雅州、成都府沿线布防,其后,因吐蕃兵并未有进攻迹象,我等请示皇上,皇上又让我等汇军于这黎州境内,同时,还派遣大理禁军袍泽们兵发吐蕃。但直到现在,吐蕃兵都还没有什么动静,本将想再呈奏折于皇上,请示皇上咱们接下来该如何做,诸位是何想法”
殿内有些许的沉默。
然后孙乐语缓缓站起身来,拱手道:“沅将军,我是文臣,对于行军打仗之事远远谈不上熟稔。只我以为,若是咱们大军继续屯于黎州境内,光是粮草等后勤物资便得耗费无数。吐蕃国无外患,他们耗费些粮草或许不打紧,但咱们大宋此时正值战火绵延之际,这般和他们对峙实有些得不偿失。”
沅英豪看向孙乐语,“那孙大人的意思”
孙乐语道:“我以为咱们不仅仅应该向皇上呈折子,更应该在其中言明利害,要么打,要么和,请皇上下个定论才好。”
沅英豪又看向殿内众人。
众人中大部分都是轻轻点头。
虽然大宋守军并非是禁军那般的精锐,但也非是怯战之辈。在汉源城内呆这么长的时间,其实军中诸将也是有些不耐烦了。
与其在这里和吐蕃大军对峙,耗费粮草,实在还不如带着将士们在军营内训练、演习来得痛快。
“好。”
沅英豪看过众人神态后,不再犹豫,道:“那本将这就写折子,然后诸位和我联名上奏皇上。”
守军还兼着助社安局管理治安,以及应对城内各种突发灾难的责任。他,显然也并不愿意继续在这里和吐蕃兵消耗时间。
只是很快,便有飞鸽临空,向着长沙城的方向飞去。
而这个时候,长沙城内也是有不速之客赶到。是元朝的使臣。
只不过这回使臣团终于不再是王恽带队,而是个名为李奕南的家伙是大使。
其实在使臣团尚且还刚刚到得宋元边疆没几天时,赵洞庭就已经得知元朝有使臣团向长沙来的消息。
但直到今日元使臣团到得长沙北城门下,皇宫内都始终没有什么动静。
 
1388.竟要交好
祁宏达听得这将领的话,沉默下去。
然后对着李奕南轻叹道:“李大人不如先随我前往大使府吧……”
李奕南深深看向皇宫内,点点头,带着众人扭头跟着祁宏达往城内元大使府方向去。
只是在路上,他始终皱眉不解。
在来大宋的路上,他已经无数次想象过大宋皇帝的态度。但却没想,自己竟是会被拒之门外,连宋帝的面都见不到。
这让得他有种不妙的感觉。
赵洞庭的态度,让他隐隐推测宋帝这回大军压进元朝边疆,便不仅仅是为抵触元军援助大夏。而是想和元朝动真格的。
若是如此,那他此次来大宋便没有任何的意义。
到大使府以后,祁宏达请李奕南等人到客厅用茶,说道:“李大人,不如我呈折上去,让宋帝接见你们。”
“这……”
李奕南张张嘴,些微迟疑,最终还是应承下来,“如此也好。”
当即,祁宏达便让下人奉上笔墨,又派人送往皇宫内去。
赵洞庭和李狗蛋此时正呆在军科部作坊内用心研究他的红衣大炮。
这是他近段时间内最为上心的事,甚至因此而稍微冷落诸女。只好在诸女都是善解人意,倒也没人怪他。
作坊房间内,乱糟糟的。图纸和各种零碎部件七零八落。
李狗蛋在给赵洞庭打着下手。
小脸上占着许多油渍,像只小花猫。
正忙活时,便听得外面有太监道:“皇上,元大使祁宏达有奏章呈上。”
在房间内的赵洞庭微怔,然后忽的轻笑,对着外面道:“拿进来吧!”
乾公公捧着奏折进屋。
赵洞庭打开奏折,看过,又随意地递还给乾公公,道:“再晾他们两个时辰,再宣他们到大殿觐见。”
“老奴遵旨。”
乾公公应答了声,又蹑手蹑家退出屋去。
赵洞庭又低头继续捣鼓他的图纸。
两个时辰不知不觉便过去了。
屋外又响起乾公公的声音,“皇上,两个时辰到了。老奴已让人去宣元使臣,您……”
不多时赵洞庭便从房间内走了出来。
他脸上也是有些污渍,微皱着眉头。显然,对红衣大炮的研究仍是没有太大的进展。
带着众太监到寝宫中沐浴过后,赵洞庭这才往大殿去。
此时,祁宏达、李奕南等元臣已是在殿外又等过约莫两刻钟的时间。
他们年岁都不算小,就这般直挺挺站在殿外,双腿其实已是有些发酸发麻。但眼中虽有些不满神色,但谁也没拂袖而去。
现在宋元两国国力比较起来,元朝并没有什么优势。这让得他们也没有之前的那种底气。
“皇上驾到……”
有尖锐的高喝声忽的从大殿左侧传来。
李奕南、祁宏达等人都是向着声源处看去。
看到穿着龙袍的赵洞庭向着这里缓缓行来,面带春分,众人的眼神皆是有些复杂。
待得赵洞庭上龙壁,到得近前,祁宏达、李奕南等人才揖礼道:“见过宋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