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关内侯作价五百万钱。至于“一丈高的车盖,车轼为丹黄色,相府高级属吏的车驾,可用红色油布在车轼前屏泥”诸如此类。这些额外的赏赐,陛下大笔一挥,给个同气连枝对折亲情价。另作价五百万钱,凑足一千万整数。换句话说,刘备为了两位国相的封赏,共计花去了二千万。

    足见刘备煞费苦心。

    此举令刘备尽收人心,何其便宜。

    之所以一直秘而不宣,直等到现在。乃因一来一回,颇费周折。刘备从雍奴返回时,陛下的诏书还在路上。也是刚刚送到。

    所谓封侯拜相。蓟国百官皆长舒一口气。自打领食双俸,俸禄在两位国相之上,便时有不安。不知二位国相,当如何处。亦不知与二位国相相见时,又当如此自处。如今二位国相封关内侯,俸禄重回众人之上,终是心安。

    饶是王傅黄忠,亦点头称赞。




1.71 一较长短
    新昌城长,亦不在崔林之下。

    乃蓟国少师陈寔之孙,博士祭酒陈纪之子,博论无敌手,亦年方十五的陈群,陈长文。

    两人先后出仕,轰动蓟国太学坛。阳乡居北,新昌在东。相距皆不足百里。原先亦皆是侯国,大小相若,民情相仿。二人同时为官,政绩如何,当可一较高下。

    且又都是十五岁。

    蓟国初创。百废待兴。国民多迁徙至此,并无家世盘根错节。蓟王又明以照奸,麾下皆忠臣良将。吏治清明,唯德才是举。故诸如一城之长这样的主政之官,年纪竟屡创新低。年十五便可食俸三百石。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如此破格任用,岂能不令天下有识之士心动。所谓心动不如行动。恰逢蓟王黄金台上筑四方馆。四面谋臣,八方虎将,纷至沓来。

    蓟国行高薪养廉。年俸三百石连门籍都没有。然而,对莘莘学子而言,三百石甚至是毕生梦想。

    为何三百石及以上官吏出行可乘安车,前有导车三辆,后有从车两辆。三百石及以上,可服五色采,青绛黄红绿。类似权限,还有很多。从此告别白身青衣,牛车布鞋,如何能不令人艳羡。

    常道城、韩侯城、东平舒城,三归义侯国,亦厉兵秣马,加紧战备。三国与蓟国关系密切。人员、货物往来频繁。三国多贩出牛羊肉、乳制品,而购入的大宗商品,高居首位的不是督亢粳米,乃是稻草。

    苜蓿属精料,若不掺杂草料,极易长膘。且牲畜多是反刍动物,具有特殊的瘤胃。瘤胃相当于一个密闭的发酵罐,所食草料皆会被其中的微生物分解。分解会产生胀气(二氧化碳),牲畜通过嗳气和反刍,可将胀气排出。但精料分解过快,产生胀气的速度也很快,无法及时将胀气排出,会造成胀肚、酸中毒等一系列问题。严重时,便会导致牲畜死亡。

    所以牛、羊等反刍动物,一定要精料和草料搭配饲养,精料可不是越多越好。

    蓟国接连巨变,刘备又不在。政务虽未曾拖延,却有一样,未能及时跟进。募兵。

    古往今来,兵权往往等同于政权。募兵如此大事,蓟王不在。便是王傅黄忠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万幸,刘备从西域带回精兵数千。其中别部鲜卑三千,并州狼骑一千,麴氏先登一千余。还有三百亚马逊女卫,如今已接手宫城守备。吕冲、魏袭二将,这才得以抽身,率领麾下绣衣吏参与雍奴伏击战。全歼一千宿贼,名声大噪。

    南部桑邱城至三台城一线,由右军校尉徐晃、前军校尉关羽,携右军司马韩猛,前军司马蒋钦,领兵驻守。北部长安城至阳乡城一线,由左军校尉周泰,后军校尉张飞,并左军司马崔霸,后军司马凌操领兵驻守。

    刘备自领中军,与中军校尉典韦,中军司马素利,分别驻守临乡、楼桑大营。

    安次往东,皆有大水阻拦。雍奴薮广袤千里,乃是天堑。安全自无需刘备操心。再加上安次、泉州、雍奴三县民生凋敝,自给尚且不足,何谈油水。富得流油,便是三百里临乡。

    所有港口野渡,皆由横海校尉黄盖,领左右横海司马,潘鸿、朱盖,率蓟国水军往来巡弋。尤其是三百里临乡,稻收在即,香闻百里。督亢秋成,名声在外。别说是饥民,便是周遭郡县,亦无比眼馋。奈何蓟国兵强马壮,蓟王刘备爱恨分明,利落果敢。敢打他主意之人,不是死了,便是亡(逃)了。

    自郦城、西林、楼桑、督亢、临乡、容城、南关、平曲、益昌、大利、南广阳,计十一城。水网纵横,稻禾相接,已连成一片。督亢一地,尽是良田。七月上计,临乡圩田已达千万亩。均产六石余,年入谷六千万石。

    以年口粮三十石(普通壮劳力一日两餐,需二十二石。临乡壮劳力一日三餐,需三十石)计,能养壮劳力二百万。若以一家老幼妇孺计,足可养八百万口。

    着实惊人。

    &



1.72 误打误撞
    盯着手中硕大一个钱囊,兵丁尤未能缓过神来。

    “大大大大……哥。”秋风一吹,裆下冰凉的兵丁,这便颤抖着牙关开口:“走走走走……了。”

    “过来扶我一把。”兵丁浑身一软,瘫软在地。

    “我们也跑吧……”说话之人亦心有余悸。

    “不,接着,收钱。”大哥终于回过神来:“可不能,便宜了这些流民。”

    “哦!”众家兵这便互相搀扶着起身,各自收拾心情,继续收钱不提。

    回头看了眼残破的樊舆亭,当中一蓑衣大汉这便愤声说道:“大哥为何要给钱,杀了便是。”

    “十文钱而已。难不成为了十文钱杀人”渠帅嗤鼻一笑:“我等泰山豪杰,岂能如此作践自己。”

    “大哥言之有理。为十文钱污了我等手中钢刀,这买卖不做也罢。”便有人答道。

    翻过一个缓坡,如玉带般蜿蜒流淌的易水,即入眼帘。易水河岸,简易的港口泊着一排明轮舫舟。上下两层可乘百人。一趟能运千人。

    “蓟国也太小气。听闻前几日在渤海口灭掉管承三千海贼时,皆是能装千人的大船。此处流民多过蚍蚁,何不换大船。”

    “船小好调头。”渠帅一声低笑:“且上船。”

    “喏!”

    四处看过,一群壮汉这便混入蹒跚而行的人流,随流民向港口挪去。

    “前人止步。”渠帅正欲登船,背后忽有人开口。混入人群中的蓑衣大汉浑身骤紧。正欲拔刀厮杀,却又听那人说道:“队中长人,且出列。”

    流民前后张望,纷纷将目光投向身披蓑衣,将脸孔遮掩在斗笠下的昂然大汉。没办法,与这些骨瘦如柴,面黄肌瘦,有气无力,摇摇欲坠的流民相比,孔武有力的蓑衣大汉,怎么也不像流民。

    叹了口气,渠帅缓缓直起身,更显魁梧高耸。

    气势逼人。

    周围流民纷纷避让不及。闪出一片空地。

    “壮士且随我来。”先前记录登船人数的那个青年文士,这便走上前来。

    “去往何处”渠帅假装不知。他也真不知。

    “去往黄金台,四方馆。”青年文士打量着渠帅孔武的身躯,面露惊喜:“壮士非比常人,岂能混入流民营地。可往四方馆,若通过诸位馆丞考试,便可因才是举。为蓟国所用。”

    “敢问足下,何为考试。”

    “萧何举韩信,设坛即拜,不复考试。”文士出口成章:“乃是‘考而察举’也。”

    “可是‘孝廉’、‘茂才异等’、‘贤良方正’这些”一听察举,渠帅这便理解了。

    “非也,非也。乃是‘优良及第’、‘善步水骑’,‘以一敌百’、‘一骑当千’亦或是‘万人敌’,诸如此类。”青年文士不由分说,忽然近身,拉着渠帅便走。

    藏身在队伍中的众蓑衣大汉,蓦地替他捏一把汗。

    上一个也想拉大哥手的小白脸,被一刀劈成两片了哇。

    “足下且慢。还有众兄弟在队伍之中……”渠帅不敢太过用力,生怕将这文弱书生扯倒在地。

    “在何处”文士果然止步。

    回头一看。但凡身披蓑衣,高人一截的壮汉皆历历在目:“可是蓑衣长人”

    “正是。”渠帅这便答道。

    “这有何难,且一同叫上。”

    “如此,也罢。”渠帅右手被捉,便换成左手,轻轻一挥。蓑衣大汉心领神会,这便走出流民队列,汇聚到渠帅身边。

    “正值多事之秋,诸位皆可一展所长。生当其时,岂非大快人心!”文士伸长手臂,用力招手。易水北岸便有一画舫横渡而来。

    送众人登船,文士忽又想到一事:“壮士留名。我且作书为你等举荐。”

    “琅琊颜浪。”渠帅脱口而出。

    “琅琊颜……”正悉心记录的文士忽然皱眉:“此名……何人所取”

    “乃是……”渠帅不禁词穷,转而问道:“名不过一号耳,有何所谓”

    “大丈夫当配三尺剑,纵横沙场,青史留名。岂能叫此俗名‘孟浪,犹率略也。’,浪



1.73 为女聘师
    “大哥为何不直去临乡,反去那黄金台。”待抵近对岸,船上便有人问道。

    “我等此来,身负要务。当见机行事。若能面见蓟王,一击而中。又何须奔波操劳,四处放火”渠帅这便言道。

    “大哥说的是。所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太守待我等不薄,若能一击而中,蓟国必将大乱。此战易耳。”有人附和道。

    “那书生倒是有趣。”人群中忽另有人开口。

    众人纷纷点头。又有人笑着打趣:“能如此近身而未死者,其乃第一人。”

    “却不知。如我等,在蓟国能位居何位”便有人瞥向渠帅手中荐书,目光闪烁。

    “还能是何位不过是马前弃卒罢了。想我等草寇,呼啸山林,如何能与这些世家子弟平起平坐。”不提还好,一提出身队伍中便有人颇为气恼:“大哥此去必自取其辱。”

    “无妨。”渠帅笑道:“此去当掩人耳目,切记不可露出破绽。”

    “喏!”众人纷纷应诺。这便登车不提。

    南易水蜿蜒流淌,滋润两侧农田。秋收已过,原野里空空荡荡,甚是荒凉。

    赵娥女扮男装,轻身前来。乃因刘备心忧女儿教养,欲聘赵娥为女师。

    先秦时,诸侯公卿之女,皆有女师教导。汉代因之。“太后自入宫掖,从曹大家受经书。”班婕妤亦“为众女师”。

    事实上。汉代的女权,体现在方方面面。甚至爵位世袭,亦有女子。只需高于六尺二寸,身无残疾便可。

    所以,在刘备看来,规定身高需高于六尺二寸,其实就是为了区别男女。毕竟,女子中少有能高于六尺者。诸如何后身高七尺余,惜墨如金的刀笔吏,甚至要特别标注。为何要如此暗中区分,必是有所顾忌。

    女子为官,亦是常见。

    时下宫官中,有:女尚书、女御长、女史、女侍史、女骑等。除此之外,还有诸园贵人、女师、女医、女巫,不一而足。朝廷内外,皆有大量从事各种具体事务的女官。如:

    女尚书。尚书始于前汉成帝,今汉尚书权力渐大,亦有女尚书之职。《后汉书陈蕃传》:“郑飒等与赵夫人诸女尚书并乱天下。”注云:“女尚书,宫内官也。”女尚书比之尚书,掌管皇后诏令。

    女御长。《周礼天官》中载有女御之官,“掌御叙于王之燕寝”。在汉时则更名为女御长。“女长御比侍中,皇后见娙娥以下,长御称谢。”女御长乃为掌后宫侍妾、宫女等之女官。

    宫长。后宫设宫长之职,亦为女官。《汉书外戚传》:“宫长李南以诏书取儿去,不知所置。”

    女史。先秦时,已有女史之官。《周礼天官》云:“女史,掌王后之礼职,掌内治之贰,以诏后治内政。”汉代亦设女史。乃为掌后宫礼仪之女官。“中常侍长秋太仆高乡侯览长跪受玺绶,奏于殿前,女史授婕妤,婕妤长跪受,以授昭仪,昭仪受,长跪以带皇后。”

    女侍史。乃宫中主服侍等职之女官。“尚书郎入直台,廨中给女侍史二人,皆选端正妖丽,执香炉、香囊、烧薰、护衣服,奏事明光殿中。”

    女骑。皇后出行,多用女骑。“中宫,女骑六人。”三百亚马逊中,刘备亲选出六位最强大的女猎手,为王妃女骑。九位如夫人,亦各有五骑。曾为约药的二十八位女战士,悉数入选。

    侍女。汉代后宫妃妾,多有侍女。“母唐姬,故程姬侍者。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辟(经期),不愿进,而饰侍者唐儿使夜进。上醉不知,以为程姬而幸之。”

    &



1.74 黄金台上
    一路行来,见两侧商肆,商客盈门,行人如织。货物堆积如山,舫车列成长龙。条条长街,连通南港与临乡。繁华异常。

    赵娥不禁感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同车少吏这便笑道:“如(赵)大家所言,蓟国水陆通达,畅行南北。便是西域,每月亦有商队往来。财源滚滚,日进斗金。”

    赵娥欣然点头:“蓟国富甲天下,便是此因。”

    “大家说的是。”驷马停稳,港口少吏打开车门,摇下折叠踏板,先行下车。已有宫女赶来迎接。

    对于这些小巧而实用的机关器,赵娥一路所见,颇多惊奇。王宫马车对设双排雅座,车门改为侧开。车盖与车厢一体筑造,车门坚木包铁,内衬皮革,外包黑釉搪瓷,车门上置白琉璃窗,内悬素纱钢丝网帘。车前,车尾皆装有两盏琉璃车灯,车厢三重避震。轮辐皆钢铸,坚固又耐用。

    “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时下驷马安车,乃是给荣归致仕的朝中大吏们的养老标配,自然要敞开了坐。四面垂帘,可比锦衣夜行。无人看见如何能显示身份。

    然封闭式车厢的好处显而易见。无论出于安全,还是出于**皆高于普通马车。

    最主要,只需放下窗帘,便无人可从车外窥探。乘车者亦无需操心那些隆重的乘车礼仪。一举数得。

    乘车需除鞋,古时登堂入室,甚至要除袜。上古时,有大夫“袜而登席”险被君王断足。汉时无需除袜,却仍要除鞋。于是剑履上殿,成为权臣标配,至高荣宠。马车内备有软底青丝履,可供乘者换穿。鎏金香熏球自然也是必备。

    以防有人风尘仆仆,来不及更换足衣,乃至散发异味岂非不美。

    事实上,并无此种状况。濯发洒足乃是每日必备。尤其是女子出行,心衣罗袜,更是要足量预备,勤于换洗。绝无异味。穿鞋下车,入宫门,穿南殿,跨绿水,拾级而上。女官通禀,刘备这便与赵娥殿内相见。
1...163164165166167...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