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这,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何源他们搞什么鬼名堂昨天不是还那么的笃定说王洋抓捕辽国边军将士,将犯案的污名泼在他们身上吗?怎么今天突然又转了性子。

    是的,三份八百里加急的奏折内容大同小异,三位弹劾王洋的钦差大人对之前的奏折表示,那不是真的,他们觉得案件事还有很多的疑点,需要重审。

    但是,他们还是要弹劾王洋,肆自率军犯边,攻打辽国安定堡。

    这个罪名足以与那出兵越境抓捕辽国边军将士相媲美。大臣们面面相窥,这特么的又是什么鬼?

    大家都认真的思考了一番,然后,再一次出了列阵,唾沫星子横飞的朝着天子弹劾王巫山擅自出兵攻打辽国城池,如今,大宋可是与西夏与辽国之间,已经签定了互不侵犯的条约。

    这才过去了不过一年多的光景,王洋此人,居然就罔顾圣意,兴兵犯北辽,这特么的要是日后大宋诸边将士人人有样学样,那还了得?

    大臣们气势汹汹,这边,苏东坡与天子的心肝刚落地又提了起来,一下一下,实在是淡定不能。

    这里边,一定有问题,说不定,还是有什么蹊跷。天子赵煦与苏东坡一阵眼神交流之后。

    天子再一次起身,拂袖而去,然后苏东坡这位大宋首相,再一次站出来弹压群臣。

    等那些一脸悻悻之色的朝臣们散去之后,苏东坡则被天子单独诏见。

    君臣二人,坐在那御书房中,真可谓是有一种同病两相,相顾无言的感觉。

    唉,真是的,朕到现在,仍旧是一头的雾水,那陕西北路,到底是出了什么妖蛾子,为何那三人,如此反复无常?实在是让人非解。天子坐了半天,最终还是当先开口道。

    臣也觉得很是蹊跷,这里边肯定有问题,可惜那陕西北路远在千里之外,咱们就算是想要知晓真相,这一时半会的,还真是苏东坡摊开了双手,无可奈何地道。

    那依苏卿之见,该当如何?

    苏东坡沉吟半晌,最终朝着天子进言道。臣以为,陛下应当继续以不变应万变,此事,暂时先压一压,看看后续,还会有什么情况,毕竟此事太过反常了。

    也好,就依苏卿之言,只是他王巫山抓捕辽国边军将士,攻打安定堡,怕是这两个消息,应该不会有假。

    这擅起边衅,罢了,就先等着看吧。天子最终同意了苏东坡之言,不过还是告诉苏东坡,让他赶紧给王洋去信,询问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三天清晨,天子照例起了个大早,但是,今天天子赵煦实在是有些累了,不太想去上朝。

    前两天朝堂的纷乱,饶是天子意志坚定,此刻也忍不住有些心烦意乱。不过,面对着身怀六甲的皇后孟氏之时,天子赵煦还是很好的掩饰住了自己的内心活动,笑眯眯地用着精美的早膳,一面跟皇后孟氏小声的说着什么,时不时逗得孟氏掩唇偷笑不已。

    而在这个时候,又有一名宦官,拿着一封来自陕西北路的八百里加急,狂奔在宫中

    陛下,来自陕西北路的八百里加急奏报马尚从外面探了头进来,看着那正在跟皇后孟氏甜蜜蜜的天子赵煦,忍不住小声地低唤道。

    又是陕西北路的?天子赵煦一脸呲了狗的表情转过了头来,朝着那马尚望过去,马尚可怜巴巴地点了点头。

    陛下,您快去忙吧,国事要紧。倒是那皇后孟氏很是体谅。

    天子赵煦点了点头,这才快步而去,从那马尚的手中接过了奏折之后,迫不及待地便摊开打量起来。

    咦,居然不是那三个家伙的弹劾奏折了?看清了这份奏报的作者并非是那三位,而是那御前班直的黄都虞候,天子赵煦暗松了口气。

    那三个家伙反复无常的奏折,着实让天子对他们有些失去信心了,黄都虞候的奏折倒是不像那三位能臣干吏那般文采菲然。

    而是平铺直述地把他这数日以来的所见所闻,十分详尽的记录在了奏折之中。这反倒能够让天子更加直观的得知陕西北路所发生的事情。

    以及那三位钦差为何会前后反复,以及王洋为何会兴兵抓捕了那些辽军的边军将士之后,又再一次出兵,兵困安定堡,破了安定堡门之后,找到了辽国边军将士伪装成马匪,越境害大宋百姓,掠劫大宋财物的铁证。

    看罢了这封长达数千言的奏折,天子赵煦不由自主地长出了一口大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这才对嘛,这才是朕所认识的王洋王巫山。走,随朕上朝去。

    马尚看着那位步履轻快的天子赵煦,不由得暗松了一口气,看样子,陕西北路的事情,应该是朝着天子所预期的方向发展了,这就太好了,相比起来,马尚还是更愿意看到天子喜笑颜开,而不是沉天阴着个脸,搞得好像谁都欠他三五百万贯钱似的。

    朝臣们很期待着早朝的开始,不少人都磨刀霍霍,等着天子到场,无论怎么样,他王巫山抓捕那些辽国边军将士,无端攻打辽国安定堡,肯定是不对的。

    只要抓住这两个重点,那么,大家就相当于是立于不败之地,看你天子还能怎么包庇王洋那货。

    很快,当宦官窜了进来,告诉大家天子驾临,所有的臣工们以最快的速度各回列班,满心期待着朝会的开始。

    只是,天子出现之后,等诸位臣工刚刚见礼,十余名大臣便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正要向天子弹劾之时。

    诸位卿家且慢,朕今日一早,又收到了陕西北路的八百里加急奏报天子赵煦皮笑肉不笑的扯了扯嘴角,扬起了手中那份颇有些份量的奏折朗声说道。

    瞬间,满朝文武全都瞠目结舌,还来?特么的你们到底要闹哪样?这下子,所有人都淡定不能了,苏东坡也是一脸吡了狗的表情,两眼死死盯着那份天子手中高高扬起的奏折上。




第1074章 你现在弹劾王经略实在是失策(第一更)
    第1074章

    苏卿家,你来向满朝臣工宣读吧,一人一人的传阅,实在是太慢了。天子赵煦笑眯眯地把奏折递给了马尚,这货赶紧接过之后,递到了苏东坡的手中。

    苏东坡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看,唔不由得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难看的老脸也总算是恢复了正常。

    苏东坡先是瞪了一眼那十余名窜了出来呆立在殿中的臣工。尔等还不退下,等本官读罢这份奏折,尔等再出班奏事不迟。

    一干人等,只能悻悻地退了回去,然后,苏东坡便抑扬顿错的在那里宣读了这位来自御前班直黄都虞候的八百里加急奏折

    听着那平铺直述的数千言,朝中的文武,脸越发地显得难看起来,泥玛,怎么又开始神转折了?

    而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的大佬们的表情更是难看无比,自己等人可谓是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精挑细选出来的得力干将,为什么会到了陕西北路之后,就特么的跟吃了智障丸似的。

    前言不搭后语,反复无常,重要的是,他们连着不停的弹劾王洋,结果都特么的没戳中爽点,害得满朝文武跟着跳骚了两天,兴奋得都那什么了。

    感觉就像是辛辛苦苦下载了一整晚的蓝光大片,裤子都脱了,手纸也备上了,结果一打开视频,就听到了熟悉的熟悉的歌声:喜羊羊,懒羊羊

    怒火直接冲上云霄,恨不得直接掀桌怒骂,老子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

    你们,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说那三人都是少有的能臣干吏吗?王岩叟铁青着脸,看向身边的同僚低喝道。

    王大人,我等,唉,我等的确是好不容易才挑选出来的能臣干吏,那大理寺少卿何源一向勇于任事,断案查案无有不精,谁能想到,居然会出这等事情,本官实在是

    那现在怎么办?刘安世在一旁阴沉着脸,抚着长须,纠结地道。

    还能如何?咱们现如今所能够做的,就只能攻击一点,那就是他王洋擅起边衅,这可是实锤,哪怕他是为了破那赵氏商行一案,才有此举。

    可是,事涉两国,未经朝庭准许,便挑起边衅便是大罪。王岩叟考虑了半天之后,这才给出了一个答案道。

    王大人言之有理,那咱们就这么办?烦请诸人相互勾通一二才是。

    还没有等苏东坡读完,已然有了结果的这些旧党大佬们,再一次步出了列阵,这一次,显然没有如之前那般慷慨激昂,但是,他们还是十分明确。

    臣,有事启奏刘安世拜倒阶下,昂起了头来,朝着天子大声地道。苏东坡不悦地皱起了眉头。刘安世你什么意思?!

    苏相,下官的确有要事启奏。刘安世面不改色的朝着苏东坡一礼。这奏折虽然苏相您尚未读完,但想必在场的诸位臣工,都已经知晓了后续内容,为节省陛下的时间,所以下官觉得

    天子打量着这货不置可否地轻哼了一声,抬手朝着苏东坡示意了下,这才问道。不知刘卿家要奏何事?

    陛下,经过了前日昨日,还有今日这次来自于陕西北路的八百里加急奏事,已然串联起了前因后果。刘安世一副十分恭敬的模样说道。

    天子赵煦并没有开腔,摸着下颔,示意刘安世继续说下去,至少天子赵煦不认为这帮子这两天一个劲对王洋落井下石的家伙,会就黄都虞候的一封奏折而停止落井下石。

    那就是陕西北路的王经略,应该是已经找到了足够的证据,所以才会抓捕辽国安定堡的边军将士,而后,王洋为了拿到物证,兴兵攻伐辽国境风的安定堡。

    虽然王洋所作所为,皆是合理,但是,他却没有在行动之前,先行禀告朝庭,请陛下决断,此等擅自行动的行动,可谓是逾越,故尔,臣还是要弹劾于他,视朝庭纲纪如无物,擅自兴兵进犯他国

    刘大人,请你注意一点。这个时候,苏东坡的表情则显得古怪起来,然后清了清嗓子,朝着那一本正经在那里弹劾王洋的刘安世道。王经略出兵攻伐安定堡,非是他自己擅自行动,而是奉了三位钦差大人之命。

    苏相,你什么意思?刘安世眼珠子都绿了,看着跟前似笑非笑的苏东坡,不禁有些忐忑起来。

    老夫还未读完黄都虞候的奏折,你现在就站出来要弹劾王经略,唉,实在是失策啊苏东坡故意一副很惋惜的表情摇了摇头,然后拿起了奏折继续读道。

    钦差御史台侍御史张大人言:‘王大人既然有本事带着我等来到地此,何不干脆让我等直接去辽国安定堡看看那些掩藏在安定堡内被洗劫而去的脏物不是更好吗?’

    王经略问:‘此是三位大人之愿意?’大理寺少卿何大人,刑部郎中王大人,侍御史皆点头示意

    读到了这里,苏东坡顿了顿,目光落在了那刘安世那张黑脸上,他此刻的表情,就像是刚刚吃了一坨屎,而且还是新鲜的,热气腾腾的。

    朝堂之上,死寂一片,原本还跃跃欲试的那些朝臣们的表情也不比那刘安世好到哪儿去,如果说方才刘安世是去主动吃屎,那么他们,就属于是被动吃屎的那一批。

    此刻,所有的目光,都犹如刀子一般的集中到了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的诸位大佬身上。

    一副恨不得寝其肉,食其皮的模样,而这三个机构的大佬,脸色黑得一逼,面面相窥,却又无话可说,他们还能说啥?

    是的,他们现在除了卧槽之外,实在都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人选是从自己的部门挑出来的,挑人之时,大家都信心满满,斗志十足,都觉得,凭着自己部门的得力干将,就算是不能将那王巫山挑落于马下,定然也要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可结果呢?先是前后两日的奏折,展现了他们反复无常,口不择言似的愚蠢,而今天,那位黄都虞候的奏折,却证明了那三位能臣干吏不仅仅是愚蠢,简直就是特么的愚蠢到家了都。

    而在场的这些之前攻讦王洋的文武大臣们,都觉得自己的脸有些烫,还有点疼,就像是刚刚被人左右开弓的反复抽了几十耳光似的。



第1075章 表达极大的愤慨与严厉的谴责(第二更)
    第1075章

    天子赵煦一直都很兴致勃勃地观察着大家的表情,看到这些前两天上窜下跳,就跟发猫的野狗在狂吠似的朝臣们,现如今却都变得腼腆而又扭捏,唔这种感觉,实在是让人好到不能再好了。

    过去两天的担忧和紧张,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那什么刘卿家看到这帮子混帐玩意现如今的状况,天子赵煦,终于可以有闲情雅趣来调戏这帮子家伙了。

    看到天子投来的目光,刘安世此刻,只能硬着头皮恭敬地答道。臣在。

    方才,你想说什么来着?朕没听清楚,要不,你再重复一遍?天子砸了砸嘴,一副表情很迷茫的模样问道,那副模样,太特么的虚伪。

    刘安世愣愣地看着虚伪的天子,一股热血冲入了脑门,但是很快,他又冷静了下来,自己犯得着成为天子杀鸡敬猴的那只鸡吗?傻鸟才会去当鸡,但自己不是,自己可是拥有着崇高理想,一意要努力为大宋朝庭效命,兢兢业业要把自己毕生都奉献给大宋的忠臣。

    所以,刘安世缓缓地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道。方才臣一时糊涂,口不择言,还请陛下恕罪

    哦原来是口不择言啊,呵呵天子赵煦呵呵呵的笑了好几声,目光再一次扫过满朝文武。

    那王洋为了我大宋子民报仇雪恨,抓捕那些伪装为马匪的辽国边军士卒,的确有过,但是,大理寺少卿何源刑部郎中王定,还有御史台侍御史张伦

    朕对他们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够严查细审,找到那些杀害我大宋宥州百姓,掳掠百姓财物的凶手。

    可是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嗯?不问情由,未与陕西北路主政官员与宥州主官商议,便擅自行事,偏听偏信歹徒之言,陷害朝庭忠良,这是何道理?!天子赵煦一巴掌狠狠地拍打在御案之上,厉声喝道。

    不错,该发飙时就发飙,该打脸时就要狠狠打脸,不如此,念头怎能通达?

    愤怒的天子借题发挥,狠狠地训斥了一番这些前两日上窜下跳的臣工们,看到这些家伙们一个二个神情沮丧,如丧考妣的拜倒在阶前请罪,天子赵煦终于心满意足的笑了。

    接下来,天子赵煦并没有提及该如此惩治擅起边衅的罪魁祸首们,而是清了清嗓子,径直问道。诸位卿家,现如今,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是追根究底的时候了。

    而是应该想了想,接下来辽国的反应,将会如何而我大宋,又将如何应对?

    天子如此说,一干现如今脑袋里边乱作一团的朝臣也觉得现在不是讨论追究谁的过错更大的些的问题。

    因为,单单是那三位钦差大人,所牵涉到的,那就是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刑部侍郎,以及御史台的左都御史等朝庭大员,毕竟那三位可是他们举荐的。

    现在那三个愚蠢的家伙闹腾出了这么大的妖蛾子,如果他们还敢再继续追究王洋王巫山的责任,以天子对于王洋的宠信和尿性,可能只收拾那三个蠢货,而放任这些朝中大佬脱出生天不成?

    所以,在天子赵煦说出了这话之后,之前攻讦激烈的诸位旧党大佬们第一时间站出来表示天子圣明,咱们就应该这么干,不要再去计较那些小节,而应该从长远出发,从大局出发。

    好好的思索一面怎么面对辽国即将到来的责难,另外,还要让诸边防备那辽国有可能的军事调动布置,甚至是发难。
1...426427428429430...5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