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力本儿”甚至故意起哄,说要买可以,除非价格再跌一跌。

    这可是兄弟俩没料到的严重后果,一时间,他们脸色都发绿了。

    还是陈力泉善良本性难改,实在有点不忍心,觉得他们太过可怜,再次出面替他们说了情。

    而洪衍武不愿意让泉子不痛快,这才看他的面上,做主放了兄弟俩一马。

    但实话实说,这两兄弟人品还真是不怎么样,实在对不起陈力泉的这份好心好意。

    &nbs

    p; 因为尽管洪衍武再三询问他们毛领子的质量和数量,可这两个人表面信誓旦旦打着包票,背后居然打着埋伏呢。

    只是他们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时候,却真是万万没能想到。

    在明晃晃的大太阳底下,洪衍武居然会不厌其烦,带着他的人一麻包一麻包的验看,非得一一数清楚了,验清楚了,才肯付钱收货。

    大概是眼见这帮子北方人比南方人还要细心,心知情况不妙,两兄弟便赶紧竭尽所能装委屈,演上戏了。

    他们一会说这样太麻烦了,都看过不知要到什么时候,还是数数麻包就可以了。

    他们一会儿又说洪衍武他们太不相信人啦,说没想到堂堂的首都人,也是这样的小家子气。

    可他们今天偏偏撞见了克星,无论怎样作好作歹,洪衍武就跟没听见一样,只是低头对货。

    这样一来,哪怕其他人有点觉得脸面上不好看,也没其他心思了,都跟着洪衍武默默数着、验着。

    马脚很快就全暴露出来了。

    敢情这些货,就堆在最上面的六七个麻包是完全没问题的,越往下猫腻




第698章 不贪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笔买卖做得忒划算。

    两万四千一百多条毛领子用六千块拿下来,平均成本不过才两毛五一条。

    而这玩意照大家的估计,弄回去两块五也卖得出去。

    那不跟走在地上凭空捡了个装满钞票的箱子一样

    所以别看接茬找车,一趟趟把这批货运回“京城路”的仓库去,搬上搬下的,并不是个很轻松的差事。

    可整个过程里没人有半句牢骚,大家伙反倒兴高采烈,干得格外起劲。

    完了事儿,“刺儿梅”还直给洪衍武道喜呢。

    “小武,刚租了房就来了货,就没有你这么合适的。看我说什么来着你这脑子,不发财简直没天理。”

    洪衍武笑呵呵的。

    “嗨,这纯属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别客气啊,咱们见面有份儿,要几包你说了算。”

    “刺儿梅”哪里好意思接受。

    “别了,该是谁的是谁的。你照应我的地方够多了,我不能占便宜没够啊。”

    “别的不说,今天这事儿,横是让我亲眼目睹什么叫‘货到地头死’了。真是可怕。

    “就冲你让我长了这份见识,就冲你的特意提醒,我就该给你交学费,得永远记着你的好。”

    “小武啊,你知道的东西可真多啊,也称得上算无遗漏了。难怪能铺开这么大局面,干什么什么成。”

    洪衍武不免又是一笑。

    “姐姐,再夸下去,我就脸红了。”

    “其实这道理很简单,谁都能想明白,我的提醒不过是应当应份的举手之劳。”

    “最后到底能不能得着好,终归是靠您自己来把握。所以千万别谢我。”

    他的谦虚一点没起作用,“刺儿梅”分得清好歹。

    “话是这么说,可要不是你特意点明,说的简明易懂,我能茅塞顿开”

    “恐怕没你的指点,就是我自己吃过亏也未见得能明白。咱心里有数,就是得谢你。”

    两个人这头正客气着,洪衍武的手下们叼上了烟卷,也过来凑热闹了。

    这几个小子们,不但都好奇洪衍武是怎么知道那兄弟俩的货有问题的。

    还个个说,“得亏洪爷圣明,否则咱们让俩窝囊废骗了,那人就丢大了。”

    这通恭维加上脸上半是惊鄂半是钦佩的表情,捧得洪衍武四肢舒泰。

    他一来了兴致,也就借机给他们又上了一堂课。

    “我怎么看出来的我压根就没看出来。可是我知道,现在做生意的人里就没几个老实人。”

    “如今做生意的都是什么人除了咱们这样没有其他路走的,那不就是不安分的人嘛。不安分的人还能傻吗真傻他就安分了。”

    “再说了,这儿的买卖,打得就是‘短平快’。每天客商你来我往,主要都是图个便宜。下回再来,谁还认识谁啊那不能懵就懵,得骗就骗这就跟咱们卖电影票似的。出一张是一张啊。”

    “所以说,这儿的不少人都动鬼心眼子呢。都是千年的狐狸,《聊斋》里面什么事儿,你们几个还不明白咱能不防着点”

    话说到这儿,这个比喻,一下让大家伙不由自主全乐了。

    洪衍武自己则不动声色,接着侃侃而谈。

    “我总结的诀窍其实就是两个字,‘不贪。’”

    “不贪不是说刻意躲着钱走,有钱找上门都不要。而是不能把天下的便宜都占尽了,别惦记老有好事找上你。做买卖得让别人有的赚,生意才能做成,才能靠谱。”

    “像买电影票吧,图便宜你就能买着假的。对不



第699章 大买家
    洪衍武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2月12日,在按约好的时间和阿花见了面,一起来到了“高第街”之后。

    无论是问货、看货、还是验货,每个环节洪衍武都像昨天自己说过的一样,不厌其烦、一丝不苟、态度诚恳认真,完全的言行合一。

    大伙儿对此相当服气,于是上行下效,也都有样学样。

    当然,同样是因为人以群分,阿花这个实在的热心人,认识的老板也多是性情柔和,相对本分的人。

    这些人做生意会比较弱势,档口也几乎占不到什么好位置。

    所以他们得知洪衍武他们需求量极大,急于成交,必然乐于薄利多销。

    于是生意谈得就格外顺利,达成的交易数额也相当惊人。

    仅“刺儿梅”就从三家店里,分头吃进了四千二百块的发卡、首饰,和五千块的高跟儿皮鞋。

    几乎顶得上这几家店近一个月的出货量了。

    而洪衍武就更不用说了,他要的东西根本就是海量的。

    他跑了有七八家店,除了依次吃进了一万两千块的男式皮鞋,八千块的棒针毛衣,五千块的蝙蝠衫和两千元的西装、领带以外,更是把阿花介绍的店铺里,所有明面上的和库存的滑雪衫和牛仔裤统统买了下来。

    说真的,那一摞摞的钞票不眨眼地捧出去,简直让人看得咋舌、眼花、头晕。

    要不是洪衍武身上带着以西城工商局和服装夜市的名义开出的介绍信,作为他们介绍人的阿花恐怕早就被这场面给吓跑了,多半还会跑去报警呢。

    因为私人哪儿会有这么大的购买力啊绝对不正常。

    但有了官方凭据就不一样了,洪衍武这是打着五十六家个体户的旗号,进行光明正大的联合采买,情理上也就说的通了。

    反倒让阿花非常荣耀,觉得不但帮了京城人,也是回报了一直照顾她的好心人。

    买卖双方都满意,这又有多么好呢

    但即使如此,却仍旧是满足不了洪衍武的胃口。

    由于这年头牛仔裤还没有开始在内地流行,洪衍武嫌这里的货量太少,每买完一家的货,他还不忘留个话儿。

    “有阿花的介绍,我们以后还会常找你们进货的。尤其是这种‘牛仔裤’……哦,你们叫做‘坚固呢’的裤子,是我们是常年需要的。只要价钱再便宜点,你们有多少我们要多少。下回别再弄个几十条,一百条的了,大气一些,几千条我们也是吃得下的。”

    那不用说,就凭这番豪言壮语,如此的大手笔,洪衍武他们想不出名都难。

    什么叫一鸣惊人啊

    很快,在各家店主大赚钞票的惊喜之余,在一趟趟三轮车把山一样的货物拉出“高第街”的同时。

    “京城来了大买家,正在街里大买特买”的消息,也像一阵风似的,传遍了整个市场。

    生意人有几个不精明其他档口的老板怎么可能,不争先恐后找上门来拉生意啊

    而洪衍武目的也正在于此,这下他再买货不但省了事儿,还掌握了主动权。

    价钱肯定是按成交过的算,而且别的他也不买了,只要牛仔裤,顶多再要些“滑雪衫”。

    货如果没问题,一口价买下不在话下。

    如果贵了,不要就完了。反正屁股后头追着他的人大把。

    这就是资本的力量啊,以钱服人。

    就这样,洪衍武他们简直成了整条“高第街”最阔气,最活跃的买主。

    别说他手底下那六个“马仔”个个神气活现,就是作为介绍人的阿花也成了倍受人巴结的对象。

    她就跟过去的洋买办似的,好多人都满面堆笑求着她帮忙跟京城人美言,把生意拉到自家。

    总之,洪衍武他们这一下午谁就没歇过,不停的看货、验货、拉货,一直忙到了“高第街”打烊。

    可就这样,还有不少档口的货主缠着他们要谈买卖呢。

    最终又耽搁了一个小时,在拒绝了无



第700章 车皮
    12月13日,洪衍武他们终于遭遇了到花城以来的第一次挫折。

    关键还是因为第一次,没经验。

    他们只顾一大早叫好车辆,把要送走的货物送到花城火车站办托运。

    却没想到准备不足,结果闹了个彻头彻尾的大笑话。

    敢情人家火车站的托运站只办理旅客行李的零担业务。

    像他们的货物如此之多,如要办集装箱运输,就必须得去“花城南站”或是“花城西站”。

    因为只有这两个火车站才有集装箱营业所。

    但即使他们马上就去了花城西站,也根本摸不着头脑。

    这里人海货山的这份儿乱就不说,关键各处都没有个规范标注,而且他们还和本地人语言不通。

    任他们问谁,人家几句听不懂或者讲不清,最后都是一脸不耐烦地挥挥手,“去去去”。

    好在他们人多,各自分头去找,费尽周折,也总算是找到了办理业务的办公室。

    可这里的人也是爱答不理的,接待他们的办事员听了他们的请求后,沉默着根本不说话,只是自顾自拉开抽屉拿出一根烟给自己点上。

    大家伙再一看,好家伙,抽屉里整盒的、半盒的、还有零散的烟,加起来足有多半拉抽屉。

    这才意识到这家伙什么意思。

    按理说,其实洪衍武他们不该犯这种错误,京城来的,又是混场面的,还能不懂这套

    可问题是,花城和京城的氛围不是大不一样嘛,在这钱似乎比权要管用。

    他们这几天净当爷了,再加上今儿还着了一上午的急,这才造成了这种疏忽大意的错误。

    不过好在他们现在即使醒悟也不晚,因为他们身上的烟是来花城买的“万宝路”。

    这块儿还就认洋烟,只要看见它,母鸡都得叫早。

    这不,一盒只抽了两根的“万宝路”直接扔进了抽屉,办事员的语言功能也就恢复了,很详细的给他们解释了办理业务的流程。

    可这一听更头疼,因为具体手续相当复杂。

    首先需要拿介绍信和商品发票预先申请。

    洪衍武的货物,至少办两个三吨车皮,但实际装载量,加在一起也只是四吨。

    申请批准下来隔天检查货包,填托单、标签,上铁方架,由铲车撮了过磅。

    直到拿上过磅员填了核准重量的一联,再去交钱,货物才能装车发货。

    于是没办法,今儿运过来的货物只能先花钱在站里的库房寄存,洪衍武不得不先去跑发票的事儿。

    要说正式发票,“高第街”的个体户们那肯定是开不出来的。

    不过好在洪衍武他们也不是什么公家单位,财务制度严格,必须得靠这东西入账、对账。

    他让个体户们帮忙弄来几张国营批发的过期发票,拿到手里后,自己又改了一改,也就能勉强应付了。

    只是拿了发票再跑的一趟,也只是把申请交上去了,但离装货发车还差得远呢。

    由于这次又收了洪衍武整整两盒的“万宝路”,那办事员“好心好意”的提醒了他们一句。

    “你们心里得有个准备,你们这事要办下来可不容易。不说别的,公家的东西还运不过来呢。你们这些个体户哪儿顾得上啊就是计划批下来,什么时候能上车还说不准呢。”

    这话让“大宝”听了,脸上的肉都快翻到脑门子上去了。

    他这两天被折腾得又累又烦,早一肚子气了,话也就横着出来了。

    “个体户怎么了我们也是国家批准的经营执照,也是付运费的。怎么就办不下来你们不能故意这么难为人啊!”
1...316317318319320...485
猜你喜欢