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这便是谋主的恐怖天赋。

    正如名列“四奇”之一的华大夫。精通身内外妇幼诸科。无论是何种病患,总能对症下药。从而药到病除。实在无能为力,也能尽可能消除病痛折磨,令患者安乐而亡。

    谋主也是一样。确定刘备乃行王道,这便会主谋王道。若是霸道,亦能主谋霸道。身为人臣,又岂能无为臣之道

    此,便是谋士,与谋主的天壤之别。

    何为主

    ‘宰’也。

    刘备一缕幽魂,穿越至此。本以为最难莫过于没有系统。然而他却忘了,在地狱难度下,便是一级的杂兵野怪,也各个身手了得,一个不小心便会要人亲命。更别说那些终极关底大头目了。

    那些总认为张教主如何如何弱鸡之人,不妨从难度上理解一下。新手级的张教主,和地狱级的张教主,是不是会有所不同呢。

    黄金台,“直升七层顶,田丰倒骑驴”的典故,亦被风传。

    刘备深居王宫。整日陪在娇妻幼子身侧。侍奉母亲诸母身旁。国事一概不问,皆由两位国相代劳。

    三日后。大朝如期而至。

    刘备早早起身。从犹在酣睡的安氏四姐妹身下轻轻抽出手臂,又细心掖好被角。这便沐浴更衣,上朝理政。




1.85 兴兵讨贼
    容城,南三十里白龙亭。

    通往三台城的官道,两旁沟渎与稻田已连成一片。官道本是挡水的堤坝。洪水退去,堤坝无用,恰逢三台城原址重建,便改造成了通往三台城的官道。

    官道两侧因取土垫路而成沟渎。沟渎内间隔着泊满农人的屉舟。车轮屉舟由扁舟改造,脚踏驱动。三十里水路,祖孙二人同踏,不足一个时辰可达。为节省时间,将最后一船稻谷送回家中,老农这便乘夜色踏舟重返,泊在自家田头。

    舱内可供睡眠,出舱可见自家良田。丰收在望,终归守在田头,才睡得安稳。

    路上十里一亭,亭父、求盗,往来巡视,水道内还时有蓟国水军绕行巡视。见船上灯火,亭父便会高声吆喝,听到舱内农人回答,这才心安。十里之内,谁家的田,又泊着谁家的船,皆在二人心中。

    “旧时亭有二卒,其一为亭父,掌开闭扫除;一为求盗,掌捉捕盗贼。”

    虽是斗食小吏,却恪尽职守。蓟国自上而下,官吏体系能运转良好,大量底层小吏们居功至伟。

    自从撤村并邑后,亭置邮驿的作用,越发重要。平日里守路护田,巡查奸佞,引导流民前往就近营地,还要管理置舍,安排往来官吏食宿,事情颇为繁杂。

    蓟国之内,蟊贼几乎绝迹。听闻最后一波山贼,半月前已被别部司马领人剿灭。话说王上新封的荡寇校尉,只闻其名,不见其人。这荡寇的活计,皆被别部司马大人,抢着干了啊。

    据此地南十五里外,便是新修的三台城。城内驻守的大将,乃是王上义弟。幕府前军校尉关羽。麾下皆是北地虎贲。恰逢水退,烂泥地被骄阳一晒,乃成硬土。几场秋雨下过,十里之内,满目荒草。又听说,三台城内设有数处难民营地。已纳流民数万。除此之外,城内别无他物,只有设在南部瓮城之内的关羽大营。

    且说亭父、求盗二人,正沿路巡视,忽听背后蹄声如雷。

    这便急忙闪到一旁。

    须臾,一队人马呼啸而过。正是蓟国骁骑。为首大将,身长九尺,相貌堂堂。乃前军校尉关羽,关云长是也。

    遥见大旗,二人急忙垂首行礼。

    必是赶去临乡参完朝会,乘夜归来。蓟国都临乡城,距三台城百六十五里。关羽胯下千里马名唤赤菟,可日行千里。区区百余里路,片刻可至。

    待骁骑远去,亭父、求盗二人这才缓缓直起身来。眼中神采奕奕,脸上皆与有荣焉。正因前有三台拦路,周围遍布沟渠水网,稻田淤泥,贼人难越雷池一步。故而亭父、求盗,还有夜泊田头的农人,才能安然高卧,一觉到天明。

    蓟国兵强马壮,百姓安居乐业。被周遭所羡,更被宵小所嫉。亦是人之常情。王上又未曾下令闭关自守,但凡是逃难来的灾民,皆获妥善安置。奈何正道不走,却偏向邪道而行。不愿老实种田,只想抄掠他人。如此奸佞之徒,在嫉恶如仇的王上当面,又如何能落得了好。

    岂不闻割头进爵乎!

    亭父、求盗二人挑灯返回,将十里官道再走一遍。遇船上亮有灯火,仍需一声唤。丰收在望,可不能马虎。

    “校尉回城,速开城门!”北门守卫远远看见,这便放下吊桥,开启城门,放骑兵入内。一路穿城而过,见两侧大营篝火熊熊,流民多以安睡。关羽这便稍稍提缰,赤菟马随即放慢脚步。身后骑士亦随之勒马,隆隆蹄声渐不可闻。

    “校尉,王上为何不将流民收为国民,反而令置籍簿”说话之人,乃是出身别部鲜卑的军曲候拓跋孤。本为秃发鲜卑前部落大人拓跋诘汾之长子,原名秃发匹孤。后秃发部改称拓跋别部,于是便改名为拓跋孤。



1.86 精兵尽出
    高阳县在掘鲤淀西南。骑兵需多绕行数十里方能抵达。蓟国水军强盛,掘鲤淀中水路早被摸清。且先前都水长亦带人疏通淀中南下水路,千石大船畅通无阻。

    关羽麾下一千精骑,无需绕道。只需在新修港口登船,便可乘船南下,沿高阳水(潴龙河),直抵高阳城下。

    鸡鸣时分出发,日出时,已兵临城下。

    骑兵善奔袭。关羽选择白日抵达,乃是刻意为之。

    高阳城墙坚固,港口守备却十分稀松。见千石大船上蓟国横海纛,贼兵竟一哄而散,转身逃向城内。机关船翻展船翼,搭上长堤。赤菟一马当先,冲上港口。

    十艘大船排成一线。一千精骑,呼啸而下。弓弩齐射,追杀逃亡贼寇。

    高阳港距高阳城,虽只有数里之遥。奈何即便狼奔豕突,两条腿的贼寇又如何能跑过四条腿的战马。千人骑排成数条纵列,一边驱策,一边射杀。有机灵鬼跪地请降,被迎面刀斩,落地后又被踏成烂肉。

    “速速开门!”打头的一群宿贼,身强体健,终于抢到城下,隔河高声叫嚣。

    “今日是谁值守,且看清楚,都是自家兄弟,速开城门!”再说话,已拉出哭腔。

    须臾,吊桥咯吱落下。城门跟着开启。便有一将,身披大氅,手持长刀,领一伍精卒迈步而出。

    “多谢多谢!”贼人哪顾得了许多,这便一窝蜂拥向城门。

    越过那将时,刀光一闪。

    胸前一轻,半截身子便栽向护城河而去。一时血雨冲天。视线被血水遮蔽前,只见那队人马手起刀落,将冲上吊桥的贼兵尽数砍杀。

    待关羽领兵抵达,最后一堆贼寇亦被乱刀斩断。七零八落,抛下河去。

    胡乱抹了把脸,那将上前行礼:“别部司马麾下军曲候麴演,见过关校尉。”

    “麴司马何在”关羽随口一问。

    “已随船前往中山国都卢奴。”麴演答道。

    数月来麴义守雀台障。四面出击,将蓟国边境匪患尽数铲除。剿匪不但带来了高额回报,亦收拢了数千山贼。麴义乃是别部司马。别领营属者,称别部司马。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上报蓟王后,尽斩首恶及奸猾之辈,收拢来的三千山贼,被周泰索走一千。剩下二千兵马,分属各曲。麴演等人各领一曲,一百麴氏先登,并四百山贼。只需假以时日,战力亦相当可观。昨晚,麴演便自领麾下一曲,趁夜夺城。

    贼人守卫实在稀松。将呼呼大睡的贼兵尽数剁翻,占据城门,城内各处贼营,竟全然未知,仍在酣睡。如此战力,何必一提。

    “原来如此。”关羽取刀在手:“随某杀入城去!”

    “喏!”

    一千蓟国精骑,呼啸而入。汇聚成钢铁洪流。背上骑士,张弓搭箭,火箭天袭。贼营顷刻间燃起大火。

    “着火了——”便有贼兵满身烈火,奔逃而出。整个大营顿时乱成一团。关羽手起刀落,斩首数人。领一千精骑,兵分数路,杀奔入营。

    偃月刀饱饮热血,终于开光。寒气逼人,杀气冲天。不开刃的冷艳锯,尚能锯开脖颈。今手中大刀,乃是蓟国良匠,用从刀背一半处研磨至刀刃的‘骑兵磨刀法’,细细研磨开刃。所谓“高位平磨,刀身强壮”,利于劈砍。人借马势,一刀两断。利如斩草。

    手下无一合之敌。

    称万人敌者,砍杀杂兵。如此奢侈,也只有蓟可见。

    四门皆被麴氏先登,暗中攻占。贼人奔逃未果,聚在门前,被兜头一轮箭雨,钉死一地。这便哭爹喊娘,逃入窄巷。被尾随而来的蓟国精骑,前后夹击。箭发如雨,长刀并举,一个冲锋,悉数砍杀在地。

    城内居民多半逃离,不是死于半道,便是逃入蓟国营地。剩下皆是贼匪妖人。还有何所忌!

    直管砍杀,何须留情。

    关羽人马具装,风驰电掣。往来冲杀,一刀两断。马蹄下,半截尸身者鬼哭狼嚎。互相攀爬,乃至肚肠齐出者,比比皆是。有肚肠被赤菟马扬蹄带起,并将半截贼人亦高高扯起。往来如风筝,在马尾后上下摆荡。声如厉鬼。

    一将如杀神下凡。刀光如练。



1.87 富贵同享
    中山国百姓逃亡甚少。只因起兵反叛的乃是中山国相。不像余下诸国,皆是外贼来袭,又一路刻意驱赶民众拥入蓟国。

    故而卢奴城内滞留百姓众多。初时,张纯借口抵御乌桓,私调郡国兵丁屯守中山北界。也算是出师有名。随后野心昭显,据城称王,城内百姓追悔莫及。

    四门紧闭,插翅难逃。如之奈何。

    麴义里应外合,攻破外城,便有城内百姓举家奔逃。

    得知乃是蓟国出兵,更是蜂拥外逃。无它,蓟王割头进爵,世人皆知。一旦迁怒下来,将城中百姓皆作从贼杀之,又能奈何。此时不逃,更待何时!

    卢奴中城,为达官贵人所居。得知外城旦夕被破,张纯先前许诺的高官厚禄,从龙有功的美梦,一朝破灭。哪还需麴义强攻。听闻是长安城下,杀乱羌者。生怕麴氏先登,攻城后怒而屠城。当日便从中城城头坠下内应,赶来相约举事。果不出三日,中城内豪强便调集家兵,砍杀贼众,合力打开城门,迎王师入城。

    贼兵乱战无果,见麴氏先登入城,这便纷纷涌入内城。

    张纯挟持王太妃等一众中山王家眷,准备死守内城,等待张举来救。亦等待说好的太平道大军驰援。全无沦为鱼腩的觉悟。

    在张教主的天下棋局中,张纯、张举,不过是两颗早已舍弃的棋子。用二人之命换蓟王刘备一命。本就是两颗弃子,身边太平道人即便说的天花乱坠,又何来一兵一卒相救。

    得知家人被持,中山王刘雉遂将直通宫城的地道,密告刘备。刘备即命人将绘图快马送达。魏袭领绣衣吏自密道潜入,斩关落锁,打开宫城门。

    二千麴氏先登如虎入群羊,弩发如雨,箭箭追魂。身穿重甲的王宫守卫,亦挡不住追魂弩射出的飞虻箭。纷纷毙命。悍不畏死的宿贼,挥刀来攻。也兜头赏一轮箭雨,尽数射杀。拥挤在宫城内的贼军,在麴氏先登和追魂弩面前,全无招架之力。麴义自领百人队冲杀在前。势如疯虎。一刀劈下,皆成两断。

    绣衣吏借飞龙爪攀上阙楼屋脊,狙杀楼上弓手。魏袭又亲帅一什绣衣吏打开监牢,放出不愿降贼的郡国将士,加入战阵。血战一日夜,见事不可为,张纯命人堆积薪柴,准备举火**。

    不料被门客王政所杀,枭首示众。

    猛见张纯首级,负隅顽抗的悍匪,立时崩盘。被麴氏先登四面合围,刀箭齐出,尽数屠尽。

    身披吞光秘环铠的麴氏先登,不避刀剑,奋勇争先。一般刀箭弓弩根本无法破防。除去少数新募山贼略有死伤,麴氏先登完胜。清缴残敌,救出被羁押的中山王家眷。麴义这便上报刘备,张纯授首,乱军已灭。

    勃海(渤海)郡,南皮城。

    南皮之名起于春秋。据说北方山戌攻打燕国,燕向齐求救,齐桓公救燕北伐山戎至此,筑城制皮革,称皮城,由于北面章武有座“北皮亭”,故称此城为“南皮”。

    南皮曾是勃海国都。内外三城,十分坚固。贼兵势大,泰山贼又悍不畏死。自泰山一路北上,所过生灵涂炭,民众仓皇逃窜。勃海太守弃城而走,将五县八城,户十三万二千三百八十九,口百一十万六千五百的富庶大郡,拱手送与贼人。

    万千民众,争相出港,乘船沿滹沱水驶往蓟国水域。

    蓟国各港口,一时人满为患。而家中未及带走的粮食资产,皆被破门而人的山贼尽数掠走。南皮城内粮草辎重堆积如山。正是见钱粮充足,一夜暴富的张举才起称帝之心。

    这都是没见过世面惹的祸啊。

    膨胀了哇。

    看了眼内城高高伸出城墙,原勃海王宫巍峨的屋檐。颜良与一众兄弟,这便赶回大营。

    太守弃城而走。守城郡兵群龙无首。都尉虽竭尽所能,鼓舞士气,据险自守。奈何城中太平道奸细夜开城门,都尉虽奋力杀贼,却寡不敌众,力尽被俘。枭首后,悬在城门之下。城内民众,惨遭贼寇抄掠荼毒,惨不忍睹。



1.88 二贼授首
    既已亮出老底,颜良便无需遮遮掩掩:“托一位少年高士之福,颜某已更名颜良。”

    “可是登临黄金阙,与蓟国校尉周泰挥刀互斩,‘难分良泰’之颜良!”便有人脱口而出。

    “然也。”

    帐内众渠帅纷纷醒悟。亦各自松了口气。此印,此事,此人,皆是真!

    招安投诚,生死祸福一念之间。若无十足把握,等于自投罗网。有颜浪,不,颜良作保,此事才算稳妥。

    “王上已令颜某自行招募部曲。在座诸位,或可为营司马、营曲候、营长史、营司空、队率、什长、伍长。食俸百石到千石不等。”颜良目光如炬,依次扫过众渠帅:“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帐中渠帅脸上皆颇有意动。奈何却无人愿先开口。

    “山中老小……”须臾,便有人道出隐忧。

    不等问出,颜良便笑道:“王上有言在先。事成,皆迁入蓟国,共享富贵升平。如淮泗百姓一般无二。”

    “我等皆有人命在身。蓟王上岂能相容。”仍有人担心。

    “周泰、蒋钦,少年是亦曾为贼。只需痛改前非,王上定会善待。”颜良掷地有声。

    果然。

    一提周泰、蒋钦,大小渠帅茅塞顿开。

    “渠帅所言极是!”便有人猛地站起:“既有颜渠帅作保,诸位还有何所疑。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投靠蓟王,与江淮好汉一道,谋个好出身!”
1...167168169170171...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