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此事,正如袁绍等人告知刘备。

    段珪又道:“大将军梁冀既得友通期,便以己度人:家中发妻孙寿亦是洛阳城难得美人,为何却专宠友通期乃至友通期容貌被孙寿尽数割毁,亦不离不弃,深深爱之”

    “为何”刘备以为二人乃是真爱来着。

    “大将军曾对秦宫私言:‘乃因友通期曾是帝妃也!’”段珪嘿声一笑:“帝王所好,必成风尚。世人竞相模仿。今陛下好驴车。乃至驴同马价。故曾侍奉顺帝的帝妃友通期,深受大将军梁冀所爱。”

    一句话言之:追求僭越带来的危险刺激,超越纲常伦理的逆袭快感。

    一想到睡了皇帝的女人,大将军梁冀就止不住的雄风万里,酣畅淋漓啊。

    段珪这便说道:“于是乎。大将军梁冀便命嬖奴秦宫,暗将太仓仓楼,修建成了君侯口中的‘销金窟’。供那些愿为一亲帝妃芳泽,而豪掷千金的贵客一夜风流。得偿夙愿之所。”

    刘备明白了:“莫非,此处女子,皆是被罚出宫的帝妃”

    见段珪掩口而笑。曹节这便笑问:“君侯可知‘诸园贵人’”

    刘备摇头:“不知也。”

    原来。

    时下的诸园贵人,有两层含义。

    本意为住在各园离宫的贵人,位次皇后,金印紫绶。“离宫”乃是指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离宫多建在城外皇家园林内。故合称“各园离宫”。

    后与殉葬制度结合。始皇帝崩,秦二世令后宫‘非有子者’殉葬,死者甚众。到了汉代,殉葬制度取消。新皇往往令后宫无子者为先帝守陵,这些宫女,便是诸园贵人。

    《后汉书安帝纪》:“赐诸园贵人”。注云:“谓宫人无子守陵园者也。”《后汉书皇后纪》:“及帝崩……诸贵人当徙居南宫,太后感析别之怀,各赐王赤绶,加安车驷马,白越三千端,杂帛三千匹,黄金十斤。”《后汉书皇后纪》:“和帝葬后,宫人并归园,及后赐周、冯贵人。……又诏诸园贵人,其宫人有宗室同族若羸老不任使者,令园监实核上名,自御北宫增喜观阅问之,恣其去留,即日免遣者五六百人。”

    所谓“宫人无子”者,来源有三:未曾被皇帝临幸过,临幸过但没有怀孕,曾经生育但孩子不幸夭折。另外,




1.84 蟾宫折桂
    曹节正欲开口,身侧段珪却抢着言道:“君侯切勿心急。既来之,则安之。奴婢们已备下酒宴。请君侯移步,此地不宜多言……”

    “也好。”刘备不疑有他,这便起身。三位大内官连忙站起。由段珪引路。出后门,跨覆道。在一座座馆舍间往来穿行,终停在了一处靠近北邙的别馆前。

    ‘折桂馆’所有馆舍,皆修成‘凵’字型三合院样式。且皆坐西朝东。如此设计,正好避开了背后南北二宫的探视。面朝东郭,仓楼居高十数丈,郭外人家不过重楼三层,更难仰视。于是禁中、民间,皆不知太仓顶楼还有如此隐秘之所。

    正所谓灯下黑。越是靠近危险的地方,反而越安全。距离南北二宫如此之近,暗中经营数十载,竟无人发现。可见一斑。

    刘备看似随意,实则步步提防。然而正如班定远所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刘备担心的是,七位小姐姐的身世若真与此地相关,乃是诸园贵人与帝国权贵的私生子……

    一旦此地暴露,东窗事发。为保住皇家脸面,与‘折桂馆’相关的一干人等,势必会被扑杀灭口!万一顺藤摸瓜,牵扯到七位小姐姐,岂非大大不妙。于是,无论如何,刘备也要知晓七位小姐姐的真实出身,并彻底剪除后患。消灭与‘折桂馆’相关的一切证据,防患于未然。

    事实上。听闻几位中常侍的述说后,刘备越发觉得,此事与陛下无关。至于牵扯到宫中哪位天后,刘备却不得而知。已经失势的窦太后,或许可以排除在外。

    院门已经开启。因馆舍皆凌驾在仓楼之上,故而为节省空间,庭院十分窄小。更像是一个用于行走的廊道。

    尽管如此,却也修建的精致绝伦。拾阶而上,脱鞋入内。装修精致典雅的馆舍内,已备好酒菜。将刘备请上主座,三位大内官依次作陪。

    桌上琉璃瓶中盛装的竟是入贡的翠玉琼浆。刘备进贡之物,今又被拿来款待刘备。这些大内官,实在是手眼通天,胆大妄为。

    直到此刻,掖庭令毕岚这才迟迟取下假面。

    想必此地才是真正安全之所。

    谨慎也是对的。

    “君侯,请。”曹节先行举杯。

    “请。”刘备举杯相迎。不等曹节先饮,便满饮了一大口。

    曹节浑浊的老眼中精光一闪。亦仰头喝下大口。

    正如先前所说,三十度的翠玉琼浆,便是纵情酒色的陛下,亦三杯即倒。普通人是绝不敢满饮此杯的。

    以刘备酒量,自然可以。然而孤身到此,身怀使命,不可不防。

    话说,若不是忧心七位小姐姐的出身会是大破绽。刘备又岂能只身赴险,与三人周旋!

    开弓没有回头箭。

    先弄清七位小姐姐的身世,再做打算。

    心念如此。刘备这便展颜一笑。表情自然松弛,如沐春风。

    三杯酒下肚。人前恭谨,人后狂妄的宦官们,这便原形毕露。张口闭口,皆说的是内宮隐秘。直令人大开眼界。

    酒过三巡,长乐太仆段珪已醉眼惺忪,口涎横流,东倒西歪。却仍不时鼓掌自乐,大呼小叫。

    曹节偷眼看向刘备。见刘备亦露醉意,这便冲掖庭令毕岚使了个眼色。

    掖庭令毕岚心领神会。强行举杯,摇摇晃晃的站起。踉跄着走到场中,冲居于主座的刘备遥执一礼。

    不料弓腰时脚步虚浮。向前猛冲数步,这才堪堪稳住身形。

    “君侯在上,且听老奴一言。”毕岚龇牙一笑:“有道是蟾宫折桂。宫锁嫦娥。折桂馆中,亦有镇馆之宝。天下勋贵纵豪掷千金,亦不得闻其名。今日,今日君侯亲临,我等无以为报。这便将镇馆之宝,蟾宫嫦娥,献与,献与……君侯。”说完,竟涕泪横流。

    不等刘备答话,便自行饮尽杯中酒,踉跄回位。捶胸顿足,满脸痛惜。只差嚎啕大哭了。

    送的这么勉强,不如不送啊。

    刘备不禁气笑:“却不知蟾宫嫦娥,是何等人物,竟让内官如此肉痛不舍”

    曹节指着肉痛不已的掖庭令毕岚,连连摇头。眼中却尽是笑意。这便转向刘备:“君侯,且随老奴一观。”

    &nb



1.85 多长为宜
    待撕扯声渐止。两人拖一物的脚步声亦远去。刘备这才轻轻翻身,与美人并肩躺了下来。

    内官名为献媚,实为抹黑。拉刘备下水。

    此女必是先帝宠妃。或是宠妃与勋贵私生子。身份微妙,不能示人。一旦与她有染,刘备自当守口如瓶。不会轻易吐露与‘太仓折桂’相关的只言片语。否则便是引火烧身。

    对刘备而言,此女亦是投名状。若不纳此女,自甘堕落。与幕后之人沆瀣一气。刘备又如何能取信以曹节为首的众内官

    故而当内室门开,见到此女的瞬间,刘备便知宦官用意。

    这便顺水推舟,逢场作戏。假装与此女亲热。

    刘备虽翻身离去,与她并排。却伸脚去蹬榻尾扶手,弄得床榻咯吱作响。

    如此异响,美人岂能不知。这便咬牙道:“君,可否勿动”

    刘备摇头轻笑:“谨防隔墙有耳。万一还有人窥视,见床榻一潭死水,如何能信”

    “……”美人咬牙向外轻移,不与他沾身。

    借咯咯吱吱声遮掩,刘备边摇边问:“敢问美人芳名因何至此”

    “妾的名字,早已忘了。”美人无由来叹了口气:“却不知,君又是何人”

    刘备轻轻开口:“临乡刘备。”

    美人眸中似有异彩:“可是豪掷一亿钱,与陛下对赌西域的临乡侯”

    “正是区区在下。”刘备一愣。本以为高居此地,理应消息闭塞才对。“美人如何得知”

    “能豪掷一亿钱,与当今天子对赌。试问天下还有几人”美人似对‘一亿钱’相当敏感。

    却不知美人作价几何。

    刘备轻轻点头:“美人还未告知,如何知我来历”

    “君侯莫以为,我等皆常住此地”美人聪慧,已知他所想。

    “不然呢”刘备反问。

    “馆内女子皆住在别处。若是‘诸园贵人’,平日自当住在帝陵之内。皆趁夜而来,鸡鸣乃归。”美人答道。

    刘备却听出言外之意:“莫非美人不是‘诸园贵人’”

    美人叹了口气:“妾之身份,事关重大。临乡侯还是别问了。若得脱逃,妾自当坦诚一切。须知,内官将妾献与君侯,从此君侯便与此地、此事,脱不了干系。”

    刘备轻轻点头:“我已知也。”

    “妾与君侯只是初见,为何以诚相告就不怕妾是外面一干人等的同伙”美人又问。

    “你若是同伙,又何须咬舌自尽”刘备抬起指节摇了摇,上面仍留有一圈清晰的牙印。

    美人幡然醒悟:“先前君侯假意调戏,莫非只为以身相试”

    “然也。”刘备得意一笑:“本侯娇妻刚刚诞下麟儿。母子远在临乡,心中无时不刻不牵挂想念。又如何能与美人翻云覆雨。”

    “君侯乃真豪杰。”似言之未尽啊。

    刘备不禁被气笑:“美人是夸我还是扁我”

    “自然是大大的夸奖。”美人柔声答道。

    两人一时无言。只听床榻在卖力的咯吱作响。

    许久,美人忍无可忍:“君侯可止也。”

    刘备却断然摇头:“如此短时,必令人耻笑。”

    美人蹙眉追问:“君侯以为多长为宜”

    刘备答道:“最少一个时辰。”

    美人愤而侧身。

    刘备却又叮嘱道:“切莫靠近纱帐,若印出人影岂不露出破绽”

    美人虽无声,却悄悄向后挪了挪。

    伴着咯咯吱吱的摇床声,渐渐放下心防的美人,自枕藕臂,沉沉入睡。

    刘备亦闭目养神。暗思后事如何。不料后半夜酒劲上头,也醺醺入睡。

    不知过了多久,忽听帐外有人轻唤:“君侯”

    刘备猛然睁眼。美人已悄无声息的缠了上来。刘备低头一看,见美人睫毛扇动,这便了然。深吸一口气,挑帘视之。

    正是先醉先醒的长乐太仆段珪。

    “何事”刘备皱眉发问。上位者的气息蓬勃而出。

    长乐太仆段珪加倍恭谨:“回禀君侯。时候已不早了,再晚怕是要误了正事。”



1.86 摒除破绽
    天梯直落地下。

    由曹节等人引路,辗转抵达了一处地下甬道前。入口设有暗门。搬动机关,暗门缓缓升起。后面是一条不知年月的下水道。门后还泊有扁舟。四人上船,段珪划桨,沿下水渠道,一路前行。

    黑暗中少有光亮。四人皆静默无声。只有船桨间隔不断的划水声。

    刘备这便问道:“此暗渠是何人所建”

    曹节答道:“年代久远,已不可知也。或有洛阳城时,便有此渠。”

    刘备懂了。先有此暗渠,后人又借此渠,修建往来内城的密道。

    又行一段,扁舟开始减速入港。借助穹顶洒落的天光,依稀可见一排排,排列整齐,做工考究的扁舟。正静静的停泊在港口。刘备这便醒悟:“想必当年那些勋贵,正是从此处舟行城内,再乘天梯抵太仓折桂。”

    “然也。”曹节欣然点头。一夜风流后,刘备便是自己人。无需再刻意隐瞒。

    众人弃舟登岸。沿港口长堤再行一段。通往上层甬道出口的石阶,随之出现在面前。

    和先前登舟时的下行石阶一样,这条上行石阶,亦年代久远。拾阶而上。掖庭令毕岚搬动机关,一道和入口类似的暗门徐徐升起。入目是一间装修考究的内室。满满汉式风情。

    换句话说,有人在密道出口处,建了一栋馆舍。将整个密道遮罩起来。

    待暗门徐徐落下。果然组成了一面与四周天衣无缝的墙壁。

    “君侯且随我来。”曹节引路。出密室,又见长廊。廊道一面,排列监牢。牢门紧锁,不知何用。穿过廊道,又是一条向上的石阶。登上这条石阶,才真正抵达地面。

    也即是说。监牢和密室,皆设在地下。通往内城的暗渠,在更深的地下。

    正值春光明媚,院中鸟语花香。

    堂前正端坐一人。面朝庭院,悠然自得。【…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几个小黄门围坐左右,正为其端茶续水,扇风捶背。

    见刘备来看,曹节笑着伸手。示意他自行上前。

    刘备这便整理衣冠,向堂前走去。

    听到脚步声,小黄门急忙避让。不等站定,便有人为刘备摆上坐席。

    刘备长揖行礼,自行落座。

    眼角的余光瞥见刘备袍袖,主人这才回身。

    果然风仙道骨,世外高人。虽年迈,然五官仍极为俊秀,异于常人。刘备心中一动:“可是秦太仓”

    老者微微一愣,这便指了指耳朵,又指了指嘴唇。

    听不见也说不得
1...104105106107108...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