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而夏州城外,守备森严,侦骑极多,在撤回来的途中,甚至还遇上了两伙宋军侦骑,若不是见机得快,怕是小命都得搭上。

    光显再一次把众将召集了过来,这下子,所有人将军,都没有再如之前那般去一个劲的置疑。

    那元祐抛石机用以攻打城池,居然有此等神威一名辽将愣了半天之后,不禁砸舌摇头道。

    若果然是如此的话,那这个消息,一定要速速禀报朝庭,让朝庭知晓才是。宋人有了这等利器,怕是日后,宋辽之间再难有安宁之日。

    将军,我们要不要先驻军于此,然后赶紧知会大帅一声,请他定夺才是。

    休得胡言,我等既然率军往援夏州,岂能够遇上些难处,便驻足不前?不过,通禀大帅,末将也觉得十分的应该。

    怕是不需要咱们知会,用不了多久,大帅那边也应该知晓了消息才是。光显缓缓地摇了摇头。夏州城已破,游兵散勇和百姓四散而去,我们现如今最要紧的,便是收拢残兵,然后缓缓向夏州进迫,争取能够在夏州城下,与大帅的回援之师汇合。

    光显的想法相比起那些将军们而言,更加的稳健,他也是没办法,不到一天的功夫,夏州城便已易主,你让他能怎么办?

    且不管宋军的那元祐抛石机有多牛逼,单单是五万宋军,便不是他光显麾下的三万人马可以一口吞得下的,他就必须得小心翼翼,步步为营。

    别特么的打着去求援友军的旗号杀过去,结果,说不定大意一些,倒让对方给生吞活剥,那可就真就不仅仅是丢脸,甚至搞不好连拿都要丢掉。

    而麾下的将军们此刻也都已经如他一般知晓了夏州的真实情况后,哪怕是最脾气暴躁的将领,这会子也不敢再跳出来装逼的说自己能够以一敌十,能够一举踏平夏州的宋军了,都老老实实的认同了光显将军的策略。

    萧仲文花了三天的时间,赶到了夏州,而在距离夏州尚有二十余里时,他便见到了弥陀洞的守将光显。

    听了光显言及了夏州的情况后,萧仲文的脸色比那光显也好不到哪儿去。夏州就那么不明不白的丢掉了,这才几天?

    重要的是,种师道率领进抵夏州之后,花了不到半天的功夫,便已经夺取了大辽河东道的治所夏州,这个消息,若是传回上京,不知道天子会何等震怒,他们这些人,怕是都会被扒上一层皮不可。

    哥俩一商量,怎么办?六万去打五万宋军镇守的夏州城,真的能够搞得下来吗?

    萧某觉得,我们还是在夏州城下按兵不动为好,牵制住夏州城内的五万宋军,然后再遣信使,让大帅早日回师夏州,才是正事。萧仲文与那光显商议了好一会功夫之后,二人决定合兵一处,然后,安安静静地当美男子比较好。

    至于是否要进攻夏州,又或者是要怎么做,这样的事情,还是交给河东道总管耶律达顿来拿主意比较好。

    而咱们要做的,就是保住自己麾下的实力,只要有兵马在,那么多少能够让宋人忌惮一些。

    耶律达顿在收到了夏州仅仅不到半天的光景,就被种师道攻破的消息之后,原本一直显得很平静的眼眸之中,终于露出了一丝惊惧之色。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宋人的反应会如此之快,更重要的是,他居然没能够想到,那种师道居然使用了那种曾经在宥州城见识过恐怖威力的元祐抛石机来作为攻城的武器。

    而今,在三岔口堡前,已然征战了数日,但是三岔口堡不仅仅十分的坚固,而且还能够得到大宋水师的驰援。

    怕是再给自己十天的时间,也难以啃下三岔口堡这一块硬骨头。而现如今,自己的后路,大辽河东道的治所夏州都已经为宋军所夺取,自己哪怕是玩了拿的夺取了一个小小的三岔口堡又能如何?

    相信,用不了多久,闻知这个消息的大辽天子,必然会雷霆震怒,现如今自己最需要做的,那就是立刻撤军,保存实力,以图后计。




第1086章 苏首相在前开炮,陛下在后当盾(第一更)
    第1086章

    大宋的东京汴梁,天子感觉自己这段时间心脏不太好,当然跟身怀六甲的皇后孟氏半丁点的关系也没有,而是因为陕西北路。

    一提起陕西北路,不仅仅是天子赵煦心脏不好,整个朝堂之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臣工都不舒服。

    谁特么的都没有想到陕西北路的八百里加急会来得如此之频繁,来频繁倒也不是什么坏事,可以让朝庭更加清楚的了解到陕西北路的状况,可问题在于,到来的消息,总是会让人心惊肉跳,甚至有种要心肌梗塞的错觉。

    之前,随着王洋自己的奏折抵达,终于让朝庭得到了数日的安宁,而那些,辽国的使节也已经派出了信使飞驰入辽。

    似乎,一切都要恢复了平静,大家又能够安安乐乐的该干嘛就干嘛了。

    可是没几天,三位三位钦差大人的弹劾奏折再一次飞奔杀来,仍旧是白天到来的,不过还好,是在散朝之后收到的。

    听闻又是那三个混帐的奏折,天子实在是有些不以为然,不过,既然是奏折,他还是不得不耐下了性子,打开细看。

    不看还好,一看吓一跳。看到了天子突然脸色大变,赶紧派出了宦官赶往苏府去找苏东坡那位老司机过来商量。

    苏东坡一脸懵逼地赶到了宫中之后,看罢了这三份弹劾奏折,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奏折仍旧是弹劾王洋王巫山的,说是这家伙居然毫不顾忌宋辽乃兄弟之邦,对方要王洋放人,他偏不放,而且还扬言要在三日内宰光那帮辽人。而且一点也不顾及辽人的感受,

    他的举动,激怒了辽国河东道总管耶律达顿,而今,耶律达顿率领近十万人马,正在攻打大宋的三岔口堡。

    苏东坡看罢奏折,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这三位钦差,着实太过偏颇了些,之前王巫山上奏之时,便已经提及了,以那些辽人的狂妄,既然敢说出来,就敢去做。

    不过陛下您也不必太过担忧才是,王巫山向来料敌于先,陕西北路必然已然做好了准备才是。

    说实话,朕倒不是很担心陕西北路,只是,辽人寻着这个借口兴兵犯我宋境,怕是朝中,又要乱作一团了,唉,真是让人头痛天子赵煦苦笑着摇了摇头道。

    老臣觉得,要不然,陛下您速速下旨,让那王巫山将一干人犯押往京师苏东坡眯起了两眼正在琢磨着主意,一面进言。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入了两人的耳中。却是马尚马公公拿着一份来自于陕西北路的八百里加急冲了进来,这一次,却是王洋的急奏。

    快,拿来给朕看看。希望不是关于陕西北路的紧急军情才好天子将那急奏接到了手中之后说道。

    潜台词苏东坡听得很明白,那就是希望不是陕西北路某某城池或者寨堡被夺取这样的坏消息传来,不然,那满朝的文武,怕是肯定会犹如见了血的蚊子一般,再次掀一波对王巫山的弹劾潮。

    看来,朕不着急着给王巫山下旨了。拆开了奏折看罢,天子赵煦忍不住表情有些复杂地苦笑道,一面将那份奏折递给了身畔的苏东坡。

    苏东坡这才知道,王洋在闻知那些辽人已经兴兵犯境之后,没有丝毫的犹豫,居然真的在审判之后的第三天,便将那些案犯全部问斩。

    这下天子和苏东坡直接就傻了眼了。两人不由得面面相窥,苏东坡无可奈何地长叹了一口气。王巫山性情一向刚烈,辽人不但以言语相激,居然还贸然兴兵犯我宋境,他王巫山如此做法,老臣倒还真不觉得奇怪。

    卿言之有理,他那样的性情,如果不这么做,那他就不是王巫山了。对于这一点,不论是苏东坡,还是天子赵煦,倒是都十分的认同。

    不过接下来,此事,怕是没办法遮掩了,明日早朝,又得闹腾得厉害。

    苏东坡听到了天子的吐槽,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陛下,其实,这一次,错非我大宋,而是辽人。

    看到天子赵煦投来的疑惑目光,苏东坡清了清嗓子解释起来。前后两份奏折,便已经清晰的勾勒出了事情发生的顺序。

    那便是,辽国派来的使节萧仲文威胁我大宋陕西北路经略安抚使,要求王经略释放那些在我大宋镜内杀人劫财的辽国案犯,不然,他们就要兴兵犯我大宋。

    而王巫山为了维护了我大宋律法,严辞拒绝了对方的无理要求,并且是在对方威胁要兴兵犯境之后,才以要三日后斩首那些辽国案犯反击辽人。

    但是,辽人不仅仅只是口中说说,居然真的兴大军侵入了我陕西北路,猛攻我大宋边堡,在这个时候,王巫山为了振奋陕西北路将士民心士气军心,所以决意处斩那一百二十余名辽国案犯,以彰我大宋国法,亦证明我大宋一心,绝不屈从于他国之意志

    天子赵煦愣愣地看着站在跟前唾沫星子横飞的苏东坡,看着他这跟前手舞足蹈,口若悬河,第一次觉得,苏东坡这位老司机,居然也特么的学会偷奸耍滑了。

    哦不,记得上次他第一个站出来,很光伟正的请立自己母妃为母后之时,就曾经彰显过他那过人的文采。

    而这一次,经过他的嘴皮子这么一艺术加工下来,王巫山变成了大宋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国家栋梁代表,而辽国河东道总管耶律达顿则变成了最卑鄙无耻的入侵者。

    虽然也是事实,但主要是苏东坡说得实在是太过精彩了点,听得天子不得不服。

    听得神采飞扬的天子等那苏东坡言罢,拍了拍跟前的案几,作出了决定道。苏卿之言论,深合朕意,明日朝会之时,看来应该传诏那辽国使节,狠狠的斥责一番,北国,实在太不把我大宋放在眼中了。

    陛下英明!听到了天子的决断,费尽唇舌的苏东坡也不禁松了口气,朝着天子赵煦深深一礼,只要有了天子的表达,那么就代表着二人已经达成了共识。

    那这些奏报苏东坡打量了一眼那几份奏折。

    就放朕这里就是了,不过明日,就需要劳烦苏卿你这位大宋首相,好好的跟诸位臣工说说此事。

    老臣遵旨。苏东坡隐蔽地翻了个白眼,天子的意思就是,把这些急奏干脆就不让他们再见天日,自然也不会给那些臣工们看了,以防止那满朝的文武各怀心思的瞎解读又闹出妖蛾子来。

    所以,一切都由苏东坡这位首相在前开炮,而天子赵煦则在后边当后盾。完美的搭档



第1087章 无耻的辽国使节与强硬的王经略(第二更)
    第1087章

    第二天一大清早,朝会照例召开,不过在所有人都还没有出班奏事之前,苏东坡这位大宋首相便先跳了出来,自然是当庭宣告了这几日陕西北路所发生的事情。

    这下子,满朝都淡定不能了,所有人心情起起伏伏都快特么的心脏病发了。虽然大家都对于王洋的冒失举动表达了强烈的愤慨,可问题是,辽国那位河东道总管的举止,却让王洋的举动变得那样的光伟正。

    所以,这一次,根本就没有办法弹劾王洋擅自行事,毕竟那辽国的耶律达顿都已经率军进犯我大宋了,身为陕西北路的主官,若是无所作为,那才是真的该被弹劾。

    何况对方都已经入侵了我大宋边镇,留着那一百二十余名在大宋境内杀人放火洗劫财物的案犯干毛线?自然要宰了泄愤,以彰大宋之威才对嘛。

    但是接下来的影响,或者说接下来应该怎么解决问题,才是目前最为紧要的。

    不过这一次,大宋自然再一次的站在了道德的致高点上,而那位被临时宣入大宋朝堂的辽国使节听闻了河东道总管耶律达顿悍然入侵宋境的消息之后。

    虽然觉得有些意外,可是,以辽国向来自视甚高,从来不将其他国家视着对手的风格,倒也不觉得有什么。

    若是你们宋国的王经略释归我大辽将士,达顿将军想必也不会悍然率领大军,开过两国边界。萧炎面对着那些宋国朝臣的指责,却是一副荣辱不一样的模样,继续表达着他的歪理邪说。

    那依你的意思,是我宋国做错喽?!一名重臣忍不住跳将出来冷笑连连。

    本使可没有如此说过,如果你是这么想,倒也没什么不可以。萧炎扫了一眼此人,咧了咧嘴淡然地道。

    你,你简直就是狂妄。可把那位大宋重臣的鼻子都差点气歪到耳朵根子去。

    肃静!苏东坡忍不住浓眉一扬,制止了这个家伙恼羞成怒的咆哮,再叫唤有个毛用,对方是使节,以大宋之仁,难道还能够在朝堂上把辽国使节给暴打一顿,又或者是宰了不成?

    既然如此,又何必去做那些口舌之争。

    而就在这个时候,所有的臣工们,又看到了有宦官朝着朝堂疾步狂奔而至,所有人都不由得在心里边卧了一大个槽,该不会又是陕西北路的八百里加急奏报吧?

    陛下,陕西北路的八百里加急奏报果然,这名宦官并没有让在场的文武重臣们失望,直接就高呼出声来。

    这下子,天子赵煦都有些不淡定了,昨天王洋与那三位钦差都才分别来过八百里加急,今天又来,难道是发生了什么变故不成?

    苏东坡这位老司机先是看了一眼天子之后,得以了示意之后大步上前接过了宦官递过来的八百里加急奏报,拆开之后一看,瞬间,脸色变得有些古怪起来,甚至还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那位此刻还一副从容不迫的傲立在朝堂之中的辽国使节萧炎。

    然后,苏东坡很是沉默地转过了身来,恭敬地将奏折朝着马尚示意了下,小马公公赶紧接过之后,递到了天子赵煦的御案之上。

    天子赵煦自然也看到了苏东坡的神情变化,不是愤怒而是吃惊,那就有意思了,想来,必然不是什么坏消息才对。

    天子在心中如此想到,一面摊开了那份奏折,唔然后也同样大吃了一惊,然后也是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那名辽国使节萧炎。

    这下子萧炎真有些淡定不能了,方才被苏东坡盯那一眼,盯得萧炎浑身都快起鸡皮疙瘩,不过他最终还是强忍住继续保持身为辽国使节的傲骨。

    可是现在,那位宋国的天子的目光,亦与那位宋国大文豪苏东坡一般,着实让他有些hool不住了,很不自在地拧了拧脖子,但是身为使节的矜持,又让他强忍住了险些脱口而出的询问。

    诸位卿家,这是御前班直黄卿家的奏折天子的脸色渐渐地恢复了淡定,甚至还有心情又冲那位辽国使节笑了笑,把那货给笑得毛骨悚然。

    黄卿家有言,陕西北路经略安抚使王卿,在得知那北辽河东道总管耶律达顿兴大军犯我大宋宥州边境重镇三岔口堡,现已命银石龙三州防御使种师道将军出兵夏州。天子的目光移开之后,朗声言道。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若是在那名辽国使者大言不惭之前收到这份奏报,怕是这帮子跳骚的朝庭重臣又少不得攻讦王洋为何不息事宁人,只知道打打杀杀。

    可是现如今,辽国的河东道总管正在猛攻我大宋边堡,而且萧炎这位辽国使节如此蛮不讲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场的满朝文武,如若不是听闻是王洋那货下令发兵,而是其他人的话,指不定就会在此刻跳出来大叫一声好。

    可惜,那是王洋王巫山,乃是朝中新党旧党之顽敌也。所以,哪怕是此刻感觉那货倒是替大家伙狠狠的出了口气,但实在是拉不下脸出来赞好。

    不过,其他人也就罢了,但是蜀党这边可就没有这个顾忌,特别是李格非这位王巫山的老丈人,得见那位站在朝堂中内装孤高的辽国使节萧炎听到了这个消息脸色大变之后,直接迈步出了列班,朝着天子一礼。
1...431432433434435...5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