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如前所说,时下关东乃大汉心腹重地。如何能不重兵驻防。
抢在暴雪季来临前,汉军主力已完成对冀州黄巾军的四面合围。所谓擒贼擒王。至于大河之南的黄巾乱军,只需平定河北黄巾主力,余下贼众皆不足虑也。
有情报显示,黄巾军三大首领,“天公将军”张角,“地公将军”张宝,“人公将军”张梁,皆盘踞在冀州钜鹿郡内。只需将此三贼剿灭,黄巾军群龙无首,不战自乱。再挥师南下,一举灭之。
奈何黄巾军据城而守,蛰伏不出。眼看暴雪将至,战事随即停歇。
蓟王宫正殿。
窗明地净,暖风徐徐。
今日虽无朝会,二千石官吏却无一缺席。将朝廷邸报,遍传众人后,刘备问道:“流民安置如何”
“南部数城皆已住满。城中宅院仍在增建。城外圩田却相差甚远。明年开春,当继续圩田,如此,待稻作时,方可令流民自给。”右相耿雍起身答道。
“黄巾贼可有消息”刘备再问。
“细作回报,冀州各处贼军四门紧闭,据城而守。城内日夜冶铁,声传数里。并有土山堆积,却不知何故。料想,黄巾贼正加紧锻造兵甲器械,已备来年与大军决一死战。”左相崔钧起身答道。
“巨马水砦,可还有船只逆入”刘备三问。
横海中郎将黄盖起身答道:“渤海航道已结厚冰。最后一批船队被困海上数日。待冰层足以行人,臣便派人将其接回。暂住在水砦舟船营地。明年开春,可就近迁入泉州港安居。这批难民皆来自淮泗,与六国无关,可编入蓟国齐民。”
“如此甚好。”贼乱伊始,蓟国被百万流民所阻,无暇他顾。只需安置好百万流民,刘备便可腾出手来,南下平叛。与黄巾军的这一战,或可彻底清除纠缠刘备许久的噩梦。
刘备亦未曾想到。这人生的第一幕,竟等了如此之久。
子曰:“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凡事怀揣一颗敬畏之心,细细谋划方能成功。
“五十五国使者,多次催问婚期。”右相耿雍又问道:“不知王上可有打算”
刘备微微一笑:“所谓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与五十五国公主的和亲大典,自要等平定
1.121 书生意气
或有人会说,审配等人是否太过书生意气。不过是一句话而已,何必当真。
然若只是审配如此,也就罢了。为何逢纪亦如此意气行事
事实上,只需细想,便知其中关窍。“八分田沮”,乃出大相者朱建平之口。其人乃是黄金台四方馆馆长,号铁口神断,并称“蓟国四奇”。手握“升阙”之权。无论田丰还是沮授,皆因他一语箴言,而直升七层黄金阙。得食两千石高俸,亦天下扬名。
于是乎,若以田沮二人为例,登顶黄金阙需‘四分才气’。如今冀州才气已去八分。剩下‘二分才气’,即便全是他审配独占,亦不足够直升黄金阙。审配自视甚高,此便是冲升阙而去。若不能直升,不去也罢!
有道是“宁为鸡口,毋为牛后”。审配和逢纪,便皆是此类人。
或说,大相者朱建平,兴许能为二人破例,亦未可知。
然而在明眼人看来,大相者朱建平必不会如此行事。
所谓铁口神断,说一不二。既已口出“八分田沮”,大相者朱建平又岂会自食其言,自砸招牌,再让审配直升黄金阙。如此,冀州才气莫非有十二分不成
显然不可能。
正因仅从“八分田沮”四字中,便悟出此去必无法升阙,聪智如审配,才中途折返。逢纪与审配一见如故。试想连审配都无法直升黄金阙,逢纪便知自己去了,也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满壶不响,半壶叮当。”或许,说的便是此类人啊。
三人一时相对无言。
不北上蓟国,还能去哪。
冀州黄巾与汉军对峙,大战一触即发。兵事骤起,生灵涂炭,此地绝不可久留。
南下辟祸
雪大路封,如何能抵达。再说,关东何处无乱军,又能逃到哪去。
“不若去投卢车骑。”张逊忽然开口:“卢车骑乃蓟王授业恩师……”
围魏救赵。此计可行!
若投卢车骑门下,且获重用。再由卢车骑举荐给蓟王刘备,富贵荣华亦唾手可得也!
“正南以为如何”逢纪试问。
“可行。”审配郑重点顿首:“此去定要让世人知晓,冀州才气,岂能让田沮独占鳌头!”
“同去,同去!”张逊大喜举杯。
三人将杯中温酒,一饮而尽。这便安心暂住客舍,待来年开春,风雪稍小,取道上谷、代郡、上党,出濝关,一路逆风朔雪,前往虎牢关,车骑将军屯兵处不提。
为何偏要投蓟王刘备
大乱至矣。论匡扶汉室。普天之下,还有谁人能与蓟王比肩。
黄金台直升之路既已被堵死,便走举荐之路。有卢车骑保举,亦可得食高俸。
雍奴薮。
大泽冰封千里。厚厚的冰层之上,却排起长龙。切割后的冰面,列队两侧的壮劳力们正奋力夯下桩柱。机关马车运来成车的杩槎、石竹笼,沿桩柱沉入水底。被切割的冰面,有许多地方已夯实成河堤,露出水面。远远方去,仿佛起伏的龙脊。冬季施工技艺,无论是圩田督亢,还是治理掘鲤淀,蓟国良工皆已累积足够经验。甚至有经验的工匠,无需测量冰层的厚度,仅凭冰层的透光率,便可大致得出冰面的承重。
机关马车源源不断,运来石材,沉入水底。将隐藏在雍奴薮中的?水、沽水、鲍邱水道,束拢在大堤之内。再沿河堤排建水闸,引水穿渠、支渠四通。待陂塘堰坝,纵横如叶络,圩田便可事半而功倍。
雍奴城内已有两万余户,二十余万口。除去数千渔
1.122 左伯皮纸
“巨马水于(东)平舒城北,南入于滹沱(水),而同归于海也。”
巨马水砦。
水砦由机关船搭建。两艘机关船沿河道两侧,南北下锚。与排列在浅水区的舟桥以锁链互连。舟桥再与从河滩一直延伸到岸边的桩柱相接。船体、桥面、桩柱内外包裹搪瓷甲片,一面阻断河道的砦墙随之立起。墙后机关船坞内的各种工坊,随即开工。将一座水砦所需的各种水面建筑,皆以避入砦中的民船为载体,改造完毕。
楼船酒垆、楼船客舍、大舡邸舍、大舡汤池……不一而足。
砦中还有一座硕大的民船营地。泊满营地的民船,多从贼乱区逃难而来。如前所说,家中能有一艘渡海大船,非富即贵。最不济,也是一个靠水为生的大家族。若仅从人头上算,绝对是黄巾贼眼中欲除之而后快的豪强大户。
北岸是泉州县,南岸是东平舒城。营地自然靠近北岸,留出河道中央的蓟国黄金水路,便于船只通行。
不远处的渤海上湾区,脚手架林立。泉州港正如火如荼,全力督造中。据说,建成后的泉州港,将容纳一万户。横跨沽水、巨马水沿岸。和临乡城的南港一样,排建轨路和邸舍,一直延伸到泉州城内。蓟国长公主的汤沐邑,已量产铁锭。终解蓟国缺铜铁之困。轨路所需的灰口铁,正被蓟国良匠加紧锻造。
“南极滹沱,西至泉州、雍奴,东极于海谓之雍奴薮。其泽野有九十九淀。”
泉州县和方城县类似。皆以临近大泽为天然边界。
安置了海贼胡玉的五千户家小,泉州编户亦破万。有民十余万口。再算上泊在水砦营地内的三千余艘民船上的三千余户,泉州港城,亦有五万余口。泉州一地破二十万口,指日可待。
自刘备归国。蓟国人口已暴增到三百五十余万。此还未将冀州六国的百万人口算作在内。募兵虽不多,可蓟国尚武之风,又何须多言。需要时,蓟王可轻易募得数万大军。且兵甲齐备,一人双马。
先不着急。不过是人生第一幕,何至于此。
一艘蓟国明轮官船,沿永不冻结的巨马水路,驶入水砦。
砦中南港属吏,这便赶来迎接。
因职权不同。
刘备正准备将都水一系官吏,从南港“都船令署”中划出,成立“都水令署”。
分工已很明确:“都船掌治水事”,“都水治渠堤水门”。
都船主管河道。河堤修造加固,航道疏通,水砦船只,凡是在河道内的水事,皆归都船令署掌管。
都水主管渠道。渠堤修造坚固,渠道疏通,水门渠闸,凡是在渠道内的水事,皆归都水令署掌管。
都水长,自也将随之晋升为都水令,秩千石。
蓟国水网纵横。如此一来,分工明确,便于双方管理。
登上明轮船,南港属吏这才发现,舱内竟是右国相耿雍。急忙上前,列队行礼:“国相。”
“诸位免礼。”耿雍笑问:“可知子邑先生,舟船泊在何处。”
“知也。”属吏中有人答道。
“速带我前去一见。”
“喏。”
便有属吏重回小艇,前面带路。引领官船在大大小小,排列有序的民船间穿行,最后停在了一艘不大不小的海船前。搭上舷梯,留在官船上的属吏先行登船,见舱门紧闭,门后透着未及散去的酒气,属吏这便轻轻叩响舱门:“子邑先生子邑先生”
“何人喧哗。”连喊数声,舱内方有人厌烦出声。
“子邑先生,右相登船拜见,速速开门吧。”属吏知其脾气,便直接道明来意。
“可是蓟国右国相当面”须臾,舱内人又问。
&n
1.123 天赐之幸
左伯纸的制作工艺,后世并未能继承。甚是可惜。
与之最相近者,便是后世“临朐桑皮纸”。大致可分为:采皮、泡皮、沤皮、选皮、卡对、切皮、撞瓤、捞纸、压纸、揭纸、晒纸,等十二工艺、七十二程序。
手工制作的桑皮纸,带着一种天然的原白色。可见明显之纤维结构。纸中,横丝、直丝,纵横交错,细密得当,摸起来柔软又不失韧性。
左伯制造的原版桑皮纸,更是手感绵软、纤维细长、耐损耐磨、吸水性好、防虫蛀、易保存、着色而不褪色、具有独特的墨韵特性。
需用上好的泉水泡皮、沤皮。泉州又岂能少了甘泉。良工寻来泉眼,引水工坊。循环流动,用之不竭。古法手工造纸,最大的污染来自“沤皮”工艺。然与后世工业造纸的化学污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时下污染要小很多,且极易被自然降解。以渤海湾巨大的体量所具有的自净能力而言,完全不值一提。
确定没有污染,刘备顿觉安心不少。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包括后世号称无定河的奢延水,也要尽可能涵养水源,防止泥沙流失。
头批左伯纸,快船送至临乡蓟王宫。蓟王取笔墨书之,墨韵俊逸,笔过留痕。焉能不大喜。立刻将桑皮纸赠与蓟国四师。
蔡邕运笔如飞,字字力透纸背。墨迹却不似绢帛那般容易扩散。亦不似竹简木牍那般难以附着。纸质的优势,彰显无疑。蔡邕挥毫泼墨,竟一蹴而就,不觉间将整卷桑皮纸写完。
意犹未尽,亲来讨要。
刘备笑问:国师可否将字卷送与孤一观
蔡邕不以为意:有何不可!
刘备立刻命人裱糊装订,称《蔡邕随笔贴》,又称《快意贴》,高悬在书房墙壁,日日观摩。
“快意观贴”遂成佳话。
有一条四季不断的黄金水道,真乃天赐之幸。甚至巨马水入海口周围,相当一部分的水体,隆冬之中亦未曾结冰。
漕运之便,又何需多言。矿料、粮秣、名产,人员,皆可随船运来。在蓟国各城之间,往来转运,互通有无。不要太便利。
蓟国泉州渠,亦赶在土壤冻结前掘通。
渠经泉州城下,东北联通鲍丘水,可借夏泽、佩谦二泽,中转泃水连庚水,濡水。西南可经鲤东西二淀,连通巨马水、滹沱水。故此渠呈东北——西南走向。连通浭水、鲍丘、沽水、?水(奢延水)、巨马,五水。串联起雍奴、泉州、益昌三地数城后,入东淀。再经由前任都水长卞纪挖掘的渠道,南下滹沱水,再转漳水,经南皮入大河。
正因巨马水终年不冻,泉州渠大半渠道,隆冬时节亦可正常通航。事实上,这条泉州渠的运力,远超卞纪规划的蓟国渠。正因其最大程度的借助巨马水路,让泉州渠可四季通航。
待泉州渠通,巨马水连通日广,与诸多水体冷热交汇,水温有所下降。刘备遂命良匠能工引温泉水注之。并设水闸,隆冬时开启,为巨马水升温。久而久之,随着数条温泉暗渠铺设完成,在各水体交汇处,注入暖流,整条泉州渠,冬季皆可正常通航。
温泉出益昌。
多年前,位于巨马水路中游的益昌,数地皆发现温泉踪迹。且水温极高,近似沸汤。数年前,刘备曾命人试将温泉水引出。看能否代替薪柴,为城邑取暖。于是令匠人沿途凿渠,引温泉下山。无奈热损太大。等到平地,已
1.124 献履贡袜
大雪纷飞,“冬至节”如约而至。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民间则走亲访友,互赠糕饼美食。其乐融融。
所谓“冬至前后”,便是指连头带尾,三日假期。蓟王设国宴,款待群臣。三百石以上,皆有列席。正殿坐不下,还有偏殿。三百石以下,刘备亦令各城长、署令,在治所代为设宴,犒劳少吏。切不可怠慢。
迁居蓟国的难民,所分配之良宅美田,田马耕牛,农作机关器,皆非免费得来。需分期偿还。五十亩良田亩产六石有余,加之田中禾花鲤亦年年丰产,院中药圃、织造毛毯、诸如此类,各有进项。除去赋税、贷款、一家用度,仍能年盈余二十万钱。
赀库收支平衡,竟无坏账。足见风调雨顺,亦足见时人诚实守信。
国中富商虽多,却无放高利贷者。究其原因,便是赀库。有赀库的无息贷款,还有谁会去举那重利盘剥的高利贷。而赀库之所以能成功运行。详尽的编户齐民制度,居功至伟。所以说,大汉朝的先进,体现在方方面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