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宋好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飘依雨

    于是乎,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张正书吃住都在技校这里,随着工匠用水泥和砖石筑起了高高的围墙,刘忠已经完全掌握了操练方法,保安队员们已经适应了高强度的训练,慢慢地减少训练强度之后,一切都安排妥当了,上了正轨后张正书才回了一趟张家。

    “吾儿,快过来让娘瞧瞧……唉,怎生这般黑了好端端的一个书生,怎生厮混成了庄稼汉”张秦氏看着许久不见的儿子,心疼地拉着张正书说道。

    “没事,我这不是健壮了好多吗!”

    张正书故意秀了秀他一个多月来练出的肌肉,还有悄然拔升的身高。因为锻炼消耗大,吃得也多,张正书不仅长了肌肉,还长了个子。虽然还是在一米六九左右,可照这个势头下去,完全还能再长高的。

    “还是莫要再出去




第三百四十章:仙醁果酒
    “你觉得,叫‘仙醁’如何”张根富提议道,或者说极为期盼,渴求的眼神看着张正书。

    张正书突然觉得有点不忍,虽然张根富是他的便宜老爹,但毕竟是他夺了人家儿子的躯壳,却好像没尽到做儿子的本分。这本来就不算得是什么要紧的事,张正书想也不想地说道:“‘仙露’这个名字不错啊,这酒清澈得确实像仙露一样……”

    “不是‘仙露’,而是‘仙醁’。”张根富两眼失去了焦距,好像想起了什么一样。“所谓‘醁’,亦即是美酒。‘仙醁’,是个好名字……”

    当然,不学无术的张正书听得一头雾水,“这特么是个什么字啊”没办法,常用字里根本没有这么一号字,就算到了后世,这个字也变化成了“渌”,也不是常见字。好在,张正书是有系统的人,系统无奈地把这个字弄得大大的,直接出现在张正书的脑子里。

    “嗯,‘仙醁’这个名字不错!”

    张正书这句恭维的话倒也不算违心,只是奇怪张根富为啥能想出一个这么有“内涵”的名字来。

    很快,张正书就明白过来了。

    原来,张根富年轻时的梦想,就是开一间青楼,开一间正店,名字都想好了,叫做“大桶张宅园子正店”,不仅是一间青楼,还带着园林式的园子。酿的酒,名字就叫“仙醁”。当然,这个名字也不是张根富能想出来的,而是用钱请一个秀才想出的名字。以张根富的水平,估计把《广韵》(宋朝的官方字典)翻烂了,张根富都未必能找得到一个拿得出手的名字来。

    然而,事与愿违,张根富虽然有心经营一间酒楼,那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喝酒、狎妓不花钱了。但万事俱备之后,原先那正店东家却说不卖酒楼了。不卖酒楼,就算张根富把酒楼建起来都没用,因为拿不到酿酒权啊!而原因,居然是那正店东家说这是他祖上产业,不能在他手上变成青楼,成了大宋的“红灯区”。

    末了,那正店最后还是转手了,结果后来的买家比张根富少出了千贯钱,张根富实在想不通,居然还有人嫌钱多的。

    后来,也不是没有机会。先前白矾楼的东家,因为涉及到朝政问题,又经营出错,不得不贱卖了白矾楼。张根富也参与过问价,但很快就出局了。白矾楼作为皇家酒楼,是不可能让一个没有朝中靠山的商贾拿下来的。正因为是这样,范大郎才能拿下白矾楼,并且改名为“樊楼”。

    于是,张根富开春楼这个梦想开始一直搁浅,一直遗憾到了现在。

    听完便宜老爹的追溯往事,张正书是被雷得不轻。没想到他这个便宜老爹,心中居然有这么骚包的梦想,真的是人不可貌相啊!

    不过,张正书也知道,想要开正店啥的,基本不用想了。因为酿酒权这东西,基本不会交由到没有背景的商贾手中。这是因为宋朝统治者们害怕,商贾为了利益,不断地消耗粮食酿酒。因为宋朝的漕运实在太多弊病,而汴梁城又是倚靠漕粮才能维持运转的,所以高层不敢赌。毕竟有背景的商贾基本是听话的,灾年荒年之时让他们减少酿酒量,没有谁敢不听。不听的后果,太严重了。酿酒少一点,最多就是少卖一点酒,可酒价会涨上去,对于利润也没啥影响。但是,不听话的后果,很可能就要被抛弃了。

    张正书想明白了其中利害关系,也叹了口气,心道:“没办法,谁叫现在的酿酒产业就是国企垄断行业呢,私人无法经营也是对的……”

    “不曾想,临到老了,我居然还能酿酒!”

    张根富也是感慨,“谁能想得到,果酒也能如此清冽甘甜”

     



第三百四十一章:下猛料
    在张家庄只呆了一天的张正书,又回到了汴梁城。

    阔别了一个多月的汴梁城,除了秋风萧瑟,落叶飘零之外,好像一切都与往常一样。

    但不知道为何,张正书总是嗅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再仔细瞧瞧,好像破天荒的,城墙上终于有禁军在巡逻了,而且入城的搜查也变得严厉了很多。这个状态,就好像换了一个风格一样。

    “看着模样,莫非是又要打仗了”

    这时候,一个汴梁城的百姓看着城门口“守卫森严”,实则只是装装样子的禁军,禁不住摇着头说道。

    张正书被这百姓一提醒,才惊觉冬日就要来临,看看着天气,好像阴沉沉的,要开始下雪的样子。

    “冬天冬天!”

    张正书心中猛然一颤,是了,他在李家村待得太久,都差点忘了西夏人正在磨刀霍霍,准备夺回平夏城了。这时候,张正书把身后的皇城司亲事官拉到一旁没人的地方,低声问道:“西夏的暗探捉拿住了没”

    “小官人,你又不是不知晓,我等才回到这汴京城,哪里能得知这等事”这两个皇城司亲事官也是无奈。

    张正书点了点头,也不为难他们了。根据张正书的判断,既然辽国不再遣使过来,也没有递来国书,那说明此事应该是不了了之的。毕竟辽国这时候也不算好过,因为辽国的军队也出现了朽化现象,渐渐压制不在各个部族了。如今,白山黑水一带女真人正跳得欢,辽国也不敢轻易挑起宋辽战争,这是两败俱伤的做法。

    用色厉内荏来形容辽国,再合适不过了。要是大宋能有魄力的话,现在攻打幽云十六州,说不定能一战而下。只可惜,大宋的军队更加不堪,别说攻城了,能守得住自己的地盘都不错了。

    摇了摇头,叹了一声的张正书,不再去想这些有的没的了,这些头疼的事就让那些朝中诸公去扯皮吧,他还是好好做自己的商贾,继续“发明”东西,建立工厂,用实际行动给大宋冗兵难题。

    如果赵煦眼光足够的话,他现在应来找自己了。现在还没有消息,估计是赵煦根本就不相信他的话。这不,好久之前张正书就想见见赵煦了,可惜赵煦一直没出宫。“没辙了,需要来点猛料。”

    张正书继续低声说道:“你们回去,把李家村的事情,半点不漏地告诉王公事,让他再禀告给官家。”

    “啊”

    这两个皇城司亲事官有点意外,本来他们就打算这么做的,只不过不想让张正书知道罢了。没想到,张正书居然自己亲自提出了这个要求。这是故意说反话吗没必要啊,就算张正书知道他们的意图,作为皇城司的亲事官,他们还是要把情报给报上去的。

    “啊什么,难道我做出了成绩,还不准向官家炫耀一番”张正书表面上非常自恋地说道,但实际上他却知道,能不能解决冗兵问题,就看这一次了。

    “……”

    这两个皇城司亲事官一阵无语,这是在邀功吗这个张小官人的脸皮怎么这么厚啊官家日理万机,哪里有兴趣去管一个商贾的事这张小官人的自我感觉也太良好了吧,就好像整个大宋围绕着他在转一样什么毛病啊这是……

    装作不认识张小官人,这两个皇城司亲事官默默地落后着张正书几步远。来财在一旁看了,觉得奇怪:“小官人,他们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避嫌呢……”

    张正书心知肚明,有时候就得玩一玩花样才行,不然他的消息根本传不到赵煦的耳朵里。皇城司里山头不少,王庆只是其中之一。要是有人故意打压,张正书不论做什么,都传不



第三百四十三章:眼波如水
    “啊,你这人……”

    只见张正书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一把抓住了曾瑾菡的柔荑。肉眼可见的,曾瑾菡的俏脸霎时间就红了,好像做贼一样,立即看了看周围有没有人。发现没人之后,才啐道:“……亏人家这般思念你,你这人一见了人家就占便宜!”

    张正书理直气壮地说道:“我与自家娘子亲热,怎能说是占便宜呢”

    听得“自家娘子”几个字,曾瑾菡心中受用,但也不敢在院中呆下去了,连忙拉着张正书走进了书房,等把房门关上后,她的心才没跳得这么猛烈。刚刚虽然内心很是受用,但也太刺激了一点,她现在都没缓过来呢!

    结果,曾瑾菡还没回过头来,张正书就一把揽她入怀中了。也不能怪张正书,在李家村里搞了一个多月的封闭式训练,看到的都是老大粗的汉子,就算是有小娘子,那也是村姑之流,哪里入得张正书法眼今日见到了曾瑾菡,不仅思念之情喷涌而出,连带动作也有点肆无忌惮了。

    “啊!!!”

    一声轻呼之后,曾瑾菡觉得自己好像被紧紧包围了,闻着张正书那强烈的男子气味,她脑袋也有点发晕。那经过一个多月锻炼得有些规模的胸肌,**的让曾瑾菡脸上潮红不已。好在此间没人,不然曾瑾菡真的没脸见人了。

    “你这登徒子!”

    曾瑾菡眼波如水,风情万种地斜着头,白了张正书一眼。

    张正书知道,不用说,她准是又想起两人初次见面的时候了。“娘子,这几日有没有想我啊”张正书把脸贴在曾瑾菡的脸上,口中向她的耳朵吐着热气。曾瑾菡被他这么呵气在耳朵,身子禁不住一软,斜斜地靠在了张正书的身上。张正书没想到她的耳朵这么敏感,一时间竟有点忘乎所以地抱住她的纤纤细腰,心神一荡差点就往下面摸去了。

    “你这登徒子,谁想你了……”

    嘴上虽然还不承认,但如水一般软瘫下来的曾瑾菡,身子却比嘴巴诚实多了。张正书嘿嘿一笑,忍不住要逗逗这个小萝莉。“不想我吗,真的不想我吗”继续呵气在她的耳朵,曾瑾菡只觉得热气袭来,传来一阵阵酥软。

    最后,曾瑾菡实在顶不住了,求饶道:“好官人,好官人,我是想你了,别弄了,好酸,好麻……”

    张正书瞧着她求饶的神态,听着她近乎娇喘的语气,心头也是一荡,竟然鬼使神差地把嘴唇凑近她的耳边,轻轻地吻上了她柔软娇嫩的耳垂,不断地啜吸她那浑圆娇嫩的耳珠,不时往里轻轻呵气。

    “啊!!!”曾瑾菡如遭雷击,脸颊火热艳红,身体不住微微地颤抖着,一双纤手想要推开张正书却显得那么无力,而口鼻中的呼息是越来越急促。

    殊不知,越是这样,越是激起了张正书的xing趣,看着脸颊潮红的曾瑾菡,纤细的小手轻轻抵在起伏不定的酥胸前,神情娇羞,一张略施粉黛的粉脸上露出了迷蒙的神色……如此妩媚风情秀丽容颜,张正书怦然心动,这样的可人儿,居然将要成为他的妻子,这……这简直是“夫复何求”啊!

    看着曾瑾菡那清丽的眼眸蒙上一层薄纱,水汪汪的尽是风情媚意,张正书再也忍不住了,双手捧着她秀气的粉脸,轻轻吻了下那两片丰润的红唇。

    &n



第三百四十四章:天下之大
    “郎君,我想去李家村瞧瞧!”

    曾瑾菡的美眸看着张正书,张正书本来想不答应的,但看到她的眼神,立即心软了:“作坊有什么好看的……好吧,既然你想去,过几日就带你去瞧瞧,顺便瞧瞧超市建得怎么样了……”

    “为何不明日就去”曾瑾菡蹙着秀眉问道。

    “我在等官家的消息……”

    张正书对她是毫无隐瞒的,当即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官家还要见你”曾瑾菡这句话里,有着深深的担忧,只见她蹙着眉看着张正书,柔声劝道:“郎君,你又不是官,为何要掺杂在此事当中官家说不得已经忘记你了,你就不要再给自己揽麻烦了罢!”

    张正书也知道是这么一回事,说实话,他也不把赵煦当一回事。从后世穿越过来的人士,觉得皇帝有什么了不起的在中国,皇帝这个词仅存在历史当中,所以张正书并不觉得皇帝有什么好怕的。但是傻大胆过后,张正书也有点反思自己的作为了,这么深入到政治当中,是不是与他的初衷不符

    只是,张正书记得一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异族进入中原,把中华文明传承的火炬用铁骑彻底踩熄了。自南宋之后,中华文明上升的势头就被遏制住了,渐渐的落后西方。愚昧时代,重新降临在中华大地上,让人痛心疾首。

    “人生在世,总是有些事要去做的,哪怕明知道没多少希望……”

    张正书这句话是肺腑之言,大宋现在就是一条快要沉没的破船,随时有倾覆的危险。张正书的所作所为,不异于在这条漏水的破船上,用汤勺在舀水,几乎无济于事。大宋真正的弊端在“崇文抑武”这个基本国策,要是不解决这个不思进取的难题,大宋基本上是无药可救。

    曾瑾菡听着张正书这般说,就好像战国末期的荆轲刺秦王一样,有种一往无前,风萧萧易水寒的味道。

    “郎君,就不能用其他法子了么”

    曾瑾菡还是存在幻想,她的确不希望张正书卷入太多。以曾瑾菡的冰雪聪明,早就看破了官场是最黑暗,最龌龊,最没有廉耻的地方。一旦张正书被人盯上了,那基本就没什么好下场了。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这可不是说笑的。更何况,汴梁城中贵胄满地走,把这些人都得罪了,能有什么好下场

    “放心,我在准备后路……”

    张正书笑了笑,说道:“况且西夏与大宋大战在即,短时间内是没有人注意到我的。再说了,我也没做什么,反而给很多人带来不一样的赚钱思路,他们感激我都来不及哩!”

    这不是开玩笑的,张正书创办的报纸,弄出来的大棚蔬菜,还有香水,哪一件不是赚大钱的事汴梁城中,不知道多少人家的钱窖里的铜钱都生铜绿了。不是他们不想用钱生钱,实在是没有什么好的投资行业啊!现在,张正书给他们指出了一条明路,原来钱还能这么赚

    其实,商人和地主,在大宋里并不冲突,因为很多地主本身也是商人。

    更何况,张正书的手段很隐蔽,这些地主一点都没察觉到,这种商业模式其实就是在跟农业抢人。当然,等他们察觉到的时候,他们也没辙了。商业注定是要比农业赚钱的,说不定还有人把地卖了,投身到商海当中



第三百四十五章:求稳
    曾瑾菡被吓到了,难不成自己的郎君想要自己开拓疆土做皇帝不成见曾瑾菡这个模样,张正书也大概知道她想的是什么,笑道:“我也不想做什么皇帝,做皇帝多麻烦。我要做一个商贾,纵横天下的大商贾。”试想一下,当张正书给汉人开拓了这么多疆土,后世的中国该是如何强盛

    退一万步讲,就算异族真的吞并了中原,一如金国灭北宋,蒙古灭南宋,在海外也能保留文明的火种。待得时机成熟,还能从海上攻入中原,光复失地。甚至有了海外这个基地,异族未必能在中原站得稳脚跟。大可在海上进攻,中原的海岸线那么长,能受得住哪里这才是真正的进可攻,退可守!

    曾瑾菡还来不及说话,敲门声传来,紧接着来财的声音传了进来:“小官人,有人要见你!”

    “谁啊”张正书有点奇怪地问道。

    “是前些时日的那个官人,好似是皇城司的……”来财继续说道。
1...7576777879...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