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至少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花鸟鱼虫市场就开始变得兴旺起来。
这甚至直接促进了长春君子兰的价格暴涨。
远在北地的“大将”他们刚刚搜罗好两百来盆的君子兰,行市就骤然飙涨了三成。
让这帮小子已经见着浮盈了,正乐得止不住的想法把花儿往“滨城”运呢。
此外还有各类报纸杂志的销售大增呢。
毕竟能享受“包干供给制”的离休干部是少数,而退休人员看报也是看习惯了的,况且他们回家之后空闲时间一下就多了起来。
因此即使不再能免费蹭公家的报纸看了,花自己的钱,他们也得继续维持这个习惯。
像常局长就是,正式退了之后不但在邮局订了在单位能看到的大部分报纸。
为了打发多余时间,他还有了逛书店、书市,淘换古旧书籍和旧报纸的爱好。
在琉璃厂,洪衍武就与他不期而遇过好几回呢。
而当洪衍武发现常局长这个爱好后,很快就给常家送去了两千元。
说是要赔偿常家因他失去的藏书,可这用意不言自明,就是怕常局长钱不够用。
常局长呢,推了几次没能推掉,也看出他确乎一片诚心,最终还是欣喜的受了。
这下可好,老头儿每天就更热衷地泡在旧书堆里了。
别忘了,当时这些玩意还不值钱。
就再是珍本古籍,十块二十块顶天了。
要用这笔钱干这个,没个两三年可花不掉。
总的来说吧,就是离退休制度,已经开始把老年人变成社会中专门的一类消费群体了。
只是当时的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罢了。
而其次,与这种高雅爱好相对的却是,由沿海地区向内地蔓延的精神污染,也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程度。
因此1982年3 月12 日,国家上层颁发《关于严禁进口、复制、销售、播放反动黄色下流录音录像制品的规定》,揭开改革开放后全国性首次反精神污染的序幕。
像宋国甫带队扫荡了西城区的书摊报摊,就查抄到了不少以延边人民出版社《玫瑰梦》为代表的淫秽色情图书。
共有三十多种,近两千余本。
虽然有一些书籍在抄没后不可避免地“损耗”掉了,算是给清白的人间留了点余毒,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五个手指头还不一边齐呢,只要不继续在社会层面散播,睁只眼闭只眼也就算内部福利了。
因为真较真,得先从上面下手,光副局长就挑走了十几本呢。
嘴上说是“批判”,但怎么回事谁说得明白。
所以宋国甫也就没客气,偷偷也留了一套《玫瑰梦》带回了家。
他先郑重其事的给上下册包上了书皮,让后在封面和册页上都写上了《工商行政管理资料》后,这才放进了自己的书架,以便随时“批判”。
只是想了想,这事儿终归没好意思告诉洪衍武,也就头一次“独闷儿”了。
当然,什么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
如果说对这些图书的封禁查抄是理所应当,对社会风气的建设具有一定积极效果。
但不合情理的情况也会同时存在,像过犹不及的批判与禁锢就发生在了音像市场上。
作为标志**件的,就是当时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叫《如何鉴别》。
作者都是老一代作曲家,有的还非常出名。
这本书近五万字数,定价两毛二,印了33030本,着重收集了对刚传入内地的被众多年轻人膜拜的港台流行歌曲的
靡靡之音的批评。
其中邓丽君演唱的《何日君再来》、《夜来香》、《蔷薇蔷薇处处开》,受到的批判最严厉。
书中说“此类庸俗歌曲对我国某些青年男女,实是色情引诱之声,精神麻痹之剂”。
这本书一经出版就成了封禁歌曲的依据,随后也就影响到了对内地歌曲的界定。
像最当红的演唱者中,“后面有人”的杨卫帆、苏晓明、朱逢博没人敢贸然批判。
但性格倔强不受团领导所喜的独唱演员的谷依,却因为一首“气声”唱法的《乡恋》成了国内的反面典型,在报纸刊物上被重点批判。
舆论把这首歌说成是《何日君再来》的翻版,是投降歌曲、是卖国歌曲、那是学西方的反动歌曲。
所以本来
第736章 上台阶
最后咱们就得说到洪衍武的生意了。
这一次,尽管洪衍武大撒巴掌了,前前后后至少有俩月一点没顾上。
但由于分工明确,奖惩合理,利益分配有据可依。
底下人各司其职,让各方各面都运转正常。
这就是制度带来的好处了。
甭管是吃偏门还是怎么地,反正洪衍武用公司化的方式来管理的这些灰色产业,在国内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创举。
他相当成功的让靠他吃饭的每一个人都成为了利益共同体。
也就充分调动了他们各自的劳动积极性,合理地发挥出了他们各自的能力。
实事求是的来说,他所制定的制度,从合理性、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已经超越不少当代的港资和外资企业了。
甚至足够成为工商管理课程上供商业精英们学习的商业范本。
而另一方面,洪衍武带的这些人正因为出身是最底层的,却因为他拿到了最上等的收入,改变了生活轨迹,有了光明的希望。
他们同样反馈给了洪衍武一种正常企业难以企及的回报,那就是忠诚度。
许多人跟着洪衍武干,如今已经并不光只为了钱了,对他有感激、还有信任、还讲情义、负有道义。
有了这些东西,这伙儿嘎杂子琉璃球们所产生的凝聚力,恐怕都能与我们最讲团结和集体意识的军队相媲美了。
但这还不算完,在大家都把劲儿往一处使的情况下,偏偏还赶上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那想不发财都难。
于是几乎所有的产业都出乎洪衍武的预料,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比如说外汇券套购吧,当下的社会形式是这样的。
1982年4月,来王府井逛街的人们惊奇的发现,在这条京城最著名商业大街的南口,伫立起了一个4米多高,六米多宽的巨大的广告牌。
广告牌上的内容,罗列的全部是日本“sony”公司的家电产品。
几乎同一时期,电视台播放的东芝广告带来的冲击也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
京城几乎所有的孩子们都在唱广告里的音乐,“偷去吧(toshiba),偷去吧(toshiba),新时代的东芝。”
而随着创刊两年的《家用电器》杂志的发行量上升到二十五万份,王府井百货大楼,也开始把过去的分门别类的各个家用电器组合并,成立一个包揽了几乎全部家用电器的专卖柜台。
再加上尚未来到夏天,市场上的冰箱、电风扇就已经开始供不应求。最热门的彩电票在黑市里的收购价已经跃升为五百块一张,几乎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畅通无阻的“通行证”。
这些新变化无不在向人们宣告,家用电器热潮已经来到,提醒着京城人,你们的生活将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流行时尚重新塑造。
那不用说,如今旅馆里谈成的业务中,进口的彩色电视机也就超过了烟酒,成了利润最高的主流商品。
卖出一台就够这帮小子们赚个三四百的了。
因此从春节之后开始,有不少人,每个月仅靠拿提成就能挣出一台大彩电来。
自然而然的,洪衍武的利润也随之水涨船高,在这一块,每月能平白多出四五万利润来。
服装批发上呢,“大宝”、“力本儿”算是把这一摊彻底撑起来了。
账盘得清清楚楚,不但运货到京,还得负责把货分批出去才肯跑二回,很是尽职尽责。
这几个小子也挺有灵性,见花城那边运动服卖得好,开始尝试着少批量往京城弄。
没想到这些衣裳一到京城就被疯抢,好销得很。
后来几个人一合计,就琢磨过味来了,是“女排”在起榜样效果。
于是开始大批量往京城倒腾,现在已经在京城掀起了一起“运动服热”来了。
而服装市场这边呢,“刺儿梅”也挺尽心帮衬着。
自从听说洪衍武想把摊子都租出去,她就主动帮着拉了一帮江湖里的老相识租了服装夜市的摊子。
现在的情况是,洪衍武也就剩十几个摊子没出去了,差不多原来市场四分之三的人都吃上了“供奉”,跑到“秀水街”挣外国人的钱去了。
而他们弄到手里的那些外汇券也没糟践,大部分又按市场行情被“大勇”的人给兑换回去了。
这还真有点自我循环“小托拉斯”的意思。
至于“小百子”、“淘气儿”、“顺子”各自那一块的烟酒业务,和“菜刀”、“三蹦子”的古董收购的业务呢,也各自都在顺利进行着。
不过值得一提的,倒是“顺子”这小子有点鬼机灵,竟然让他给琢磨出一个套购牟利的路数。
就靠着这一招,他和“淘气儿”的烟酒店,即使不靠从
第737章 美国“催巴儿”
和这些各项产业的负责人们相比,更不可抹杀的是陈力泉在幕后掌总的功劳。
这段时间里,为了不让洪衍武再为这些琐事操心,他四处奔走,严格督促底下人按照洪衍武定下的方向和规矩办。
像“大宝”、“力本儿”他们弄的电子表、计算器、色情杂志和扑克,一有超出合理界限的苗头,都是他给挨个掐灭的。
而“顺子”和“淘气儿”提出想弄洋烟儿卖,也是他一口回绝的。
所以说要没有陈力泉镇着还真不行。
什么叫“千里堤坝、毁于蚁穴”啊
底下人卖力是卖力,但弄不好就会因为一个“贪”字,动了不该动的心思,最后出了圈儿。
除此之外,最绝的是,陈力泉和“小媳妇儿”还给洪衍武弄了一个完全超乎预料,绝对意想不到的大惊喜。
不声不响的,他们俩居然给洪衍武弄来一个名叫“安吉洛?尼奥尼”的美国“催巴儿”。
(注:催巴儿,京城土语,等同于马仔。引申词“碎催”,意为专门操持琐碎小事儿,最底层的马仔)
这多半拉月以来,“小媳妇”天天都跟赶牲口一样,逼着这小子到处跟外国人攀谈,替他们兑换外汇券去。
效果那是出奇的好啊!这洋鬼子在老外活动范畴内哪儿都能去,口才也很不错,外国人又容易相信他,警察也不会注意他。
这样兑换不但变得安全了,成本降低了,成交量也迅速翻了个俩跟头。
才这么几天就兑换出了十万外汇券……
洪衍武惊闻此讯,差点没把下巴掉地上。
直到仔细听陈力泉讲述完经过,又亲眼看了被陈力泉扣下的一本美国护照,他才敢相信这件事是真的。
怎么回事啊
嗨,这事儿的具体经过还得从“小媳妇儿”的业务说起。
必须得说,这世界上任何行当里都有祸水。
哪怕是像倒腾外汇券这么好挣钱的偏门行当也是一样。
因为人的贪和懒是没有无底线,总有那么些人不满足,想要更轻松的挣钱,想要一朝暴富,去琢磨邪门歪道。
于是没有最偏,只有更偏,这一行里也就诞生了一种对行业信誉破坏性极强的魔术人才。
这些人变的魔术只有一种,就是在双方成交付钱时,他们当着对方的面先数一遍。
然后等到对方把钱拿走,回家自己再数,往往就会发现,只剩下一五一十,十五二十就凭空变没了。
看上去很神奇吧
其实说破了根本没什么。
这是贼行里的惯技,过去叫做“择叶子”,如今就叫“掰券儿”。
具体操作的窍门呢,就是在数到一半的时候,点钱的左手把一部分钱或券儿往里一折,就顺势握在自己手里了。
然后等钱或券儿都数完,再用右手把钱或券儿递过去,自然就少了。
这一手稍微有点道行的“佛爷”都会,“小媳妇儿”自己也很精通。
其实别说他了,就连他媳妇儿——“小奶酪儿”,都让他教会了。
另外圈儿里的人,也大多知道他“黄牛”里的“前辈”,还和把着“友谊商店”门口的“大勇”一伙儿是哥儿们。
那么按理说,谁吃这个亏也轮不到他。
可偏偏他点儿真是挺背的,愣是冒出个外国同行来,让他吃了大亏。
“涮”他的就是这个“安吉洛”。
当时“小媳妇儿”是在长安街上遇见这洋鬼子的,轻而易举搭顾成功,价格也谈的不错。
他还以为碰上了“肥羊”,高高兴兴把一千零五十块人民币给人家了。
可结果呢,却只换回来四百的外汇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