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杜畿随即醒悟:“左丞可是想作壁上观,静观其变。”

    “然也。”戏志才微微一笑。眼中尽是深意。

    若能与大秦互通有无,获利之丰厚,或将难以计算。主公曾言,大秦机关术,亦有大奇巧。若能以彼之长,补己之短。集诸子百家之大成,何愁蓟国不能开疆拓土。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只是想想,便心潮澎湃,荡气回肠。

    “诸位依令行事,不日兵发入关,荡平关西!”李儒羽扇一指。

    “喏!”引来众人纷纷应喏。

    正当西域都护府六百里加急,书发长安时。辅汉大将军刘备,亦领兵南下入关。

    一路行来,与碧水青禾,城楼高耸的蓟国风情迥异。

    出蓟国西行,沿途民生越显凋敝。待到了五原郡,成片的农田几乎不见。官道两旁,竟长满荒草,沿途城池更残破不堪。偶有一两户人家在齐腰高的荒草中辟出的田地,亦病恹恹,难觅盛茂。

    万幸,一些前汉时修造的烽堠障壁中,仍有边郡守军。军人多是徒边的罪犯,或是历代守卫边郡的军士。

    蓟国四师之一的崔寔,曾任五原太守。在任时散尽家财,筹集资钱,办置诸多织机,大力发展纺织。又通渠辟田,解决民众温饱。还操练兵马,整备烽候,保五原数年安宁。就刘备所观,以五原郡的贫苦状况,经崔寔的治理,彼时在所有边郡考核中,五原竟位列第一,实属罕见。

    论治政,崔尚书自当首屈一指。

    故而蓟国少吏,多出自崔寔门下。

    奈何政令不能延续。稍有起色的五原郡,又被陛下授予郭鸿、王智等人。尤其是王智,乃中常侍王甫之弟。为官一任,难言政绩。且屡遭劾奏,言其插手军粮、马政,诸如此类。先时有王甫只手遮天,稳坐钓鱼台。王甫被杀,王智亦被撤职查办。下场如何,刘备虽不得而知,却也可以预见。

    沿途烽燧极多。情况各异。年久失修者,多已坍塌。也有被胡人纵火焚毁。即便偶有留存,堡中亦不过百户,甚至十余户人家。堠堡周围,辟有农田,烽火台上还有兵士站岗。徒边的囚徒,便被分配到各烽堡之中,平日由堠长监管。

    戍边士吏亦分屯在烽堠之中。堠有堠长,燧有隧长,各领其事。

    五原虽残破不堪,这些最基本的防御体系,依然健在。

    郡北有石门障,出石门障向北,有光禄城。光禄城西北一线,有支就、头曼、虖河、宿虏等数座鄣塞,中以长城相接,称为“列城”。

    “太初三年,汉使光禄徐自为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卢朐。”后人把光禄勋徐自为,自五原塞所筑长城,称为“塞外列城”。

    “河水又东流,石门水南注之,水出石门山。”“北出石门障。即此山也。”石门障位于石门山中,石门水穿山而过,注入大河。

    前汉时,石门障乃防御匈奴的边关要塞。建有‘当路塞(要塞)长城’,山谷前后建烽燧五座、障城三座。今汉时,石门山周边区域为南匈奴牧地,石门障仅存塞道,塞防功能逐渐弱化。

    障城中两座已经废弃。只有一座被改成亭舍,还驻有士吏。

    刘备领大军从此处南下,渡河后入直道,经上郡,可一路抵达长安。




1.167 忠孝两难
    电光石火间,刘备想了很多。

    微微一顿,便笑道:“壮士且起身。”

    “谢王上。”披麻戴孝的吕布,徐徐起身。刘备仿佛感觉,似有一头猛虎从沉睡中醒来。

    这股与生俱来,出自草原的生猛气息,惹得身旁二位义弟,亦不由得上前一步。护住大哥周全。

    将将站直的吕布,又悄然垮了下去。弓腰垂首,天下无匹的猛兽,又习惯性的在人前蛰伏下来。能让直立猛虎垂头丧气的,便是与自然界雷同的金字塔食物链。而刘备,无疑是站在塔尖的那极少数人。于是,吕布选择了蛰伏。或者叫“臣服”。

    刘备暗叹了口气:“且直身答话。”

    微微一顿,吕布便又缓缓直身,半途中再与刘备目光相碰,本欲垂头更低。却听刘备又道:“再直起身。”

    吕布浑身紧绷,终于直立。视线随之抬升。越过众人盔顶雉翎,俯瞰刘备一行。

    蜷缩着的九尺长躯,徐徐张开。傲视天下的气息,扑面而来。

    目光平视。世界里,没有王,没有将,没有千军万马。只有一片白芒。及一个红脸大汉。

    四目相对,吕布杀气冲顶。

    一山不容二虎。

    “此乃孤二弟关羽,关云长。”声音不疾不徐,却字字入耳。没有千军万马,只有万水千山,八荒四海。包罗万象。

    吕布目光微微下探,再遇刘备。一身杀气竟消散无形:“吕布见过关校尉。”

    关羽亦抱拳回礼:“关某亦见吕壮士。”

    刘备仰头再道:“此乃孤三弟,张飞,张翼德。”

    “吕布见过张校尉。”

    张飞抱拳:“哦!”

    不等刘备介绍。典韦肃容行礼:“典韦,字士佩。”

    “周泰,字幼平。”

    “徐晃,字公明。”

    “幕府五校,吕布久仰大名。”生猛悉数归化于王道。吕布已能举止如常。普天之下,能化解吕布一身戾气者,唯有包容天下的刘备。除他之外,再无人可驾驭。

    少时,巨贼潘鸿、朱盖,洗心革面,认主刘备。刘备欣然接纳。

    士异不解。刘备答曰:“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便是教化之道。

    天性不可逆,不可抑。若想收归己用,正如刘备口中那八字。

    金玉有价,情义无价。

    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神驹美人,高官厚禄。亦未能动云长之心。

    便是此因。

    “壮士且与孤,入舍中叙话。”刘备伸手相邀。

    “请。”吕布亦相请。

    宾主落座,见舍中还有几人披麻戴孝。不等刘备相问,吕布已先言道:“(吕)布孑然一身,并无兄弟妻子。陪同送葬者,皆是(吕)布生死兄弟。”

    刘备轻轻点头:“何不引来相见。”

    “王上稍待。”吕布这便挥手,让众人近前说话。

    “成廉、宋宪、侯成、郝萌、曹性。拜见王上。”五人一字排开,颇有气势。

    “诸位壮士快快请起。”刘备笑道:“座。”

    “谢王上。”五人自跪坐在吕布身后。

    “王上此去关西讨贼,布与众兄弟,恨不能同往。”陛下诏命,时人已尽知。

    刘备轻轻点头:“奉先身为人子,自当为父守孝。”

    吕布叹了口气:“老父尚未入土,布心实难安。本欲随王上鞍前马后,以为驱策。奈何忠孝两难。”

    刘备岂能不知:“无妨。天下播乱,非一时之功。待奉先尽人子之孝,再为国尽忠,亦未迟也。”

    见吕布垂头不语。刘备这便言道:“来人。”

    “在。”史涣这便上前。

    “取楼桑兵甲,西极良马。赠与诸位壮士。”

    “喏!”

    须臾,便有楼桑兵甲送到。具装西极马,亦牵到院中。

    宝甲骏马,惹得众人喜不自禁,急不可耐。饶是正为父送葬的吕布,亦眸生异彩。

    临行前,刘备又取下腰间玉佩,赠与吕布:“待诸事毕,可凭此物来蓟国。孤定当重用。”

     



1.168 英雄当出
    明帝为隔绝南北匈奴“交通”,防南匈奴贵族中极少数人员叛逃漠北,于永平八年“初置度辽将军,屯五原曼柏”。

    曼柏城有内、外二城。二城皆坐北朝南,内城位于外城西南隅,与外城共用南墙和西墙。城池布局与使匈奴中郎将驻地美稷县城一致。内城虎踞西南,地势最高,呈高屋建瓴之势。度辽将军府,屯于内城。曼柏县治等官舍,皆在外城。

    度辽军营,则立于西南五里之外。背靠大河枝津(哈什拉川),与曼柏城互为犄角,石垒版筑,易守难攻。

    辅汉大将军领兵入营,曼柏城内大小官吏岂敢怠慢。这便纷纷登门投刺(竹制名帖),欲谒见大将军。排队等候时,亦难免心生忐忑,不知讨贼大军何故经停在此。

    直见到“募兵伐贼”的大旗,这才醒悟。原是为募兵。王上少时先于江南募兵,数年前曾在长安求将。今日又在度辽营立旗,正如过往一般。

    无需惊慌。

    一众官吏这便释怀。心结尽解,即令麾下一干人等,扁书各处,广为传递。效率极快。不出三日,并州人尽皆知。

    所谓事不过三。言外之意,类似的事做三次,便会被人看出门道。

    于是乎,究竟是募兵还是求将。且看是谁把关。

    若六司马,则为求将。若队率以降,乃求精卒。若出幕府五校,自是求万人敌。

    并州编户虽少,人口却多。最关键,南匈奴等北归胡人,乃由南匈奴王庭自治。并不算编户。简而言之,并州汉人少,而胡人多。

    此处,与蓟国将汉、胡、羌、蛮,皆算做编户齐民,大为不同。先时,刚从上谷郡将难楼部三郡乌桓,一锅端来。尽数安置在安次县内。播种苜蓿,圈建马邑、牛牢、牧场。渐与普通国民无异。

    余下各地皆不同。当然,并非没有转机。最常见的便是,“无子国除”。比如曾分封在涿县的众多归义侯,皆因后继无人而除国。除国后,国民便会变成齐民。此处需注意,“无子”并非指一定没有儿子,而是无嫡子。

    无嫡子袭爵,则削除封国。便是所谓“无子国除”。“国绝”时,为示优宠殊遇,也可由庶子庶孙袭爵。便是所谓的“绍封继绝”。绍封者,权利低于正常袭爵,仅食“国之半租”。

    美稷县便是南匈奴王庭所在。匈奴裔甚多。且多已不同程度汉化。以“北人”自居。自然也识得,听得,蓟王少时堆钱伐贼的典故。

    大营之中。堆满旗下的漆木钱箱,每箱盛钱十万。

    只需胜了一排什长,任凭取之。

    一箱十万钱。啧啧,如何能不令人眼馋。据说,箱中还是蓟国上币,可一兑五的四出文钱。

    那可是五十万钱!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第二日,便有兄弟二人快马入营。乃是“着匈奴衣胡”。

    自从北地郡十万羌人,不分男女老幼,被“着匈奴衣胡”一锅端走。着“着匈奴衣胡”便饱受东羌各部敌视。且时有厮杀。王庭牧人,甚至不敢南下放牧。于是乎,匈奴裔牧人,便将身上匈奴装束,尽数剪除。路遇羌人,只说是“北人”。绝口不提“匈奴”二字。避免无谓的争斗。

    久而久之,南匈奴装束,渐不常见。

    “着匈奴衣胡”者,更在三河绝迹。

    此兄弟二人,非但着匈奴衣,且还是贵族。骑射俱佳,百发百中。亦善马战。

    这便引来与刘备相见。

    一问方知,二人乃是南匈奴右贤王羌渠之子,栾提於夫罗,栾提呼厨泉。

    亦称:於夫罗、呼厨泉。

    麾下各有精锐胡骑数百。

    刘备这便问道:“二位



1.169 先登陷陈
    “下官姓高名顺,字公慎。”营官回身答道:“便是五原本地人氏。”

    听闻其名,刘备眸生异彩,脱口言道:“公慎可愿领众豪侠,为孤效力”

    “下官乃度辽将军所辖……”高顺欲言又止,便是婉拒了。

    “无妨。我与臧度辽,乃生死之交。只需手书一封,自会放行。”刘备咄咄逼人。今时不同往日。蓟王出口相邀,还有何难!

    “若度辽将军命下官调迁大将军麾下,下官自然无话可说。”高顺抱拳道。没办法,只能示弱。

    “甚好。孤便六百里加急去信臧度辽,讨要公慎,及‘列城豪侠’。”刘备一锤定音。妥了。

    “下官这便去甄别豪侠人选,调回大营听命。”高顺再拜离开。

    待高顺出帐,刘备竟拍案而起。心情实在大好。

    话说,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全军仅七百余人,却个个骁勇善战,装备精良。莫非便是“列城豪侠”。

    时下亦称“陷阵”为“陷陈”,多有混用。有“陷陈都尉”、“陷阵司马”、“陷阵破虏司马”与“陷陈士”等。

    “攻城先登,陷阵却敌。”并为“先登陷陈”。

    “黄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王傅虽多守备国土,不常外出作战。然却是蓟国中流砥柱。

    “陷陈”,意指破阵,即在进攻和突围时,先由少数精锐先头部队发起突击,凿穿敌方战阵后,主力跟进,击溃敌军。从而达成破阵或破围之目的。能入选先登陷陈二营,皆是豪勇之辈。

    如此良将,自当收为己用。嗯,时不我待。

    先唤来度辽将军府丞,询问度辽将军臧旻之所在。得知刘备乃是索要营官高顺,及列城囚徒。府丞笑答:“此等小事,何须劳烦大将军兴师动众。下官这便做主,将一干人等尽数划拨到大将军帐下便是。”

    “如此,代孤谢过臧度辽。”刘备大喜。

    “区区小事,不敢言谢。”府丞再拜而出。一个营官而已,何须大将军言谢。话说,能得大将军亲口索要,高顺其人,或有过人之处亦未可知也。
1...190191192193194...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