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时下大汉朝有三大冶铁中心:邺城,巩县,宛城。其中邺、宛二城,皆落入黄巾贼手。正如四大府丞所料,黄巾军先占豪强坞堡,取粮而食,再取治所,抄掠粮仓武库。又据邺、宛二城,锻造兵器。如此不出一个冬季,便将兵甲齐备。
得六百里军情邸报。正率众游猎上林苑的陛下急忙半途折返,升朝议事。
有北地太守皇甫嵩等数十人进谏,求开党锢,并请陛下拿出西邸钱财,及西园良马,赠给军士,以振士气。
中常侍吕强亦暗中进言:党锢久积,若与黄巾合谋,悔之无救。
陛下面沉如水,显然并未采纳。
今日临朝,便问计老臣杨赐:“太尉以为如何”
“老臣以为,党锢为祸甚烈。此时开释党人,或正合时宜。”
陛下不置可否,转向何进:“大将军以为如何”
“党锢不可解。”何进脱口而出。
陛下大喜:“愿闻大将军高见。”
“黄巾逆乱,不过困兽犹斗,狗急蓦墙耳。乃疥癣之疾。党人结党营私,党同伐异,才是心腹大患。”今日大将军之言,字字珠玑,深得陛下之心啊。
“敢问大将军。若除蛾贼,该当如何”杨赐问道。
何进并未回答,而是看向陛下。
知其心意,陛下这便开口:“朕亦想知究竟该如何施为。”
“蛾贼看似声势浩大,实则散布数州,犯了兵家大忌。只需兵分数路,一战而灭其精锐,再分割围剿。不出数月,便可荡平蛾贼。”
“如何分兵”陛下急问。
何进清了清嗓子,这便出口成章:“一令度辽将军臧旻、捕虏将军田晏,将度辽、渔阳二营,并三郡乌桓、南匈奴、缘边十二郡骑士及弛刑,沿大河北上,围剿冀州黄巾。二令虎牙将军夏育、轻车将军董卓,将虎牙营、黎阳营、雍营、三辅募士、三河骑士,出虎牢,剿灭豫州黄巾。三令各州郡训练士兵、整备兵器、召集义军,再发还各地徙徒,令公卿捐资马、弩,举众将子孙及民间通晓兵事者,入公车署试,存以备用。如此多管齐下,天下可定矣!”
余音绕梁,振聋发聩。满朝文武,皆瞠目。此……还是那个杀猪屠狗的何屠吗
陛下细想,确实有模有样。似乎可行!
“老臣粗略算来,南北四路大军,不下十万人。非军中宿将不可将也。度辽将军臧旻、捕虏将军田晏,虎牙将军夏育、轻车将军董卓皆年轻有为。奈何血气方刚,亦不足以服众。还需一老成持重之人统帅。”太尉杨赐笑道:“不知大将军可愿将兵伐贼”
“非何某不愿,而是不能也!”何进答道:“京畿重地,国之心腹。陛下安危身系社稷。乃是重中之重。为防黄巾逆贼祸乱。何某当亲率左右羽林及北军五营,屯于都亭。整点武备,镇守京师。”
“大将军言之有理。”陛下心中升起一丝转瞬即逝的暖意。
目光环视百官,陛下这便问道:“
1.106 万民饥流
大利匠人城。
在城长苏越的率领下,数艘新造百丈机关船,护送一座机关船坞工坊,起锚解缆,顺流而下,驶往涞水入海口。
遵二位国相之命,苏越要在涞水入海口附近,择址修建一座拦河水砦。并就地建起流民舟船营地,以防海上流民船队乱入涞水,冲突蓟国航道。
“巨马水于(东)平舒城北,南入于滹沱(水),而同归于海也。”
张教主用两枚弃子,张举、张纯兄弟,行投石问路之计。二贼不过驱百万民众逃入蓟国。如今北地尽知,蓟国兵强马壮,善待流民。试想,贼兵压境,大难临头之时,大河南北、淮泗一带,长江两岸民众,会作何选择
自当或沿官道北上,或沿水路取渤海逆入涞水。贼乱之地,民众皆投蓟国而来。蓟国虽富足,却也不过是六县之地,如何能活天下百姓。即便是冀州近六百万人口,亦难以支撑。此毒计,不啻于驱赶百姓攻城。
凡落子天下棋局上的每一颗棋子。张教主皆无所不用其极,定要生吞活剥,榨尽最后一丝血肉。连骨头都不吐。
张举、张纯二贼之乱。无论计成与否,张教主皆稳操胜券。
计成,刘备功高震主,被陛下所忌惮。必然被处处设计陷害,不得好死。
不成,刘备忠君爱民,为万民所景仰。必然受流民交口相赞,不得安宁。
落子处,便是一个“仁义”。你不是忠君爱民,王道治国吗先前,百万流民拖家带口,白吃白喝白住足足一月有余。如今,五百万流民扶老携幼,不绝于道,饥肠辘辘,嗷嗷待哺。蓟国又该如何
仁君难做啊。
环视殿中文武,刘备这便言道:“传令。”
先前长吁短叹,一筹莫展的各城令,纷纷正襟危坐。
“将先前冀州六国流民名册集薄,抄录各城。因地制宜,以百户、千户或万户为限,暂且安置各城。户户可‘租赁’宅院一座,良田一顷,令其自食其力。‘赁资’与蓟国百姓相若,赋税亦等同。若客庸蓟国,亦同工同酬,不得有差。”
电光火石间,各城令、长幡然醒悟。
所谓客庸。在蓟国人看来,便是落籍的前奏啊!莫非……
诸如桑邱城、徐城、敌城、武遂邑、三台等,南部诸城,多是空城一座。用来吸纳流民,正当时宜。
“启禀王上。宅院有匠人修造,可户户一顷之美田,从何而来”楼桑令乐隐这便起身问道。楼桑已无立锥之地。若要扩建,唯有再向西林。
“自然是各家各户自行圩田。工钱亦与国民等同。”刘备早已想好。连抄三家海贼王,蓟国钱粮虽堆积如山,却也不足以支撑数百万人流民的吃喝。今季田赋加官粮,共入谷千二百万石。能养壮劳力四十万。以一家老小计,能活百万口。再多,恐难久持。
眼看大雪封路,待雪化路开,已是五个月之后。再加战事所耗,或许一、二年内,流民都无法返乡。难不成一直空养着。这对蓟国上下来说,实在是难以承受之重。
一年平定黄巾军,四大府丞已是足够乐观的预计。
刘备总感觉,此次黄巾军的战略会有所不同。
为长久计,尽早让流民自食其力,才是上上之选。
冀州六国国王,国土饱受荼毒,国民皆逃难,食俸大减。本想择日返回封国,重整河山。岂料二贼刚灭,黄巾贼又起。所幸,二
1.107 铸造新币
数月前,刘备上表回国。临行前,陛下赐予“四出文五铢钱铜母范”,授以新币铸造之权。
刘备一直无暇他顾。如今,五路贼兵尽退,又逢黄巾逆乱,南北交通日益断绝。这便想铸钱备用。
郡国铸币亦非陛下首创。
前汉时,郡国皆有铸币权。
武帝元狩五年,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称:“郡国五铢”,或“元狩五铢”。因其材料改用紫铜,又有“紫绀钱”之称。
但因各国技术水平不同,铜矿成分亦有差,故而所铸五铢钱亦千差万别。且偷工减料严重,多不足五铢重,且越铸越轻,越铸越粗劣。武帝遂于元鼎二年,收回各郡国铸币权。改由朝廷统一铸造,统一发行,防止恶币泛滥。
开铸于元鼎二年初的钟官五铢,因币材多用赤铜。色红(含铜量在70%以上,含铅量约20%),以一当五行用,世称“赤仄五铢”。
“赤仄钱,以赤铜为其郭,钱紺色也。”
赤仄五铢以赤铜为质,精磨之后郭边尽赤。“赤仄(侧)”,意为将外郭锉平之意,此亦为赤仄(侧)钱名之由来。赤仄五铢周郭深圆而磨滤精湛,穿径方正,工艺精整。铜色殷赤纯净,色呈黑漆古,钱面无瘢垢瑕疵之弊。
刘备此次铸币,所用便是赤铜。
奈何铜矿价高。即便刘备手握铸币之权,然从各地铜官处贩来足量铜矿石,原料价值已远超五铢钱币值。得不偿失。
刘备便想到了自己开采铜矿,以求尽可能减少成本。一问方知,原来时下采矿业已十分发达。
“今汉家铸钱,及诸铁官皆置吏卒徒,攻山取铜铁,一岁功十万人已上……”,
每年,有十万余人去“攻山取铜铁”,所凿矿井深达“数百丈”。武帝时,全国设铁官四十九处,盐、铁官所在地即是重要的钢铁冶炼基地。时较有名的五十四个采矿点广泛分布于三十一个郡国之内。开采的矿石种类,亦有所增加。以铜为例,汉以前开采的铜矿石主要是孔雀石、自然铜、赤铜矿和蓝铜矿。前汉时又增加了硫化铜。矿井中,运输矿石的工具亦有显著进步,出现了和后世手工煤窑用的四轮小斗车类似的铁轮矿车。
距离最近的一处铜矿,位于右北平郡俊靡县,燕山山麓。南距临乡约六百里。前汉时此地矿业兴盛,两汉之交,随鲜卑强盛,乌桓内迁,今已废弃。乃右北平乌桓天然牧场。右北平乌桓大人乌延,称汗鲁王,受封单于。与刘备有通家之好。
真是天助我也。
刘备这便去信大舅哥。言,欲遣工匠前往燕山开矿,请乌延出兵护佑。乌延爽快答应,可也。
工匠很快便在燕山山麓,找到了埋没于荒草间的前汉矿区。细细查看后,上报刘备,只需稍加修缮,便可复采。
因是右北平乌桓所辖,刘备便又去信大舅哥。言道,可否将此矿山周围百里,划归长公主刘萌,为其“汤沐邑”。
“汤沐邑”始见于周代,乃是指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以王畿以内的,供住宿和斋戒沐浴的封邑。汉时,多为皇后、公主等女贵族的食邑。
“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
今代汤沐邑,常赐给公主等。与诸侯国类似。汤沐邑虽是封地,但受封之人却无行政权,仍由朝廷派官吏管辖。但因有汤沐邑之名,行政级别上要比普通城邑
1.108 命续二载
所谓上行而下效。
钱币的流通与其强制设限,不如因势利导。
先从蓟国官俸开始。十月官俸,千石以上官吏,皆用赤铜铸造的“四出五铢”钱,足量发放。此钱一出,立刻风靡蓟国。甚至有楼桑豪商愿“五兑一”,用普通五铢钱足量换购四出文钱。
皆是蓟国官吏,王上岂能厚此薄彼。千石以下官吏,纷纷求问。两位国相言道:先前乃是试铸,数量不多。腊赐时,千石以下官吏或皆可得。百官这才大喜而归。皆翘首以盼腊日到来。
不久。朝廷择吉日,拜恩师为车骑将军。皇甫嵩、朱儁为左右中郎将,公孙瓒为骑督尉,领四路大军进剿黄巾乱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十万大军出征,又岂是旦夕之间。
数路兵发,如大将军何进所言。度辽将军臧旻、捕虏将军田晏,将度辽、渔阳二营,并三郡乌桓、南匈奴、缘边十二郡骑士及弛刑徒围剿冀州黄巾。虎牙将军夏育、轻车将军董卓,将虎牙营、黎阳营、雍营、三辅募士、三河骑士,出虎牢,剿灭豫州黄巾。
十一月初,度辽将军臧旻、捕虏将军田晏,双双奔赴北地。
度辽将军,银印青绶,秩二千石。屯扎五原,与乌桓校尉合称二营。弛刑徒多会流放到度辽将军辖地。捕虏将军,银印青绶,亦秩二千石。屯驻渔阳,守卫边塞。
“(建光元年)甲子,初置渔阳营兵。”“置营兵千人也。”
大汉营兵多是千人。联合出征时,多为中军或先锋,乃是平乱中坚力量。至于三郡乌桓、南匈奴、缘边十二郡骑士及弛刑徒,则是与“郡兵”类似的次一级地方武装。
统领三郡乌桓、南匈奴之兵者,亦非胡人,而是护乌桓校尉和使匈奴中郎将。换句话说,整个将官体系和架构,皆来自汉朝。
辽将军臧旻、捕虏将军田晏、虎牙将军夏育,并称“北伐三杰”。与刘备少年便已相识。白檀大捷后,积功封将军,县侯。乃是继凉州三明后,帝国武将之中坚。
至于轻车将军董卓……
刘备六百里去信洛阳,方知乃是贿赂中常侍得来。董胖子的眼光,手腕,皆一流啊。
在此星空下,因刘备而产生的正向增益,“北伐三杰”,绝对能排在前列。三人皆是能征善战之宿将。时下南匈奴、三郡乌桓、鲜卑十四部,皆俯首帖耳。外患剪灭,只剩内忧。情况远比历史上的黄巾之乱要好许多。
然有利有弊。黄巾贼提前两年起义,虽准备仓促,然而。大贤良师却凭空多出两年寿命。
大贤良之于黄巾,可比檀石槐之于三部鲜卑,轲比能之于东部鲜卑。
大贤良师在时,黄巾军摧枯拉朽,所向披靡。然张教主突然暴毙,黄巾军一泻千里,溃不成军。入前所说。没有形成类似大汉朝四百年根深蒂固的封建体制,快速崛起的势力,皆免不了个人崇拜。并不断将被崇拜者神化。一旦神化破灭,整个组织亦会随之土崩瓦解。
总而言之。大贤良师意外获得的两年寿命,足以抵消刘备带来的增益。
因并六县为国的蓟国,横亘在幽冀之间。冀州势如油锅沸汤。而幽州却风平浪静。
前往渔阳的捕虏将军田晏,路过蓟国,岂能不投帖拜见。
刘备便在蓟王宫接见。殿内就坐还有新任甘陵国相刘虞。
“多见不见,王上越发英姿飒爽。”田晏伏地行礼。
“少年时孤与将军并肩杀敌,乃是至交。无需见外。”刘备伸手虚扶:“请坐。”
“谢王上。”宫女取来坐席,田晏这便落座。武将居右,文臣在左。两人同为二千石,故坐于一排。
“这位乃新任甘陵国相,刘伯安。”刘备为二人介绍。
“刘虞见过将军。”
&n
1.109 宁有种乎
当然,这只是黄巾军一厢情愿的乐观估计。能不能实现张教主的既定目标,还要等战争打起来再看。
之所以黄巾军如此行事,正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结果。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
攻城从来不易。而大汉朝的城市化率又冠绝古今。人皆城居。前有无名王饮恨西域,班定远虽兵少,却可据城而守,弩发如雷吼,待粮草不济时,无名王只能求和。
黄巾军据守大城,呈割据之势。并开仓放粮,广施符水。持续吸纳信众入伙。汉庭四路大军远道而来,只求速战。而黄巾贼却避其锋芒,龟缩不出。野战变成攻城,其难度可想而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