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见王傅黄忠领众武将出殿,文臣纷纷上前行礼。

    黄忠亦抱拳回礼。

    “敢问王傅,贼人水陆并进,数路齐发。我蓟国兵力是否足够”楼桑令乐隐这便问道。

    楼桑号称五缺。有邑无门,大路朝天。楼桑令乐隐心忧乱军蜂来,祸乱楼桑亦是人之常情。

    黄忠这便笑道:“蓟国地险城固,兵精粮足。人马具装,兵甲齐备。麾下皆以一敌十,诸将一骑当千。便是十面埋伏又有何所惧!只需王上一声令下,精兵齐出,当一击而溃。诸君且各自宽心。黄某定不会放一兵一卒入境。”

    “王傅真乃我蓟国中流砥柱!”文臣终于心安。

    恭送王傅离去。眼角余光忽瞥见幕府左丞荀攸迈步而出。乐隐正欲近前行礼。

    不料荀攸已径直离去。

    “公达似有心思”崔钧眉头微皱。

    “左丞怕是有未尽之言。”临乡令娄圭若有所思。

    南广阳令崔琰,亦轻轻颔首。论才智,崔琰、娄圭自高出众人一等。北海一龙三人,亦不在娄、崔二人之下。

    先前,管宁三人猜出刘备‘定国之谋’,这才先筑城,准备收容北上流民。然今日却各个不喜反忧。

    只因流民太多,已动摇冀州诸国之本。过犹不及皆非幸事。

    待群臣散朝,刘备已入后宫。

    临乡宫城内有大路两条。呈十字交叉,贯通宫城四门。将王宫分为东、西、南、北,四殿。四殿重楼林立,居中为正殿,通高七重。围绕周围的四楼为偏殿,通高五重,称:‘东殿、西殿、南殿、北殿’。

    整座宫城,呈‘回’字形。

    中圈空地,涌泉成池。四殿上设回廊大平座。与正殿以飞桥相架。正殿筑台基七重,高七尺。未曾僭越。

    宫城对开四门,门洞下穿四殿而过。再登飞桥,越涌泉池,可达正殿阶下。沿阶而上,便是朝会大堂。

    伴宫横竖一里,四殿皆五层。下三层通屋已分割出越来越多的宫室,供宫中女官、宫女、女骑、女卫居住。上二层为‘凹’字形三合楼阁。居中设楼顶大平座。与正殿隔涌泉池,遥遥相对。

    四宫殿内,还建有亭台楼阁,曲廊流水。便是宫室内,亦建有迭石花园。远山近水,皆浓缩在舍内。地面平铺漆木地板。花木山石从地板边缘升起,满室芬芳,枝头浓绿,触手可及。

    本想待




1.82 捷足先登
    听闻碧儿姐生子,母亲亦赶来。

    直到面见母亲,刘备这才心安。少时母子相依为命,如今刘备为一方诸侯。母亲亦母凭子贵,成为王太妃。从此衣食无忧,再无三餐之困。

    奈何,家大业大,诸事繁杂。自家,人家,皆是家。家国天下,千万国民,志士好友,刘氏宗族,身家性命皆系于一身。如何能不慎而又重。

    “如何”母亲问道。

    “母子平安。”刘备答道。

    “甚好,甚好。”母亲亦松了口气,这便冲陪在身侧的左国令士异言道:“速遣人告知几位有孕在身的侧王妃,碧侧妃母子平安,万勿轻动,安心备产便是。”

    “臣,遵命。”士异这便遣宫女上楼通报。

    待侍医打理好母子,这便将刘备四子抱出来给众亲人相见。母亲这才得知又是麟儿。话说七位小姐姐,当真有宜男之相啊。当初能被秦太仓选入,或此也是原因之一。

    所谓知子莫若母。小心将孙儿接入怀中,仰头见刘备眉宇间似纡郁难释。母亲这便了然:“吾儿可为国政烦扰”

    “正是。”母亲当面,刘备何须隐瞒。

    “不妨说来听听。”母亲细细看过孙儿相貌,这便让侍医抱入帐中,交还给碧儿姐哺乳。

    刘备便将心中忧思,悉数道出:“五路贼军齐出,却只围而不攻。反倒驱赶冀州近六百万百姓,北上蓟国。如荀攸所言,破敌不难。奈何,四大府丞,李儒、戏贤、贾诩、荀攸,皆让儿子自决。事出反常,故儿子一直悬而未决。”

    “所谓‘疏不间亲,卑不谋尊’。不知吾儿四大府丞,可比留侯张良否”

    “母亲何意”刘备一时未能醒悟。

    “疏不间亲,卑不谋尊,此八字,乃人臣大忌。四位府丞之所以让吾儿自决,许是此因。”母亲高屋建瓴,一语道出原委。

    刘备这便醒悟:“母亲是说,如何处置五路贼兵,竟与此八字相关”

    “想必便是如此。”母亲只是给出了方向。具体何故,亦未能知晓。

    “家事,国事,皆要尽心而为。”母亲又开解道:“所谓谋定而后动。四大府丞皆不置一语,此事必干系重大,吾儿还需细细琢磨。”

    “母亲所言极是。”刘备轻轻点头。只是这一时半刻,又如何能想通其中关窍。

    母亲笑道:“国事暂且先放一边。居家为人夫人父,且去看看碧儿母子。”

    “遵命。”刘备这便收拾心情,入帐探视。

    临乡蓟王宫,许多人一夜未眠。

    翌日,清晨,黄金台。

    便有一头渤海黑驴,上驮一人,奋力冲入山门。不等守卫上前拦住,浑身大汗淋漓的黑驴这便口吐白沫,跪倒在地,将背上倒骑之人,摔落下来。

    下落时惊醒,落地后有牵扯到痛处。那人龇牙出声:“哎呀!”

    “呔,你是何人!”守卫本冲驴而来,见黑驴倒地不起,这便转斥骑驴之人。

    “敢问此处可是黄金台”那人坐地拱手道。

    “正是黄金台。”守卫见他一身儒服,必是登台应试,这便收拢怒气,好声答道。

    “驴背颠簸百里,乃至双股糜烂,无法行走。劳驾诸位军士,且将我背上台。”那人又道。

    “如此,也罢。”守卫这便合力将那人抬上高台。此时中门已开。各方高士汇聚中庭。见一人龇牙咧嘴,四仰八叉被军士合力抬入,十分不雅。众人纷纷摇头,成何体统。

    这便纷纷避让。反倒让他捷足先登。

    无妨。

    且看他如何贻笑大方。

    军士先落双足,再齐力将那人架起。站稳后,这才纷纷松手,抱拳离去。

    双股血痂与犊鼻裈黏连在一起。稍有牵扯,便生钻心之痛。如何能并拢双腿。好在长袍可做遮挡。那人叉腿而立,平揖行礼:“钜鹿田丰,何人考我”

    端坐上首的一排通士,当中之人抬眼扫过。这便展颜一笑:“先生出门转左,乘天梯直升七楼。”

    田丰一愣:“七楼便是黄金阙之所在。不知这位高士,意欲何为”

    “先生天姿朅杰,权略多奇。何须再考”

    “如此,这黄金阙不登也罢。速带我去见蓟王。”田丰双股战战,实难坚持。

    &



1.83 诛心之谋
    “先生何不直言相告”刘备笑问。

    “五路贼军,不过癣疥之疾。蓟国兵强马壮,只需遣二位上将军,便可破南面张纯、张举贼军。诸如三郡乌桓,皆忌于王上虎威,不过行虚张声势之策,摇旗鼓噪耳。只需传语塞外,令高车十二部作南下抄掠之势,北路亦解。两万海贼,三千舟船,远离水砦,补给乃头等大事。只需守住近海河港口,海贼必粮尽而退。此路亦不足为虑。”田丰一气呵成。

    与幕府左丞之谋,如出一辙。

    殿中百官肃然起敬。能直升黄金阙,田元皓果然大才!

    田丰名不虚传,刘备亦喜。

    正欲开口,右国相耿雍,已执礼相问:“五路兵解,吾王还有何所虑”

    田丰亦回礼,又冲刘备拱手道:“战胜之后,才是心腹之害。”

    刘备下意识的看了眼荀攸,心中顿时了然:“愿闻其详。”

    “我大汉自立朝以来,非刘不王,非功不侯。前汉时,屡有诸侯叛乱,故而防内胜过防外。曾子曰:‘内疏而外亲’,人亦如此,何况国乎!王上少年英主,天家麒麟。如今年刚二十,已并六县为国,贵为蓟王。岂能不遭人忌以往世人皆知王上势强,却不知究竟何等之强。若五路贼军,顷刻间飞灰湮灭。如此一来,世人便知‘蓟国强盛如斯乎’!敢问王上,那时,外戚宗亲当如何看待,而陛下又当如何作想”

    刘备幡然醒悟。难怪四大府丞,皆无只言片语。果然牵扯到汉室家事。

    田丰一语中的:“此乃借刀杀人。借陛下之手,除掉贼人心头大患。而贼人所患,便是王上。”

    一通百通。刘备如何还能不醒悟。

    见刘备目光投来,荀攸面露惭色,这便拜服在地:“攸,未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失臣责,请主公降罪。”

    殿中娄圭亦同时下拜。显然,以娄圭之智,想必也已想通一切。

    “文优、文和,志才,是否皆已知晓”刘备笑叹了口气。

    “主公明鉴。”荀攸再拜。

    此计,必出自大贤良师之手。

    蓟国号称国富民强。然正如,同为身家亿万的有钱人。陛下对于刘备究竟有多少钱,并不清楚。但因自己是富有四海的天子,所以在陛下心中早已笃定,自己的财富,远比刘备要多出很多。且自己掌握的权利,亦远非蓟王能比。

    然若五路贼兵,十万大军,皆在蓟国面前,一败涂地。而刘备又挟战胜之威,收拢降兵,安置流民。

    蓟王意欲何为

    且,一旦刘备动手,平日里隐藏在富贵升平之下的软硬实力,便会纷纷浮出水面。与塞外高车二十部的通连,在三郡乌桓中的威望。蓟国兵势之盛,家臣之良,财富之强,民心之坚……尽皆显露。供人度量。

    陛下便会幡然醒悟、自己养虎成患。

    蓟国已成为帝国心腹大患。

    于是,张举、张纯、难楼、丘力居,管承……皆是马前弃卒。充作刀俎上之鱼肉。为了便是要引刘备高举屠刀,尽数杀之。而一旦刘备举刀,远在洛阳的陛下,亦会将屠刀高高举起。

    借陛下之手,诛杀太平道心头第一大患:蓟王刘备。此,便是藏在战争背后的终极杀招。对此战而言,表面上的胜负,根本没有意义。战胜之后,如何收场善后,才是对刘备,乃是整个蓟国最大的考验。

    张教主这天下棋盘,果然不同凡响。善博弈之人深知,一局棋的胜利,不在一兵一卒,一城一池,亦或是一子一目的得失。这便是所谓的大局观。

    想通一切,刘备如坠冰窟,彻骨极寒。

    正因刘备的选择,会影响到陛下的选择。此事牵扯到汉室天家,故而四大府丞才因‘疏不间亲’,不置一语。

    ‘卑不谋尊’又是何故

    “诸位何罪之有都起身吧。”殿内众臣,恪守臣节,刘备又岂能降罪。

    “谢主公。”荀攸、娄圭再拜起身。

    刘备又问道:“依先生之见,孤又当如何”

    &nbs



1.84 王道治国
    田丰忽垂泪长拜:“臣,田丰,愿鞍前马后,甘为驱策。为匡扶汉室,效犬马之劳!”

    刘备这才醒悟:“先生献上下二策,却隐去中策,可亦因‘疏不间亲,卑不谋尊’乎”

    “正是。”田丰拜服在地。

    “能献上下二策,先生忠心赤胆,孤已尽知也。”刘备这便点头:“趋利避害,人之常情。孤亦不例外。然有些事,即便明知有害,却也必须去做。为杀我一人,贼人竟不惜驱策冀州百姓,乃至百万人流离失所。倒毙于道者,日以千计。千万百姓乃是我等之‘衣食父母’,若无百姓供养,何来高楼华厦,丰衣足食。贼人却视如草芥。此等无君无父,无法无天,禽兽不如之辈,留之何用!”

    环视群臣,刘备再开口已声如雷霆:“疏到禁中,兴兵杀贼!”

    “臣等,遵命!”

    命人将田丰送往楼桑国医馆,好生疗养。刘备这便起身罢朝。

    自从收到洛阳密信后,就一直心事重重,郁郁寡欢的荀攸,终于拨开云雾,重见天日。整个人如释重负,健步如飞。

    此事,起源于贾诩和李儒。正如胡辅为颜良取字时,所言:良禽择木,良臣择主。

    刘备少时便称麒麟。然诸如‘贾李和忧’。二人皆智多近妖,又心机深沉,七窍玲珑之辈。刘备择人而仕。二人又如何能不择主而侍。所谓双向抉择,便是君臣之道。

    四大府丞,忠心耿耿,此生为刘备鞠躬尽瘁,自不用多说。然而,只有知道主公刘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四人才好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对症下药,看人下碟。用不同的战略眼光、策略计谋,去考量,辅佐。

    简而言之。借五路贼兵之手,四大府丞想看,在危急时刻,国难当头时,刘备会如何展露真心。这便是后世所说“求生的本能”。平时里,倒是可以满口仁义道德,假装圣贤。然危急时刻,生死之间,往往会顾不得许多,而露出本性。

    霸道、王道、臣道。

    无论刘备如何选择,四大府丞皆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辅助刘备。以求达成完美结果。

    当然,按照刘备的想法,贾诩、李儒,甚至戏志才,都是霸主之路的坚定拥趸。荀攸之所以心中不安,正因他还是偏向于王道。生怕刘备显露霸主之姿,与洛阳朝堂决裂。

    因为,从法理上说。刘备出身汉室宗亲,若与汉庭为敌,则会弱化他身上的天命光环。没有了汉室宗亲的身份,又何谈三兴汉室。若如此,与叛汉之王莽何异。

    田丰也是一样。只不过比起荀攸,时常因刚而犯上的田丰,更显燕赵刚烈之风。喜欢“刚正面”。即便如此,亦刻意隐去中策。甚是可以说,不惜在献策时设了个圈套,只为尽可能不影响刘备的抉择。

    正因如此。刘备才暗叹诸人‘恪守臣节’。

    当然,无论刘备选择何种救世之道。四大辅臣始终忠诚如一。并在刘备选择框架内,竭尽所能的趋利避害,追求利益最大化。
1...166167168169170...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