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妾,拜见王上。”赵娥趋步入殿,跪地行礼。恰逢朝会,文武列席。赵娥却举止自若,甚有风仪。

    “赵大家免礼。”刘备伸手虚扶:“赐座。”

    “谢座。”因不是蓟国官吏,故坐于侧席。

    “此乃烈女赵娥。”刘备向群臣介绍。

    “可是磨刀十载,为父报仇的庞娥亲”王傅黄忠这便言道。

    “然也。”刘备笑道。

    以王傅黄忠为首,百官纷纷起身行礼。赵娥亦肃容回礼。

    “孤请赵大家,乃为幼女师也。”刘备遂道出实情。

    “原来如此。”王傅黄忠欣然点头:“王女能得赵大家从旁教诲,乃蓟国之幸也。”

    “臣等附议。”赵娥亦是豪杰。正与大汉痞气,相得益彰。刘备请她来为女师,自无人反对。

    这便当朝拜赵娥为女师,待二女出襁褓,再行拜师之礼。蓟国无宦,多置女官,已成惯例。百官亦未觉不妥。

    女师乃宫官,无需上朝。受封后,赵娥这便避入后宫。待散朝,左国令士异自会为其安排住所等事宜。话说,宫中人数渐多,女官缺口渐大。左国令士异身兼数职,过于操劳。请赵娥千里驰援,亦是出于对士异的爱护之意。

    按照我朝惯例,若年过三十五,女官仍未出嫁。便会长留宫中,诸园贵人乃是可以预见的唯一归宿。母亲已问过士异,若不愿嫁人,便留在蓟王身边,以如夫人聘之。士异言道,此事以后再议。

    士异比刘备稍大。距离三十五的上限,还有十余年光景。对于士异这样的才女来说,才智得舒远比成为蓟王夫人更能让她满足。至少目前是这样。

    最主要,蓟王似乎对年龄并不在意。远不似洛阳朝堂的那位陛下,只临幸年十四到十八岁的幼女




1.75 金阙在望
    颜良与众兄弟登临黄金台,先入汤池洗漱更衣,再入住精舍食宿。天色已晚,胡辅所言考试,只能等明日。

    “大哥”精舍华美,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何事”颜良果然也未睡着。

    “无事。”那人憨憨一笑。

    “安睡,且看明日作何计较。”颜良翻了个身,再无言语。

    鸡鸣时分,窗外人声渐起。推窗视之,见馆中一干人等,已早起忙碌。须臾,舍门轻轻叩响。有馆中佐吏在廊下呼唤。颜良隔门作答,这便与众兄弟起身。

    四方馆,如“目”而建。左右排列精舍,当中置高楼。四角建有角楼,相互连成飞阁,与四周小金台,彼此通连。前后陂道建有山门,各处均有军士驻守。

    用完早膳,颜良与众兄弟出屋,随佐史前往招贤楼。四方馆中招贤楼,乃是中央主楼。前后还有附楼。前楼称:迎客,后楼名:贵宾。

    如颜良手持蓟国官吏荐书,等待考试时便可入住左右精舍。考试通过的良才,皆入住贵宾楼内精舍,等待蓟王召见。

    主楼高达七重。七层顶阁金碧辉煌,豪光万丈,百里可见。

    “此阁名黄金阙,出自《神异经西北荒经》:‘西北荒中有两金阙,高百丈。’之句。”见颜良等人手搭凉棚,纷纷仰望七层金顶,便有人说道。

    “足下是”见说话之人一身白袍,甚有风度。颜良这便抱拳:“足下何人也”

    “中山耿彧,字文威。”

    “琅琊颜良,无字。”

    耿彧这便笑问:“颜壮士欲登黄金阙乎”

    “黄金阙有何玄机”颜良身后忽有人问道。

    “黄金阙内置千金。若能登顶,千金易得。”又有人开口。见众人纷纷来看,青衣儒生这便上前行礼:“魏郡闵纯,字伯典。见过诸位。”

    众人纷纷回礼。

    “愿闻其详。”颜良抱拳道。

    “招贤楼,又名七层塔。每一层皆有高人镇守。允文允武,若能战而胜之,则可上一层楼。无论何人,若能登顶,便可获黄金千两。得食二千石高俸。”

    “此话当真”颜良问道。

    “自然当真。”耿彧笑着点头,目中尽是深意。九尺长人,孔武有力。必是世之虎将。国乱在即,当有用武之地。

    “无论何人,登之能取”颜良再问。

    “壮士何故妄自菲薄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古之先贤莫不如此。蓟王一诺千金,切勿见疑!”耿彧再答。

    “大哥!”不用看,众兄弟各个眼中冒光。

    “如此,颜某且去一试。”颜良这便打定主意,迈步登堂。

    闵纯、耿彧,等人恭送其入内。

    脱鞋入室。只见堂内上首端坐数人,两侧亦有数人。皆长袍高冠,正襟危坐。甚有气度。

    颜良迈步走入,便有一人开口道:“博文还是论武”

    “自当论武。”颜良朗声答道。

    “壮士且右转上楼,自有人与你考试。”

    “谢。”颜良正要上楼,却听有人喊道:“慢。”

    堂内几人商量之后,说话那人笑道:“出门,沿廊下左转,可乘天梯直升五楼。”

    “好。”颜良这便转身出堂。

    见颜良进了又出,众人不禁远远问道:“大哥,如何”

    “让我上五楼。”颜良答道。

    “果不其然!”闵纯重重击掌:“金阙在望。”

    “此话怎讲”便有人问道。

    “堂内数人,皆善识人辨物,号‘通士’。其居上首之中者,名唤:朱建平。乃豫州沛国人,精通相术,常于街巷之间为人相面,据称十分灵验。蓟王建四方馆,此人便自投上门。欲学郭隗,为天下之士开路。后有雅乐郎河南人杜夔,乐安人周宣弃官来投。与蓟国国医馆华大夫并称“四奇”。华佗之医诊,杜夔之声乐,朱建平之相术,周宣之相梦,已渐为世人所知。”耿彧见多识广,为众人解惑:“令兄进了又出,必是见他面相不凡,朱建平授以‘直升之权’。”

    “何为‘直升之权’”

    “无需层层比试,直升上层。”仰望七层高



1.76 难分良泰
    别说颜良一众兄弟,便是围观人群亦瞠目。顷刻之间,便从白身直升两千石。

    两千石者,或一郡太守,或一军校尉。与幕府五校并列!

    从此飞黄腾达,平步青云。升天也没有这么快啊!

    “请问,两千石能领多少铜钱”一众兄弟中,便有人心急问出。

    暗叹一口气,耿彧这便言道:“比二千石,月谷一百斛,年俸千二百石。二千石,月谷百二十斛,一年千四百四十石。比照蓟国俸禄。一石折钱三百。比二千石,一年领俸三十六万钱。二千石,一年领俸四十三万二千钱。”

    “咕咚!”就连说此话的耿彧,亦随众人齐吞了口口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试问天下,谁人又能免俗。

    见一众莽汉两眼发直,闵纯又忍不住补刀:“蓟国高薪养廉,世人皆知。除去官俸,还有春腊二赐。比二千石,一年食俸七十二万钱。秩二千石,一年食俸八十六万四千钱。”

    “……”莽汉中,有人抖着牙关问道:“年年如此”

    “年年如此。”

    话音未落,便被抽气声淹没。

    “俺大哥,登了个楼,便能一年领钱八十六万”钱多到两只手都掰不过来了啊。

    围观人群,纷纷摇头叹息。能直升五楼,已是凤毛麟角。让幕府六司马出面,更是少有。如今坐等幕府五校出马,自四方馆开馆迎客以来,绝无仅有。

    不多时,蹄声又至。

    一将着吞光神铠,迅雷而至。见吞光釉彩为四凶之一的饕餮神纹,便有人惊呼出声。

    来者,正是守卫长安城之幕府左军校尉周泰。

    是不是高手,抬眼便知。两人隔空对视,一时杀气腾腾。便是围观人群,亦觉心惊胆寒。

    周泰少时纵横江淮,乃是有名义贼。颜良劫富济贫,杀人如麻,和周泰一样。

    “何不下楼,决一雌雄。”周泰傲然一笑。

    “有何不可。”颜良竟纵身跳下。

    五层高楼,岂非儿戏!坠到三层时,颜良伸手一抓,瓦当应声崩去。借力缓冲,稳稳落地。

    众人嗡的一声,四处散开。留出中庭偌大的青石空地。正好做演武场。

    “着!”打量着颜良九尺长躯,周泰反手取下背后凤羽刀,远远掷出。又随手抽出雁翎腰刀。

    长刀配长人。

    此刀乃周泰量身定制,长八尺,刃长四尺,柄长四尺,钢芯木柄,长柄施鐏,重八十斤。取名:贪饕。

    “贪甚曰饕。”《战国策燕策三》:“今秦有贪饕之心,而欲不可足也。”

    颜良只手舞动,寒光耀目,风雷阵阵。

    “好刀。”颜良眼中闪过一丝异彩。

    “若能胜,此刀送你。”周泰手中雁翎刀,亦是量身定做,名唤:钩玉。

    “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pao xiao),是食人”。狍鸮便是饕餮。

    “卸甲。”持刀在手,周泰一声令下。

    “喏!”身后虎贲这便上前,为周泰除去大氅甲胄。一身戎装,更显英武。颜良亦从怀中掏出青铜护心镜,扔给同伴。

    两人举刀入场,气氛一时凝固。

    却不知是谁,冷不丁打了个大大的喷嚏。喷嚏一响,两人同时出刀。

    叮——

    火星迸射。四方馆如遭巨浪兜头,陡然打横。地怎么会转下意识的眨了眨眼,这才找回方向。四方馆仍坐北朝南,未动分毫。众人自也未动。而是场中互拼一刀的二人,各自移位。从东西瞬间变成南北。

    不及反应,双刀互斩。

    咣——

    光影再变。两人皆因受对方巨力而移位,众人却皆以为是黄金台转动不休!

    “速退!小心被金戈巨响震伤。”随周泰而来的虎贲出声示警,众人这才醒悟。原是音爆入耳,乃至神识震荡,变幻视听。难怪觉得天旋地转。

    众人这便纷纷掩耳后退。

    不急回头,两人再拼一刀。

    轰——

    火线与声音一同爆开。两耳嗡嗡作响,眼中尽是重影。待六神归位,只见场中二人,面似恶鬼,杀气冲天。

    手中贪饕和钩玉,虽是世之良兵,亦豁口如锯。

    &



1.77 各有封赏
    蓟王宫,正殿。

    送走颜良,刘备不由得一声长叹。

    饶是奇谋百出的幕府左丞荀攸,亦难料到,颜良竟是那个被泰山太守张举收买的琅琊贼酋。而此行目的,是为混入蓟国,里应外合,伺机纵火。

    岂料误打误撞。登顶黄金阙,获黄金千两,二千石高官。

    见刘备礼贤下士,欲当场拜为校尉。颜良何须再做遮掩。这便将实情悉数道出。满堂哗然。刘备遂命颜良先下去等候,先与群臣商议。

    “该当如何”环视群臣,刘备开口。

    见二位国相并未答话,荀攸这便起身言道:“将计就计。”

    “颜良身份已破,如何将计就计”刘备问道。

    荀攸笑道:“世人皆知有名唤颜良者,登临黄金阙,得千两黄斤,获二千石高位。又岂知此颜良是彼颜浪”

    “李代桃僵。”刘备恍然大悟。

    “胡辅改名荐书,着实是一步妙棋。”荀攸又道:“只需为颜良安一个妥当的出身,世人又岂能生疑。”

    刘备看向两位国相:“国中可有合适之地”

    “蓟国并无颜氏聚落。”左国相崔钧少时曾领崔氏商队往来北地,这便言道:“今安平国堂阳县有颜氏村邑。可假此出身。”

    “如此甚好。”刘备一想,似乎不妥:“安平属冀州,乃太平道大本营,日久必会露出破绽。”

    荀攸答道:“无妨。祖籍不同于营生之地。颜良少小离家,漂泊异乡亦是常理。且说,只需待此战事了,颜良身份当不公自宣。就此与过往一刀两断,忠心辅佐王上,岂非两全其美。”

    “如此,二位国相且去安排。只说是堂阳颜良,而非是琅琊颜浪,登临黄金阙。”刘备这便笑道:“颜良来投,真乃天助我也。”

    “主公,可否等颜良等人立功自效,再封赏不迟。”耿雍言道。

    刘备看向荀攸:“左丞以为如何”

    “回禀主公,臣以为,此事宜早不宜迟。”荀攸答道。

    “左丞何出此言”耿雍这便起身相问。

    “孟子曰:‘位卑而言高,罪也’。又曰:‘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主公授以二千石高俸,令其为国士。颜良必投桃报李,效以死力。”荀攸答道。

    “原来如此。”耿雍这便行礼道:“雍,受教了。”

    荀攸亦回礼,起身后又献一策:“颜良此行有心腹数人。如他所言,五人称‘泰山四寇’。可一并封为六百石军曲候。授以:印绶、兵甲、战袍,官服、良马等,命其招安余众。若能策反泰山贼众,反戈一击。张举、张纯,必败。如此一来,南路贼军便不足为虑。只剩北路数万乌桓。此战易耳。”
1...164165166167168...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